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3篇)
- 1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 2王青波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 3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版,我们对嵩山地区地质的认识主要是在月日玉皇庙村,整体疏松易碎岩石结构成熟度低,嵩阳运动使整个地区褶皱隆起形成山脉从而在元古代发生长期,五佛山群形成近乎东西向的平缓开阔褶皱并有。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09版)
一、前言
2016年的7月2日至8日,我们环境与规划学院全体大一学生以及民生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生在嵩山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在实习前,带队老师给我们讲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和队伍纪律,交代我们必备的东西,并对我们分了组。根据实习的要求,每个组又配发了地质锤,罗盘仪,测绳等工具。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掌握了一些实习必备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更深刻的掌握了有关自己专业的知识,了解其发展方向以及前途,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如何在野外保护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受益匪浅。
二、地质
(一)底层概况
我们对嵩山地区地质的认识主要是在7月3日,玉皇庙村。嵩山地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各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地层之间既有整合接触,又有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是实习地层和岩性的理想地区。我们首先在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进行观察。我们在这看到的石枰花岗岩与罗汉洞石英岩相接触,属于侵入接触关系。它们具有的特点是先有围岩,后有岩浆侵入围岩中,两者的接触面不规则,接触带有混染现象,围岩受到烘烤,侵入体边常有补虏体,围岩中有侵入体的分支或岩脉穿插现象。在该点位所在的小路西侧,沿途清晰看到石枰花岗岩上部为第四系冲积——洪积层所覆盖。两者的接触关系为沉积接触,说明岩浆岩形成在先,因地壳上升遭受剥蚀而裸露地表,后来地壳下沉才接受新的沉积物。罗汉洞组石英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具变晶结结构,节理发育,颜色为白色,但因含有铁质使其表面或节理面上常呈铁锈色。因受到构造运动影响,结构已具糜棱化特点,其厚度比其他部位要薄很多。上石盒子组沙页岩和泥岩有灰色砂岩、泥岩等,产状紊乱,岩层破碎严重。自玉皇庙断层出露点沿小路向南,可见下第三层地层,岩性为暗紫色砾岩,层理发育良好。砾石成分主要为红灰、紫红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属二叠系、三叠系早期产物。砾石分选性差,棱角状或次棱角状。胶结物以泥砂质为主,为基底式胶结和空隙式胶结。部分砾石可见“错断”现象。整体疏松易碎,岩石结构成熟度低。该点位自北沿路向南排列地层依次为石枰花岗岩、罗汉洞组石英岩、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的砂岩泥岩等,再向南为第三系砾岩。而其上部为第四系沉积物,有河床相白色石英岩卵石层,其上为河浸滩相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层等。
(二)构造
我们在该点位可见嵩山石英岩内巨大的断层滑面,为玉皇庙断层,是君召—太后庙断层的东延部分。下盘为罗汉洞组石英岩,上盘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页岩和泥岩。断层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出露石英岩滑面并带有擦痕;
2.两盘间地层严重缺失;3.上盘产状凌乱,严重破碎,够成断层破碎带;4.在破碎带上可见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测得该处断层走向为NE166°,SW86°,倾向为176°,倾角为215°。如下图
(三)地壳发展简史
1.嵩山地区在太古代早期与整个地球早期地壳一样,地壳很薄,
海底大量基性、超基性火山喷发,溢出的岩浆形成了原始的火山岛,
形成最早的火山沉积岩系。这些岩石经后期的变质作用,成为现在
的登封群一部分。在距今28*108 a左右,本区发生来了一次较大的
构造事件,使已经形成的岩石发生变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
这些事件使最早的地层发生组成结构的变化,形成区内最古老的嵩
qi古陆核,出现陆壳、洋壳并存的局面。
2. 古陆核形成之后,嵩山地区仍然断续出现构造活动及物质组分的分
异,使陆核面积不断扩大。陆核出现剥蚀,海槽出现陆源碎屑建造
和碳酸盐建造,形成了像老羊沟组中的磨拉石建造。距今约25*108
a 左右,区内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构造运动——嵩阳运动。这次运动
不仅使地层受到严重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而且使之发生严重变形,形成紧闭倒转褶皱,逐步形成区内统一古
地块。
3. 嵩阳运动使整个地区褶皱隆起,形成山脉,从而在元古代发生长期
风化剥蚀,同时,已形成的山地缓慢下降形成湖盆与浅海,接受碎
屑物质和粘土物质,后经变质成为现在的嵩山群。距今约20*108 a
的早元古代末期,区内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中岳运动。
这个构造运动不仅使登封群和嵩山群发生变质作用,而且也发生强
烈的褶皱隆起,并伴随大量岩浆活动。
4. 中岳运动之后,嵩山地区中元古代地壳开始下沉,海水侵入,沉积
了五佛山群。这一阶段的地壳曾升降反复,以浅海相为主。在晚古
代,地壳开始抬升,特别是在距今约7*108 a的少林运动,使元古
界地层发生变形。五佛山群形成近乎东西向的平缓开阔褶皱,并有
相应断裂出现,局部被抬升到雪线上,出现山谷冰川。
5. 少林运动之后,嵩山地区同整个华北地区一样,地壳开始慢慢下沉,
接受沉积,形成了寒武系较完整的一套浅海相地层。在此使其发生
了怀远运动。它影响了华北地台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表现为地
壳的抬升。在距今2.8*108 a的中石炭纪,本区地壳上下震动频繁,
海水时近时退,使陆生植物多次被海水泥沙淹埋,形成一定厚度的
煤层。
6. 进入中生代以后,嵩山地区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古生届
地层发生褶皱与断裂,奠定了现在嵩山地质构造的骨架。
7. 新生代时期,嵩山地区受喜马拉雅运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表
现为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和掀斜运动,使山地相对上升。喜马拉雅运
动使嵩山地区普遍分发育两期夷平面,奠定了现代地貌形成与演化
