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学校集体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深化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重构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校—社”共育的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显著提高学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组织架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行政中层
职责:主要负责对实施导师制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审定学校导师制实施方案及导师名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现状、研究对策、梯度实施,定期开展导师制工作校本培训。
2、行动小组
召集人:
团队成员:陆秋芳(一年级)张慧(二年级)祝建斌(三年级)顾雄鹰(四年级)袁晓茜(五年级)李敏(六年级)陈春梅(七年级)徐一聪(八九年级)各班班主任
职责: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切实做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情绪变化,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报,及时形成破解问题的对策,形成闭环管理,为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四、工作方针
1、以人为本,面向全体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成为学生良师益友”、“人人成为家校沟通协调者和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育人理念。
2、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基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适时开展个性精准的学生发展指导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五育”并举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突出重点,加强融合
坚持重点突出,强调导师落实育人责任的关键职责,促进全员与专任相配合、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补充,充分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五、实施要求
1、本着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及精神面貌,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人生阅历,给予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优良影响、学生心理情绪的必要疏导及力所能及的课程指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经常与结对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各任课教师保持联系。
3、熟悉掌握结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
4、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探讨教育对策并做好记载。
5、平时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主题活动,深入到自己辅导的结对学生,出谋划策,积极参与。
6、发现并撰写联络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做德育的有心人。
7、学期内完成三项“规定动作”,即: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即:每学期开学前、学期末,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共同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密切家校沟通;每学期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或情绪明显波动、学生取得个性发展进步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或开展家校沟通;每学期末,撰写一份个性化《成长寄语》,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学生的闪光点。
在上述“规定动作”之外可以设置个性化的“自选动作”(如:与学生共进一次午餐,与学生参加一次小队活动等)。“自选动作”旨在充分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样、因人而异的沟通指导,注重提高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六、重点任务
学校落实导师制工作有四大重点任务:导师匹配、师生关系、家校沟通、教考一致。
(1)优化导师匹配
①双向选择——学校统筹,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多个志愿的双向选择,学校根据师生的意愿统筹匹配(主要匹配方式)
②教学载体——班级匹配,根据学校社团或兴趣小组等教学载体匹配导师,再进行剩余学生班级匹配(辅助匹配方式)
③随机抽选——培养感情,通过随机抽取导师盲盒等方式进行(辅助匹配方式)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是指导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本前提。班主任、导师和任课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三种不同角色,明确职责。
①班主任:主要承担班级管理和班集体文化建设职责,独立或联合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
②导师:尊重平等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精准陪伴指导,真诚可信的育人伙伴,与学生家长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
③学科教师:主要承担学生本学科学业指导、学习辅导、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指导和学科育人工作。
班主任、导师、学科教师三者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协同育人,让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3)畅通家校沟通
通过家校适切的沟通,以减轻家长教育焦虑、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构建家校共育合力、强化教师主体责任、发现潜在不利因素、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4)达成”教考一致”
加强单元设计与作业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教考一致”。
学校将严格落实市教委关于减负增效和作业管理相关工作要求,完善作业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不得将作业任务、作业监督和批改等工作布置给家长。
学校教学和考试命题坚持“教考一致”原则,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严禁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考试、测试内容不得超出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练习范围,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和组织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开学两周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开学初对于暑期作业未完成的学生不得简单粗暴的处理,更不能出现语言侮辱或体罚现象。不得对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
七、实施过程
(1)宣传启动阶段:
成立领导小组和行动小组、制定“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方案解读与宣传
(2)实施阶段:
完成导师匹配、导师专题培训、导师任务推进、领导小组过程性跟进
(3)总结反思阶段:
反思提炼经验,交流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整理归档
八、保障机制
(1)学校完善优秀导师的绩效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增量重点向承担全员导师制任务的优秀教师倾斜、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同上);
(2)创新保障制度和挖掘社会资源(导师工作尽责免责,尽职无责保护机制);
(3)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氛围。
篇二: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指导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快乐成长与身心健康,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全员导师制是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治理制度。实施全员导师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和家长的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职业生涯指导”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高一突出“养成”教育、高二体现“三观”教育、高三侧重“理想信念”教育”三个阶段的导航项目。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育人组合,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课程学业、社会实践、兴趣特长、生涯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帮助。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领导小组,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1、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主任:
