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方案大全

第1篇:应急处置方案大全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突发*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加强对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国家有关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要求,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应急对策、措施预案,在突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结合彭州市旅*业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依靠各级领导、各类专家和广大职工群众,建立健全领导负责、专家咨询把关、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人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

1.2.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在市委、市*的领导下,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贯彻“三级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化管理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即由旅游局牵头,动员辖区和旅游企业人员积极参与防灾、抗灾和救灾。在各级各部门高度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应对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

1.2.3坚持“平战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常抓不懈、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钟长鸣,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做好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举行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救援。

1.3基本任务

1.3.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保护危害区的其他人员。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的其他人员。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指挥群众防护撤离与自救互救,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1.3.2迅速控制危险源

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质及危害程度,迅速控制危险源。

1.3.3做好现场清理、清除危害后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1.3.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

1.4编制依据

1.4.1《*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2号)

1.4.2《*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国办函[20xx]39号)

1.4.3《*安委办关于请组织编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安委办字[20xx]11号)

1.4.4《中华*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突发*旅游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

2.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各中心关系图如下:

应急领导小组

媒体机构

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构机构改革

媒体机构

后勤保障机构

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工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行动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各级应急领导机构要做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一旦出现紧急事故,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坐阵指挥,力保群众生命安全。

2.1.1Ⅲ级(市旅游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由市旅游局局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担任,其余副组长由各副局长担任。(见附件)

2.1.2Ⅳ级(各景区、星级宾馆、农家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各景区和旅游事业单位均应成立以景区负责人和业主为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专兼职组长或安保部门成立救援体系。

2.2事故现场指挥机构

2.2.1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执行领导小组和上级的指令,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各级现场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工作组,完成现场的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治安*戒、人员疏散安置、安全防护、社会动员、物资经费保障、应急通讯、新闻报道、损失评估、事故调查等应急处置工作。

2.3应急后勤保障机构

2.3.1机构组成: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均应分别建立后勤保障组织,安排专人负责,对应急救的人力、物力一一给予落实。

2.3.2主要职责: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和医疗支持,全方位保*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

2.4应急媒体机构

2.4.1机构组成: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分别安排专人负责与媒体联络及宣传报道工作,保*事故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

2.4.2主要职责:负责与媒体机构及安监部门联络,组织、接待、处理一切与宣传报道、采访、信息发布等相关事务,以保*事故信息的真实*,对事故单位、*部门及公众负责。

2.5应急信息管理机构

2.5.1机构组成: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分别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管理,落实24小时值班人员,做好日常信息收发记录、资料及微机管理、现场信息管理等工作。

2.5.2主要职责:负责应急系统一切信息的管理,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利用的快捷*和资源共享,为应急救援工作服务。

3.预测与预*

3.1信息监测

按照《中华*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建立健全常规*、监测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排查处理事故隐患,将重、特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将*、监测情况及时逐级上报至彭州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3.2信息共享

按照“合理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预测、预*、通讯信息的传递通过全市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通讯网络体系(名单)实现逐级上下传递。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要整合现有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网络体系,使全市旅游系统预*数据库和应急指挥中心做到信息共享和突发事故信息的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快速高效使用。

3.3预*与报告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彭州市旅游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必须以最快的形式报告成都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报告同级和上级安监部门及市*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分工的相关负责部门。

3.4接*与报告要求

各级24小时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电话后,首先要问明事故地点、发生时间、事故*质、遇险人数以及报告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并作好每一个电话及处理情况的记录。抢险救援过程中,现场信息管理人员要记录好指挥机构下达的每一个指令及传达、贯彻情况,随时掌握抢险救援动态,并随时提供各种信息,通报有关情况,作到下情上报、上情下告,以便不失时机地组织有效救援。

3.5预*发布

各级别的事故预*,由旅游局各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确认,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通讯网络系统预*。各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除负责本级别事故预*外,重、特大事故预*必须向成都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传送。

4.先期处置的措施

(1)如突发*事故有可能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应立即出*报信号、应急广播或发布紧急公告,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职工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3)划定*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

(5)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在采取先期处置的同时,事发企业、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要对事件的*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及时向上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进入分级响应程序。

