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污名化

心理问题的污名化

  对于心理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会视心理问题如洪流猛虎吗?下面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 例

  一位朋友,从高中开始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但他的父母却坚定地认为他没有问题。朋友很痛苦,想寻求帮助,却遭到了他父亲的严厉阻拦。他的父亲曾经问我,能不能给找个医生开个诊断单,证明他儿子没病。

  后来这位朋友试图自杀,但万幸被抢救回来了。父母开始意识到严重性,又问我能不能给介绍个心理咨询师。

  忍不住想到这张图。

  任何一个身体器官生病时,人们都知道去看医生,并会受到安慰。唯独心理生病,却被认为是在矫情,还得遭到嫌弃。

  这是因为心理问题被人们污名化了。

  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

  心理问题的污名(mental health stigma)可以被划分为两个类型:来自外界的社会污名,以及被患者感知到并内化了的病耻感。

  心理问题的社会污名(social stigma)一般通过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表现出。

  刻板印象:指整个社会对于心理问题的一种错误的、固化的认知(如: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很危险);

  偏见:是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和情感上的表现(如人们厌恶、害怕心理疾病患者,认为他们是“神经病”);

  最后,歧视是偏见在行为层面的呈现(如:人们会躲着心理疾病患者,会告诉别人离Ta远点)。

  目前对于精神和心理问题的错误认知是呈两极化的:要么过分轻视,认为他们只是无病呻吟,“有什么可抑郁的啊,缓缓过一阵就好了”。要么夸大甚至戏剧化,“听说他们家有亲戚是精神病,这病肯定是遗传的,你也离他远点!”。

  只有那些真正被它们伤害着、伤害过的人才知道,心理问题不至让你变成张牙舞爪的怪物,但也不是你能“挺一挺就过去”、“打起精神”就能解决的小情绪。

  病耻感主要是因自己生病而产生的羞耻感。社会给有心理问题的人打上了一个“变态、不正常”的烙印,然后被降格成低人一等的存在。患者自己似乎也接受了这种设定,认为自己得了病“很丢人”。

  研究表明,心理疾病患者的病耻感要显著地高于癌症患者的。《2023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46.2%的受访者认为心理脆弱的人才会有心理问题,26%的人认为心理“有病”才需要做心理咨询。在偏差样本的情况下,仍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持如此消极的态度。

  人们到底在怕什么?

  他们也许惧怕的是世俗的压力,也就是别人对他们指指点点。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去求助,是因为如果别人知道了Ta在做心理咨询或是去精神科,会用异样的眼神看Ta。

  就算他们自己有求助的意愿,他的家人、亲朋好友也可能会阻止,因为在人们心中,有个“有心理问题”的亲人,是很丢脸的事情。他们不想承受随之打包而来的负性舆论。

  为什么心理问题那么容易被诟病?

  许多生理疾病曾经也有过被污名化的阶段。在医学并不发达的19世纪,肺结核被认为是由于患者意志脆弱、情感过于强烈造成的;癌症被视为邪恶、野蛮的化身。这种我们现在看来荒唐至极的认知,在当时可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如今,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躯体疾病的认知增多,一些躯体疾病逃脱了被污名化的境遇,现在,轮到心理问题了。

  无知者无畏,知者不惧,

  一知半解才最让人心生畏惧。

  很遗憾,我们对于心理问题的了解正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阶段。自崔永元公开承认自己曾患抑郁症之后,抑郁症所代表的一些心理问题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大众对于它的严苛态度开始缓和下来。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知道点心理困扰的名词,但并不明晰其确切含义。于是心理问题就很容易被妖魔化。

  Chris Crandall在一项对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研究中,列出了三个因素,直接影响一种疾病被污名化的程度:

  1. 责任度 Responsibility:

  指大众认为一个人所患的心理问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由于他自己的问题。人们认为患者承担的责任越大,则越容易引起大众负性评价,人们越无法产生同理心。

  例如,人们认为感冒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抑郁焦虑是因为自己内心太脆弱敏感,所以没人会歧视一个感冒的人,却苛责抑郁症患者。

