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概念 必要性 内容 方法 作用

  如今,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这是一项春风化雨的工程,这是一项我们基层语文教师都要参与其中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操作,我对小学生经典诵读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小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受传统,感受文化,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纳,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一、经典、诵读的概念
  经典是经过历史的荡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它体现着人类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深度思考,凝聚着人类的精神智慧。王中江先生说:“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经典,在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反过来又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经典具有不朽的性格,经典是永恒的。”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由许嘉璐任总主编的《高中语文学习词典》把默读、朗读、吟读、诵读分开并列解释。认为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对文本全面深入理解的一种解读方法。
  二、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的流逝逐步加深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学生认知水平还低下的情况下,较之今天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与分析思想内容,多朗读与多背诵的方法更为务实与合理。以读为本并不是什么发明创造,它原是各民族语言课程的固有的传统,是中外古今教育家们早已认定的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
  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以‘旧诵万言”为美德是大家所熟知的,“读书之声满天地”是对这一风气的生动描写。如今,我们的课堂,正努力恢复当年的盛况,还语文课堂“读”之本色。
  三、经典诵读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首,并推荐古诗文120篇(段)。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古诗仅有25篇,古文一篇也没有。我们应该由最初三、五个字的短小韵文《三字经》、《百家姓》一类琅琅上口的启蒙读物开始到五言、七言的古代诗歌,到《论语》、《大学》、《中庸》、《古文观止》等较为深奥的理论性、艺术性著作。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诵读的效果才能显示出来。
  四、经典诵读的方法
  语文教师在“小学生经典诵读”指导中担任内容把关者、方法指导者、活动组织者、效果反馈者、关系协调者。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基本方法有六种:
  (一)素读法,包括跟读、对读、轮读、齐读、默读、指名读,达到读促解的目的。
  (二)美读法,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律,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
  (三)背诵法,主要是配合课文和学校的.《阅读考级》进行,指定每个学期的背诵任务,督促完成。
  (四)默写法,有先诵后默和先抄后诵两种形式。
  (五)活动展示法,包括经典朗诵比赛、经典知识竞赛、综合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做小老师,参与节目表演,根据经典诗文绘画,让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竞争。
  (六)潜移默化法。教师将经典古诗文诵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时时刻刻。如课前分钟、下课铃响时、阅读课上、自习课中……用经典古诗文名句导入新课,以经典古诗文内容拓展教学,以经典古诗文作课堂小结,以经典古诗文语句给学生作文写评语等。
  无论哪一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注意对学生少责备多鼓励,对有成就的学生常加鼓励,一直让他维持在高峰上,愈背愈快;对于不良的学生不责备,只要有进步就表示满意,加以赞赏,让他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在指名诵读后,不能马上提问学生“他刚才哪里背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这种只找缺点的提问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诵读的积极性。老师的评价用语应多一些鼓励,如“你真是一个小播音员,可以上电视台了。”“你这儿读得真不错,如果你把这个词读得再重些就更了不起了。”“听了你的诵读,我仿佛也到了那大雪风飞的塞外”,这样的评价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热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他读得好在哪里?”“读得这么好,你来夸夸他!”当孩子读完课文,小伙伴们会用羡慕的眼光看他,老师会对他微笑,他能为自己的举动自豪,强化成功的心理体验。
  五、经典诵读的作用
  (一)有利于儿童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正是“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三)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语法形式心领神会,具有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预测能力。
  (四)增加儿童的识字量,有助于儿童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胸有万巻书,自然下笔如有神!”
  (五)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其他学科成绩。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电脑网络使用的能力,表现的能力及增加儿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六)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让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与经典同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带着我们的孩子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参考文献
  [1] 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的张力》[M].
  [2] 《中国创新科教导刊》 《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3] 杨丽君《中国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