的基矗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区内形成了多级阶地和夷平面,
出现深切峡谷和突兀的山岭。
三、地貌
(一)基本类型
嵩山地区基本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中山、地山、丘陵、岗台地和平原等5种类型。
中山分布于小槐树山至跑马岭和石淙河上游一带,东西延伸约27km,南北宽2—7km,中山相对海拔在1000m以上。低山主要分布于中山南北两侧以及
中岳庙—青岗坪以东和小槐树山以西地区。平均海拔超过900m,多数山峰海拔在600—700m之间,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丘陵呈弧状分布在低山和登封盆地之间,主要集中分布在嵩山纸坊水库以东、少室山东南侧及告城附近。岗地是指顶面起伏缓和,两侧为沟谷夹峙,斜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顶部面积的长条状地形。嵩山地区的岗地主要分布在登封盆地的石道至芦店之间,海拔400m左右,相对高度100m一下,与颍河支流及沟谷相间分布。台地是顶面平坦开阔,斜坡水平投影面积远小于顶面面积的正地形。嵩山地区的台地主要分布于大金店以西和玉寨山北侧的低山和河谷平原之间,相对高度30~50m以下。嵩山地区的平原包括山川倾斜平原和平坦平原两大类。登封市城北和玉寨山东侧的洪积扇平原以及君召、江左一带的洪积平原较为典型;平坦平原主要是河流阶地和河漫滩,主要分布于颍河干流谷底和伊河南侧。
(二)断层构造地貌
断裂作用使嵩山地区形成众多的断层崖和断层谷。7月6日,我们的实习路线是由县城至少林寺。那里是地质构造地貌实习的较理想区域。由于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断层地貌、褶皱地貌随处可见,断层形成以后,由于长期外力的风化侵蚀,断层崖往往会遭到破坏,最终使其消失,也会使岩壁基部断层线位置被碎屑物质掩埋,失去断层作用造成的明显地貌特征。但若在此过程的早期,发育了一些横切断层崖的河流,则这些河流会将原始断层崖分割成一系列三角形的断层崖,每个三角形的断层崖就是断层三角面。断层形成后,断层破碎带由于抗蚀力比较弱,常常沿断层方向发育成谷地,即为断层谷。在此处向南看,可以清晰的看到少林西沟断层的的断层谷、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地貌形态。7月7日,我们的实习路线是县城到嵩山。我们途径逍遥谷。逍遥谷亦称断层谷,该谷东坡缓西坡陡,西侧陡崖上呈现数个断层三角面。这些都是唐窑—中岳断层的重要标志。该断层呈西北—东南向,为区域性平移断层,北东盘向北错移,东边出露地层为嵩山群,起边出露为登封群。该断层对嵩山盖层构造来说具有重大影响,使整个嵩山东部北错,呈左旋。
(三)流水地貌
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包括坡积群,洪积扇,沟谷地貌,河流阶地等等。嵩山地区较大的沟谷出口处都堆积大量的洪积物。这是由于嵩山基岩裸露,物理风化强烈,山坡及沟谷中堆积大量碎石。降雨后片流迅速汇集于沟谷中,夹带大量泥沙冲入沟口。出沟口后,由于失去地形约束,水流迅速分散,流速变小,动能和搬运力降低,大量搬运物迅速停积在沟口外形成洪积扇。随着洪积扇的不断扩大,相邻的扇体练成一片,成为洪积裙。洪积物呈扇状分布。分选性差,磨圆度不好。总的变化规律是:由扇顶到扇缘,颗粒由粗变细,厚度由大变小,层理由不显到略显,分选性、磨圆度由不好到稍好。7月7日在范家庄北坡上可以观察逍遥谷口—洪积扇。呈扇形,扇顶在逍遥谷口,扇缘在玉皇庙一带,由此向南倾斜,坡度约7°,砾石成分为石英岩,粒径一般为20~50cm,大者可达2~3m,呈次圆状、分选性差。从扇顶到扇缘砾石由大到小,从横剖面上看,主流线砾石大,两侧校由于新构造运动,山体上升,山前相对下降,出现新老洪积扇叠置现象。7月5日我们的路线为县城到大金店。我们所在的地区为颍河干流,河谷较宽展,河床纵比降较小,形成比较宽的河漫滩,具二元结构,组成物质又下到上逐渐变细。谷坡上有四级阶地,此处可看到三级。一级阶地主要分布于北岸,浅黄色亚砂土堆积,现已被农业利用。南岸一级阶地不连续分布。二级阶地分布范围小,垂直节理发育。三级阶地,堆积为中更新统黄土,富含钙
质结核。谷缘部为第三系地层。请见下图颍河谷底阶地图
(四)其他地貌类型
嵩山地区另外还有比较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嵩山地区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山麓、洪积扇体前缘和河谷两侧,多因流水作用而成,属此生黄土,原生黄土少见。山麓地带的黄土属洪积和坡积而成的,颜色普遍较红,垂直节理发育,风化后呈松散小块状,见于少林寺附近、玉皇沟、逍遥谷等沟口以及石灰岩分布区的山麓地带,厚几米至十几米,下部颜色深于上部。河谷谷坡是该区黄土的主要分布地带。沟谷中的黄土多以第三级堆积阶地面为分布的上限,岗地顶面较薄的土层显然与此不是同时期的产物,因此谷地中的黄土是河流冲积的结果。在外力的作用,黄土分布区形成了黄土崖,黄土柱,黄土墙,冲沟/、黄土倒石锥等多种黄土地貌形态,但无大型黄土梁和黄土峁地貌形态。
四、气象气候和水文Z
(一)气候特征
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在河南省气候区划中属豫西、豫西北丘陵干热少雨区。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
(二)灾害性天气
嵩山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暴雨与洪涝等。
1、干旱:由于本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水过于
集中而强度大,其他各季雨水偏少,再加之地形影响,本地区丘陵盆地的干旱频繁而又严重,是河南省干旱次数出现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干旱出现的季节以及与农作物的关系,可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嵩山地区以春旱和秋旱出现的几率较高,但伏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危害最重,而初夏旱最轻,春旱和秋旱居中。
2、干热风:干热风是指在春末夏初之际,小麦灌浆乳熟期出现的又干又热的风。
干热风的出现会使小麦蒸腾量急剧增大,根系吸收的水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从而造成小麦枯萎甚至死亡,千粒重明显下降。嵩山地区的干热风与初夏较强盛的副热带大陆性干热气团移经或停留有关。干热风一般分为重干热风和轻干热风两类。其发生的频率及强度,继受地形、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也与前期降水多少和土壤墒情有关。对干热风的预防应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加强农田管理两个方面进行。
3、大风:大风是指2分钟平均风速达6级以上或瞬时风力达8级以上的风。因
为它对作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会造成危害,所以大风也是一种气象灾害。登封市平均每年26.3个大风日,最多年可达41d。大风的强度以春冬季节最大,风力最大可达9级以上,阵风可达11级。夏季强度最小,秋季居中。防御风灾的主要措施包括:1.要立足于植树造林,特别是在风口处,风的路径以及风管处重点营造防护林,以减小风速;2.从生产措施入手,选种低杆抗倒伏的品种,以提高对大风的抗御能力。
4、暴雨与洪涝:嵩山地区的暴雨一般出现在4~10月份,以7月份最多。山区发
生暴雨的几率高于平原,平原东南部多于西北部。本区洪涝灾害多是由于暴雨或上游来水多而使河水泛滥所形成的。暴雨及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有:1.
