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
第1篇: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
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
挫折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挑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成长。如果你放过了这个机会,你就退化。"实际上,[危机"一词有[危险"加[机会"的意思。因此,积极应对挫折,把握机会,才有可能变挫折为机遇。当挫折来临时,如何应对挫折、战胜挫折?我们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应对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应对挫折,战胜挫折,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有的人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的、可怕的,受挫折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事实上,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相反,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总是一帆风顺,就会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很容易被一时的挫折所压跨。因此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只要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一定能适应任何变化中的环境。
二、 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观点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他认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挫折感,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根据艾利斯的观点,人既是理*的,又是非理*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是来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的思考,即不合理的信念。这种不合理信念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
不合理信念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绝对化要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它常与[必须"、[应该"这样的词连在一起,如[我的家人就应该在春节前来看我"、[他必须那样做才对"等。
(2)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信念。过分概括化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往往导致对自身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如一遇挫折、
失败便认为自己[无能"、[没用"、[不可救*";或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个人无一可取,全面否定。持有这种信念的人要么会导致盲目自责自罪、自暴自弃,要么会一味责备他人或外界环境,产生敌意、愤怒等不良情绪。
(3)糟糕透顶。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个体一旦具有这种信念,就会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如[我这次顶撞了管教,以后不管我做得怎样,他不会给我好果子吃"、[我吃了官司,这辈子是完了"等等。
几乎每个人都存在不合理信念,这并不可怕。因为人生来就具有以理*信念对抗非理*信念的潜能。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并主动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以降低挫折感,调整好情绪。
三、冷静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面对挫折,勇敢迎接,冷静下来后,你可以给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我的挫折和烦恼是什么?
(2)我能怎么办?
(3)我要做的是什么?
(4)什么时候去做?
或者可以这样想:
(1)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
(2)问题的起因何在?
(3)有哪些解决的办法?
(4)我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当一个人能够冷静地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他就开始向新的高度成长了。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主动寻求帮助
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包括物质帮助、行为支持、情感互动、信息反馈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则社会支持力量越强,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效越明显。因此,人们应当建立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挫折来临时,主动求助,相互支持,这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五、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面对挫折时自发产生的反应,能帮助人们暂时缓解消极情绪。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改变原先的事实,只是简单地改变人们对事实的看法和观点,但认识的不同会使事件沿着不同的轨迹继续发展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方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1)转移。转移注意力,暂时摆脱烦恼。如[做另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忘掉它",[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等。
(2)宣泄。如果心中积压了许多抑郁之情,最好以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如找个好朋友倾诉一下或进行心理咨询。
(3)幽默。这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度过难关,免除尴尬。
(4)认同。让自己以成熟的人自居,认定自己同他人一样,立志追求真善美,并确信自己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借此提高个人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
(5)想象。结合自身在人生旅程的位置,不断憧憬未来,提出更高的动机需求。但又不醉心于幻想,而要立足于现实,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
(6)升华。把原始的不良动机、需要、欲望投*到劳动、学习、文体活动中,抛开杂念与烦恼,执着地追求正当的目标,使精神升华。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说过:[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上。"面临挫折的朋友,愿你从这句话中,找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第2篇: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失败的作文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是人都会犯错,是人都会失败,是人都会经历挫折。
小学六年,风平浪静,我一直都是班上的优生,深受老师的喜爱,小学生涯就这样一帆风顺地过来了。但当进入了我梦想中的重点中学以后,航行的小船开始经历风雨的打击,这所中学里的尖子生太多,即使我十分努力,也还算不上出类拔萃。但失败,让我冷静,让我学会反思和改正。
考试的失利让我不禁深刻反思,小学和初中是大大不同的,小学只考语数,而初中则考七门功课,懒散粗略的复习是远远不够,我的地理偏科太厉害了,但在这次以后,我明白了许多,在地理课上也更加努力用功。失败让我不断完善着自己,纠正自己的不足,总结失利的原因,我不会再小看任何物,任何人,任何事,而是用心对待。
但人生的道路上,坎坷曲折好多。
一天,在去卫生间的路上偶然看到了学校的公告牌,才知道团员入选的名单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去问了班主任,可她也还不知道,便让我去抄名单。我飞快地跑到2喽,却在政教处门口停步了许久,脑中一片空白,好不容易清醒以后,我迈步进去,一个主任告诉我,记录名单地老师不在。我只得等下节课。上课时,我有点心猿意马。待下课铃一响,我急急忙忙向政教处奔去。上楼时,我又走得很慢很慢,步伐沉重,不停地思索着。我一会将面临什么?失败还是成功?名单中是否有我?我不敢再想下去,大步来到政教处。接过记录本,我迅速扫描着,一个个熟悉地名字闪过,却没有我。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我默默抄着名单,只觉眼中发*,泪却流不出来。回到教室,我坐在座位上发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希望有破灭了?可仔细想想,我平时虽然学习刻苦,工作努力,但考试却并不理想,成绩不够评不上也是自然。我默默地接受了,然而此事却更加激发了我的斗志,让我明白该如何走下去。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一点也不假。如果细细反思了为何失败,何愁求不来成功?失败是难能可贵的完善自己的机会。只要正确对待失败,任何人都能体会到失败后的美好。
第3篇: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励志故事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难免,既不要可悲,也不要可怕。可悲、可怕的是我们在挫折面前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或者是被困难吓破了胆,打退堂鼓;有的则是麻木不仁。根本不当一回事;还有那些固执己见,怨天尤人者。如果总是这样,失败会一个接一个,挫折也会不断紧跟。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高,能力与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另外还包括心理冲突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很想专心攻读博士学位,可又处于热恋之中;读书与恋爱如鱼与熊掌,他希望兼而兼得之,但对他来说最佳做法是只选其一,这就是一种“双趋冲突”。又如,一对正谈恋爱的男女,接触几次后就觉得该谈的都谈了,再也没什么可谈的了,俩人只能你看我,我瞧你,显得十分尴尬,可一个人会更觉寂寞。这就叫“双避冲突。”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要坚持面对最坏的可能*,怀着真诚的信心对自己大声说:“不管怎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然后沉着冷静,不慌不怒地评估形势,选择另外的做法,这样,我们就能在挫折中得到最好的结果。
著名作家梭罗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一个好消息。然后,他会对自己说:我能活在世上,是多么幸运的事。如果没有出生在世,我就无法听到踩在脚底的雪发出的吱吱声,也不可能闻到木材燃烧的香味,更无法看到人们眼中爱的光芒。于是,他每一天都满怀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有位哲人说:并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灾祸,逆境有时通常是一种幸运。面对挫折,我们要再接再厉,锲而不舍,要勇往直前。我们的既定目标不变,努力的程度却要加倍。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可以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挫折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是彻悟人生的大度。一个人要想保持健康的心境,就需要升华精神,修炼道德,积蓄能量,风趣乐观。正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