5.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事故信息,统一由成都市、彭州市两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布。事故新闻发言人由副总指挥担任。新闻的采访、报道统一由两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排。

6.事故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征用补偿,灾后重建等工作按国家和省现行规定执行。

6.2保险

各类保险(工伤、意外伤害、财产等)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保险机构承担相应责任。

6.3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处理,按国家法律程序进行。

7.保障措施

7.1通讯与信息保障

全市旅游建立健全通讯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传递机制,完善各级通讯联络名单,落实各级信息联络员和24小时值班人员,保持通讯设备齐备完好。

7.2现场救援装备保*

(1)通讯装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传真机等

(2)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等

(3)照明装置:防爆型电筒等

(4)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可分为防毒面罩和防护服(含手套、靴子等)。

7.2.2专用装备

(1)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品

(2)消防设备:输水装置、软管、喷头、自用呼吸器、便携式灭火器等

(3)医疗支持设备:救护车、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等

(4)应急电力设备:备用发电机等

(5)重型设备:翻卸车、推土机、起重机、叉车、破拆设备等

(6)资料:计算机及有关数据库和软件包、参考书、工艺文件、行动计划、材料清单、事故分析和报告及检查表、地图、图纸等

7.3应急队伍保障

(1)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队(注:成都有专家组)

(2)市旅游局抢险救援突击队

(3)120医疗救治(急救站、医疗、救护队等)

(4)119消防抢险(市*消防支队)

(5)110指挥中心(**力,各地治安组织)

(6)122指挥中心(*交*)

(7)监测组织(环保监测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气象部门等)

(8)其他:如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广播)、*队、企业、团体、学校、街道居委会等。

8.宣传培训与演习

8.1公众宣传教育

各旅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公布有关应急救援预案、*电话、网址。加大对公众安全、经营安全、生产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理念。广泛宣传避灾、自救、互救等常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8.2救援人员与培训

各旅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根据行业特点组建专(兼)职救援队伍,并对救援人员进行基本救援知识的教育培训,适应各*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实施救援培训的基本要求为:首次培训时间不低于20个学时,培训应从基本救护救援知识和*救援技能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学习结束后进行必要的考试,确保培训质量。

8.3演习

为保障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各*应急救援演习原则上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为了加强我局突发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及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根据有关法律和市*安全应急预案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应急是指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突发事件扩大,安全应急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依照法定程序,正确履行安全生产和监管职责

(二)统一指挥。局各科室要从讲*、顾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局及上级领导机关的突发事件应急部署和要求,统一行动,令行禁止

(三)协作配合,快速反应。各科室要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科室协作,形成合力同时应急处理要快速、有效,要保持上下信息畅通,沟通及时,统一调度,果断应对,迅速阻止事态恶化。

二、安全应急工作组织领导

(一)局成立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全局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1、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指挥,协调全系统应急施救工作

(2)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3)统一调配应急施救的人员、物资、器材

(4)宣布应急程序的启动和终止

(5)根据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联系上级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

2、应急领导小组组*员

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应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

(1)及时研究相关情况,制定应急措施,按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协调全系统及时、稳妥地处置安全事故

(2)应急预案启动期间,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指示,部署具体的应急工作

(3)负责应急期间的信息搜集和情况汇总,并及时呈报应急领导小组

(4)针对应急预案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应急工作。

(三)应急职责分工

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应急领导小组可组建专项应急办公室,积极做好落实工作,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紧密合作,协同作战。

1、办公室

(1)负责接收、传递全系统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将突发事件信息、发展态势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做好应急信息和指令的上传下达工作,组织、督促应急工作队,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2)负责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演习等工作

(3)负责突发事件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积极促进突发事件及时、合理解决

(4)负责突发事件的后勤服务、车辆调配、通讯畅通、物资供给等保障工作。

2、矿山科

负责煤矿、非煤矿山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善后处理工作。

3、危化科

负责全市危险化学品、*花爆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善后处理工作。

4、综合科

协助矿山科、危化科做好相关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组织体系框架

处置突发事件,坚持属地原则,上下联动、快速反应,一旦出现应急事件,要按照预案程序迅速建立应急机构,实现应急联动。

对本预案中涉及的突发应急事件,局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主要步骤:

1、突发事件发生或预*:各科室对本辖区发生的突发事件或可能出现的安全紧急情况,必须在半小时内上报局办公室。

2、信息核实汇总:局办公室接到上报的应急信息后,要立即核实,迅速呈报应急领导小组。

3、决定启动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有关应急事件的呈报后,研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要组建专项应急办公室,处理突发事件。

4、制定应急措施:应急办公室,要本着快速、及时、合理、有效的原则,制定专项应急措施,积极做好落实工作,指挥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工作的处置。

5、应急处理报告:专项应急办公室要及时将突发事件处理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处理解除后,局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形成应急处理报告,以书面形式呈报县局党组。

三、应急分级与应急处理

(一)应急分级

根据应急工作情况,应急工作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Ⅰ级应急适用于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Ⅱ级应急适用于中等等级的突发事件的应急,Ⅲ级应急适用于一般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应急的分级与启动由局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和宣布。

(二)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单位要迅速采取措施,封闭并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疏散事件危险区域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局应急领导小组和专项应急办公室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组织救援工作同时,根据事件特点和严重程度,紧急调动有关单位及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3)应急救援工作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严防事故损失程度扩大。

(4)参加现场救援处置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救援方案实施救援,未经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计划。

(5)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局应急办公室所有人员、相关单位的人员手机要保*24小时开通,严禁关机或不应答,做好值班和后勤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通信和信息保障

应急响应期间,局24小时开通专线电话、自动传真,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局办公室要确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网络畅通。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各科室要在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快速反应,迅速调动物资、人员,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2、各科室应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车辆,通讯及其他技术装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宣传引导

应急响应期间,特别重要的信息发布要经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统一口径,统一发布。办公室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五、后期处置

(一)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得以控制后,由局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二)善后处置

要在妥善处置应急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尽可能通过制度化建设,落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应急结束后,要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后期处置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局办公室。同时,要及时查找工作漏洞,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切实完善相应的专项应急制度,提高应对同类事件的能力。

(三)责任追究和奖励

1、严格追究瞒报、迟报、漏报信息责任。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要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2、严格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责任。对未按照局及市*应急预案要求,不积极配合、推诿扯皮,严重损害机关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严格追究工作不力责任。对因应急处理不力,行动迟缓,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致使事故蔓延、扩大的,要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高效、有序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事故对人员、环境的危害和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hf/ya-20xx-1),制定本处置方案。

二、风险分析(可用列表形式)

1、本岗位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突发事故类型

2、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地点、装置部位或工艺过程的名称

3、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

1、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最好用图表的形式)

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四、应急处置

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可用图表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的形式)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中毒、危险化学品泄漏、高处坠落、坍塌、洪水、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注:现场恢复应考虑预防次生灾害事件的措施,如应制定防止现场洗消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措施)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重点,尽可能详细、好*作)

3、*电话及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五、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7、其他需要特别*示的事项。

六附件

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

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

3、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直接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应列出的企业预案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消防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电预案、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等)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工作强度过大

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项目分管副经理

副组长:项目安监部负责人、项目机管部负责人、项目交通消防负责人

成员:各成员部室全体人员、各*分公司现场安监员和机管员

2.2专项工作机构

项目综合管理部设立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3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2.3.1贯彻落实国家、省电力公司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

2.3.2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3.3组织制定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2.3.4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2.3.5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2.4项目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4.1及时了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2.4.2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2.4.3监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4.4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2.4.5组织开展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2.4.6负责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针对*防范措施,对抢险救灾中立功人员提出表彰意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并积极配合上级、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现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职责

2.5.1负责突发*传染病、地方*疾病、季节*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急救知识培训及常规急救培训工作

2.5.3负责急救站*品、器械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2.5.4负责人身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工作

2.5.5参与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

3.应急准备

3.1应急电话及公告:施工现场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卫室内。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栏(牌)标明本工程应急领导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社会急救电话等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求救。

3.2现场应急中心: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的医护人员,急救站配备的急救*品、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保*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3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3.3.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3.3.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及相关信息。