大搞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特别是森林覆盖率,以提高地面保水蓄水能力,降低暴雨期间地表流水的汇流速度;2.修建水库或其他蓄水工程,拦蓄山洪,减少水土流失。
(三)河流与水库
河流:嵩山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处。大部分流域属于淮河流域,面积为1067.5 km,占总面积的88.37%;其中颍河流域面积为1037.5km,汝河流域面积为30 km。属于黄河流域的伊洛河流域面积较小,为140.5 km,仅占总面积的11.63%。嵩山地区的河流水系具有一下两个特征:1、支流众多,不对称性明显。由于受地势的影响,嵩山地区的河流支流众多,其中以颍河最为典型。颍河干流在本区境内总长57km,比较大的支流有13条;左岸支流长且大,右岸支流则相对短小,呈不对称的树枝状分布,不对称系数为0.7 。2、多山地型河流。嵩山地区地势起伏悬殊,绝大多数河流的河床纵剖面变化明显,水流湍急。
水库:7月4日我们去了少林水库。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3.5km的少阳河上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1km。水库按50年一遇频率设计,1000年一遇频率校核。总库容1180*10 4 m,兴利库容744*10 4 m。坝型为黏土心墙坝,坝高42m,坝顶宽度5m,坝顶长度538.5m,防浪墙高度1.4m。大坝上游边坡为1:2.75,下游边坡1:2.5,均采用砌块石护坡建造。溢洪道为侧堰式,底宽15m,长295m,最大泄量717m/s。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断面1.6m*1.6m,总长156,8m,平钢板闸门,最大泄量38m/s。大坝建筑共计完成土石方66万m,砌石混凝土725m。
五、植被
(一)植物种类
在世界植物分区中,嵩山地区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在我国植物区划中,处于华北植物地区的南部。嵩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种子植物中有15个分布区类型,但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相当数量的热带区系成分。据对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嵩山地区温带分布类型由367属,占本区总属数的68%;热带分布类型有140属,占本区总属数的26%。温带分布中以北温带的数量最多,如栎属、榆属、椴属等。其次是旧世界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常见的有霞草属、飞廉属等。
(二)植被类型
嵩山地区植被在我国植被区划中属于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压地带,在河南省植被区划中位于伏牛山山地栎林植被片东北部。所以,嵩山典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其中以落叶栎林为主。本区的植被类型也是复杂多样的,除了落叶栎林以外,还存在有其他多种类型的植被,它们的性质及分布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植被的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生态地理特征和演替的动态趋势,可把嵩山地区只要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30多个群系,40多个群从。以下为栓皮栎林样方调查结果
六、土壤
(一)登封土壤概况
登封市1984~1986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工作,全市共挖土壤剖面2250个,分类诊断样222个,农化分析样1918个。经过认真对比,将嵩山地区的土壤划分为3个土类,20个土属,53个土种。在水平分布上:嵩山地区位于我国
暖温带,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林下灌草丛比较发育,于是形成了褐土。其在嵩山地区广泛分布,是最主要的土壤类型。棕壤也是本区地带性土壤之一,但由于嵩山位于黄淮平原西侧,气候比沿海地带干旱一些,故位置偏高。潮土是本区最主要的非地带性土壤。在垂直分布上:嵩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巨大的地势差异导致成土条件垂直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发生更替。大约海拔800m以上的中低山地区为棕壤分布区,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岗地区为褐土分布区。淋溶褐土分布在海拔550~800m的低山和高丘陵地带,褐土性土分布在海拔300~550m之间的低丘陵和岗地区以及沿河高阶地上。潮土分布位置最低,其上接潮褐土,下临草甸土。
(二)土壤剖面研究
1、棕壤: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相当于简育湿润淋溶土。嵩山地区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以上的山地上,目前原始植被已遭破坏,多为次生阔叶落叶林、灌木林和部分针叶林,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坡积物。棕壤主要分为典型棕壤和粗骨棕壤两个亚类。
2、褐土:褐土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黏化和钙化过程。褐土pH在7.0~8.5之间;表层有机质含量比棕壤低。嵩山地区的褐土主要分为典型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和潮褐土5个亚类。
3、潮土:潮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相当与潮湿雏形土。嵩山地区的潮土仅发育在颍河两岸低阶地上,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季节变化较大。附表如下
七、综合
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自然地理系统。我们主要研究了嵩山南部的自然地理系统。
低山丘陵亚区类分布在嵩山地区的南部,北与中部河川亚区为邻,海拔都小于1000m。岩石多为砂页岩和灰岩,受新构造运动差异升降的影响,现代流水侵蚀强烈,地表支离破碎,地貌以起伏不平的侵蚀低山和丘陵为主。地理景观组合规律性较强,自南到北依次出现低山景观—微起伏垅岗景观—伏牛低丘景观—河谷平原景观—河谷谷底景观—平缓垅岗景观—黄土沟谷景观—河谷冲积平原景观。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和坡积物,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也有少量棕壤分布。石质低山、丘陵起伏显著,土层相对较薄;黄土丘陵起伏小,土层深厚。本亚区的景观组合状况适宜发展综合性的农业生产,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发展灌溉,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下图
八、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地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中的基本工具。它可以用来指示方位,测量倾斜角度、测定观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等等。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有两种标记方式:一种是方位角罗盘,一种是象限角罗盘。罗盘在使用时应首先进行检查,松开磁
针制动器看磁针摆动是否灵活,将罗盘放置水平看水准气泡能否居中,另外要看刻度盘上0°是否正对罗盘北端,并根据当地磁偏角的大小进行调整。我们在玉皇庙村就测量了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
2、野外观察
地质地貌野外观察要做到四勤:即眼勤:勤于观察、搜素、发现现象;腿勤:多走路,尽可能多看一些现象,多发现问题;手勤:多动手挖、敲、摸、碾,通过手的感觉获取关于沉积物与岩石性质的信息;脑勤:多思考,善于将前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出问题或形成某种观点。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工作,一般采取布置观测路线,在观测路线上设置观测点的方法来进行的,即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进而掌握整个工作区的地质地貌情况。
九、结束语