成员:
四、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将全员导师制工作推进作为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关键抓手,大力倡导“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全员育人模式。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基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适时开展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心理与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的个性化指导,增强自信、激发潜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强协同
坚持重点突出,强调导师尽职尽责、分工协作,落实育人的关键职责,推动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校内校外协同联动,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五、实施要求
(一)树立一种理念
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
(二)明确三个目标
构建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匹配的教育阶段体系目标:
1、高一年级,注重“养成”教育。
2、高二年级注重“三观”教育。
3、高三年级,注重理想信念教育。
(三)落实基本任务
导师的工作内容设置三项基本任务,包括: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即:“三个一”):
1、导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实现学生家访全覆盖,可以与班主任联合开展家访。
2、导师在开学前后、重要考试前后及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并及时开展必要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3、导师在每学年结束时,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挖掘学生“闪光点”和提供成长建议为导向,双向完成文本材料及手册,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四)履行两项职责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的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在上述关键职责基础上,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到适合的教育契机,适时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等全面发展指导。
(五)实施三个步骤
1、师生双向选择结对子。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当导师,实行班主任首导制和科任教师副导制,原则是学科教师全员参与,音体美教师侧重艺体生,导师不足可由中层干部参与,每位导师与5-10名学生结对。
2、结合学生实际,师生共同拟定成长计划,共同制定工作方案;
3、导师利用有效时间、不同场合开展有针对性的“五导”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学习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六)建立五项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在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简介;成长纪实。
2、建立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一是每谈必录,导师每次统考前与统考后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或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要有记录;二是及时沟通,要求导师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导师应及时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作出相关判断。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做到有主题、有案例、有剖析,并提出诊断方案,指导个体实践。
5、建立创新载体制度。依托校内外资源载体,创新开展特色活动,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促进个性成长。
篇三: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XX市委市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意见》、XX市教委《关于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XX区中小学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学生的成长指导,充分发挥我校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建立和完善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依据学校导师制从真正关注学生需求创新师生关系的工作特点出发,特制定我校全员导师制试行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体系,遵循“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的原则,强调个性化与亲情化,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增强学生的成长信心,助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通过家校互联,让导师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工作要求,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和角色,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导师制背景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2、通过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协同合作、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积极构建沟通理解型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
3、通过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的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互联网,打造全员育人校园,形成育人合力,架起导师导学、导心、导行等的护航屏障。
三、组织架构
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领导、实施、评估工作。学校四大中心和三个年级部、班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年级、班级三层面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的具体工作,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
四、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结对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结对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结对学生,努力成为结对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一到高三期间学生认知、能力等水平的差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成长。
5、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结对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结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五、职责与要求
导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结对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指导,起到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业上辅导、生涯上指导、生活上向导、品行上督导的作用,导师的主要职责有:
(1)思想上引导:导师引导结对学生确立志向,向优秀看齐,引导学生摆正心态,示范榜样,提高学生的品格与素养,成为向善、约礼、睿学、臻美的致远学子。
(2)心理上疏导:导师通过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结对学生学会与人健康交往。
(3)学业上辅导:通过导师个别辅导与多重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师生一起分析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潜力,增强学习意志品质
(4)生涯上指导:从高一的生涯启蒙、高二的选课、高三的高校目标,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导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与人生,帮助学生勾勒个人未来职业规划鸿图。
(5)生活上向导: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如:第一次离家住宿)、家庭生活指导(如:假日家务劳动)等指导结对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帮助结对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
(6)品行上督导:给予学生成长的时间和机会,特别对行规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导师更加要倾注耐心激发成长的内燃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启动