3.3.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3.3.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3.3.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3.3.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给*。

3.3.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3.3.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4应急响应

4.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凉处休息、饮水。

4.2中暑后的症状

4.2.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4.2.2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4.2.3重症中暑,包括热*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病(包括日*病)亦称中暑*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4.3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4.3.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4.3.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4.3.3对日*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供暖或*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4.3.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5信息收集、报告

5.1信息收集

项目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高温中暑事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高温中暑事件信息。

5.2信息报告

在24小时内,中暑患者达到30人及以上的,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对受伤人员,以及紧急征用的设备、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协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复等工作。

6.2事故调查及报告:

6.2.1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勘查、*戒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取*工作。

6.2.2将有关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为事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7附则

7.1应急预案修订:应急结束后,项目管理部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本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修订。

7.2预案解释部门:本处置方案由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订与解释。

7.3应急预案实施: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诱因:

1.由于市政工程的特点:施工机械流动*大,作业环境恶劣,灰尘大,润滑条件差,易磨损、腐蚀、疲劳,安装频繁和不合理,运行管理不正常,维护检修不及时,超负荷或带“病”运行

2.*作人员违反安全*作规程,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不力。

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设部、市建委施工安全管理总站有关监督管理规定

2.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运行正常

3.加强作业人员(安装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该持*上岗的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上岗

4.严格遵守各项安全*作规程。

应急处置:

1.抢救受伤害者

2.用电机械切断电源燃油机械处理燃油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火灾*等其它事故的发生

3.设立*戒线,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立即报告。施工现场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若行走机械在国家公路上发生事故,在向企业报告的同时,还必须立即报告辖区交*部门若特种设备发生事故,还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2篇:街道办安全灾难应急处置方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我街道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中华*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街道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管理和救援。

本预案所称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不包括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包括道路、水上、铁路、民航等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充分发挥*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团结协作。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实行街道办事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权威*和可*作*。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设立集里街道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街道指挥部),由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主任或副书记任副指挥长,党政综合办、集里派出所、集里医院、城建开发办、安监站、财政所、社会事务办、综治城管办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安监站内),由安监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1、街道指挥部及办公室职责

街道指挥部职责:领导和协调街道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贯彻全街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方针,起草、修改和解释本应急预案;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指挥协调全街道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完成街道应急委和市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街道指挥部办公室职责:承担街道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衔接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收集、综合事故信息,并及时向街道指挥部汇报,及时传达和执行街道应急委、街道指挥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组织、协调开展事故救援、抢险及相关的通迅、交通、物资保障等应急工作;协助做好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完成街道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2、街道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安监站承担街道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宣传和教育;收集事故信息并依法依规报告;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派出所、综治城管办依法对事故现场实施道路交通管制,协助疏散人员,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根据事故*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适时调集*力参与救援;参与事故调查,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取*工作;对事故中失踪、死亡人员进行身份核查。

经济发展办协调电力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供电工作;参与相关事故救援的协调;负责农机和旅游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社会事务办组织和指导教育系统事故应急工作;负责全街道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并组织演练;负责因工伤亡人员的工伤调查、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指导协调和办理已参保因工伤亡人员的工伤保险事务;负责对灾区群众的安置、补助和提供社会援助,承办事故抢救中牺牲和受伤的同志追认烈士、评残等申报、审批工作。

财政所负责安排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并监督使用。

城建开发办负责建设工程与房屋垮塌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联系市政工程处做好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抢险和抢修;配合做好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地质灾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党政综合办协调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3、应急救援队伍

街道和企业分别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发生后,街道要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三、预*信息和处理

(一)预*信息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应针对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和预*措施。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险情应及时上报;应向社会公布举报信息电话,推进信息的预*预报。

(二)信息处理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应根据事故情况、事故影响的范围及可能危及的人数等及时作出判断,初步确定响应级别,采取相应行动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必要时,报告街道指挥部。

街道指挥部接到事故信息后,对接收的事故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提出处理建议,并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按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级别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可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Ⅳ级(一般事故)、Ⅲ级(较大事故)、Ⅱ级(重大事故)、Ⅰ级(特别重大事故),依次用蓝*、黄*、橙*、红*标示。