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其一周的实习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在学习方面,它使我更好的了解了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自己专业的认识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在实践方面,我学会了很多野外实习方法和生存方法,亲身体验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感受。另外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使我非常感动,大家在野外互相帮助,在听完老师讲解的时候一起讨论,在爬山的时候互相搀扶。这些都是很大的收获。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希望以后可以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王青波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嵩山实习报告
班级:10级地理科学 姓名:王青波 学号:101413029 日期:2016/5/14 地点:嵩山太室山、少室山
一、前言
2016年的7月2日至8日,我们环境与规划学院全体大一学生以及民生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生在嵩山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在实习前,带队老师给我们讲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和队伍纪律,交代我们必备的东西,并对我们分了组。根据实习的要求,每个组又配发了地质锤,罗盘仪,测绳等工具。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掌握了一些实习必备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更深刻的掌握了有关自己专业的知识,了解其发展方向以及前途,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如何在野外保护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受益匪浅。
二、地质
(一)底层概况
我们对嵩山地区地质的认识主要是在7月3日,玉皇庙村。嵩山地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各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地层之间既有整合接触,又有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是实习地层和岩性的理想地区。我们首先在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进行观察。我们在这看到的石枰花岗岩与罗汉洞石英岩相接触,属于侵入接触关系。它们具有的特点是先有围岩,后有岩浆侵入围岩中,两者的接触面不规则,接触带有混染现象,围岩受到烘烤,侵入体边常有补虏体,围岩中有侵入体的分支或岩脉穿插现象。在该点位所在的小路西侧,沿途清晰看到石枰花岗岩上部为第四系冲积——洪积层所覆盖。两者的接触关系为沉积接触,说明岩浆岩形成在先,因地壳上升遭受剥蚀而裸露地表,后来地壳下沉才接受新的沉积物。罗汉洞组石英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具变晶结结构,节理发育,颜色为白色,但因含有铁质使其表面或节理面上常呈铁锈色。因受到构造运动影响,结构已具糜棱化特点,其厚度比其他部位要薄很多。上石盒子组沙页岩和泥岩有灰色砂岩、泥岩等,产状紊乱,岩层破碎严重。自玉皇庙断层出露点沿小路向南,可见下第三层地层,岩性为暗紫色砾岩,层理发育良好。砾石成分主要为红灰、紫红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属二叠系、三叠系早期产物。砾石分选性差,棱角状或次棱角状。胶结物以泥砂质为主,为基底式胶结和空隙式胶结。部分砾石可见“错断”现象。整体疏松易碎,岩石结构成熟度低。该点位自北沿路向南排列地层依次为石枰花岗岩、罗汉洞组石英岩、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的砂岩泥岩等,再向南为第三系砾岩。而其上部为第四系沉积物,有河床相白色石英岩卵石层,其上为河浸滩相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层等。
(二)构造
我们在该点位可见嵩山石英岩内巨大的断层滑面,为玉皇庙断层,是君召—太后庙断层的东延部分。下盘为罗汉洞组石英岩,上盘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页岩和泥岩。断层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出露石英岩滑面并带有擦痕;
2.两盘间地层严重缺失;3.上盘产状凌乱,严重破碎,够成断层破碎带;4.在破碎带上可见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测得该处断层走向为NE166°,SW86°,倾向为176°,倾角为215°。如下图
(三)地壳发展简史
嵩山地区在太古代早期与整个地球早期地壳一样,地壳很薄,海底大基性、超基性火山喷发,溢出的岩浆形成了原始的火山岛,形成最早的火山沉积岩系。
这些岩石经后期的变质作用,成为现在的登封群一部分。在距今28*108 a左右,本区发生来了一次较大的构造事件,使已经形成的岩石发生变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这些事件使最早的地层发生组成结构的变化,形成区内最古老的嵩qi古陆核,出现陆壳、洋壳并存的局面。
1.古陆核形成之后,嵩山地区仍然断续出现构造活动及物质组分的分异,使陆核面积不断扩大。陆核出现剥蚀,海槽出现陆源碎屑建造和碳酸盐建造,形成了像老羊沟组中的磨拉石建造。距今约25*108 a 左右,区内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构造运动——嵩阳运动。这次运动不仅使地层受到严重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而且使之发生严重变形,形成紧闭倒转褶皱,逐步形成区内统一古地块。
2.嵩阳运动使整个地区褶皱隆起,形成山脉,从而在元古代发生长期风化剥蚀,同时,已形成的山地缓慢下降形成湖盆与浅海,接受碎屑物质和粘土物质,后经变质成为现在的嵩山群。距今约20*108 a 的早元古代末期,区内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中岳运动。这个构造运动不仅使登封群和嵩山群发生变质作用,而且也发生强烈的褶皱隆起,并伴随大量岩浆活动。
3.中岳运动之后,嵩山地区中元古代地壳开始下沉,海水侵入,沉积了五佛山群。这一阶段的地壳曾升降反复,以浅海相为主。在晚古代,地壳开始抬升,特别是在距今约7*108 a的少林运动,使元古界地层发生变形。五佛山群形成近乎东西向的平缓开阔褶皱,并有相应断裂出现,局部被抬升到雪线上,出现山谷冰川。
4.少林运动之后,嵩山地区同整个华北地区一样,地壳开始慢慢下沉,接受沉积,形成了寒武系较完整的一套浅海相地层。在此使其发生了怀远运动。它影响了华北地台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表现为地壳的抬升。在距今2.8*108 a的中石炭纪,本区地壳上下震动频繁,海水时近时退,使陆生植物多次被海水泥沙淹埋,形成一定厚度的煤层。
5.进入中生代以后,嵩山地区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古生届地层发生褶皱与断裂,奠定了现在嵩山地质构造的骨架。
6.新生代时期,嵩山地区受喜马拉雅运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表现为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和掀斜运动,使山地相对上升。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地区普遍分发育两期夷平面,奠定了现代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基矗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区内形成了多级阶地和夷平面,出现深切峡谷和突兀的山岭。
三、地貌
(一)基本类型
嵩山地区基本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中山、地山、丘陵、岗台地和平原等5种类型。
中山分布于小槐树山至跑马岭和石淙河上游一带,东西延伸约27km,南北宽2—7km,中山相对海拔在1000m以上。低山主要分布于中山南北两侧以及中岳庙—青岗坪以东和小槐树山以西地区。平均海拔超过900m,多数山峰海拔在600—700m之间,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丘陵呈弧状分布在低山和登封盆地之间,主要集中分布在嵩山纸坊水库以东、少室山东南侧及告城附近。岗地是指顶面起伏缓和,两侧为沟谷夹峙,斜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顶部面积的长条状地形。嵩山地区的岗地主要分布在登封盆地的石道至芦店之间,海拔400m左右,相对高度100m一下,与颍河支流及沟谷相间分布。台地是顶面平坦开阔,斜坡水平投影面积远小于顶面面积的正地形。嵩山地区的台地主要分布于大金店以西和玉寨山北侧的低山和河谷平原之间,相对高度30~50m以下。嵩山地区的
