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精选10篇)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精选10篇)

  现如今,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1

  一、 危险货物的含义和特点

  1、危险货物的含义

  危险货物: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2、危险货物的特点

  (1)用途广泛。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采用新工艺,轻纺工业合成纤维的生产以及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危险货物的商品的用户遍及各行各业,随着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的品种和用量也在不断增长;

  (2)危险性大。危险货物具有易爆、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属性,特别是在运输、储存保管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化学危险安全事故;同时由于一般危险货物的危险性多数具有二重甚至多重性,因此,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时,其危险性就更大更可怕了。

  二、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重要性

  1、 危险货物不能当成普通货物运输,因为它具有易于发生事故的特性;

  2、 危险货物不是任何运输企业都能运输,特别是个体运输户,更不能承担运输,因为它需要具备特殊的运输条件和掌握危险货物性质的能力;

  3、危险货物绝不能与普通货物混装,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严禁危险货物混装运输;

  4、危险货物自身稳定性处于一定的临界点,在储存和运输中,要有严格规定和特殊要求,稍有偏离、疏忽或操作错误、防范不当,就会发生事故,而危险货物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具有灾难性,损失巨大,伤亡惨重,影响极大。

  三、当前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存在的问题

  1、运输企业缺乏专业化

  由于许多危货运输企业为了生产和销售的需要成立了危货运输车队,但企业往往把安全管理重点放到生产环节上,忽视了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如应急救援预案缺乏运输过程中的应急措施和方法,从业人员不专业,无专职押运员、驾驶员兼押运员等现象。

  2、市场监管还不配套

  社会举报渠道不畅,处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由于危险货物运输物品的多样性以及对环境要求高的特殊性,运政稽查部门在中止车辆运行后,存在着保存难、处罚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稽查监管难以到位。

  四、 强化危货运输的精细化管理

  1、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全面整合市场主体

  坚持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夯实危货运输市场发展基础,全面整合市场主体,努力推动危货运输向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方向发展。结合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贯彻落实和年度审验,鼓励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和运输条件好的大型专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鼓励发展依托于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的专业化运输企业;对无固定生产企业或者大宗货源为依托,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以收取车辆挂靠费为目的或者为获取经营资质而组合成立的零散、小型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缺乏对自有车辆进行有效监管能力,存在安全管理隐患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通过行政和市场手段对其进行适度整合、归并,对安全资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律进行彻底整顿,经过整顿仍然无法达到规定资质要求一律不予重新许可。

  2、以动态化监管为手段,全面建立安全监管台帐

  以贯彻落实部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及车辆市场准人条件动态监管机制,提高运输安全监管系数。主要是运管机构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承运人责任险到期续保时间、罐体合格证下次检验时间、车辆行驶证的下次检验时间、消防设施的有效期等内容,以及企业的工商执照有限期、资信证明有效期、其他部门许可或证明文书有效期、场地租用合同有效期等企业资质条件等内容,统一列表登记,通过运管机构的及时督导和企业的及时自我检查,对即将超过有效期的安全管理事项进行及时补办,保证企业、车辆资质条件和安全技术状况始终符合要求,避免企业、车辆管理断档现象的发生;通过经常性的人车见面和专项检查,加强对车辆驾驶员和押运员及运输标志灯、牌的动态监督管理,督促企业按照要求配备从业人员,及时通报驾驶人员、押运人员的变更情况,确保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符合要求。

  3、对危货运输车辆强制安装GPS定位系统

  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制定和出台必要的强制措施,今后凡申请办理和换发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及其车辆,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安装GPS系统,否则将依法吊销企业及其车辆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资质。

  4、积极推广新装备、新技术在危险货物运输领域的使用。科技进步是促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装备、新技术在危险货物运输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作为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的推广这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为我们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提供科技保障。

  危货运输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恪尽职守,居安思危,强化措施,开拓进取,就一定能不辱使命,确保唐山市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2

  1目前导致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现如今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中,除了一些偶然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在一些煤矿工程中,一些负责人为了节省成本和加快进程,往往会招募一些没有专业素质或只经过短期培训的操作人员。而这些操作人员由于专业素质缺失,往往很难正确、熟练操作相应设备,从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很多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除了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还包括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一些操作人员因为缺少专业的安全培训,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操作过程比较随意,从而发生操作失误现象,同时也正是专业素质缺失,很多操作人员在发生过失后,完全没有补救技能,从而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1.2设备老化和维护缺失

