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青春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在自己最灿烂最活力的青春时光里,去追寻,去努力,去奋斗。

法国著名科学家比埃尔·居里在16岁时不拘泥于单一的学习计划,进行独立思考。他对刚学会的理论知识极其入迷,一心扎进自由选择的科学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他在19时被聘为巴黎大学理学院的助教,他在物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己最初的研究实验,还筹备建造一间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当他疲惫的时候,他就独自一人散步,有利于他思考。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忘记了时间,直到走到精疲力竭。他一旦沉浸于对外部事物的观察思考之中,就会忘掉物质上的困难了。这种青春时的奋斗使他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独有偶。当法国的比埃尔·居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一位叫巴勃罗·卡萨尔斯的音乐少年在一间音乐老店旁边发现了一捆破破烂烂的纸,因为年代太久而褪了色,这就是巴赫为大提琴而作的无伴奏组曲。他好奇地翻阅这六首独奏大提琴组曲,字里行间隐藏着怎样的魔力和秘密啊!他从未听说过这些组曲的存在,没有人哪怕是他的老师也从未向他提起过这作品,他赶紧捧着组曲回家,好像它是皇冠上的宝石,一到房间他就开始全心研读。他读了一遍又一遍,那时他才十三岁,而之后的八年中,他对它的好奇与日俱增,这些组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十二年光阴似箭,直到二十五岁他在公众面前演奏其中的一首组曲,正是巴勃罗·卡萨尔斯青春时的兴趣和坚持,让巴赫著名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重见天日,它们是巴赫作品的精华!

有人说,青春可以蹉跎,“明日何其多,不妨再拖拖”;有人说,青春是用来享受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是我说:青春只有一回,“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作为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放假了,但是经常有学生一旦放假,便像出笼的小鸟般,无拘无束地度过一个假期,等到上学时,因为一时无法适应,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投入到学习中,而之后还要再用更多的时间去补先前花掉的时间。如此下来,我们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青春就这样一边蹉跎,一边虚度了。那么奋斗的青春到底是什么样呢?“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过暑假”,有些同学却在暑假里查漏补缺,做好复习和预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在暑假里奋斗的同学们一开学,成绩突飞猛进。

青春是美好的,寻常的山花凋谢了,还会再开,而我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去奋斗,这才是青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