  2. 危险度 Danger:

  表示在何种程度上,人们认为心理疾病患者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当然,越感到危险,偏见就越强烈。

  有失偏颇的新闻报道里,经常会看到:嫌疑人在进行犯罪时处于心理疾病发作期,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心理问题容易被当做逃脱法律制裁的借口)。影视剧中出现心理疾病患者都是脸谱化的,非疯即傻。

  3. 罕见度 Rarity:

  大众认为某种心理问题越不普遍,便觉得它越严重,其被污名程度也越高。这可能仍然源于人类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会本能的产生恐惧。

  一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赚点击量,在宣传上会以心理问题作为噱头,大肆渲染其严重程度以及发病率。不负责任地放出毫无根据的言论,误导大众,也抹黑了精神疾病和心理学。光从曝光程度和呈现内容来看,人们在之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会加重刻板印象,把假象当作科普,把偶然当作规律,把相关当作因果。

  病耻感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1. 耽误治疗,加重恶化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他们不仅要承受心理问题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另外还要承受额外的病耻感,这无疑是双重的负担。有一些人的抑郁或焦虑程度很严重,但因为在情感上不能接受自己被划分为“疯子”,所以不承认自己的病情,拒绝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最终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不断承受疾病一遍遍发作的痛苦。

  2. 社会排斥、社会隔离

  虽然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不得不对一些丧失正常社会功能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强行隔离,但这不代表社会应该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对于存在心理困扰的人来说,最需要却也最难以得到的就是社会支持。

  3. 危害他人

  如果患有严重的精神问题,却不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默默忍受和否认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也使周围的人暴露于风险之中。

  心理疾病患者如果拒绝接受治疗,确实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被社会规则所接受的异常行为。不良行为可以被理解,但暴力不能被容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宽容和优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具有侵犯别人权益的特权。

  要如何帮助心理问题去污名化?

  患者自身

  不要等高烧不退了才想起喝板蓝根

  病耻感让人们羞于开口求助。如果你自己感觉到不舒服,请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心理服务。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是在平常的时候帮助人们自我成长,解决生活中的发展性问题,以及缓解轻、中度的抑郁焦虑情绪。但并不能处理处于急性应激期的精神问题。

  家人、朋友们

  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

  国内外已经有众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家庭的宽容、温暖的环境氛围是患者能否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遭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们,往往感到在与来自全世界的偏见和恶意作对,如果家庭成员再不和患者站在同一边,那么他们便真正成了孤立无援。

  作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同样需要社会支持。作为照顾者,他们一定会反复地感到沮丧和无力,但目前已有很多疾病患者家庭成员的互助小组(如孤独症患儿的家长形成的联盟),来帮助患者及其家人度过难关,让患者感到“我虽然不完美,但永远不会被抛弃”。

  我们每个人

  当每个人都遵循UNITE原则

  Understand 了解并理解:

  了解关于心理问题的知识;了解孤独症的症状和病因,就会理解孩子怪异的举止。了解是改变的开始。

  Nurture mental health 关注精神健康:

  身体健康已经是全民关注的时代,养生文章已然席卷了朋友圈。如果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能有身体健康的一半,病耻感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强烈。“这是个自我关注的时代”——我们的关注点应该从物质转向精神了。

  Include others 包容所有人:

  从社会隔离到接纳是一个过程,但每个人的努力可以加快这个过程。社会的多元化正因为它是由各种不同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不应该被刨除在外。把每一个人当做独特的生命个体来看待,而不是只看到ta身上的标签。

  Talk openly 大方地谈论:

  抛开顾忌,开始去谈论心理问题,无论以何种形式,在论坛上、微博上、朋友圈中、向家人、朋友……everywhere。当这个话题不再是个「忌讳」时, 没有人会羞愧。但前提是,使用精确的词语,停止对于精神疾病和心理困扰名词的滥用。

  Embrace therapy 接纳心理治疗:

  看病没什么可耻的,不需要藏着掖着。心理治疗就像养猫一样,是一种提升幸福感的手段,我们总说这个电影治愈、那个美食治愈,但真正治愈的心理治疗,我们却把它当做可怕的事情。

  拓展:职场心理问题

  中国的春节常被称为“年关”,在新旧交替中产生的负性情绪,以及一些隐藏的心理问题都会在这个阶段爆发出来,为喜庆的新年蒙上阴影,对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压力过大的人来说,“年”真的是一道难过的关卡。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春节心理专刊,请几位我市资深心理咨询师为常见的"年关综合征"把脉,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大家在辞旧迎新之际也不忘心理保健。

  过年让我更自卑

  不少人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时,一声长叹、一脸惆怅,仿佛什么成就都没有,荒废了时间,提及自己来年的前途,更是没来由地“心慌慌”。元旦已过,春节进入倒计时,喜气洋洋的气氛渐浓,而这一氛围更易引发职场人士的心理落差。如同聚会让孤独的人更孤独一样,在“本该很快乐”的日子里,种种令人不快的事情被突然放大,在种种困乏不安情绪的叠加之下,焦虑感不断升级,形成自卑心理。

  自卑,顾名思义,主体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从而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咨询师提醒:中国人素有“年终算账”的习惯,过年中一些具体事情引发一些人平素隐藏的自卑情绪,“过年”也因此成了“过关”。

  每个人都想在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当工作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目标时,心理就会出现失衡,于是焦虑油然而生。

  面对这样的状况,一、要客观地分析环境与自身条件,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要经常回忆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经过努力做成功了的事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成绩,以此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不要由于自己某些缺点的存在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了。二、不要过高要求自己,总与别人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于是终日郁郁寡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有些人喜欢与别人比,总希望自己事事比别人强,这很难,只会搞得自己不开心。凡事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就行。应该学会“原谅”自己,养成一种 “凡事尽力而为即可心安理得”的心态,这样就能保持平和的心境。三、生活并不仅仅是由工作组成,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关注,例如家人、朋友。还有,如果感觉压力巨大,不要一个人扛着,应该尽可能增加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将自己的烦恼与压力表达出来。

  心理医生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这样才不会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心理失衡,才不会在失去某一方面的优势时,如同失去了整个世界一样悲观。当压力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采用接受、理解、不批判、调节、放下的态度去面对。凡事应该正面思考。还应记住“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返璞归真,顺其自然”这句名言,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常怀感激之心。最重要的是不要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影响自己的.情绪。

  无心工作怎么办

  吴小姐近来觉得烦躁,越是临近过年,越是无法安心工作。每天按时走进办公室,却提不起工作的兴趣,仿佛“魂”在外面飘着,坐在办公桌前,却不想工作,看不进去材料, 做什么都心不在焉。问问同事,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咨询师提醒白领们出现节前特别兴奋和无心工作,和平时工作压力有关。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他们本能地想要改变,就会依赖于外力,节日长假至少可以作为暂时的外力,带来短暂的放松缓冲,所以上班族们往往由于过多的期待而表现出高度兴奋。此外,“节日”和“长假”本身对习惯了朝九晚五生活节奏的上班族来说,是一种“刺激信号”,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兴奋”其实仍然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

  处理这种长假的急盼心理,最好检查案头工作,做好放假前的工作计划,让自己有张有弛,不要让节奏变化得太突然,可以更多想一想长假最后两天打算如何收心,给自己的兴奋度“泼点冷水”。

  公司管理层最好提前一两周在例会上将节日前的工作量化得更为具体,以方便员工更好地自我评估;同时,可以尝试在节日前制造一个工作兴奋点,帮助员工转移注意;此外,合理而清晰的制度规定也是帮助员工情绪“降温”的必要手段。

  大家在节前表现出的种种情绪问题,是生活规律忽然变化引起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对于平时生活压力较大、较为敏感的白领青年来说表现尤为明显。我们不妨轻松面对长假到来,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减少长假前夜间外出活动的几率,保证良好的休息和放松的心情。

  年关,“跳”还是“不跳”

