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俗
我是福建客家人,很早就听奶奶讲过客家船灯的事,我一直盼望着春节回家能亲眼看一下现场的表演,不过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所有的群众表演都取消了。我看了几段打船灯的影像资料,的确是声像俱全,很受群众喜欢的节目。
客家船灯又称“打船灯”,是一种流行于闽粤客家人聚集区的民俗舞蹈,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时演出,由农民自编自演,以船灯舞的独特文艺方式表演。
打船灯的起源现今无史可考证,据口头相传约从清朝顺治帝时起源,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船灯的主要道具是一条用画纸和木框架加工的船,长约3米,宽约1米,船底镂空;船中间是船舱,用彩色纸糊在矩形框架上,并绘上好看的图案,贴上对联。舱舱下摆用布绕一圈,以遮住演员的脚。船仓前后开舱门,左右开窗,四周悬挂饰物。船舱内有时还亮灯,整个船十分精致。
一个船灯班子通常有一个乐队,多为民间乐器,演奏民间流行的小调。船灯的演员为三人一组,其中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负责在舱中扛着整条船。并不停摇摆,模仿船在江河中行使的姿态。船头船尾各一人,船头的丑角称“艄公”,船尾的旦角称“艄婆”,两人各持一桨,边唱边划。唱词大多事先准备好,比如客家山歌、三句半等等。有时也会即兴创作,内容大多诙谐有趣。整套节目分为下河、摇船、拖船、上摊等四节。节目的内容多为民间爱情故事如“赵玉麟”,有时也宣传国家政策,比如计划生育、征收公粮、脱贫攻坚等。一场表演时间长达一两个小时,观众甚多。
客家船灯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成为客家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民俗。尤其是近些年,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文化,船灯表演更为活跃,既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又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