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信代死的故事简介
第1篇:纪信代死的故事简介
纪信简介纪信假扮刘邦
纪信,字成,秦朝时期是陇西成纪人。公元前206年,刘、项鸿门宴会时,纪信已在沛公*营,与樊哙、夏候婴、靳疆等齐名,都曾保卫护送过刘邦。
公元前205年,纪信跟随汉王刘邦*据守荣阳,官职将*。不久西楚霸王项羽率*大举进攻,兵临荣阳城下,两*对垒一年有余,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是,汉*在荣阳城南建筑甫道,向西北直通秦时所建敖仓,并派重兵驻守。依靠敖仓存粮,源源不断地供给荣阳守*,与楚*坚持战斗。
项羽采纳范增建议,派兵“数侵夺汉甬道,汉*乏食”,*心惶惶,形势危急。于是刘邦要求议和,割让荣阳以西归汉所有,项羽不听。刘邦忧虑重重,迟疑不决。
将*纪信听说了此事以后,面见汉王,提议说:“事情紧急,请允许我诈骗楚*,王可乘机出走。”刘邦于是邀陈平出谋划策,设计诳楚。
当晚,夜幕沉沉,只见身披铠*妇女两干余人,一群接一群涌出荣阳东门。四面楚*惊异不定。忽然将*纪信乘黄屋(王车,用黄*车篷),车傅左纛(车衡左上方柱有毛羽幢),诈为汉王,大呼城内绝食,汉愿降楚。楚*皆呼万岁,都来城东观望。于是刘邦借机带数十骑出西门遁去。
项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说,汉王已出城远走!项羽怒,下令将*齐集火炬,烧毁龙车。纪信被活生生地烧死了。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后来刘邦还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第2篇:古代诗人的小故事简介
我们都喜欢古诗,古诗带给我们许多享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诗人的小故事简介吧!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杜甫在35岁左右时到达当时的京城长安,在那里他遭到奸臣李林甫**谋的打击,没有考中,经济上一无比一天困窘,为了维持生活,他便设法找到了一个副业——卖*:以送*的方式,作为接受别人帮助的条件,这内含的苦心也实在难言了。
杜甫第二次卖*是在甘肃。公元759年,他48岁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生活更加困难。他的诗中出现采*、制*、卖*的句子更多了。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中便有“晒*能无归,应门亦有儿”之语,可见此时连杜甫的妻子也参加制*了。他*勤地灌溉培育着各种*草,同时也和以前在长安一样,不时派人将*送到城里,换取“*价”。
诗人最后一次卖*就显得更其凄惨。公元770年,杜甫59岁,穷得连陆上都没有安身住所了,只得住在船上。在湘*下游的潭州,老弱多病的杜甫在渔市上摆着*摊,以维持一家生活。这一年的冬天,这位伟大的诗人便与世长辞了。
从杜甫卖*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天才的诗人在旧社会里,命运是多么悲惨!
一天,冬云低压,雪花纷飞。王昌龄、高适、王之焕三位诗人来到旗亭,饮酒赏雪。兴趣正浓时,忽然,来了一群梨园伶官,登亭会宴。三位诗人马上移坐于旁,围炉静观。只听乐工奏起乐曲,歌女清调嗓音,准备歌唱。
三位诗人见状私下议论。王昌龄说:“我们三人齐名诗坛,难分上下。今日聆听歌女演唱,谁的诗入曲一首,便在亭壁上画一横道,最后视优劣、多少分胜负。二位意下如何?”高适、王之焕欣然赞同。
首位歌女演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渐》,诗句是“寒雨连*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心在玉壶。”王昌龄得意洋洋,赶忙在亭壁上画一记号。
唱毕,另一位歌女又接着唱道:“开箧泪沾臆……”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也兴奋地喊了一声:“一绝句”!也在墙壁上画了一记号。
第三位歌女又开口了:“奉帚平明金殿开……”这是王昌龄的《长信怨》,他兴奋地又画了一个记号,得意地说道:“二绝句!”