  除了主要的人为原因之外,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和设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矿井特殊的环境,不少机电运输设备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必然很容易产生老化的问题,例如最常见的电缆,一般来说电缆外部都有一层塑料包裹,以此来达到保护电缆和绝缘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处于矿井这样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外层塑料非常容易脱落,再加上矿井内天然气浓度非常高,没有表皮包裹的电缆处于那样的环境之中非常容易产生火花,从而造成天然气爆炸,由此而导致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在运输设备中,一些提升式运输设备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提升绳索摩擦和损坏,如果这些细节问题并没有及时被发现,那么就将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3责任机制缺失

  无论是在哪个工作机制当中,责任机制都是保障员工利益的根本,特别是类似于煤矿生产这类高危行业,责任制度的健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的。而现实是在许多矿井当中,责任制度缺失,缺乏实质的责任担保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工作人员要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不健全的责任制度很难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也是导致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2改善措施

  2.1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保障员工利益的根本,而正是由于许多煤矿安全责任制度缺失,才会导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从而使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频发。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除此之外,在设备的购买、检验安装、定期维护等方面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规定相应的负责人,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且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考察制度,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2]。

  2.2切实保证煤矿供电安全

  煤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作场所,所以在供电方面一定要与其它地方有所差别。根据相关规定,煤矿供电系统必须安装比较灵敏的漏电、接地保护设施。矿井作为一个天然气含量较高的地区,一旦发生漏电事故就很有可能会产生火花,并且引起天然气爆炸,这类大型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是无法挽回的。而且根据相关规定,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每年还必须对供电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必须安装相应的防雷电装置,一定要禁止带电检修和搬迁等违规操作,绝对不能为一时方便而埋下事故隐患。

  2.3保证运输设备安全

  在引发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中,除了人为操作不当,设备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设备选择上一定要遵循相关规定,选择符合规范的设备。有些煤矿负责人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为生产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进入矿井前,相关责任人一定要及时检查好设备是否具有合格标志,一旦发现没有合格标志的设备,一定要禁止进入矿井,因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损失将会是无法挽回的。

  2.4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意识是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很多煤矿在招技术人员时,往往为了方便或节约成本,会招一些只受过短暂训练并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进来工作,这就会为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为了防止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做好人员素质的提高工作,切实安排好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和培训工作,保证每一位人员都有自己的技术操作证明。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技术人员的跟班工作,对于技术人员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鼓励人员将理论和实际切实联系起来。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普及相应的安全知识。在引进新设备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保证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只有在保证操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硬、安全意识过关,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3]。

  2.5加强运输设备的检修

  要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设备检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矿井这样比较潮湿的环境中,许多设备在短期内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因此及时发现设备中需要维修的部分,对于防止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对这方面引起重视,要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维修小组,定期对一些重要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除了对于一些重大设备的维修之外,供电设施的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矿井这个天然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当中,一旦引起漏电事故,就很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3结语

  煤矿机电运输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运行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煤矿事故中,由于煤矿机电运输造成的煤矿安全事故就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机电运输的安全运行对于减少煤矿事故有非常大的作用。据调查,引起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中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员素质低和安全意识缺失,对于这一方面,相关单位可以通过人员培训的方式来改善;而设备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质量不合格和检修缺失,对于这方面,负责人应该抓好设备质量和重视定期维修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卢建宝.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煤矿安全,2003,34(4):39-40

  [2]吴俊.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和隐患预防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0):5987.

  [3]郝永勤.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分析[J].科技与企业,2023(8):70.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3

  1基建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设方的装置简陋

  施工企业项目部有着非常强的流动性,配备的施工装置常常较为简陋,尤其是近些年以来,国家经信部与安监总局基于环保节能与稳定安全的思考,发布了一些淘汰装置的目录,施工队为了节约成本,未能够实时地淘汰不少种类的装置。特别是电气控制、运输、提升等装置。除此之外,在基建矿井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未能够真正有效地贯彻实施我国安监总局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机电装置进行的煤安认证制度。这一是因为对成本的控制,购置装置材料的工作者应用非常多的非煤矿装置,二是项目部机电运输管理部缺少责任。

  1.2基建矿井缺少稳定的用电

  根据需要,基建矿井项目施工前应当跟对方供电部门签订长时间的供电协议,然而由于受到辖区供电基础落后的制约,造成为煤矿供电的过程中受到电源稳定性、供电的容量,以及出线间隔等一系列要素的影响,难以实现煤矿企业建设以及施工的实际用电需要。并且,一部分基建矿井仅仅具备一回专线,接于农网线路的一回专线充当备供的电源,一些都不具备一回专线,仅仅跟周围的用电单位私自进行交易,进而获得施工需要的电源。

  2基建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鉴于上述的探究,大部分基建矿井的事故隐患是因为不可以严抓细管施工场地管理、施工机具的安全防护水平低、施工基础设备的安全保障缺少力度,施工建设方管理工作者缺少安全观念等。施工方与建设方的一致理想是不但可以确保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而且也应当确保安全施工。