平原包括山川倾斜平原和平坦平原两大类。登封市城北和玉寨山东侧的洪积扇平
原以及君召、江左一带的洪积平原较为典型;平坦平原主要是河流阶地和河漫滩。
(二)断层构造地貌
断裂作用使嵩山地区形成众多的断层崖和断层谷。7月6日,我们的实习
路线是由县城至少林寺。那里是地质构造地貌实习的较理想区域。由于经历了多
次地壳运动,断层地貌、褶皱地貌随处可见,断层形成以后,由于长期外力的风
化侵蚀,断层崖往往会遭到破坏,最终使其消失,也会使岩壁基部断层线位置被
碎屑物质掩埋,失去断层作用造成的明显地貌特征。但若在此过程的早期,发育
了一些横切断层崖的河流,则这些河流会将原始断层崖分割成一系列三角形的断
层崖,每个三角形的断层崖就是断层三角面。断层形成后,断层破碎带由于抗蚀
力比较弱,常常沿断层方向发育成谷地,即为断层谷。在此处向南看,可以清晰
的看到少林西沟断层的的断层谷、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地貌形态。7月7日,
我们的实习路线是县城到嵩山。我们途径逍遥谷。逍遥谷亦称断层谷,该谷东坡
缓西坡陡,西侧陡崖上呈现数个断层三角面。这些都是唐窑—中岳断层的重要标
志。该断层呈西北—东南向,为区域性平移断层,北东盘向北错移,东边出露地
层为嵩山群,起边出露为登封群。该断层对嵩山盖层构造来说具有重大影响,使
整个嵩山东部北错,呈左旋。
(三)流水地貌
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包括坡积群,洪积扇,沟谷地貌,
河流阶地等等。嵩山地区较大的沟谷出口处都堆积大量的洪积物。这是由于嵩山
基岩裸露,物理风化强烈,山坡及沟谷中堆积大量碎石。降雨后片流迅速汇集于
沟谷中,夹带大量泥沙冲入沟口。出沟口后,由于失去地形约束,水流迅速分散,
流速变小,动能和搬运力降低,大量搬运物迅速停积在沟口外形成洪积扇。随着
洪积扇的不断扩大,相邻的扇体练成一片,成为洪积裙。洪积物呈扇状分布。分
选性差,磨圆度不好。总的变化规律是:由扇顶到扇缘,颗粒由粗变细,厚度由
大变小,层理由不显到略显,分选性、磨圆度由不好到稍好。7月7日在范家庄
北坡上可以观察逍遥谷口—洪积扇。呈扇形,扇顶在逍遥谷口,扇缘在玉皇庙一
带,由此向南倾斜,坡度约7°,砾石成分为石英岩,粒径一般为20~50cm,大
者可达2~3m,呈次圆状、分选性差。从扇顶到扇缘砾石由大到小,从横剖面上
看,主流线砾石大,两侧校由于新构造运动,山体上升,山前相对下降,出现
新老洪积扇叠置现象。7月5日我们的路线为县城到大金店。我们所在的地区为
颍河干流,河谷较宽展,河床纵比降较小,形成比较宽的河漫滩,具二元结构,
组成物质又下到上逐渐变细。谷坡上有四级阶地,此处可看到三级。一级阶地主
要分布于北岸,浅黄色亚砂土堆积,现已被农业利用。南岸一级阶地不连续分布。
二级阶地分布范围小,垂直节理发育。三级阶地,堆积为中更新统黄土,富含钙
质结核。谷缘部为第三系地层。请见下图颍河谷底阶地图
(四)其他地貌类型
嵩山地区另外还有比较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嵩山地区的黄土主要分布于
山麓、洪积扇体前缘和河谷两侧,多因流水作用而成,属此生黄土,原生黄土少
见。山麓地带的黄土属洪积和坡积而成的,颜色普遍较红,垂直节理发育,风化
后呈松散小块状,见于少林寺附近、玉皇沟、逍遥谷等沟口以及石灰岩分布区的
山麓地带,厚几米至十几米,下部颜色深于上部。河谷谷坡是该区黄土的主要分
布地带。沟谷中的黄土多以第三级堆积阶地面为分布的上限,岗地顶面较薄的土
层显然与此不是同时期的产物,因此谷地中的黄土是河流冲积的结果。在外力的
作用,黄土分布区形成了黄土崖,黄土柱,黄土墙,冲沟/、黄土倒石锥等多种黄土地貌形态,但无大型黄土梁和黄土峁地貌形态。
四、气象气候和水文
(一)气候特征
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在河南省气候区划中属豫西、豫西北丘陵干热少雨区。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
(二)灾害性天气
嵩山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暴雨与洪涝等。
1.干旱:由于本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水过于集中而强度大,其他各季雨水偏少,再加之地形影响,本地区丘陵盆地的干旱频繁而又严重,是河南省干旱次数出现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干旱出现的季节以及与农作物的关系,可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嵩山地区以春旱和秋旱出现的几率较高,但伏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危害最重,而初夏旱最轻,春旱和秋旱居中。
2.干热风:干热风是指在春末夏初之际,小麦灌浆乳熟期出现的又干又热的风。干热风的出现会使小麦蒸腾量急剧增大,根系吸收的水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从而造成小麦枯萎甚至死亡,千粒重明显下降。嵩山地区的干热风与初夏较强盛的副热带大陆性干热气团移经或停留有关。干热风一般分为重干热风和轻干热风两类。其发生的频率及强度,继受地形、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也与前期降水多少和土壤墒情有关。对干热风的预防应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加强农田管理两个方面进行。
3.大风:大风是指2分钟平均风速达6级以上或瞬时风力达8级以上的风。因为它对作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会造成危害,所以大风也是一种气象灾害。登封市平均每年26.3个大风日,最多年可达41d。大风的强度以春冬季节最大,风力最大可达9级以上,阵风可达11级。夏季强度最小,秋季居中。防御风灾的主要措施包括:1.要立足于植树造林,特别是在风口处,风的路径以及风管处重点营造防护林,以减小风速;2.从生产措施入手,选种低杆抗倒伏的品种,以提高对大风的抗御能力。
4.暴雨与洪涝:嵩山地区的暴雨一般出现在4~10月份,以7月份最多。山区发生暴雨的几率高于平原,平原东南部多于西北部。本区洪涝灾害多是由于暴雨或上游来水多而使河水泛滥所形成的。暴雨及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有:1.大搞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特别是森林覆盖率,以提高地面保水蓄水能力,降低暴雨期间地表流水的汇流速度;2.修建水库或其他蓄水工程,拦蓄山洪,减少水土流失。
(三)河流与水库
河流:嵩山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处。大部分流域属于淮河流域,面积为1067.5 km,占总面积的88.37%;其中颍河流域面积为1037.5km,汝河流域面积为30 km。属于黄河流域的伊洛河流域面积较小,为140.5 km,仅占总面积的11.63%。嵩山地区的河流水系具有一下两个特征:1、支流众多,不对称性明显。由于受地势的影响,嵩山地区的河流支流众多,其中以颍河最为
典型。颍河干流在本区境内总长57km,比较大的支流有13条;左岸支流长且大,右岸支流则相对短小,呈不对称的树枝状分布,不对称系数为0.7 。2、多山地型河流。嵩山地区地势起伏悬殊,绝大多数河流的河床纵剖面变化明显,水流湍急。
水库:7月4日我们去了少林水库。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3.5km的少阳河上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1km。水库按50年一遇频率设计,1000年一遇频率校核。总库容1180*10 4 m,兴利库容744*10 4 m。坝型为黏土心墙坝,坝高42m,坝顶宽度5m,坝顶长度538.5m,防浪墙高度1.4m。大坝上游边坡为1:2.75,下游边坡1:2.5,均采用砌块石护坡建造。溢洪道为侧堰式,底宽15m,长295m,最大泄量717m/s。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断面1.6m*1.6m,总长156,8m,平钢板闸门,最大泄量38m/s。大坝建筑共计完成土石方66万m,砌石混凝土725m。
五、植被
(一)植物种类
在世界植物分区中,嵩山地区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在我国植物区划中,处于华北植物地区的南部。嵩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种子植物中有15个分布区类型,但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相当数量的热带区系成分。据对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嵩山地区温带分布类型由367属,占本区总属数的68%;热带分布类型有140属,占本区总属数的26%。温带分布中以北温带的数量最多,如栎属、榆属、椴属等。其次是旧世界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常见的有霞草属、飞廉属等。
