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二经典故事
第1篇:袁二经典故事
袁二不是人,是只猴子。
那一年,洪泽县的大财主袁伯松去广东采购海鲜,货物采购停当了,袁伯松差下人带了货物先回去。
自己却住下来了,见天儿往热闹的地方跑。
有一天,就碰到一个卖猴子的,有七八只吧。广东靠海,燕窝,就产于海岛中的悬崖峭壁上。这些地方,人是很难攀上去的,采摘燕窝的人就想了个法子,往往蓄养几只小猴,让它们爬树攀岩,去剥险处的燕窝。
那些猴子已被卖猴人训养了一段时间,有些通人*。卖猴人咳一声,它们就从箱子里各取一只碗顶在头上,一动不动,很守规矩的样子。
卖猴人就张罗自己的生意,对袁伯松说怎么样老板,这些猴子根本不用您烦心儿,只要您出得起价,明天就能帮您摘燕窝了。
袁伯松就笑,不说买,也不说不买,只在那里静静地看。
那些猴子都瘦得脱了形,一会儿,就有些把持不住。头上的碗,也开始晃晃悠悠。
但真的都很守规矩,没有一个敢把碗放下来歇歇气儿。
只有当卖猴人背对着它们招揽生意时,袁伯松才发觉那只最小的猴子偷了懒——它居然把碗放下来,伏在地上大口地喘气。
卖猴人刚一转身,那小猴又倏地站起来,碗也稳稳地顶在头上。
卖猴人一点没觉察。
七只猴子被人买走了,袁伯松拍拍卖猴人的肩,说:老弟,这小猴卖给我吧。
花了很少的钱。
袁伯松是个好玩的人,他想看看这小猴能不能采到燕窝。
三天,竟也把小猴训好了。
袁伯松把小猴带到悬崖边,对它交代几句,又拿出一只燕窝给它看,然后,拍了拍小猴的头。
那意思是说,你明白了吗?
小猴却不肯走,抓耳挠腮的。
袁伯松看了那小猴一会儿,忽然笑起来,说,我明白了。
袁伯松掏出个小布袋,在袋中塞满果饵,然后,挂到小猴的脖子上。
那小猴竟一蹦一跳地走了。
原来,猴子出去采摘燕窝一般三至五日才能回来,那些地方,哪有吃的哟?养猴人就有必要给它们配上布袋,并暗示它们吃完一半赶紧回来,否则,即使采摘到燕窝,回来的路上也会被饿伤,成了废猴。
废猴,就再也不能采摘燕窝了。
这样,养猴人每次最多能得到半袋燕窝。
三天后,袁伯松的这只猴却给他带回来整整一袋燕窝。
原来,这小猴一路采摘燕窝,沿途又将果饵匀出藏于岩缝中或石头底下,待袋中装满燕窝,再折回身寻找果饵,不仅省却背负之苦,又多采了燕窝。
你说,这猴子精不精?