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对“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进行宣传动。全体教师根据学校的工作意见,通过多元培训、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等途径,领会全员导师制的实施意义,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促进全员导师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自主申报
以学生自主申报为主,全校所有在职教师均为导师候选人(双向选择)。每位教师结对学生不超过10人。名单汇总后由年级部初审,学生发展中心最后审核结对情况后进行协调调剂。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的导师匹配情况,个别学生形成“两导一生”等的匹配模式,根据学生成长情况,中间可以动态调整。
(三)导师组队
构建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学校的层级导师团队,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规范化的导师队伍,围绕学生心理、生涯规划、学业指导、课题研究、毕工组等多维度组织建立专业化导师团队,在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充分梳理每一位导师特长和特点,形成相对稳定的导师特征序列库,更好实现导师促进学生成长。
(四)工作内容
学校全员导师制设“规定动作”:阶段性学生家访、不定期谈心谈话、建设性建议书面反馈。即每学期开学前、学期末,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共同开展学生家访,密切家校沟通;每学期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或情绪明显波动、学生取得个性发展进步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或开展家校沟通;每学期末撰写一份个性化成长寄语,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学生的闪光点,让导师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家庭。
同时全员导师制设“自选动作”(如与学生共午餐、齐观影、同实践等),“自选动作”不对导师做硬性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与时间或地点等的调整,充分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样、因人而异的沟通指导,注重提高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1、成长档案。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
绩记录及分析。
2、家校联系。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留守家庭作为重点)。每月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对家住城区的学生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3、谈心汇报。导师每学期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四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
4、导师会诊。年级组定期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七、评价与保障
(一)导师考核
1、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导师的工作情况记录相关表格,向年级部主任、班主任、结对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实效,期末对导师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
2、量化考核包括:结合导师完成指导工作情况、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以及案例或论文上交情况,“导师制”工作小组进行评价考核及反馈。
3、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合格、待改善三级。
(二)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导师制”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单项制度,负责项目的开展和具体实施及保障。
2、赋能保障
(1)专家讲座
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学、生涯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水平和指导能力。
(2)专题论坛
定期导师制工作专题论坛,通过案例分享、互动反思、总结经验,形成导师经验案例资源库,为青年导师提供可借鉴经验,为后期推广辐射打下基础。
(3)教考一致
“双减”之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不随意增加考试难度,不对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采用百分比区间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反馈学业情况,为我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提供支持性环境。
3、激励保障
每学期总结评价过程中,对导师进行表彰鼓励,并作为师德考核和教师发展性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各类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推荐。
希望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科教师育人功能,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家长教育焦虑;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成长、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增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效能感和胜任力,增强教师育人工作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篇四: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发〔20XX〕40号)、《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XX〕2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29号)等文件精神,落实本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维护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将在全区中小学部分学段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指导,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举措,指导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快乐成长与身心健康。
二、总体目标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是中小学校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治理制度。
实施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总体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要求,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和家长的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一校一社”协同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个学生和每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全员育人模式,真正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在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等方面开展个性化、更适切的学生发展指导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增强自信、激发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强融合
结合“五项管理”,坚持突出重点,强调导师落实育人的关键职责,尽职尽责、分工协作,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校与家庭融合互动,校内与校外协同联动,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四、组织架构
(一)XX区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二)XX区全员导师制工作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普教一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如有人员更替则自动替补。
(三)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各学校要成立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组织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对象范围
自20XX年秋季开学起,全区初中阶段学校(含: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完全中学初中学段和民办初中阶段学校)所有年级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覆盖全体初中学生;全区小学阶段学校四、五年级全面落实全员导师制相关工作,其他年段各校可视情开展普通高中学校结合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已开展的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生选学选考、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综合开展全员育人的导师制实践;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六、工作任务
(一)制定一校一策
制定区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并根据区域统一要求指导各校因校制宜制定“一校一策”。各校要根据办学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对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目标、组织架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激励保障等进行全面研究,编制形成本校的《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实施方案》。
