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人物故事【九篇】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强调描述事件的过程和故事的起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色人物故事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红色人物故事

  你好!大家好!

  今天举起马灯照万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在夜行军中,红军士兵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士兵的灰色军服,提着明亮的马灯,站在危险的十字路口,盯着同志们说:小心,小心!他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1934年10月11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2.5万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破,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实施了包围。这样,红军只能在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林伯渠同志当年是红军总供应部长和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负担有多重!为了保证部队的供应,他总是带领士兵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照顾了近半年的老士兵夜间行军,组织从被捕的几盏马灯中分发了一盏。但是,林伯渠的同志没有个人占有这个小马灯,所以必须给大家照亮。

  一天晚上,部队越过了四川天全国名为虎岭的山,突然从前面传来了啊啊的声音,林伯渠急忙询问,前面有溪沟,小士兵过沟时不小心掉下来了。林伯渠三步走两步赶上,举着马灯拍照,看到沟里有度,沟上只有一棵树,朝下看,黑咕咚没有底,隐隐地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只听到小士兵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到了小马灯!我看见了小马灯!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声,林伯渠一边安排人梯,一边找绳子吊灯。看到马灯沿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走,终于拉起了小士兵,恢复了生命。

  这时,林部长拿着棍子举着马灯,根据独木桥大声下定决心命令说:快,快过桥!这突然破坏了警卫邓小平,摩擦着双手的心。林部长,你要举多久?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保证士兵们过桥没有危险。来吧,我们俩轮流举行,20分钟就是一轮。看到马灯下士兵匆匆过桥,四个小时过去了,部队全部过去了,已经是午夜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最后一次旅行。第二天,每天刚刚闪闪发光,球队全部抵达两河镇。迎面来朱德总司令官,拉着林部长笑着说:辛苦了,有个女士为你唱歌,她是小士兵的乡下人李真。

  这时,只听了掌声,山歌进入云中。年过半百的老英雄,当部长,当兵。山高水深怕什么,举着马灯照万人。

  谢谢大家

第2篇: 红色人物故事

  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共产党组织。

  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

  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3篇: 红色人物故事

  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共产党组织。

  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

  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4篇: 红色人物故事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风风雨雨间走过了90年,从开始的步履蹒跚到现在的带领中国全国人民建设民族富强团结的国家而奋斗。党慢慢的成熟了,虽然在年轻的时候犯过一些错误,经过时间长河的洗涤,淘出真理,去除弊病。在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到来之时,写下这篇文章。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得自己的思想更加的成熟,做事更加的稳健。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学习党史的过程,1921年到1949年一年,在风雨飘摇中的中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那段辛酸的奋斗史。到现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虽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中国的发展进步,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到现在,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领路人。这些都是一个大学生应该知道的常识。再次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使得我有新的想法。

  目前,社会上会有这样的声音,说中国共产党很黑。这样的论调太以偏概全,对于刚入党的同志,可能思想还不够笃定,对于党内发生的一些事情,认识还不够深刻。党内存在的腐败的想象,并不能一棒子打死说共产党是贪污腐败的,你这样会冤死了那些兢兢业业在为祖国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奉献的共产党同志。从共产党的党史来看,也存在着蠹虫搞得党内乌烟瘴气,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党的三大作风不变。而且国家党政机关也在重视党内的问题,每年被双关的党员,被逮捕判刑的官员就是在向社会发声说:我们党在发展,在不断的自我完善。我总是翻出我入党时候的那句话,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这里有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依旧要大声的说出,我为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党需要我时,我一定要站出来。

  每次有这样的学习经历,都是心灵的一次净化,尘世嘈杂不堪,唯有心田宁静如水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一份纯真。才能燃烧尽自己的力量为事业奋斗。为党业尽力。

第5篇: 红色人物故事

  1918年,正在北洋大学读书的张太雷,为了使独居的母亲有个照应,遵从母命,利用暑假返乡与陆静华结婚。陆静华出身贫寒,父母早逝,依靠叔父抚养教育,她为人厚道,性格温柔、随和,巧的是同太雷同年同月出生。成婚后,租住在南门外子和里三号。张太雷也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团聚,平时由陆静华照料母亲薛氏。

