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关礼仪的名言
第1篇:古代有关礼仪的名言
礼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下面小编整理了古代有关礼仪的名言,欢迎阅读!
1.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2.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3.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4.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6.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7.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8.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9.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10.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13.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4.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15.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16.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17.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18.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19.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20.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21.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左传
22.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23.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唐·吕岩《劝世》
24.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唐·王梵志
25.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26.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27.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28.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29.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30.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31.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3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3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5.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36.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37.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38.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3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40.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4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4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43.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4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4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6.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47.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48.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第2篇:古代文明礼仪的名言
礼仪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古代文明礼仪的名言,欢迎阅读。
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7、人不可以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出自但丁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出自刘备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出自张衡
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出自李白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出自神涵光
1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1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出自郭沫若
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出自德谟克利特
1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出自高尔基
1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出自契诃夫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出自马克思
1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出自卢梭
1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20、知耻近乎勇。——出自孔丘
21、不是不可以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出自谢觉哉
22、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出自德谟克利特
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
24、君子忧道不忧贫。——出自孔丘
2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自子贡
2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可以贫。——出自荀况
2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出自韩非
2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
2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出自白居易
3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出自魏徵
3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自李商隐
32、霸祖孤身取二*,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出自王安石
33、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出自司马光
3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出自萨迪
35、无礼貌的人,就像无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36、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出自管仲
3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出自苏轼
38、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39、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出自松苏内吉
40、其实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出自萨迪
4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出自约翰?洛克
4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出自孟德斯鸠
43、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出自梅里美
4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出自冈察尔
45、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46、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47、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4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49、假如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50、礼仪就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51、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52、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53、一个人假如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54、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5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5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58、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5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60、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6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6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6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6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6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66、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6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0、明德尚美,求真扬善。
71、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学校因文明而美好!
72、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73、校园从此而美丽,从我做起.闪光的青春,从文明起步。
74、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7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7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77、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7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79、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无,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第3篇:古代有关礼仪的小故事
古代是比较注重礼仪的,所以古代有着关于礼仪的小故事。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吧!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