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永不倒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少年简读中国史》系列丛书,对中国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收获颊丰。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遗产,是人间的奇迹。读着读着,《万里长城》这个章节引我入胜。中国历史上明确记载修建的最早的长城是齐长城,在今山东境内,全长五百余公里。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进攻匈奴,占据河套地区,并将秦、赵、燕等国修筑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廷万里,自此才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呼。
秦长城修筑后,对于抵御匈奴人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开垦北方的土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修筑长城,秦始皇动用了超过三十万劳工,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西汉继续对长城进行修补。到了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神宗朱翊钧,经过后二十次大规模修筑,建成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八千八百多公里的长城。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都是明长城。整体而言,长城的构筑原则是“因地形,据险制塞”。这样有利于防守,也可以节省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关隘,城墙楼台,烽燧三个部分。
看到这些记载,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暑假去登长城的经历。爬长城的那天,天气十分炎热,台阶被太阳晒得滚烫,台阶又高又宽。当我气喘吁吁地爬到第六个烽火台时,往下一看,四周都是云海,一眼望去,长城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登上好汉坡,心旷神怡,望长城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遥想当年战火风飞的年代,英勇的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在这浴血奋战,击败来犯的侵略,令人敬仰。我不禁在心里感叹:“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它疑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啊!”
1897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将“万里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已经成为整个人类智慧和精神的象征,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