  1921年春,张太雷派往苏俄伊尔库茨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回家告别,只好写了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家信寄给妻子陆静华。把他对母亲和爱妻的思念之情、他对革命的抱负和对今后的期望,全都在这封信中倾诉出来。信中说:“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己独立的生活。”这“高深学问”自然是指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到苏俄去投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在当时反动政府统治之下,这些革命工作都是秘密的,不能在信中明说,只好含糊其词,让妻子去领悟。太雷知道正直善良的母亲和妻子是最蔑视那些吃喝嫖赌娶妾做坏事的富人子弟。认为从这个问题说起,他们要容易理解些,所以太雷在信中说:“我先前本也有做官发财的心念,想等明年去考高等文官考试。但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做了官,发了财,难保我的道德不坏。”“你也看见多少做官发财的人们多嫖赌娶妾,惟有求得高深的学问既可以自己独立谋生,不要依靠他人,心境自然也就安定。又可以保持我清洁的身体、高尚的道德。不至于象那些做官的发财的人一样嫖赌娶妾做坏事。”信中的这些话,充分说明了他干革命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要做一个有高深学问有高尚道德的人。信中还用了很长的篇幅,详细而具体地要求妻子用心学习文化知识,多看书报杂志,学习刺绣和图画,学好了就可以自主,比较那种只做男子的附属品,要荣耀得多。在信中他充满深情地说:“希望我回来的时候,我学得很好,你也学得很好,那时我们多快活啊!”张太雷对母亲十分孝顺,在信中特别关照妻子要妥善安排好家庭的经济生活,“母亲年老应当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你可劝劝母亲说不要过省。不然我在外如何安心呢?”“我们现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这封家信,充满了一个革命者对亲人的真挚感情。为了革命、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张太雷怀着对祖国、对亲人的深深眷恋,毅然踏上了前途莫测的艰险征程,去谋将来的永远幸福。

  这封家信,是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现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第6篇: 红色人物故事

  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共产党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共产党组织。

  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

  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7篇: 红色人物故事

  革命历史人物故事叶挺的故事

  卖过烧饼爱好摄影

  1927年11月,叶挺作为总指挥发动广州起义,却以失败告终。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听信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失去了联系。

  叶挺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了5年时间。当时他卖过水果蔬菜,还在柏林开过小吃店,卖油条、烧饼。后来,他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十分气愤,但远居海外,消息闭塞,就回到夫人娘家所在的澳门。他的长子叶正大回忆说:“只有在澳门我们全家聚得最齐。母亲当时已经生了7个孩子,一家人常去野餐、游泳、拍照。父亲那时就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了。他从香港买来暗房器材,自己在家里冲洗胶卷。那时我们全家拍了很多照片,现在看来,还照得很有艺术性。”叶正大还隐约记得,一次父亲勃然大怒,批评他的侄子叶钦在国民党里混饭吃的做法,认为就是回家种地,也比去国民党那里干净。

  把革命比喻成爬山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因为他不能允许共产党派人来当军长,而叶挺已经脱离共产党达十年之久,他认为可能会听他的话。张闻天、毛泽东发出电报,问叶挺是否愿意恢复党籍。叶挺表示:“在党的组织之外,但愿在党的领导之下,坚决抗战到底。”又表示如果中共不同意,他可辞职。

  10月19日,张闻天、毛泽东又致电询问叶挺“是否可来延安及八路军总部接洽一次?”叶挺很高兴,愿意接受党中央的考察。

  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中共中央决定同意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8日,中共中央召开欢迎叶挺大会。

  叶挺表示:“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

  13日,叶挺回到武汉即以新四军军长的身份向《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们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已经是忍无可忍,这一次出于不得已而抗战,我们只有一个字,就是拼。”

  “请枪毙我吧!”

  1942年5月12日晚上八时半,蒋介石试图劝降在押的叶挺。蒋介石说:“尔这个人太老实,上了人家的当还不觉悟,人家叫尔回去尔就回去,叫尔打就打,人家利用尔完了还会杀尔。”蒋介石连用了几个“人家”,指的就是“共产党”。

  叶挺的回答避开他的挑拨,另辟蹊径,反过来用具体事实揭露蒋介石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阴谋:你蒋介石指定路线要新四军到指定地区去,新四军途中要和日军作战又不给补充武器弹药和粮食,同时布置了一个口袋,集中七个师包围我部。“这个时候,我打电报辞职,又没有批准,我只好带着部队逃命。”

  紧接着,叶挺引用了“小杖则受,大杖则逃”的古话之后说:“我们不善于逃命而遭受灭亡,则是我对部下不起,现在上饶还监禁几百干部,我对他们应该负责。我处置失当,我愿受军法裁判。”

  蒋介石又说:“我指示尔一条正路,尔能绝对服从我跟我走,尔一定可以得到成功,不然尔就算完了。”叶挺坦然地说:“我早就决定我已经完了!”