(二)建立匹配机制
各校全体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导师。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加强培养培训,在达到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学校可根据办学规模、师生比、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导师与学生的匹配方式和配置比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5。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采用意向征询、双向选择或利用社团等载体进行导师匹配。针对个别具有特殊指导需求的学生,可以采取“多对一”方式,匹配多名导师。
班主任在实施全员导师制后,同时担任部分学生的导师。党员教师和班主任等德育骨干教师等应优先承担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指导工作。学校要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与导师协同合作的“导师团”,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研讨和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
(三)开展全员培训
区域要利用市级全员导师制“种子教师”和德育骨干教师队伍,有效发挥区教育学院的专业优势和试点学校的经验优势,利用《指导手册》等专业资源,培养区级“种子教师”,指导区内各校建立全员培训和校本研究研训机制。
各学校要赋能导师,切实提高全体导师的认识认同,以及担任导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一是各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区组织的XX市校园长培训,各学校工作小组成员参加区本培训。二是各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校本培训与研修制度,有效提高全体教师对实施全员导师制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提高教师担任导师的育人意识和专业能力。三是各校要定期组织开展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结合学校生源特点和工作实际,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集体育人教研,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提高导师开展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落实导师工作内容
第一、明确导师两项关键职责。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的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第二、落实导师三项基本任务。1。一次学生家访。导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实现学生家访全覆盖,可以与班主任联合开展家to2。一次谈心谈话。导师在开学前后、重要考试前后及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并及时开展必要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3。一次书面反馈。导师在每学年结束时,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挖掘学生“闪光点”和提供成长建议为导向,撰写个性化《成长寄语》,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第三、优化家校沟通。优化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由班主任和导师主要承担与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统筹安排日常家校沟通的内容、方式和频次,界定必要的家校沟通场景,强化教师主体责任、健全教师沟通机制。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家长微信群、家校沟通软件的使用,减少“键对键”、增加“面对面”。为家长提供更适时、更正向、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反馈和建议,使导师逐渐成为家校沟通的协调者。积极缓解家长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发现孩子的个性潜能和优势特长,建立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合理目标和预期,构建家校共育合力。
第四、恪守伦理规范。导师在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中,应坚守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和良好师德师风,保护学生及其家庭隐私,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导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潜在心理危机时,须及时上报学校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和专业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恪守法律法规要求和职业伦理规范。
(五)规范课程教学管理
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政策要求,各校要加强课程教学规范管理,为全员导师制全面推进匹配支持性教学环境。要确保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布置作业、组织命题和考试评价,严禁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不得将作业、作业监督和批改等工作布置给家长;学校的考试测验内容不得超出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练习范围,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和组织任何形式的联考月考;小学阶段严格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初中阶段严禁对学生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可采用百分比区间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反馈学业情况。
(六)培育校本特色
各校在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导师育人实践的行动研究,创新全员导师制工作模式、载体和方法。要鼓励导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等各方面做好富有校本特色的导师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工作机制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
各校要成立全员导师制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团队,依托年级组、行政班和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等各部门,明确落实全员导师制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因校制宜编制学校全员导师制“一校一策”,在师生匹配、全员培训、师生互动、家校沟通等方面建立日常研讨沟通机制。
(二)开展调研指导,加强经验总结
区教育局会定期对区域内中小学落实全员导师制的情况定期开展调研指导,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政策落实,加强相关工作督导督查,及时总结区域层面推进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组织学校经验交流和展示分享。区教育学院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区、校两级导师专业培训分层分类体系。要充分运用市级配套开发工具包等专业资源,为不同学段的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课程,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为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赋能。
各学校要积极发挥每一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校要学习和运用市全员导师制项目组编制的《师生关系建构指导手册》和《家校沟通指导手册》,及时总结并宣传本校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
(三)健全激励保障,优化工作氛围
区教育局完善激励保障,建立导师“尽职免责”保护机制,将学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情况纳入单位的年度考核,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加大对全员导师制工作中表现突出学校和优秀教师的展示与表彰。
各学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校本激励机制,完善优秀导师的绩效分配制度,在教师专业发展、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担任导师的优秀教师倾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公共空间建设,加大对导师的人文关怀。
八、时间安排
篇五: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维护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区将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举措,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有效协同,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沟通,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的教育焦虑,重构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校社共育的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显著提高学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定心,家长安心,创设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个学生和每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适时开展个性精准的学生发展指导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强融合
