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名人故事

李苦禅名人故事

  从古至今,名人很多,那么他们的故事你都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苦禅名人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李苦禅名人故事 篇1

  李苦禅心地宽厚、善良,待人诚挚,又每每由于太缺少社会经验,过于宽厚而上别人的当。事后也多不计较,一笑置之。由于专心画艺,他常常做出一些呆事。

  一日,酒后,席上气氛欢洽。有人向李苦禅借看他收藏的明代名书画家祝枝山手书长卷《梅花篇》,他便取出借给此人。多日之后他去索取。那人却说:“你不是讲好送我的吗?”李苦禅只得忍痛割爱。事后他说:“许是我酒后失言,答应送给人家了。送给人的东西怎么能再去要呢?都怪我酒后糊涂呀!”据说后来此卷被变卖到荣宝斋。

  李苦禅的一位同事从他那里借走三幅很名贵的浙江和尚山水画。几日后,那人给他送来了30元钱说:“那册页算我买了。”那人走后,李苦禅家里的人很气愤:“还不把钱退给他,把画要回来!”李苦禅苦笑着说:“别得罪人,别得罪人!以后我注意就是了。”后闻此册页卖出一幅,那位同事得款千元。

  一天,李苦禅与师弟许膦庐在京西和平画店谈画,一陌生人亦趋前攀谈,并且一直跟到李苦禅先生家中,说:“我真喜爱您老画的大鹰,可惜太贵了……”李苦禅说:“不必买,我现在就给你画。”待这幅气势夺人、堪称佳作的四尺中堂《雄鹰图》画完,已是中午12点多。李苦禅又留那人在家吃午饭,取出自己平日舍不得多喝的泸州老窖待客,时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一个月半斤定量的猪肉全都做菜待了客,家里人却在另一屋里吃素,客人饱餐后携画而别。李苦禅先生热忱地送出大门回来,家人问:“他是谁?怎么没见过?”李苦禅说:“忘了问名字了!”家里人哭笑不得。

  李苦禅名人故事 篇2

  李苦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的爱子李燕从小受他的艺术熏陶,也爱上了绘画。

  到了中学,李燕在学校已经有了些名气,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小画家”。李燕听多了好话,尾巴就翘起来了。李苦禅发现后,把李燕叫到身边说:“我们今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

  李燕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连摆手说:“那怎么成?我哪能跟您相提并论?”

  李苦禅说:“我虽然被人称为画家,但事实上我与世界上真正伟大的.画家比起来,还需要不断努力,既然你连我都不敢比,又凭什么在学校里傲慢呢?”

  李燕羞红了脸,头也低了下去。李苦禅接着说:“要想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就一定要谦虚,一定要吃苦!”

  后来,李苦禅每次出去画画,都带上李燕,捎上几个凉馒头,吃饭的时候向老农要一根大葱,就算是一顿饭了。李燕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中,画技也一天天提高了。

  “文革”时期,李苦禅被抄了家,许多珍贵的画作都被查抄了。“文革”结束后,有关部门派人到李苦禅家,让他们去领回被查抄的画作等物品。李燕发现,拿回来的画作里有两幅署着“李可染”的名字。李可染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以画牛见长。李燕兴奋地对父亲说:“真没有想到,我们还得到了一份意外之喜!”

  李苦禅当即正色道:“虽然你没有去偷去抢,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你私藏不还,就是占取不义之财!”随后,他命李燕把画还给李可染。李燕尽管心有不舍,但也只能听话。离家前,他对父亲说:“我把画送回去,李可染一定特别开心,我们可不可以叫他画一幅牛相赠?”

  李苦禅说:“赠不赠画,要看人家的意思,若是有心赠,当然也就要有心收,但收下后必定要给予回赠,万万不可主动要求人家赠画!”李苦禅抬头看看挂满一屋的画作,语重心长地说:“人,必先有人格,而后才有画格,人无品质而下笔无方!”

  李苦禅的人格教育对李燕的影响极深,李燕也逐渐塑造起了“勤”和“诚”的人格魅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李苦禅名人故事 篇3

  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着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末了,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你作画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可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愧疚。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情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作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李苦禅的奇怪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气,详述了事情的经过。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再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起头,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事后,李苦禅一再嘱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禅大师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信的遵守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这种诚信能够超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释然。

  诚信的境界,不是简单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