  (1)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建设方务必创建管理队伍,且以“六长”作为主导,并且配置实现安全生产要求的专门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施工项目部务必创建“五大员”管理施工职责体系,并以项目部经理作为领导,以及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建设,配置实现实际要求的特种工作者以及工程技术工作者。

  (2)煤矿施工和建设企业务必创建与完善安全会议机制、安全技术审批机制、安全检查监督机制、整改和排查事故隐患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教育的机制、安全投入的保障机制、管理安全目标的机制、安全生产责任的机制等等,且真正地在所有事故管理工作者与施工场地人员的身上贯彻实施。

  (3)施工方在管理应用材料和施工装置方面,认真地根据我国行业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不再应用我国不允许的生产工艺和淘汰装置进行作业。建设方也应当进行认真和仔细地管理,不但需要更新施工装置,而且还应当对装置进行严格地管理,不但确保一系列保护的有效和安全,而且还应当检验装置的性能与定期地检修装置,避免一系列由于应用装置与管理装置不利导致的事故隐患。

  (4)建设方务必确保施工电源的稳定与不间断性,只有如此,才可以进行施工建设。针对存在困难的地方,施工方以及建设方需要一致努力,借助自备发电的手段确保施工具备足够的电源,并且在安全应急环节上,创建抗灾应变职责机制与制定真正能够实施的防范策略。

  3结论

  总之,在施、建双方共同努力投人必要的符合安全要求的硬件设施,协调供电部门解决施工环境的用电保障的前提下,双方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责任考核体系及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才能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施T过程安全有保障。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4

  1事故原因

  由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也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人策略,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再加之一些技术人员不钻研业务,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生产设施老化、简陋缺乏,技术性能下降,再加上一些旧的生产设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运输设备管理

  2.1井下防排水装置矿井必须配备3台水泵,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泵必须配备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必须保证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水管必须配备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的水管能力应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对存在隐患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应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2提升运输机电设施

  2.2.1立井、斜井提升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防止过卷装置。二是防止过速装置。三是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四是限速装置。五是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六是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自动断电。七是松绳保护装置。八是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煤仓满时,能及时报警,自动断电。

  2.2.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要求: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可继续使用。

  2.2.3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2.2.4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一是必须装设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在倾斜井巷中,必须装设弹簧式或重锤式制动闸,制动闸的性能应符合要求。

  2.2.5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遵守下列规定:一是在上、下人员的20.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1.0m。二是输送带的宽度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8m/s。三是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0m。四是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下人的区段内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五是运送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六是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七是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断带护装置。

  2.2.6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巷道内应设照明装置;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应装设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并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带式输送。

  2.3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他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严禁继续使用。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矿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是电缆必须悬挂。二是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三是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0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0m。四是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取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措施。

  2.4矿井主通风机装置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1台备用,备用的风机必须能保证10min内开动。对通风机必须3a进行1次性能测定。矿井的主要通风处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及时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改变后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通风机的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中,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结束语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建立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5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方案,安全管理有效性较弱,不能从细节入手,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安全管理体制相对简单和笼统,形式化较为严重,使得管理团队对于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把握不到位,因此会出现管理团队束手无措的尴尬局面。此外,铁路安全管理体制只是形式上的制度,对于铁路安全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的处理相对滞后,因此,难以形成严格化的、系统化的专业信息交流与互动。此外,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不够顺畅,往往是上级要求和重视的情况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才得以贯彻和执行,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不能将安全管理观念深入到各个环节中。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专业化程度较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铁路运输管理的行政化体制下,运输安全管理团队人员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影响着铁路运输安全和铁路货运管理的水平,由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团队的专业性技术不够强,再加上缺乏长期有效的、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得管理团队整体的专业化程度受到限制,不能较好的开展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活动,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的影响。

  3.铁路通信工程建设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铁路事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日渐深入。铁路通信在铁路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保障性的作用,是铁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是保持铁路各管理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互动,保持信息联动,保证铁路平稳运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伴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提高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互动,提高列车控制系统性能,进一步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亟待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技术构成更加先进的铁路通信网络。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活动顺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施工过程中注重技术的管理和创新,在传统的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度的飞跃,促进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实现铁路通信的快速升级,从而使铁路通信网络在国民经济中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前铁路速度不断提升和运载量增大的特点,铁路通信工程必须作为一项重要手段。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我国铁路通信工程施工的发展现状出发,在对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4.铁路运输监管体系不健全。铁路运输监管体系不健全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另一个因素。监管体系不健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监管体系的持续性不强和监管体系的执行力度不够。铁路运输管理条例中不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在通过分析监管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输监管体系未能实现微观的安全监控的目标,只是从宏观上加以把握和调控,执行力不够。此外,铁路运输公司未能建立起长效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运输监管体系,因此,监管体制执行的持续性不强,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

