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故事_有关桥的故事大全

第1篇:关于桥的故事_有关桥的故事大全

引导语:有关桥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桥的故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桥的故事

千秋桥,位于武康街道余英溪(旧称前溪)河畔。该桥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浙*省最古石拱桥之一。

说起德清县武康千秋桥的桥名,传说还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下面听我说说这个故事。

这座桥据说在三国时叫“鲜水桥”,出典是桥下的前溪水是活水,水质特别好,用来缫出的丝质量好,卖出的价格高,而且还成为当时向朝廷进贡的“御丝”。当时流传民间的《三十六码头》民歌唱得好,是专门唱全国各个地方最有名气的土特产,其中唱到武康“御丝”,排列第四位。歌词是这样的:“鲜水桥下好水缫得好丝绸。”故此“鲜水桥”也随着民歌传遍四方。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自从三国以来,这座名扬四方的“鲜水桥”是造好了过不了多久就坍掉,再造又坍,前前后后不知“造了坍,坍了造”反复了多少次。

光*似箭,一直到了唐朝贞观年间,有位大将*名叫尉迟恭,奉唐太宗之命带兵平南。当他到了武康县城安营扎寨,带领左右向前探路时,看到横跨前溪河上的鲜水桥坍了尚未重建,南来北往的行人全靠前溪古渡的摆渡船载人通过。而他的数万将士靠这小船摆渡,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所以,尉迟大将*就指挥将士在鲜水桥原址上架设了一座吊桥,供兵家急用和百姓通行。

尉迟恭还说:“我架这座桥只不过暂时的,等我日后平定南蛮后再建一座大石桥。”

当时没有给这吊桥取名,由于是官府架设的,当地百姓称它为“官桥”。于是“鲜水桥”多了一个新桥名。

尉迟恭平南得胜回朝,第一件事向皇上奏明平定南蛮,接着又向唐皇奏请“在武康县城前溪建造石桥”的心愿。皇上此时正龙心大悦,畅快地答应了尉迟恭的上奏,并赐名“千秋桥”。意为这石桥如同唐朝万里*山一样稳固,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圣旨传到武康县,官民人等皆大欢喜。

建桥时,在一块桥石板上照原样凿刻了皇上圣旨,桥栏石上又刻了“千秋桥”三个苍劲大字。

当千秋桥“合龙门”的那天早上,建桥的石匠师傅为讨*头,图吉利,站在桥头高喊:“桥南好三家!桥北好三家!”正巧武康骆家的老太太起早在桥埠头淘米,就马上把石匠的话头接了过去:“那么好好伢骆家好了!”这样,“桥南好三家!桥北好三家!”变成好了骆(谐音:六)家啦!

后来,骆家真的发了起来,成为武康有名气的大户人家,他们的后代不少做官扬名,有的在朝廷还做了大官。

千秋桥的“龙门石”合下去了,石匠师傅造好桥后,还留下了一句话:“勿拆勿修万万年,拆拆修修坍眼前。”意思勿拆勿修桥会永远坚固,如果拆拆修修桥马上就会坍毁。

历代以来,千秋桥经受了洪水、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以及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但是桥基、桥墩、桥拱都未曾走过样,确确实实似桥名一样,千秋万代地传了下来!

1980年,千秋桥改为水泥平桥,而拱券多用旧石。今日的武康崭新亮丽,千秋桥仍如忠实的老仆人,未曾变动迁移,刻录着武康城的深远记忆。倘有一天,千秋桥回复旧观,再次展示文化源流,成为武康乡土情怀的根系,则又是一段桥与城的佳话了。

第2篇:关于建桥的故事

我的老家是*汉平原上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村庄,周围长着些芦苇、柳树,将村庄包裹在水*。每年春夏之季,这里鸟语花香,芦苇迎风舒展,柳絮横飞,四处荡漾着湖水清新的自然气息。

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就住在村庄里,想到外面去非常的不方便,每次不是坐着小渔船过去就是泳过二十几米宽的河面到达对岸。那时候村庄没有桥连接,她就像一座孤岛,也像一个流离失所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漂泊流浪……

