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的故事
第1篇:宇宙的故事
宇宙的故事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相信宇宙是永恒的。回溯到亘古,夜空中的群星或许早已存在了无限久,而它们也应该会像今夜那样一直闪耀下去,年复一年,直至永远。后来,人们又意识到了我们的地球,太阳,甚至太阳系所在的整个星系,都只是浩瀚星海中的一个普通岛屿而已。整个宇宙从最大的视角上看应该是非常均匀的--我们所处的角落,应该和宇宙中每一个遥远的角落异常地相似,这就是所谓的哥白尼原理(copernican principle)。这样,环绕我们的宇宙不仅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也是无垠的。
然而到了20世纪初,当einstein试图运用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来描述这样一个静态的宇宙时,却碰到了一个问题。当时,einstein已经理解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其实是物体的质量弯曲周围时空的几何体现。如果向一个静态的均匀宇宙加入星系,恒星,星际气体等等之类的物质,它们就会相互吸引,导致空间必需收缩。这样一来,宇宙无法在时间上永恒地存在下去。于是,无奈的他在方程里添加了人为的一项--一个[宇宙学常数"(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这一项引入了充满空间的奇怪的[负压强",平衡了物质之间的吸引。 可是没过了多久,天文学家hubble在他的望远镜里惊讶地发现宇宙并不是静态的。通过测量来自遥远星系星光的向红端移动的红移(redshift)效应,他发现所有的星系仿佛都在离我们远去。更奇怪的是,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它们的退行速度就成比例地越大。一个很自然的解释就是,整个宇宙的空间在不断地膨胀,正如被吹大的气球膜上的任何两点,它们间的距离不停地在变大。至于物质之
间的吸引,则暂时只能减缓这样的膨胀,因为这种趋势具有巨大的
惯*。一个动态的宇宙是**的观念,以至于einstein后悔他引入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
膨胀的宇宙带给人们两个启示。
首先,如果回溯过去,宇宙会比今天要小得多,星系之间曾经彼此靠得很近。宇宙在过去物质分布的密度也会比今天要大,相应地也要比今天热得多。以远小于光速运动的重的物质,简称为物质
(matter),它们的能量密度会随时间按照空间体积的反比被稀释。而另一类以光为代表的物质,统称为辐*(radiation),则以光速运动,它们的数量不仅会随着空间膨胀被稀释,它们的波长还相应地被拉长,从而能量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它们的能量密度随时间按照体积4/3次方的反比减小。这样,即使今天宇宙中辐*的量相比于物质来说微不足道,在足够早的过去它却会占主导地位。
另一个启示甚至更加重要--宇宙的年龄是有限的。回溯过去足够久之后,空间变成了无限小,密度无限大,而温度则会无限高。在这样一个极端的[开端",已知的物理定律似乎都崩溃了。而另一方
面,星系、恒星、行星,直至今天宇宙中一切的复杂结构,都要在
自开端以来这一百多亿年中形成,不能慢也不能快。此外,任何一个粒子,哪怕它以光速运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也只能在这个膨胀的[气球"宇宙中移动有限的距离。于是,膨胀的宇宙中存在着视界(horizon),事物之间可能发生因果联系的空间界限--我们看不到离我们足够远地方的景象,同时足够远地方发生的物理过程也从来不能影响我们所在附近的事物。
这样的膨胀宇宙模型被称为大*模型(the big bang theory),但是这里[大*"并不是重点,因为已知的物理规律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那个奇*的[开端",重要的则是这个模型系统地预言了随后膨胀并冷却的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物理过程。除了遥远天体系统*地退行之外,有两个被观测所*实的重要预言让人们大体上接受了膨胀宇宙的图景。
一个叫做大*核合成(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在[开端"之后仅三分钟的时候,宇宙中充满了炽热的辐*,以至于组成各种原子核的基本要素,质子(*核)和中子(统称核子),都还在自由地运动于这锅[热汤"之中。当温度降低到一个临界点时,无序的热运动不再能抗拒核子之间强大的吸引,它们开始束缚到一起。于是,随着一系列链式反应的启动,质子和中子合并形成最轻的一些原子核--氘,氦,锂,氚,铍 。。。 。。。 一个接着一个。自由的中子只有平均15分钟的寿命就会衰变,因此这最初的三分钟时间是如此地重要,因为中子必须要及时结合到原子核中才能幸免下来。如果自由中子的寿命再短一些,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个全部是*元素的单调的宇宙,恒星无法被点燃,生命也无从形成。大*核合成精确地预言了宇宙中3/4的元素是*,剩下几乎1/4的元素是氦,而所有其他的元素含量甚微。少量的轻元素在大*核合成时期形成,到铁为止的元素则在宇宙后期的恒星热核反应中形成。而大量更重的元素,则全部在剧烈的超新星*瞬间被合成出来--说我
们都是星尘并不为过。这些定量预言的大部分和观测到的元素丰度令人惊叹地吻合!