  二、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1.增强市场适应性。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加强市场化改革是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和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铁路市场自2008年以来盈利额不断下降,2023年一季度净亏损为68.76亿元,铁路行业负债累累,严重影响了铁路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作为铁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货运运输体制改革首当其冲。当前我国的铁路货运运输以大宗货物为主,其中煤炭的运输量占据首位,然而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只能寻求其他的方式加以运输,因此急需加强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改革首先应从货运价格改革入手,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运输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铁路货运定价,适当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价格。此外,要促进货运流程的改革,以充分提高货运运量,实现多式联运的方式,从而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要进一步深化“实货制”运输方式改革,加强营销力度,简化货运受理方式,为铁路货运范围和效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2.坚持以“服务型”导向为依据。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以“服务型”为导向,让更多的货主感受到实惠和利益,增强货主的安全感。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坚持服务型的原则,使得货物运输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从货物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货主提高便捷、实用、精简的货物办理流程,进一步降低货物运输办理门槛,让更多的货主选择铁路货物运输。此外,铁路货物运输要充分尊重和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增强运输的灵活性,从货运运输的需求出发,调整货物运输的运输方式和管理方式,为货主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要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要以最简单、最全面、最快捷的方式办理货物运输,为货主提供最大的便利,增强货主的满意度。

  三、结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活动事关重大,对于铁路运输和公共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因素,为了切实增强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可操作性,我们需要进一步立足于铁路运输实践,从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要求,采用符合经济发展和群众心声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推进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和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实惠。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6

  一、公路运输安全的内容:

  1.安全方便性:对旅客及货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尽量周到的服务。例如,在组织旅客及货主购票、办手续、托运、出站、提货等,手续简便、正确。

  2.安全可靠性: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承运对象空间和时间上不出故障的特性。空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保证运输对象安全完好抵达目的地的特性。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是指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准时完成运输的全过程。时间上的安全可靠性不仅体现出运输时间的质量指标,而且给货主或旅客一种安全感。

  3.安全防护性:在运输中,确保承运对象身心不受侵害的特性。例如,旅客乘车、货主托运心情舒畅,感觉良好,预防旅客途中因过度颠簸、疲劳和乘坐环境的损害而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患;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乘车;禁止车辆违章装载和超速行驶等。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对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诸因素,必须采取强而有力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

  二、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1.安全管理机构的组建原则:公路运输具有流动、分散、多单车生产的特点。这种生产形式既需要高度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又要求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所以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职能机构应采用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根本组建原则。公司一级的领导职能机构负责作出安全决策,制订政策和确立规章制度等工作,使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轨道上来,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的一致性、有效性。

  2.安全机构的设置: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一般由一级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办公室和二级企业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小组等组成。目前,我国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仍采用单线多头管理制的组织形式。这种分散管理安全的方式,多头重叠,职责不清,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安全组织的管理上需要进行改革,目的在于把整个企业的安全质量问题,纳入统一的轨道,提到企业的最高一级,从组织上保证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推行。

  3.安全保证体系:公路运输的安全保证体系是为了确保运输生产过程中旅客及货物的安全,所建立的一套严密、协凋、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对每项安全管理工作制订计划,确立岗位安全作业标准、检查,校核办法和信息反馈处理方式,确保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改善制度,建立合理的体制:完善好各个阶级的管理制度,一级到一级,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如政府、企业、业户、自己,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明确公正的奖惩制度。通过一些中介组织的力量,宣传安全运输的中心思想,加强审核标准,选择出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加以宣传,做出表率。按照运输的危险货物的程度进行分类,建立管理体制,提出相应的安全运输的措施;对每次的交通运输事故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评估,建立事故处理分析体制,比较异同,提出改善方案。通过实事问题的处理,不断完善各体制的内容和任务,如教育体制,责任保障体制,制度管理体制等。加强他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让每一环节顺利的进行下去。

  2、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加强货物的监测工作,从安全性、经济性、环保行、节能性综合考虑。对发生的重大事故实行责任连带制度,让他们能够互相监督,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够鼓励一些,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生产方。对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实行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旅客方面;对危险物品的运输要仔细检测,不能遗漏一点细枝末节;减少一些性能技术比较差的车辆的使用,逐步淘汰这些落后的产品。

  3、建立安全认证制度:对进入市场的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为安全运输管理提供必要条件。对市场进入进行严格的把关,坚决禁止一些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业务者进入市场。明确公路运输过程中每一部门的职权范围,实行动态管理体制,加强管理措施。对场站的生产环节加强安全检查,健全运行商的交通安全的意识,对运输企业和运输工具进行全方面的管理,严格执行事故连带追究的制度。