回去时,下人们问袁伯松这猴子叫什么名字,袁伯松就喜滋滋地说,叫袁二,这猴子精明得很,当得起这名儿。
——袁伯松,洪泽县的人背地里都叫他袁大。
那一年,袁伯松的一个冷妾绮云终于开了怀。年底,竟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袁伯松五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个儿子,当然很高兴,就常到绮云的屋里走动。
自然,袁二也跟着去了。
袁伯松给他的大胖小子取名袁三。
绮云重新得了宠,哪有心思照顾袁三哟,就把这差使交给袁二。袁二呢,人模人样地抱着袁三逗着玩。袁三饿了,也知道抱了他寻绮云讨奶吃。
袁伯松放心了。
第二年夏天,袁伯松带绮云出去看戏,回来时,就有些晚了。袁三在家里没了奶吃,哭得闹袁二的心。
袁二抓耳挠腮了一阵子,便开始给袁三烧水洗澡。袁二想让他洗了澡睡觉,一睡着,就不哭了。
袁伯松回来时,袁三已经被开水烫死了。
也没怎么打袁二,袁伯松叹口气说,你毕竟是个牲畜呀。
竟把袁二放走了。
再去广东时,就遇到了劫匪。
这劫匪,还是袁伯松过去的一个仇家,不仅劫财,还想劫命。
正当袁伯松命悬一线时,蓦然从丛林中跃出一黑物,上跳下蹿,扑咬抓挠,竟让劫匪束手无策。
袁伯松得了空子,从背后一剑,就把劫匪刺死了。
第2篇:袁了凡的经典故事
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这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袁了凡著有《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下面我们具体了解这个人,看看袁了凡有什么样的故事。
袁了凡简介
袁了凡于1533年(即嘉靖十二年)出生于嘉善县的魏塘镇,于1606年夏天逝世。有些袁了凡简介资料称,他的故乡为*苏吴*,但根据袁了凡所留下的作品来看,他称来自嘉善县的书生为“同袍”,因此嘉善县才是他真正的故乡。
关于袁了凡简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他的官场生涯,二是他的文学成就。他在万历十四年中了进士,做了宝坻知县。那段时间里,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每天提醒自己要为他人做好事,几十年来行善积德如一日,是宝坻建县以来最受人尊敬的县令。万历二十年,袁了凡于兵部任职,在平壤大捷中为明*出谋划策,援助朝鲜取得最终的胜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袁了凡才华出众,不仅体现在他用兵用谋上,还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根据后人的不完全统计,袁了凡一生的著作大约有二十多部,每部都是值得人研究的好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了凡四训》,这部作品原是他写给儿子的训子文,后来撰写成书,被广泛流传。在这本书中他强调人定胜天的道理,告诫世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控命运。袁了凡的文章寓意较深,思想先进,虽然受到了当时许多学术家的批评,却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当时社会有深远的影响。
以上便是袁了凡简介,他的一生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贡献。他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博学多才,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就。
袁了凡的故事
袁了凡的故事之所以一直被世人所流传,不是因为他改造命运的神奇,而是他的积德与行善。袁不凡的善良,从他的故事与经历可以一一体现,这也是他改命能与善良联系到一起的依据。袁不凡主张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所以,他一直在努力改变,从未放弃过,始终如一坚持行善。
袁了凡不仅自己乐善好施,其妻子也是贤慧善良。袁了凡在当知县期间,时刻要求自己要做好事。他准备一本小册子,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行为举动以示监督,不会识文写字的妻子还会因为袁了凡繁忙顾不上做善事而皱眉,她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提示袁了凡多做功德之事。
袁了凡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如果硬要用文字的形式去表达,可能无法尽显其意。他的故事无非是在诉说善良人的朴素事,却是在善意提醒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诫后人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努力的机会。
同时,“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袁了凡的故事也是在劝慰后人要有胸怀,给予犯错者改正的机会,让更多的知错能改。他也在告诉我们用宽容去理解,去原谅,学会给别人机会。总之,袁了凡的故事总能使人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心要求功名的,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要求富贵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贵。
第3篇:袁二人生故事
袁二不是人,是只猴子。
那一年,洪泽县的大财主袁伯松去广东采购海鲜,货物采购停当了,袁伯松差下人带了货物先回去。
自己却住下来了,见天儿往热闹的地方跑。
有一天,就碰到一个卖猴子的,有七八只吧。广东靠海,燕窝,就产于海岛中的悬崖峭壁上。这些地方,人是很难攀上去的,采摘燕窝的人就想了个法子,往往蓄养几只小猴,让它们爬树攀岩,去剥险处的燕窝。
那些猴子已被卖猴人训养了一段时间,有些通人*。卖猴人咳一声,它们就从箱子里各取一只碗顶在头上,一动不动,很守规矩的样子。
卖猴人就张罗自己的生意,对袁伯松说怎么样老板,这些猴子根本不用您烦心儿,只要您出得起价,明天就能帮您摘燕窝了。
袁伯松就笑,不说买,也不说不买,只在那里静静地看。
那些猴子都瘦得脱了形,一会儿,就有些把持不住。头上的碗,也开始晃晃悠悠。
但真的都很守规矩,没有一个敢把碗放下来歇歇气儿。
只有当卖猴人背对着它们招揽生意时,袁伯松才发觉那只最小的猴子偷了懒——它居然把碗放下来,伏在地上大口地喘气。
卖猴人刚一转身,那小猴又倏地站起来,碗也稳稳地顶在头上。
卖猴人一点没觉察。
七只猴子被人买走了,袁伯松拍拍卖猴人的肩,说:老弟,这小猴卖给我吧。
花了很少的钱。
袁伯松是个好玩的人,他想看看这小猴能不能采到燕窝。
三天,竟也把小猴训好了。
袁伯松把小猴带到悬崖边,对它交代几句,又拿出一只燕窝给它看,然后,拍了拍小猴的头。
那意思是说,你明白了吗?