王之焕平日里很自负,认为自己早已成名,现在见歌女们都没唱他的诗,心里有些不高兴。于是他稳了稳坐姿,清了清嗓子对身边的王昌龄和高适说:“这几个都是普通的歌女,她们只会唱‘下里巴人'的通俗诗文,可有些'阳春白雪'的高雅文章她们都不敢唱,只有高级的歌女才配唱我写的此类诗篇!”
他指着歌女中一位最年轻貌美,流着双鬟的女伶说:“女伶中只有她才配唱我的诗。一会儿到她唱歌时,如果不是我的诗,我终生再也不敢与你们争高低,我甘拜下风;如果她唱了我的诗,你们都得拜我为师!”
“好!”王昌龄和高适都同声赞叹道。
不多时,那个年轻貌美梳着双鬟的歌女真的起身高歌了,而且她一张口便唱出了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歌声凄婉动听,牵人心弦。
听罢,高适、王昌龄异口同声赞道:“仁兄之诗确实高我等一筹,好诗,实在是好诗!”
第3篇:卢文纪古代诗人简介
卢文纪(876-951),字子持,京兆万年人。(案:此下有阙文。)长兴末,为太常卿。文纪形貌魁伟,语音高朗,占对铿锵,健于饮啖。
【生平】
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时唐末帝为岐帅,以主礼待之,观其仪形旨趣,遇之颇厚。清泰初,中书阙辅相,末帝访之于朝,左右曰:臣见班行中所誉,当大拜者,姚顗、卢文纪、耳。或品藻三人才行,其心愈惑。末帝乃俱书当时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瓶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奇待,欢然命之,即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姚顗同升相位。时朝廷兵革之后,宗社甫宁,外寇内侵,强臣在境。文纪处经纶之地,无辅弼之谋,所论者爱憎朋党之小瑕,所纠者铨选拟抡之微类。时有蜀人史在德为太常丞,出入权要之门,评品朝士,多有讥*,乃上章云:文武两班,宜选能进用。见在*都将校、朝廷士大夫,并请阅试澄汰,能者进用,否者黜退,不限名位高下。疏下中书,文纪以为非己,怒甚,召谏议大夫卢损为覆状,辞旨芜漫,为众所嗤。三年夏,晋祖引契丹拒命,既而大*挫衄,官寨受围。八月,亲征,过徽陵,拜于阙下,休于仗舍。文纪扈从,帝顾谓之曰:朕闻主忧臣辱,予自凤翔来,首命卿为宰相,听人所论,将为便致太平,今寇孽纷纷,令万乘自行战贼,于汝安乎?文纪惶恐致谢。时末帝季年,天夺其魄,声言救寨,其实倦行。初次河阳,召文纪、张延朗谋议。文纪曰:敌骑倏往忽来,无利则去,大寨牢固,足以枝梧,况已有三处救兵,可以不战而解。使人督促,责以成功,舆驾且驻河桥,详观事势,况地处舟车之要,正当天下之心,必若未能解围,去亦非晚。会延朗与款密,傍奏曰:文纪之言是也。故令延寿北行,末帝坐俟其败。
文明晋祖入洛,罢相为吏部尚书,再迁太子少傅。少帝嗣位,改太子太傅。汉祖登极,转太子太师。时朝官分司在洛,虽有留台御史,纪纲亦多不整肃,遂敕文纪别令检辖。侍御史赵砺及纠分司朝臣中有行香拜表疏怠者,杨邠怒,凡疾病不在朝谒者,皆与致仕官。时文纪别令检辖之职,颇甚滋章,因疾请假,复为留台所奏,遂以本官致仕。(《欧阳史》:周太祖入立,即拜司空于家。)广顺元年夏卒,年七十六。赠司徒,辍视朝一日。文纪平生积财巨万,及卒,为其子龟龄所费,不数年间,以至荡尽,由是多藏者以为诫焉。
[卢文纪古代诗人简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