(二)植被类型
嵩山地区植被在我国植被区划中属于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压地带,在河南省植被区划中位于伏牛山山地栎林植被片东北部。所以,嵩山典型的水平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其中以落叶栎林为主。本区的植被类型也是复杂多样的,除了落叶栎林以外,还存在有其他多种类型的植被,它们的性质及分布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植被的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生态地理特征和演替的动态趋势,可把嵩山地区只要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30多个群系,40多个群从。以下为栓皮栎林样方调查结果
六、土壤
(一)登封土壤概况
登封市1984~1986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工作,全市共挖土壤剖面2250个,分类诊断样222个,农化分析样1918个。经过认真对比,将嵩山地区的土壤划分为3个土类,20个土属,53个土种。在水平分布上:嵩山地区位于我国暖温带,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林下灌草丛比较发育,于是形成了褐土。其在嵩山地区广泛分布,是最主要的土壤类型。棕壤也是本区地带性土壤之一,但由于嵩山位于黄淮平原西侧,气候比沿海地带干旱一些,故位置偏高。潮土是本区最主要的非地带性土壤。在垂直分布上:嵩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巨大的地势差异导致成土条件垂直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发生更替。大约海拔800m以上的中低山地区为棕壤分布区,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岗地区为褐土分布区。淋溶褐土分布在海拔550~800m的低山和高丘陵地带,褐土性土分布在海拔300~550m之间的低丘陵和岗地区以及沿河高阶地上。潮土分布位置最低,其上接潮褐土,下临草甸土。
(二)土壤剖面研究
1、棕壤: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相当于简育湿润淋溶土。嵩山地区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以上的山地上,目前原始植被已遭破坏,多为次生阔叶落叶林、灌木林和部分针叶林,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坡积物。棕壤主要分为典型棕壤和粗骨棕壤两个亚类。
2、褐土:褐土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黏化和钙化过程。褐土pH在7.0~8.5之间;表层有机质含量比棕壤低。嵩山地区的褐土主要分为典型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和潮褐土5个亚类。
3、潮土:潮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相当与潮湿雏形土。嵩山地区的潮土仅发育在颍河两岸低阶地上,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季节变化较大。附表如下
七、综合
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自然地理系统。我们主要研究了嵩山南部的自然地理系统。
低山丘陵亚区类分布在嵩山地区的南部,北与中部河川亚区为邻,海拔都小于1000m。岩石多为砂页岩和灰岩,受新构造运动差异升降的影响,现代流水侵蚀强烈,地表支离破碎,地貌以起伏不平的侵蚀低山和丘陵为主。地理景观组合规律性较强,自南到北依次出现低山景观—微起伏垅岗景观—伏牛低丘景观—河谷平原景观—河谷谷底景观—平缓垅岗景观—黄土沟谷景观—河谷冲积平原景观。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和坡积物,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也有少量棕壤分布。石质低山、丘陵起伏显著,土层相对较薄;黄土丘陵起伏小,土层深厚。本亚区的景观组合状况适宜发展综合性的农业生产,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发展灌溉,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下图
八、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地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中的基本工具。它可以用来指示方位,测量倾斜角度、测定观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等等。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有两种标记方式:一种是方位角罗盘,一种是象限角罗盘。罗盘在使用时应首先进行检查,松开磁针制动器看磁针摆动是否灵活,将罗盘放置水平看水准气泡能否居中,另外要看刻度盘上0°是否正对罗盘北端,并根据当地磁偏角的大小进行调整。我们在玉皇庙村就测量了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
2、野外观察
地质地貌野外观察要做到四勤:即眼勤:勤于观察、搜素、发现现象;腿勤:多走路,尽可能多看一些现象,多发现问题;手勤:多动手挖、敲、摸、碾,通过手的感觉获取关于沉积物与岩石性质的信息;脑勤:多思考,善于将前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出问题或形成某种观点。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工作,一般采取布置观测路线,在观测路线上设置观测点的方法来进行的,即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进而掌握整个工作区的地质地貌情况。
九、结束语
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其一周的实习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在学习方面,它使我更好的了解了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自己专业的认识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在实践方面,我学会了很多野外实习方法和生存方法,亲身体验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感受。另外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使我非常感动,大家在
野外互相帮助,在听完老师讲解的时候一起讨论,在爬山的时候互相搀扶。这些都是很大的收获。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希望以后可以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一,地质
(1)地层
实习期间见到的主要岩石,岩性
地层的接触关系
沉积关系
(2)构造
褶皱,断层,地壳的发展史
二, 地貌
(1) 地貌类型
(2) 断层构造地貌
(3) 流水地貌
(4) 其他黄土地貌
三, 气候水文
(1) 气候特征(2) 灾害性天气(3) 河流和水库 四,植被
(1) 主要植被种类 (2)主要植被类型(3)栓皮栎的样方调 五,土壤(比较省略)
(1)登封土壤的概况 (2) 土壤类型
六, 嵩山南坡垂直植被带
1
七, 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 仪器的使用
(2) 野外观察的方法
结束语
前言
中岳嵩山是我国五岳之一,耸立于河南省中部登封市(县级市,隶属于郑州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112°44'~113°01',北纬34°27'~34°33',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东望郑州,西临洛阳,南横颖水,北依黄河,峰岳连绵,气势磅礴。嵩山地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
我们的实习共进行了五天(6月27日-7月1日)的时间,尽管时间比较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却比较丰富,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能够快速并准确的运用各种地质仪器,例如罗盘的正确的运用,并且学会了一些地质研究方法,例如对岩石的观察和识别。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坚实了所学知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嵩山之行是不虚此行!