  4、宣传教育:通过有关部门,大力宣传运输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严格执行,不容马虎,全方位的提高其综合素养,为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5、人才管理:相关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规划,将业内人才的管理也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将社会招聘、定向培养和继续教育的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强整个行业的梯队管理体制。并对企业的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如运输安全管理人员、车辆维修人员、技术检测人员等,实行考核上岗制度,优胜劣汰。建立一支团结合作,努力进取,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职工团队;建立一支执法严明、保质保量、作风严谨、服务热情的法制团队;建立一支执政为民、高效廉洁、立场坚定、刚正不阿的领导团队。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7

  1 当前内忧外患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存在的矛盾问题

  当前铁路企业不仅处在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而且处在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公路、民航、水运的充分发展,铁路运量急剧下滑“铁老大”优势已成美丽的传说了。加之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外围经济环境低迷,运输行情惨淡,铁路运输处境堪称内忧外患。

  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下,全路安全形势不稳定,相继发生一系列事故:济南局“10.11”事故、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青藏公司“10.23”客车底溜逸与运行中的客车相撞事故。深刻思考事故发生过程,安全天天讲年年讲,已经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根深蒂固。为什么还发生如此事故。不自禁地拷问存续几十年的铁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思想是不是存在问题,职能实施过程中是不是存在内在问题。

  (1)门户现象严重,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职责权限外延不清。各自部门出于自保,各自为政,规章制度存在矛盾。安全管理既有交叉重叠,又有空缺漏洞。安全规章制度的清理和修订还不到位。

  (2)事故发生后,虽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不分青红皂白,对安全管理制度过度补充修订将职责划给调度部门,增加了调度部门管理难度。

  (3)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不能持之以恒落实到位,管理象弹簧时紧时松。

  (4)新设备的投入运用,安全使用的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原有劳动安全作业标准已不适应新设备的使用。人员对新设备性能生疏,从摸索到熟练的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行车工作科技含量高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

  (5)安全与运输效率间存在的矛盾比以往更突出。过分强调安全,还是说明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精,因畏惧事故而不顾运输效率。

  (6)现场作业的管理控制比较薄弱。特别是营业线的施工安管理薄弱,人力物力明显不足。

  (7)激励机制不健全。惩罚的多,奖励的少。不知不觉中遵循着“猫捉老鼠”的规则,根本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风气。

  以上矛盾表明安全管理难度史无前例。

  2 导致当前安全形势的诸多因素

  从事物发生的角度分内部和外部因素。从因素载体分人员和设备因素。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内部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调度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调度员精神状态、团体素质、各工种调度员间信息的传递。设备因素: 通话质量、CTC、DMIS、CTDS 系统操作的稳定可靠性。等等。

  外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以外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车务人员包括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乘务人员等行使调度命令的具体作业人员。设备因素:线路质量、机车车辆运行状态、货物装载的状态、信号闭塞设备的正常、等等。

  依次相对应调度指挥经常存在和面对的安全隐患产生因素部分列举:

  (1)机车方面:三大件(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运监器、自动停车装置)故障动力故障。

  (2)线路方面:断轨、涨轨跑道、翻浆冒泥、水没钢轨、线路不平顺造成晃车

  (3)车辆方面:热燃轴、抱闸、走行部异常、车辆本身限速

  (4)闭塞信号方面:闭塞设备故障信号故障轨道电路红光带

  (5)接触网方面:接触网停电接触网无电区的存在

  (6)天气方面:暴风雨雪不良天气雷击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7)调度员方面: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8)乘务人员: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9)施工方面:天窗维修工务施工电务施工接触网维修

  (10)行车闭塞法的改变:停基改电绿色许可证使用反方向行车管理体制存在的矛盾越多, 势必造成产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越多。

  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产生隐患因素普遍分布在各方面、各层面、各领域,而且是无形的

  (2)永恒性:隐患因素的存在是不可灭失的,时时刻刻存在的,是伴随着运输而产生的。它是运输的“孪生兄弟”。

  (3)随机性:隐患因素发生是无时间规律,是随机的。发生的时机有同时、有连续、有单个、有多个。

  通过列举和阐述产生隐患的因素特点, 发现它们不外乎三个要素:人、设备、环境。“人”又处在首位,他的作用可见重要。“人”包括调度指挥人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乘务人员等等行车人员及其为行车服务的相关人员。而调度指挥人员位于这些人员的核心,他是发号施令的,是唯一的指挥者。可见调度指挥人员才真正是“三要素”的核心。通过发挥调度指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防范隐患的的发生,或者控制缩减隐患发生的范围,从而达到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

