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经典诗词
第1篇:清明节经典诗词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时节,人们追思怀远,感怀先人。下面是关于清明节经典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第2篇:清明的经典诗词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下面是关于清明的经典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看似不经意的讲了一个故事。因此,有人说,不用怎么改字,就是一个剧本。
以讲故事的形式写诗,在古典诗词中不太多见。唐诗也好,宋词也罢,一般是倡导情景交融大法。有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烘托主人公心境,进而锤炼意境。本诗前面的基调有些*郁的,但最后一句“遥指杏花村”开拓出较大的想象空间,一扫*霾,颇为清新明快。
宋·程颢《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但清明这个时节,天气不给力居多,所谓情深深、雨蒙蒙,下雨的日子,多少有点惆怅。
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yi四声)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南宋词人吴文英精通音律,风格雅致,词作数量丰沃,号“词中李商隐”,本诗是它的典型作品。
唐·白居易《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写这种闲适的心情,是白居易的拿手好戏。
古代的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过法。
我们看没有发迹的读书人怎么过清明。
宋·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在寒食当天禁火,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所以称“寒食”。到清明,禁火结束,在这一天用榆木或者柳条乞取新火。
第3篇:经典的清明节诗词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下面是关于经典的清明节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第一首当之无愧的应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
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看似不经意的讲了一个故事。因此,有人说,不用怎么改字,就是一个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人物:路上行人、牧童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摇指):杏花村!
以讲故事的形式写诗,在古典诗词中不太多见。唐诗也好,宋词也罢,一般是倡导情景交融大法。有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烘托主人公心境,进而锤炼意境。本诗前面的基调有些*郁的,但最后一句“遥指杏花村”开拓出较大的想象空间,一扫*霾,颇为清新明快。
不过,这么一首好作品,版权是否归于杜牧,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据是,最早的杜牧集子中未收此诗,一直到南宋时,坊间才出现了一部3卷本的《樊川续别集》,内有《清明》诗。而里面的诗,全是许浑所作。在这几百年间,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这首诗是杜牧的。这种用文献学的方法考*出来的东西,一般来说极其可信,但也没有其它确凿的*据表明是某人所做。故而版权还归于归杜牧。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古代是个重大节日。
春暖花开的日子,碰上天气好,最适合踏春。
宋·程颢《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但清明这个时节,天气不给力居多,所谓情深深、雨蒙蒙,下雨的日子,多少有点惆怅。?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yi四声)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南宋词人吴文英精通音律,风格雅致,词作数量丰沃,号“词中李商隐”,本诗是它的典型作品。
唐·白居易《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写这种闲适的心情,是白居易的拿手好戏。
古代的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过法。
我们看没有发迹的读书人怎么过清明。
宋·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在寒食当天禁火,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所以称“寒食”。到清明,禁火结束,在这一天用榆木或者柳条乞取新火。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据《辞海》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黄叔灿《唐诗笺注》:“此诗情味不减‘遍*茱萸少一人’诗也。
唐·孟云卿《寒食》
二月*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这首诗写得很有意思。第一句还在说“二月*南花满枝”,谁知第二句话锋一转,他乡寒食远堪悲。最后说贫穷的人饭都揭不开锅了,以至于天天过的是寒食节。
我们再看宫廷怎么过寒食。
唐·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出名了。唐德宗很喜欢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淮刺史与他同名,宰相问:是哪个韩翃?皇帝答道: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也。一个本来气氛有点凝重的节日,写得这么灵动,难怪皇帝喜欢。
还有不过挂了寒食两个字,纯粹写春景春情的。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鹊踏枝》也叫《蝶恋花》,也叫《凤栖梧》。本诗一说是五代政坛不倒翁冯延巳的,也说是欧阳修的,现在不大能搞得清了。这是以女子口气写的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痴情女子对冶游不归的男子既怀怨望又难割舍的缠绵感情。
又如这首: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