第二个重要的预言是宇宙微波背景辐*(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它后来被*电天文学家在实验中很偶然地发现了。 当年轻的宇宙达到30万年的时候,温度仍然比较高,所以电子还不能被质子捕获形成中*的*原子。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辐*,即电磁波,或者日常所说的光。在这样一个电离的环境中,光并不能自由地沿直线传播,它们不断地与带电粒子碰撞、折*与反*。换句话说,这时的宇宙不是透明的--如果我们设想处在当时的宇宙
中,则我们会被炽热的光亮包围,而看不清远处的任何物体。就在
这时,随着膨胀宇宙的进一步冷却,另一个临界点达到了。疲软的热运动不再能阻止电子和质子束缚成中**,而宇宙对光变成透明了。这一关键事件被称为复合(recombination)。于是宇宙开始30万年的光得以在空间中自由穿行,携带古老的信息到达从未到达过的远方。而今天的人们也得以观察到这团宇宙之初的余辉。由于宇宙的膨胀,今天这团余辉中的光的波长已经被拉长到了微波波段,而不为人眼所见,温度也相应地降到绝对温度2。7k。然而,今天这些微波还在从四面八方不断地以几乎相同的强度到达我们所在。微波背景辐*和大*核合成一起,成为了膨胀宇宙的最有力的实验*据。
大*宇宙学模型远没有就此胜利。膨胀宇宙观存在着大量疑难。 在观测上,人们有出乎意料的发现:宇宙中存在数目巨大的看不见的物质。人们发现像我们的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的星体以反常高的速度在运动,似乎它们是在被一个巨大的、不能被发光可见物质总量所解释的质量所吸引着。当来自遥远星系的星光传播到我们眼前时,人们发现它们被横在中间的难以解释的巨大质量分布所扭曲--这是所谓的弱引力透镜效应(weak gravitational lensing)。此外,人们还发现许多星系团中的成员星系也在以高速运动,星系团中发光的物质总量似乎完全不足以把它们吸引住不让它们四处飞散。种种*据让人们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总量达可见物质5倍的暗物质(dark matter),它们主宰着宇宙中物质结构的演化。似乎我们的银河系,以及其他所有的河外星系,都被巨大的暗物质晕所包围--在夜空中最近最亮的星系也只是暗淡的小斑点,但倘若我们可以看见它们周围巨大的暗物质晕,或许夜空就会像梵高的<星夜>那样灿烂。今天人们相信,这些看不见的暗物质是由一种重粒子所组成,但这种粒子和组成可见物质的核子、电子和光子几乎没有任何相互作用--它们像幽灵一样穿梭在我们的四周,来去无阻。
黑暗的宇宙中还有着比暗物质更加奇异的东西:暗能量(dark energy)的存在,在最近又被天文观测所*实。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剧烈的灾变事件,一类超新星发出的光亮几乎恒定,所以当它们看上去更暗时,我们就知道它们更遥远。天文学家利用这样的[标准烛光"来丈量宇宙的大小,特别是宇宙最近的膨胀历史。他们惊讶地发现宇宙在近期膨胀开始加速。由于传统的物质,包括暗物质和辐*,由于它们的引力作用,都只能使宇宙膨胀减缓,这意味宇宙中必定还存在着*质非常奇特的[暗能量"--它具有负的压强,从而起到一种有效的排斥作用。还记得einstein[一生最大的错误"吗?有趣的是,宇宙学常数正是[暗能量"的一种可能解释,einstein抛弃了它,但是今天它又回来了!