结合“五项管理”坚持突出重点,强调导师落实育人责任的关键职责,促进全员与专任相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校与家庭融合,校内校外互补,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组织架构
(一)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局党政办公室、德育处、组织人事处、计划财务处、义务教育处、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处、督导处和XX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初中教育指导中心、小学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
(二)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各学校要成立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对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组织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任务
全区中小学于20XX年秋季开学,全面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确保全学段、全过程、全方位落实。
(一)形成一校一策
按照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的基本要求,在专家指导下,学校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对本校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目标、组织架构、匹配机制、职责任务、工作要求、研训制度、激励保障等进行全面研
究,编制形成本校的《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实施方案》。
(二)开展全员培训
一是各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区组织的XX市校园长培训,各学校工作小组成员参加区本培训。二是各学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校本培训与研修制度,有效提高全体教师对实施全员导师制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提高教师担任导师的育人意识和专业能力。三是各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结合学校生源特点和工作实际,提高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中具体问题的专业处置能力。
(三)落实“三项计划”
区域设计是以“三大计划”为主体,即“群育计划”、“玩伴计划”、“谈心计划”。群育计划,着力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师益友的情感链接,其特点是“育”,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的养育,其指向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玩伴计划,着力在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特点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智;谈心计划,着力在亲子之间建立平等共学的情感交流,其特点是“谈”在谈中体现关爱,显现尊重,促进和谐。这三个计划相互关联又有侧重,是从不同的维度,立足实践探索,各学校根据校情,将良师益友、家校沟通、教考一致等要求有机的整合在“三大计划”中,建立起既有区域特点,又有学校特色,互动交融,情感浸润,入怀暖心的学生安全防护网。
(四)加强经验总结
各学校在全员导师制推进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导师匹配机制
各学校全体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导师。暂时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加强培养培训,在达到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
各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师生比、师资结构等办学实际,自主确定导师与学生的匹配方式和配置比例。学校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每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配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5。针对个别具有特殊指导需求的学生,可以采取“多对一”方式,匹配多名导师。
学校要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教师与导师协同合作的“导师团”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德育专任教师队伍和“导师团”的积极作用,建立匹配机制,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讨论和对处境困难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
(二)明确导师的基本职责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每位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在此基础上,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寻求适合的教育契机,对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等全面的发展指导。
3、落实基本任务。导师的工作设置三项基本任务,包括:一次学生家访、一次交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三个一”。(1)每学期开学前,由班主任指导或联合导师开展一次学生家访。(2)导师要在每学期重要考试前后、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交心谈话和开展家校沟通。(3)导师在每学期末,要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导向,撰写个性化《成长寄语》,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4、优化家校沟通管理。各学校在实施全员导师之后,学校家校沟通
实行班主任和导师“归口管理”原则上由班主任和导师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并主要由导师开展家校沟通。
导师在确有学科教师介入必要时,要做好“协调者”,统筹安排家校沟通内容、方式和频次,以达到家校沟通的和谐通畅。
5、恪守职业伦理规范。全体导师在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工作时,必须坚守良好师德师风,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严格遵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底线规定。导师在工作中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潜在心理危机时,须及时上报并启动学校应急预案,会同相关专业教师开展评估和转介,恪守职业伦理规范。
七、时间安排
1、召开区层面工作会议,启动部署全员导师制工作任务。
2、编制试点学校的经验成果;各学校制订完善工作方案。
3、XX教发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区本培训。
八、支持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
1、学校党政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大局意识,在推进全员导师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职责。学校的校长、书记要落实本校全员导师制实施的领导责任,定期组织研究学情、排摸重点对象,及时调配力量,开展分类指导。
2、区教育局将学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情况纳入单位的年度考核,纳入学校的督导评价体系。
(二)落实专业保障
XX教育发展研究院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各学校充分运用市级配套开发工具包等专业资源,为导师开展学生指导和家校沟通赋能;要学习和运用市全员导师制项目组编制的《师生关系建构指导手册》和《家校沟通指导手册》;要学习和运用区全员导师制工作组编制的《全员导师制“三大计划”实施意见》。
全面建立区、校两级导师专业培训分层分类体系,为不同学段的导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课程,强化经验分享和案例教学;
以校本培训与研修为主,积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定期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指导进行研究,探究建立“导师团”集体教研制度。
(三)完善评估激励
各学段教育指导中心要在行政层面上助力推动,有效引导,严格督促。谋划并落实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创优评优机制。指导学校加强导师制工作,引导学校进一步完善优秀导师的绩效分配制度,加大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优秀教师的展示与表彰;将导师的工作经历及成效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创优评优等重要参考,强化导师工作的激励保障。
(四)创设教学环境
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教委关于加强对学校课程教学“教考一致”和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作业管理措施等政策文件,为全员导师制工作创设支持性教学环境。
(五)优化工作氛围
相关职能部门要推动和指导各学校有效利用好社会各方面资源,支持全体导师的工作开展,同步加大对导师的人文关怀,实施导师“尽职免责”的保护措施,为全体导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