1、启动Ⅳ级响应的条件

(1)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下同)、或者危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发生超出街道办事处应急救援能力的事故。

2、启动Ⅲ级响应的条件

(1)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发生超出县、区(市)*应急救援能力的事故。

(3)发生跨

县级行政区的事故。

(4)需要市安委会处置的事故。

3、启动Ⅱ级响应的条件

(1)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0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发生超出市*应急救援能力的事故。

(3)发生跨地、市级行政区的事故。

(4)需要省安委会处置的事故。

4、启动Ⅰ级响应的条件

(1)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事故。

(3)超出省*应急救援能力的事故。

(4)发生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事故。

(5)需要*安委会处置的事故。

(二)应急响应行动

发生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时,街道指挥部应启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在市指挥部进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响应行动时,街道指挥部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三)事故报告和处理

1、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街道办事处及安监站,街道办事处及安监站应在1小时内书面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主管部门。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2、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故*质、程度、受灾范围、影响人口、事故成因、已采取的措施等,以及波及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对工农业、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事故损失信息包括:事故损失情况;因事故需要救济的情况和已救济的情况;事故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情况。

3、事故中死亡、失踪、被困人员如果有*、*、*地区人员或外国公民,或者事故需要向*、*、*地区有关机构或有关国家进行通报的,相关部门(单位)应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涉外、涉港澳台有关应急预案实施。

(四)指挥和协调

应急响应启动后,街道指挥部根据情况需要,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救援,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链。

1、安监站救援内容:

(1)提出应急救援决策建议。

(2)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3)协调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4)及时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

(5)指导对周边危险源进行*,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2、其他职能部门救援内容:

(1)启动本部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2)掌握现场信息,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3)协调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4)协调指挥本系统应急力量实施救援行动。

3、应急救援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街道应急救援队伍要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依法及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跨乡镇、街道或领域影响重大的事故救援行动,报请市指挥部协调实施。

4、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群众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指定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实施疏散、转移。

6、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超出救援能力时,请求市*协调组织区域外的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7、现场检查与评估

成立现场检测、监定与评估小组,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8、信息发布

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的发布工作。

9、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街道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善后工作

1、善后处置

街道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等。

2、保险理赔和社会救助

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迅速开展受灾人员及单位的保险理赔工作,民政部门做好社会求助工作。

3、事故调查

安监站或其他安全职能部门配合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认定事故的*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单位(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意见报指挥部。

六、应急保障

1、经费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资金。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由街道垫付。街道处置事故所需工作经费,由街道财政预算逐年安排,滚动积累。

2、物资保障

办事处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实现事故发生后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等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3、队伍保障

办事处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成立应急救援队伍。

4、通迅保障

应急救援机构应掌握本地区所有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单位)的通迅联系方式以及备用方案。

5、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事故后,派出所、政法综治办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道路受损时应迅速组织抢修,确保救灾物资、器材、人员及时运送到位。

6、医疗卫生保障

集里医院要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掌握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信息,尤其是专科医疗救护机构的资源信息。事故发生后,要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按照*规程进行现场防疫工作。

7、科技支撑

成立应急救援顾问组,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8、装备保障

办事处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9、治安保障

事故发生后,派出所和政法综治办要维护社会秩序,做好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

七、监督管理

1、应急演练

街道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各单位应急指挥机构要积极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演练。

办事处及各部门应急演练结束后,要形成总结报告送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2、宣传和培训

办事处、社区(村)、各安全职能部门要组织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相关应急知识。要组织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及相关的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做好兼职救援队伍及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3、奖励和责任

对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依法给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

1、预案管理和更新

街道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2、本预案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3、预案解释部门

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4、预案实施时间

第3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吉首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明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和管理人员。

2、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家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

3、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在2小时之内向市卫生局、市食品*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市卫生局电话:8520418市食品*品监督管理局电话:8231973,市疾病控制中心电话:8223062。

5、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样品和信息,不得拒绝。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立即向负责食品安全的分管领导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与医院联系(市*医院电话:8711120),及时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7、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降低损失,维护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