  3 深化管理部门和体制改革,不能让各部门自我保护主义成为安全运输的绊脚石

  通过以上列举隐患因素特点,可见隐患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运输存在,隐患因素就存在,安全防范就不能间歇。由于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隐患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局限,或者参与生产者认识上存在局限,未能有效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规章制度是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作业程序进而明确相互关系、责任范围。现在的“土政策”、“土规定”是有些主管部门规避各自部门风险,承担最低风险责任,追求利益最大的产物,是掩盖小错误逃避大错误的保护主义的体现。进而它们成为各部门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借口,规避风险的挡箭牌。细则的制定应是对大法(《技规》、《行规》)的支持,意图的秉承,而“土政策”、“土规定”背离了大法,甚至弱化羁绊了大法执行。“土政策”、“土规定”与大法的矛盾导致了现实中列车的冲突,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就佐证这一点。事故撞出了现在有令不遵、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以致最后发展成无法根除的痼瘴顽疾。现在“土政策”“土规定”不但浩如烟海,而且变化太快,无长久性,随着主管部门领导的变化而改变。它们搅乱了我们的思想,干扰了我们的行为。不从根本上改变门户自保的现状,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们的运输安全。

  4 若吸取教训仅能触及到灵魂,而未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只能是形式的加强,而非本质的改变

  熟视无睹的冷漠、麻木不仁的无动于衷是反思的两大心理敌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维稳心态弱化了事后总结和反思力度。若对安全的反思仅到“饭碗”的层面,那就太肤浅了。胶济的“4.28”、温甬的“7.23”表明不触动自己的灵魂,将来自己有可能触犯法律。深刻地反思、艰难地整改、半途而废地坚持好像是一次次失败的轮回,永无休止的重复。可以让时间愈合我们流血的伤口,但不要淡化我们伤痛的记忆和为此修正的行为——踏踏实实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不会有本质的改变,那反思之后的所有感言仅会成为“寒号鸟”般的童话。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8

  1、安全在工矿企业铁路交通运输生产中的重要性

  工矿企业铁路运输生产必须把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原因是铁路运输生产归根结底是要把货物安全及时地从出发地运送到目的地,铁路运输安全是工矿企业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货物、运输设备完好无损和取得运输高效益的前提保障条件。

  1.1安全贯穿了工矿企业铁路运输生产系统的全过程。工矿企业铁路运输生产系统同样也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及车辆等部门组成,一年365天昼夜不停地运转着,涉及到每个作业环节和人员,只要各环节中的某一个关键零部件出现问题、某一个关键岗位人员的瞬间疏忽、操作失误或违章行为,就很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行车事故。

  1.2安全是工矿铁路运输企业树立社会形象“资本”。工矿铁路运输企业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可一旦发生事故,特别是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毫无疑问会给人民带来不幸,给企业和家庭造成巨大损失,所以铁路运输安全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百姓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

  1.3安全是工矿铁路运输企业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安全不仅本身是效益,同时也是实现铁路运输整体效益的重要保证。安全状况不好,运输生产效率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生产效率不高,运输安全的根本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才能使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成为现实。

  2、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基础问题

  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安全基础不稳固”,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设备设施陈旧、环境条件恶劣及安全管理方式方法不对路子,造成了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局面,其中人、设备及环境比较直观,易于理解,下面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

  2.1管理者不称职。有些干部责任心淡薄,缺乏自控能力,作风不正、工作弄虚作假,作业中违章指挥、简化作业程序,甚至对本职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都不能够做到完全熟悉,对职工安全技术培训走形式、走过场等现象普遍存在。

  2.2制度管理缺乏“与时俱进”。根据本站运输任务及特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有漏洞,不能做到及时修订,有的甚至与《技规》要求矛盾冲突,一些主要行车设备的修、管、用制度不落实。

  2.3管理思想落后。受传统经验管理影响,安全管理普遍表现为局部性和静态性,总是以事故指标来判断安全工作的好坏,遇事故查事故,“不出事故就是安全”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忽略了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宗旨,不能从更高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问题,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上的被动。

  2.4不能高效利用“事故”。事故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信息价值,特别是可以用于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来杜绝和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但是,往往有的时候,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急于事故发生后对责任者的定责和处罚,缺乏对事故的深入分析,使运输安全隐患没有通过事故信息而被彻底排除。

  2.5安全管理方式单一。相关主管部门成立调查组对基层进行抽查的陈旧管理方式过于单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甚至起了相反的作用,把安全管理看成是行政管理,只注重表面,应付检查,只抓措施,不抓落实。

  3、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概况

  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对人、设备和环境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从管理的对象及要素出发,把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因素,即人员、设备和环境作为管理的对象,但它并不是指单纯的对人、设备、或者环境的管理,而是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的、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安全管理,该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安全制度建立、安全技术培训、安全资金投入、安全质量控制和安全心理要素等几个部分。