有一年夏天涨大水,河水非常湍急,一位村民去对岸亲威家探亲,不料船行使到*便控制不住了,被洪水打得人仰船翻,村民被冲走了五十多米远,幸亏村子里的人及时赶到,否则就再也回不来了。自此之后,村里就合计着修一座浮桥,于是选点的、砍木的、打桩的忙得不亦乐乎,半个多月后,这座浮桥总算修起来了。望着修起的浮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全村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然而好景不长,这几年里,有几次上学的小孩子从浮桥上掉进河里,并且有一位不到八岁的小男孩被淹死了,村民们陷于无限的悲痛之中。这时候村民提议一定要重修大桥,修一座能抗风雨的石头大桥。为了修桥,全村人节衣缩食,日积月累,村民们终于凑了一小笔资金,他们便迫不及待地着手购砖买石和水泥。记得一个雨天的傍晚,村里的一船砖石靠岸了。淳朴的乡亲们都来帮忙卸货。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挑重担,在陡直的河堤上打着号子挑灯夜战。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一座长26米宽2.5米的石头大桥修成了。通行那天,村民们燃放鞭*奔走相告,比春节搞得还热闹。为了纪念这座桥,村民们给她取名“便民桥”。

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村民们跨过了“便民桥”,走向外面的世界,通过自己的勤劳、聪明创业致富,让村庄树起了平楼,响起了机器的声音,村民们露出了喜悦的笑脸。村民们都说这也是座“致富桥”……

新千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跨出“致富桥”的村民们又回来了,自己富了要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他们依托村庄四面环水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开办了水上垂钓乐园,农家乐等项目,并办起了生态绿*产品加工厂,将村里的柳絮、芦苇充分利用起来了。为了塑造村庄整体生态美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村民们集体将这座石头大桥进行重新加修,加宽到了12米,双向双环车道,双向人行道,加固了芦苇状栏杆,配上了生态*,整个看起来和村庄美景相得益彰。于是,村民们给这新修的大桥取了个名字——“共富桥”。

如今有了这个“共富桥”,村庄新颜换旧貌: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企业沿湖而建,一张张笑脸迎面扑来……村庄依旧四面环水,只是有了一座桥相连,她便不再孤单,不再漂泊,而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璀璨的明珠。

第3篇:关于郑板桥的故事_郑板桥小故事

引导语:著名文人郑板桥有着怎样的小故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郑板桥的故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为官清正,两袖清风,从不受贿,也不给上级送礼。可那时候,知州、知府、道台、巡抚以及钦差大臣们,却经常以巡查为名,到各地搜刮民脂民膏。

有一年,朝廷派了一个钦差大臣到山东巡查,这位钦差姓娄,贪婪成*。为了让郑板桥给他送礼,他封了一百两银子礼金,让人给郑板桥送去。按照当时官场习惯,上级给下级送礼,不收则为失礼,收了就必须还礼,且还礼须还十倍以上。

银子送到潍县衙门后,郑板桥心知肚明,礼金不收是不行的,如果收下,便是鱼儿上钩,自己不贪赃,不枉法,哪里弄一千两银子还礼啊。

没过几天,娄钦差来到潍县,郑板桥便命四个衙役将一个大食盒用红缎子扎好,给钦差大人送去了。钦差一见送来了大食盒,沉甸甸的,心想白银决不会少于一千两,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他兴高采烈地解开红缎子,打开食盒一看,气得七窍生*,原来食盒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个个大萝卜,上面有信笺一张,写着四句诗:

东北人参凤阳梨,

难及潍县萝卜皮。

今日厚礼送钦差,

能驱魔道兼顺气。

潍县萝卜,又称潍坊萝卜,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俗称高脚青或潍县青萝卜,因原产于山东潍县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潍县萝卜皮*深绿,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特优地方品种。素有“*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之说,深受人们的喜爱。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如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此物横行*河,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十分尴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