  蒋介石马上改变口气,说:“也不是那样意思,我叫尔去三战区去好好休养,尔的前途是光明的。”

  叶挺寸步不让:“如果照这样做,大家一定说我自私,怕法律处置,我不能这样做。”

  蒋介石无计可施,让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郭忏继续劝降。他们谈了一个小时,叶挺的答复是:“我不能这样做,请枪毙我吧!”

第8篇: 红色人物故事

  延安时期,条件虽艰苦,但在山沟沟里的窑洞中,毛泽东领导全党学马列、用马列,创作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用以武装干部头脑,指导革命实践,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

  长征结束到陕北后,毛泽东特别注重学习马列主义著作。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推动全党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1940年底,毛泽东对从前线回来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们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精通马列主义的重要性:“没有大量的真正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的干部,要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

  为了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毛泽东带头学习马列、宣传马列,全党掀起了学习热潮,组建了许多学习团体与学习小组、举办了许多学习讲座、出版了许多马列著作。

  毛泽东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创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用中国革命惨痛的教训论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吴家大院的窑洞里七天七夜不出门,创作了《论持久战》,用辩证法分析了中国与日本的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抗战的基本规律、发展过程,指明了中国抗日前途。在杨家岭的煤油灯下撰写《新民主主义论》,向全国人民说明了“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代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四卷共收录文章159篇,延安时期创作的就有112篇。

  毛泽东的一篇篇光辉著作花去了他无数个日日夜夜:为了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胳膊得了严重的关节炎;为了写《论持久战》,炭火烧着了棉鞋,焦糊味儿都没有打断他的思绪;为了写《新民主主义论》,熬干了多少盏油灯,让勤务员不禁落泪。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也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创作了许多经典名篇。这些在延安的土窑洞中诞生的著作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

第9篇: 红色人物故事

  你好!大家好!

  今天举起马灯照万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在夜行军中,红军士兵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士兵的灰色军服,提着明亮的马灯,站在危险的十字路口,盯着同志们说:小心,小心!他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1934年10月11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2.5万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破,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实施了包围。这样,红军只能在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林伯渠同志当年是红军总供应部长和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负担有多重!为了保证部队的供应,他总是带领士兵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照顾了近半年的老士兵夜间行军,组织从被捕的几盏马灯中分发了一盏。但是,林伯渠的同志没有个人占有这个小马灯,所以必须给大家照亮。

  一天晚上,部队越过了四川天全国名为虎岭的山,突然从前面传来了啊啊的声音,林伯渠急忙询问,前面有溪沟,小士兵过沟时不小心掉下来了。林伯渠三步走两步赶上,举着马灯拍照,看到沟里有度,沟上只有一棵树,朝下看,黑咕咚没有底,隐隐地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只听到小士兵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到了小马灯!我看见了小马灯!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声,林伯渠一边安排人梯,一边找绳子吊灯。看到马灯沿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走,终于拉起了小士兵,恢复了生命。

  这时,林部长拿着棍子举着马灯,根据独木桥大声下定决心命令说:快,快过桥!这突然破坏了警卫邓小平,摩擦着双手的心。林部长,你要举多久?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保证士兵们过桥没有危险。来吧,我们俩轮流举行,20分钟就是一轮。看到马灯下士兵匆匆过桥,四个小时过去了,部队全部过去了,已经是午夜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最后一次旅行。第二天,每天刚刚闪闪发光,球队全部抵达两河镇。迎面来朱德总司令官,拉着林部长笑着说:辛苦了,有个女士为你唱歌,她是小士兵的乡下人李真。

  这时,只听了掌声,山歌进入云中。年过半百的老英雄,当部长,当兵。山高水深怕什么,举着马灯照万人。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