小猴却不肯走,抓耳挠腮的。
袁伯松看了那小猴一会儿,忽然笑起来,说,我明白了。
袁伯松掏出个小布袋,在袋中塞满果饵,然后,挂到小猴的脖子上。
那小猴竟一蹦一跳地走了。
原来,猴子出去采摘燕窝一般三至五日才能回来,那些地方,哪有吃的哟?养猴人就有必要给它们配上布袋,并暗示它们吃完一半赶紧回来,否则,即使采摘到燕窝,回来的路上也会被饿伤,成了废猴。
废猴,就再也不能采摘燕窝了。
这样,养猴人每次最多能得到半袋燕窝。
三天后,袁伯松的这只猴却给他带回来整整一袋燕窝。
原来,这小猴一路采摘燕窝,沿途又将果饵匀出藏于岩缝中或石头底下,待袋中装满燕窝,再折回身寻找果饵,不仅省却背负之苦,又多采了燕窝。
你说,这猴子精不精?
回去时,下人们问袁伯松这猴子叫什么名字,袁伯松就喜滋滋地说,叫袁二,这猴子精明得很,当得起这名儿。
——袁伯松,洪泽县的人背地里都叫他袁大。
那一年,袁伯松的一个冷妾绮云终于开了怀。年底,竟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袁伯松五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个儿子,当然很高兴,就常到绮云的屋里走动。
自然,袁二也跟着去了。
袁伯松给他的大胖小子取名袁三。
绮云重新得了宠,哪有心思照顾袁三哟,就把这差使交给袁二。袁二呢,人模人样地抱着袁三逗着玩。袁三饿了,也知道抱了他寻绮云讨奶吃。
袁伯松放心了。
第二年夏天,袁伯松带绮云出去看戏,回来时,就有些晚了。袁三在家里没了奶吃,哭得闹袁二的心。
袁二抓耳挠腮了一阵子,便开始给袁三烧水洗澡。袁二想让他洗了澡睡觉,一睡着,就不哭了。
袁伯松回来时,袁三已经被开水烫死了。
也没怎么打袁二,袁伯松叹口气说,你毕竟是动物呀。
竟把袁二放走了。
再去广东时,就遇到了劫匪。
这劫匪,还是袁伯松过去的一个仇家,不仅劫财,还想劫命。
正当袁伯松命悬一线时,蓦然从丛林中跃出一黑物,上跳下蹿,扑咬抓挠,竟让劫匪束手无策。
袁伯松得了空子,从背后一剑,就把劫匪刺死了。
细看,那黑物竟是袁二。
袁伯松老泪横流,从怀中掏出一枚果饵递给袁二,说,吃吧,今天多亏你哩。
袁二吃了,就死了。
袁伯松叹口气说你可别怪我心*哟,我以前做了对不起这劫匪的事,怕他报复,这些年一直没睡过安稳觉——现在终于杀了他,你说,我能再留下你这个活口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