  3.1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安全组织机构是全部安全措施的制定、修改和督察落实情况的重要组织机构,处于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顶端位置,主要负责制定车站各项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及保证各法律法规的落实。

  3.2安全制度建立。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实质,建立健全的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对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真正使人、机、环境的安全管理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即起到规范人、机、环境安全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

  3.3安全技术培训。对于工矿企业铁路运输来说,职工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与安全系数挂钩,因此二者密不可分。在铁路运输人-机-环境系统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对广大干部和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从而促进安全相关行为或改掉不良的行为状态。

  3.4安全资金投入。为确保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强对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安全资金投入成为搞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

  3.5安全质量控制。建立工矿企业铁路运输质量标准化车站,并严格按照标准化车站要求进行考核,不断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确保铁路运输设备设施完好率,加强站场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真正实现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质量全面控制。

  3.6安全心理要素。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心理变化与运输安全紧密相关,在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中,心理要素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人的感觉、知觉、注意力、情绪、疲劳程度、需要、动机、意识等心理要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积极的心理现象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内在依据,消极的心理现象及由此产生的侥幸、麻痹、烦闷等心理倾向,是引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要想从心理因素出发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3.6.1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保证,是形成安全动机和行为的先决条件。3.6.2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能力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个性心理重要特征之一,技能是实际的操作技术,是训练的结果,技能熟练,使人反应灵敏、判断准确,从而使铁路运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3.6.3适应工作环境。一定的工作环境会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状态,而心里状态决定人的工作竞技状态。环境包括“人与自然的环境”及“人与人的环境”,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除了要适应人与自然的环境关系外,还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条件。“工矿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需要随着工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发生变化,以达到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但归根结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永恒不变。

  参考文献

  [1]陈佳玲,胡安洲,肖贵平.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构成及其运作[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2]施其洲.运输安全系统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3]宾任祥,庚府东.铁路安全系统工程及其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9

  一、石油运输的主要途径

  目前石油运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道

  目前,石油的陆路运输主要采用的是管道运输。管道直径为0.72米,一年可以运输2000万吨左右的原油,和一条铁路的运输量相当。它的最大特点是运输量大、便捷、安全、经济。管道运输能耗少、成本低,单位耗能量不足铁路的1/7。同时,管道密闭安全,一般不受气候影响,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管理。再者,管道运输受地形限制小,占地面积少,容易选取捷径路线,基本不产生废液废渣,不污染环境。因而,管道运输是各国油港、提炼中心和油田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

  2.铁路

  铁路运输是管运和海运最重要的补充方式。它虽然运量小、成本高,但可以灵活调整运输量。一旦海运和管道运输受阻,铁路运输能够迅速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短缺局面。目前,我国进口石油铁路运输最主要的线路是中俄铁路和泛亚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有利于分散海运和管道运输风险,确保石油安全运输。

  3.海运

  国际石油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它具有通过能力强、运量大、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海运石油量占整个消耗总量的50%以上。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所以游轮运输是我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石油进口海运路线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好望角、赫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目前,马六甲地区的动荡局势,对我国海上石油运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二、我国石油运输存在问题

  1.油管爆炸

  2023年7月16日18时,大连中石油输油管道爆炸事件震惊全国。2000多名消防官兵通宵奋战,直到17日上午火势才基本扑灭。这次爆炸导致大连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海面被污染。同时,火势直逼剧毒二甲苯存储区,险些造成更大灾难。另外,还有20个左右的储油罐在被烧储油罐附近,中间间隔不足10米。

  2.石油泄漏

  调查显示,每年由于各种原因泄入海洋的石油,占世界石油总量的0.5%,其中游轮海难造成的石油泄漏最为显著。石油泄漏主要危害有三点:第一,危害海洋生态环境。石油泄入海洋后,对鸟类造成危害最大,特别是那些潜水捕食的鸟类;第二,危害渔业。成鱼嗅到油味后可以快速游离溢油水域,但是幼鱼大多生活在浅水域,容易受到污染。另外,养鱼场网箱的鱼不能及时逃离,一旦受到污染将不能食用。近海岸养殖的海带、扇贝也如此。第三,影响浅水岸线。贝类、珊瑚、幼鱼、海草多生活在浅水岸。溢油对该区域的危害异常严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三、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1.开辟新路线

  国民经济和石油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建立多方向、多通道、多种运输方式的石油进口体系。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与他国合作,主动参与到石油通道建设中,通过股份制企业的建立和邻国或石油运输过境国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确保运输通道安全、运输过程畅通。