  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都是职场人士跳槽的“多发期”,近年来,更利于个人发展、更有前途的公司取代更高标准的薪资,成为年底跳槽的“主流”理由。这说明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正从盲目追求高薪水,变得更加理智和客观。据了解,选择在年底跳槽的求职者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离职”。不少公司在上年的工作告一段落时,会对员工进行一次业绩评估,评估中表现不够优秀的员工将被淘汰,这些“被淘汰者”不得不重回人才市场另谋高就。第二种则是主动跳槽。这些人可能是对目前工作的薪水、职位,甚至自我发展空间不满,因此尽管他们可能看上去很美,但从发展空间、身心愉悦等方面考虑,还是希望及早“另攀高枝”。

  咨询师提醒:对于有跳槽计划的人,跳槽之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想跳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若是因自己某种能力不足而被动跳槽,跳槽之后在新的工作单位同样的问题依然会发生,所以,考虑跳槽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弥补不足;若是想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要清晰地回顾一下,目前的企业在什么地方制约了自己的发展,从而避免在新的工作单位中发生同样的问题。

  2、我的优势和兴趣是什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帮助我们保持清晰的头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比如有的技术人员,职业优势在于技术,本身的个性气质和能力倾向也适合做技术,结果却偏要转到销售,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拼,结果可想而知。

  3、什么样的职位和工作环境会让我比较满意?跳槽之前,要对行业和企业进行考察,对自己想要从事行业的动态做一个调查,看看此行业是否处于上升势头;要看准所选的企业是否在顺利成长,只有企业成长了,个人才有发展的空间。选择时对自己职位的基本走向要清晰,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跳槽,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跳槽成本。

  4、我能不能避免一些心理误区?

  首先是冲动心理。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如未获得期望的奖励,与同事、上级发生争执,被人误解等,有些人会决意要离开现单位,而全然不顾所付出的代价,很显然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一下子找到合适的工作的,不得不屈就某处。即使以后有了更好机会而另谋他职时,也已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盲从心理。有些人选择工作并非根据自己兴趣及个人能力特点,而是随波逐流,哪种行业热门就转向哪种行业。有时候选择热门行业并非最佳答案,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要适合自己。

  第三是攀比心理。择业时以别人的工作为标准,想方设法为自己找一个符合此标准的职业,这个标准可能会是收入、住房福利、出国机会、管理等级等。这种心理的危害是片面强调单方面因素而忽视其它重要方面。

  最后是犹豫心理。抱有这种心理的人一方面对新工作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又害怕放弃原来的工作会带来太大损失,他们患得患失,反复权衡。这样的心理往往会导致两相权衡时莽撞从事,而最终错误做出转换工作的决定。

  应酬多造成心理失衡

  王先生本来想利用春节前的空闲时间,好好放松一下的,可是从去年12月开始,各种应酬就接踵而来,再想到春节里还要应酬那么多人,就觉得恐慌和担心,坐卧不安,整天愁眉不展,精神萎靡。

  咨询师提醒: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尤其是在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里,亲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属之间免不了要互相走动,互致问候,应酬吃饭自是不可避免。因为应酬惹出来的心理毛病现在也越来越多。由于年底心理压力过大,工作繁忙,睡眠不足,很容易疲劳,当这种身体的疲劳上升到心理甚至造成心理失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避免春节期间心理失调,应从“稳心”做起。到年底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春节定位为休闲、放松的好时机。春节花钱要量力而行,切忌与人攀比。对收入不高的工薪族来说,节假日的各种应酬以及消费压力已成为负担,这些往往会造成“人情债”缠身,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情况一般人都会遇到,节假日过后心情也会慢慢变好。但假如给自己过多的心理负担,又没及时加以调整,郁积的时间长了就会对精神造成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要摆稳心态,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其次,对实际开支超过预算的“人情债”,需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因为支出太大,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次,给自己做出计划,把应酬尽量匀开,这样可以减轻压力。同时,在应酬的同时,一定要抽时间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心理压力自然可以获得释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