实习五天,共有五条实习路线:
(1) 路线一:登封市区-大金店-颍河谷地
(2) 路线二:会善寺
(3) 路线三:市区-玉皇庙村
(4) 路线四:市区-玄天庙村-少林水库
2
(5) 路线五:市区-逍遥谷
第一章,地层
地层即地壳上部成带状分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是地壳演化历史的物质记录。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与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而嵩山这座地质公园居今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
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在距今25~5.43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 在距今5.43~2.5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
3
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 在距今2.5~0.65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
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
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
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在距今
0.65所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
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
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
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
址。
岩石及岩性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够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不仅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且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 4
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
(一) 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1 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一个练扯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我们在这里采集到了花岗岩(编号6、7、15)和花岗片麻岩(编号8)。编号6、7、和15的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所不同的是6号为肉红色,15号为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7号花岗岩为灰白色,因为它的斜 5
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
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编号为8的是花岗片麻岩,它是一种变质岩,这是由于形成较早的花岗岩会手到新的花岗岩的侵入,这时,原来花岗岩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花岗片麻岩。8号花岗片麻岩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和花岗岩的基本一致,其中云母含量多,矿物成分成定向排列,呈片状构造,有层理。
2 侵入花岗岩
侵入花岗岩是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我们在玉皇庙附近学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此处的侵入体就是花岗岩,由于花岗岩里面含有长石,在自然界中容易风化,变成高龄石,这种侵入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云母、正长石、斜长石。而作为围岩的是石英岩,棱角分明,属变质岩,硬度7,不容易风化,化学性质稳定。
此处的侵入岩(侵入花岗岩)与围岩(石英岩)接触处的特点主要有岩石为褐色、破碎的厉害、接触间线呈锯齿状或港湾状、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地方有俘虏体。
(二)辉绿岩
6
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灰绿、黑灰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多呈岩床、岩墙产出。
在登封逍遥谷处我们看到了辉绿岩墙此地的岩墙上部较窄,大约有7米,下部较宽,有10米左右,高36米,能明显看到岩墙与两侧围岩的间线分明,左侧较直,右侧上部呈锯齿状,岩石破碎、节理发育。编号为2的辉绿岩呈灰绿色、暗灰色,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含铁量高,节理发育。
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约占地壳的5%。
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外力作用支配下,形成于地表附近的自然历史产物。同时,它也是重塑地球历史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我们此次嵩山实习采集到了沉积岩中的砂砾岩和粗、中细粒砂岩,这两种岩石都属于沉积碎屑岩亚类。 1 砂砾岩
7
当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含量占一半以上,而其中一小半中含有砂,则称为砂砾岩。在玉皇庙附近我们采集了这次实习的第一块标本—砂砾岩,编号1,红褐色,有黏土、砂石、砾石、易碎,碎屑结构,另外,此地的砂砾岩的地质年代属于晚第三系。 2 粗、中细砂岩
由2-0.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黏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物质。根据粒级的大小把砂岩分为:粗粒砂岩(2-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小于0.25mm)。 我们在登封市大金店乡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到了粗粒砂岩(编号9)和中细粒砂岩(编号10)。粗粒砂岩又叫“大战砂岩”,青灰色、灰白色,能明显看到颗粒粗大,碎屑结构;中细粒砂岩又叫“平顶山砂岩”学名为长石石英砂岩,也是青灰色、灰色,只是它的颗粒比较细小,也属碎屑结构。
三 变质岩
变质岩就是唷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分两种,由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副变质岩。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变质岩主要的特征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构造。在江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并采集了石英岩和千枚岩。8
1 石英岩
石英岩的变质途径有两种,即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它的原岩是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呈灰白色、烟灰色,块状构造,等粒变晶结构,有马尾状黑色条纹,其中的黑色成分是磁铁矿,风化后会变为褐铁色。石英岩中之所以会有黑色条纹是因为石英砂岩是在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由于波浪的来回振荡,而使矿物进行了分眩如果石英岩的颗粒细小可用作磨刀石,又叫油石;又纯又细,加上淡淡的绿色叫石英岩质玉,其中质量好的叫泌玉,质量差的叫嵩山玉。
采集的石英岩的编号为4,此块石英岩的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化后为浅褐色,硬度7,主要矿物为石英,至少占95%以上,次要矿物为长石、云母、磁铁矿,变晶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中有层理,呈马尾状,其中的矿物是磁铁矿。
2 纤煤岩
在中岳庙后沟处,我们采集到了千枚岩(编号5),次块千枚岩是典型的千枚构造,原岩成分基本上已全部重结晶,主要由细小绢云母、绿松石、石英、钾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上有明显的丝绢光泽,颜色为灰白,浅黑色相间。构造
9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一般来说,构造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含义大致相同,嵩山这块地质宝藏的地壳运动非常显著,主要有距今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亿年的中岳运动和5.43亿年的少林运动。
一褶皱
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嵩山玉皇庙后沟处有一个褶曲此褶曲的两翼倾角不等,左翼岩层是石英岩,厚度大、属中元古代、地层为中元古界,也就是中元古界嵩山群石英岩。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我们不难判断此褶曲为倾斜褶曲,是一个背斜。
断层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枢纽断层。在嵩山玉皇庙附近有一个断层,此断层上盘的地层新、下盘地层老;有断层面,并且从上向下摸起来很光滑;而且下盘的断层节理非常发育,两组交叉形成交角;最后,在袁老师的解说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上盘的页岩中有小褶皱:由此,我们判断出了此断层的性质为正断层。
10
玉皇庙附近的这个断层有一个断层面,断层面因手高温烘烤,出现氧化薄膜(主要是铁判断一个断层存在的证据有很多,如断层滑面、断层擦痕、断层崖等。玉皇猛氧化物),岩石破碎,袁老师还告诉我们下盘是中元古界形成的地层,上盘为二叠系时的砂页岩,这两个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了好几个地层。 地壳发展史
根据嵩山地区内“五代同堂”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
大约从36年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的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
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了,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
11
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形成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
在距今2~0.65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一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第二章, 地貌
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貌的形态有很多,在嵩山,我们主要学习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和黄土地貌。
12
嵩山大概位于河南的中部,东西长9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被临黄河,西到洛阳的龙门,南到箕山,东接新密市、白寨。嵩山地区山脉属秦岭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嵩山属暖温带的山地季风气候,春秋多风沙,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而近年来,嵩山地区的降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嵩山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嵩山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其中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少室山的主峰,海拔1512.6米。嵩山地区的土壤复杂多样,以褐土带为主,其次有棕壤和潮土。植被属暖温带植物区系,植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由于嵩山的地势起伏大,故植被呈垂直分布。海拔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主要分布着灌从草甸和农作物植被带;800米-1200米的低山、中山处分布的是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200米以上为棕色深林土,以灌木和针叶林为主。嵩山的动物种类属华北区系,1200米以下的地区鸟兽种类多。