  2.引进HSE体系

  H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科学分析风险,确定可能发生的后果与危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进而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强调持续改进与预防,具有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的必备制度。把HSE管理体系合理运用到石油运输中,能够确保运输人员自身安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事故发生率和经济损失。

  3.加强运输安全管理

  打破石油运输企业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束缚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与规划中,自觉摒弃自由、散漫的工作态度,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石油运输工作中。其次,加强专业运输知识培训,建立一批专业化运输管理人员。最后,定期检查油管、游轮、输油管道,防止泄露和爆管。同时,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石油运输管理条例。

  四、结束语

  石油资源在战争时期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平年代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石油资源的运输直接影响国家军事、经济和政治布局。做好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和地位。

  浅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论文 篇10

  1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诱因分析

  1.1电气火花诱发安全事故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煤矿开采过程中也开始应用现代科技来最大限度的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现代科技的引入,必然会在运输过程中大量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但是这样高效率的开采方式,虽然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了人工成本,但是这样的极端运输模式却也为煤矿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机械设备的动力来源必然是电能,而电能的应用就会在电缆传输、信号照明、防爆管理设备以及喷灯等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电气火花。而电气火花一旦与矿井内少量的瓦斯气体接触就可能引起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2供电系统安全管理不够完善

  根据开采需要,供电系统是整个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型煤矿单位已经启用了严格的供电系统管理制度,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防止供电线路出现漏电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煤矿而言,搭建专业的供电系统费用支出庞大,自身无法承担,结果中小型煤矿在供电系统的搭建过程中往往不能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执行,而是以方便开采为导向。因此,这样的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想而知。并且这部分矿井的供电系统通常是采用单通道式、单回路式以此来方便完成开采作业。但是,直接连接几点运输过程中供电线路的变压器需要在井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煤矿往往没有专业的保护措施,且相关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操作训练,电缆在矿井内随意摆放和悬挂。种种管理的疏忽造成了井内严重的安全隐患。

  1.3运输系统设计不合理

  除了上述问题外,运输系统设计的不科学性也会对煤矿开采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煤矿用工调查报告研究分析后发现。中小型煤矿在井下铺设的运输通道选材方面通常是以价格为导向的,因此,通道的安全性可想而知。甚至部分小型煤矿连基本的“一坡三挡”的防护装置都没有,并且在井内工作的机电运输车也没有应急保护措施。另外,就是运输系统设计本身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某些矿井为了工作效率竟然在刮板输送机上没有设置切换新号的开关装置;皮带输送设备也没有进行足够的阻燃实验,无法真正了解运送系统的当前状态。更大的问题是,很多煤矿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操作培训,再加上运输系统设计本身的不合理,矿井本身就具备了很大的安全风险。

  2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2.1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

  应该提高工作效率,减员提效,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并做好岗位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这样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安全技能水平提高之后,就可以大大减少机械设备的误操作几率,这样使得整个开采以及机电运输过程的安全性都更有保障。另外,在人员的培训机制上要做好管理,竞争上岗,提高岗位人员的工资待遇,让从业人员能够安心工作,稳定而规范的操作流程必然能够提高工作阶段的安全性。

  2.2做好机电运输过程中特殊工种的管理工作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特殊工种对于操作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这部分岗位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同时要求该岗位人员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在面对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这对于防止酿成重大事故而言十分关键。因此,煤矿企业在招工过程中,对于特殊工种的招聘管理环节一定要慎之又慎,坚决杜绝使用了临时工。且特殊工种岗位人员一旦确定,不可以随意调整或调动。例如:运输司机、防爆工、绞车司机等等,做好培训以及管理工作,保障特殊岗位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快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建设

  矿井内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化,如果一旦流程标准化,很多风险就可以在可控制范围之内,这样便于企业管理,量化的管理也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性的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而如果结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过程来看,标准化的管理主要应该应用到操作频繁的操作流程上,使得操作的每一步都精确到一定的范围内,并且有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操作结果进行评估,具体的方法是:结合当地矿井的实际工作环境、操作制度以及人员素质等来确定相应的量化标准,并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事前检查,防止因机械故障而造成操作流程的不可控。

  2.4井下工作环境的构建

  因为矿井工作环境多是井下工作为主,因此保证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就等于保证了煤矿开采安全的一半。而井下作业安全保障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空气流通。井内空气的流通性是保障排除井下废气以及为井内输送新鲜空气的关键,一旦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受到影响,那么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安全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对通风装置进行定期检查。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煤矿生产过程中,应该将安全管理放在日常运营管理的首位。矿井开采过程中,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益又和机电运输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煤矿机电运输环节涉及大量的生产环节以及涵盖大量特殊工种的应用,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经验要求很高,保障机电运输过程的安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障了煤矿生产管理的安全性。因此,煤矿开采单位的管理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保障生产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