一、构造地貌
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简称构造地貌。单面山和猪背岭是起典型的构造地貌。登封市大金店乡陈楼村附近有一个典型的构造地貌——单面山。此地区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受到物理风化,风化后的岩石易破碎,然后山上的风化物在山坡处发生堆积。
13
二、 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流水具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使大地上出现了关于流水作用的地貌类型,在登封,我们主要了解了河床和河漫滩、夷平面和洪积扇这三种流水地貌。
(一 )河床和河漫滩
河床是平水期被流水所占据的部分。河漫滩是平水期出露在水面以上,洪水期时被淹没,可以说是一个早期的河床。
河床主要由砾石、粗砂构成,以砾石较多,尤其是河流的上中游,因受河流侵蚀,故砾石的磨圆度好。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从垂直角度上看,上下层合在一起。河漫滩的上部为黏土类(河漫滩相沉积),下部为砾石、粗砂(河床相沉积)。在登封的颖河小桥附近,我们看到了河床的河漫滩,此河流自西向东流,河谷宽阔,地势平坦,而且在河流的一侧还分布有河流阶地。
(二) 夷平面
从广义上来说,地表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被夷平了,就称为夷平面;从狭义上来说,准平原形成后,在地球内力作用下,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就称为夷平面。而准平原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14
在流水地貌中有一个“侵蚀循环学说”,这个学说是美国的一位地貌学家提出的,在流水作用下,一个区域的地貌发展演化过程。当地貌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都在进行时,因为地壳抬升快,而流水侵蚀较慢,所以总的来说,地壳处于抬升状态。然后流水切割,侵蚀地表,最后使地表变得山脊平坦,山谷陡峭。这时,当地壳不再抬升,流水作用却还在进行,由于流水不断地侵蚀,使山谷高度降低,慢慢地,地势相对高度减小,变得比较平缓,被称为准平原。
登封地区的夷平面有四级:我们实习时所见到的为一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保留较完整;二级夷平面海拔为750米-800米,表现为小山包,保留不太完整;海拔在1100米-1200米的为三级夷平面,相当于五指岭、箕山;四级夷平面的海拔在1500米-1600米,相当于少室山、峻极峰。
(三 )洪积扇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扇顶坡度约5-10,物质主要为砂砾,分选差扇缘坡度1-2,堆积物多为粉砂、黏土和亚黏土,分选较好,并出现近水平层理。由于洪积扇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岩石的物理风化强,在太阳作用下,易破碎,自然植被差。
二、黄土地貌
15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除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外,还包括新疆、青海、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在河南分布在西部、三门峡、洛阳等地。
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成分是黏土和粉砂,颗粒均一,碳酸钙含量多,黄土的直立性好,可以挖窑洞;黄土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关于黄土地貌的成因,地貌学中所认可的是“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的搬运,当风速减小后,逐渐在一个干燥环境的地方堆积。
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和风蚀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而流水作用居首位。在陈楼村委东边有一处黄土地貌,黄土中有两条不连续分布的砾石线,这是由于当时的气候湿润,也就是说此地的黄土是由流水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三章, 气候水文
气候特征 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在河南省气候区划中属豫西、豫西北丘陵干热少雨区。嵩山地区地 16
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
灾害性天气干旱(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
干热风(重干热风、轻干热风)
大风
暴雨与洪涝
河流和水库
主要河流:颍河、伊洛河、汝河
我们实习的对象是颍河。
颍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是淮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区内河段是其上游。其主河道在境内长57km,近乎东西走向。年平均流量0.5立方米/s,属季节性河流。据记载,本区颍河段最大洪峰流量为5131立方米/s,最大流速8.2米/s,枯水期最严重时期发生断流现象。河流平均比降为1/260,河床宽度差异明显,从20m(颍源泉)到300m(告城)不等。从白沙水库流出进入禹县。
流域内群峰林立,地形复杂,颍河两岸次级支流众多,且多分布在北岸。有几条较大的支流:后河、石崖河、顾家河、少阳 17
河、双溪河、五渡河、石宗河、王堂河、白坪河、马峪河、麻河佛垌河等。
主要水库:白沙水库、纸坊水库、券门水库、少林水库 我们实习的对象是少林水库。
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3.5km的少阳河上游。水库控制流域面面积41平方千米。水库按50年一遇频率设计,1000年一遇频率校核。总库容1180 X 10000 立方米,兴利库容744 X 10000 立方米。坝型为黏土心墙坝,坝高42m,坝顶宽度5m,坝顶长度538.5m,防浪墙高度1.4m。大坝上游边坡为1:2.75,下游边坡为1:2.5,均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建造。溢洪道为侧堰式,底宽15m,长295m,最大泄量717立方米/s。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断面1.6 X 1.6 m,总长156.8m,钢平板闸门,最大泄量38立方米/s。大坝建筑总计完成土石方66万立方米,砌石混凝土725平方米。
第四章:植被
植物区系(植物种类)
植物区系是指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总和。它是植物界在一定自然地理条件下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下综合作用、发展、演化的结果。同时,它是组成一个地区植被的基矗
18
据《嵩山植物志》记载,嵩山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47科、643属、1543种(包括亚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裸子植物5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21科、598属、1460种。含3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百合科、十字花科、毛莨科、莎草科、蓼科等10科,约占本区植物总属属的40%,占总种数的42%。含8种以上的属有蓼属、栎属、藜属、铁线莲属、绣线菊属、悬钩子属、蔷薇属、委陵菜属、李属、卫矛属、胡枝子属、葡萄属、堇菜属、鹅绒藤属、槭属、忍冬属、蒿属等。
在世界植物分区中,嵩山地区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系;在我国植物区划中,处于华北植物地区的南部。由于嵩山地区的特殊地理位臵,南北、东西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主要植被类型
根据植被的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生态地理特征和演替的动态趋势,可把嵩山地区主要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30多个群系、40多个群从。群从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相同的植被群落联合为同一个群从,各层最主要的优势种为群从的名称。群系是重要的中类分级单位,凡是建群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同一个群系,建群种的名称即为该群系的名称。植被型是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
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同一植被型,通常用其生活型及对水热条件的需求特点进行命名。
主要植被类型:栓皮栎林、短柄枹林、锐齿槲栎林、山杨林、化香林、槲树林、黄连木林、橿子栎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黄栌灌丛、连翘灌丛、胡枝子灌丛、牡荆灌从
栓皮栎林(针阔混交林)的样方调查(y由各组组长带领上山选取合适地段,圈定10 X 10、5 X 5、1 X 1的样方,并对样方内所有统计进行统计。)
第五章, 土壤
登封土壤概括
登封市1984-1986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工作,全市共挖土壤剖面2250个,分类诊断样222个,农化分析样1918个。经过认真对比,降嵩山地区的土壤划分为3个土类,8个亚类,20个土属,53个土种。其中土类分别为棕壤、褐土、潮土,8个亚类分别为棕壤、粗骨棕壤、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潮褐土、潮土。
土壤类型
棕壤:棕壤、粗骨棕壤
褐土: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红黏土、灰石土、砂石土、泥石土、淡石土、上浸砾质土、洪淤褐土性土)潮褐土
潮土
第六章, 嵩山南坡垂直植被带
嵩山南坡自上而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垂直植被带:
1、 低山丘陵灌丛草甸及农作物植被带
2、 低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3、 中山落叶阔叶林带
4、 山顶稀树灌丛草甸带
第七章, 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仪器的使用(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它分长边和短边。罗盘打开后,罗盘面上有一个小轴,压下去后指针就不会再动,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读数,二是对指针起保护作用。罗盘的盖上有一面镜子,为了方便读数。另外,罗盘既然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那么它自然是以东西为界线(地质方位),就是在0°-90°、270°-360°时把北放前边,如45°读作北东,小于45°时,读北北东,那
么大于300°,读北北西;90°-270°就是把南放前边,如135°,读南东。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罗盘是只测其倾向和倾角,就玉皇庙附近这个断层来说,测倾角时,使长边(有刻度的一面)竖着放(放在笔记本上更标准),然后使水平气泡居中,读罗盘中那个小白针所指的度数,经测量,这个断层面的倾角为46°;测倾向时,使罗盘的短边和断层买内平行,然后看到罗盘中的水平气泡居中时,读出指针的数值,测得这个断层面的倾向为155° 野外观察的方法(缺)
结束语
这次到嵩山进行野外实习,不仅使我领略到了嵩山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我从嵩山这部地质百科全书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眼看到地质、地貌的奇特,亲手采集下岩石,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加喜欢地理这门学科,迫切的想要了解到更多地质、地貌的知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地理这门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