直到今天为止,人们还不知道暗物质和暗能量到底是什么。
不过暂时,让我们撇下这些宇宙的黑暗成分,来看看膨胀宇宙模型另外一些更加微妙的困难。
首先是关于空间几何*质的问题。从数学上讲,一个空间上均匀的宇宙可以是三种不同情况之一:宇宙可以是平坦的,就如我们日常所感知的那样;宇宙可以具有正曲率,就像一个球面,上面的两条[直线"延长后总会再次相交;或者,宇宙还可以具有负曲率,就像一个马鞍面,上面的两条[平行的直线[却可以越离越远。知晓我们的宇宙属于那一种情形并不是想象的那般容易,这需要在天文学的巨大尺度上做几何测量。实际上,知道一个遥远天体到我们的准确距离是很困难的,因而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不知道宇宙的曲率是正是负。后来,随着天文学观测精度的提高,人们发现宇宙的曲率既不是正也不是负,而是平坦的。乍看起来,平坦的宇宙似乎最为自然,然而在一个动态的膨胀模型中,确保宇宙今天基本平坦却需要宇宙在"开端[极端地平坦。这种对于初始条件的病态敏感*始终让严肃的理论家觉得不太舒服。
对于初条件的敏感*还体现在另外的方面。
其一是宇宙大尺度结构(large scale structure)的演化。从行星系统,恒星和恒星团,再到单个的星系,我们把眼光放到宇宙中越来越大的尺度,最终到达由近千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这是今天宇宙中最巨大的被引力束缚住的系统。但在更大的尺度上(也就是哥白尼原理开始成立的尺度上),宇宙仍然呈现出上图(来自sloan数字巡天)类似蛛网的结构,其中的每一个像素点都是一个星系,这种网状的结构被称为cosmic web。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正是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团坍缩的结果。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手段,人们可以还原出这样的结构长大的全过程,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大尺度结构随时间在长大,即物质从初始比较均匀的状态演化成越来越集中于
这张宇宙之网的蛛丝和节点的位置。现在的问题是,在初始的时刻
(最左图),我们需要一个初条件--宇宙开始时物质分布不能是完全均匀的,否则今天看到的这种不均匀的结构就无从解释。 在微波背景辐*中,人们发现了这种初条件类似的印记。下图是最近planck卫星测量的令人惊叹的全天微波温度各向异*,其中红点和蓝点在天空中看上去大约有一度大小,它们所代表的冷热差异极其细微,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差别。这种微小的涨落*地佐*了宇宙开端需要一个不均匀的初条件。与大尺度结构反映今天的物质分布截然不同的是,这是一张宇宙30万年时的照片--微波背景辐*反映了那时宇宙中辐*的分布。
人们发现这样的初条件需要细致地选取--如果初始的不均匀*太大,则今天的宇宙在大尺度上看就不可能显得那么均匀;反之若太
小,考虑宇宙的年龄是固定的,则宇宙今天将过于均匀,星系等结
构还尚未形成。关于这个初条件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前面我们提到了有限的宇宙年龄意味着存在视界,当我们盯着全天微波背景辐*的任意两片不同区域看时,它们在宇宙30万年时相隔的距离比那时的视界大得多,也即不可能有因果的物理过程可以联系这两片区域。但是观测无疑地告诉我们它们的温度差异只有十万分之一! 总结说来,我们看到的宇宙需要一个特别的初条件:极度地平坦,几乎但又不完全均匀,然后还似乎是非因果的!这是为什么呢? 理论物理学家给这个问题找了一个疯狂的解释:暴涨(inflation)。后来他们发现,这个解释其实不那么疯狂,而且很可能是对的。他们设想,在宇宙刚诞生的时候,可能距开端仅仅10的负12次方秒,宇宙经历了一个指数膨胀的过程,空间涨大了至少10的20次方倍。这个指数膨胀过程,很可能由另一种像暗能量这样的物质状态所引起。这样一来,我们今天觉得天空中因果*的两片区域,在暴涨之前仅仅相距微观长的距离--它们其实是因果相连的。另外,无论暴涨之间宇宙有多么弯曲,在暴涨之后我们所看到的宇宙范围自然会是异常平坦的。这正好比地球如此巨大,从而站在她表面的我们难以感知其弧度。
暴涨满意地解释了今天宇宙的平坦和看似非因果的总体上的均匀*,但暴涨还能解释更多,它能解释宇宙初始的微小起伏!这是因为真空存在着量子涨落,在微观的尺度上,真空呈现出一种极大的不确定*,如同下图显示的时空泡沫一般。如果空间没有在飞速膨胀,这种量子涨落并不能为我们所察觉。但在暴涨时期,这些涨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拉大到比视界还要大,从而被固定下来。理论家的严格计算表明,这些量子涨落完美地提供了暴涨结束之后宇宙中的微小不均匀*,暴涨的预言和今天所有的宇宙学观测所吻合,即暴涨提供的初条件定量地解释了今天看到的微波背景辐*中的冷热起伏和大尺度上的物质分布的网状结构;换句话说,追溯到最初,量子
涨落是今天宇宙中无限复杂结构的[种子"。如果你凝望今天夜空中的繁星点点,再想到它们事实上都起源于微小的量子涨落,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世界的量子本*,一种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格格不入的本*,以这样一种奇怪的方式创造了我们的世界。
当故事讲到这里时,我们已经站在了今天的位置上--人们对于宇宙演化历史的主要理解, 就仅限于以上的全部,不多也不少。人们依然不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也完全不知道什么触发了暴涨。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有一个*。
现在我们不妨设想让时间从头来过,去回顾宇宙历史上的那些重要时刻:
在宇宙开端的时候,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物质可能都并不存在,只有真空中那捉摸不定的量子涨落。然而,因为某种原因暴涨发生了,而这些微观的量子涨落在短时间内变成了宇宙中宏观的不均匀*。这不均匀*虽然微小,但是却奠定了宇宙之后物质结构演化的开始。 暴涨结束之时,能量被转化成了各种基本粒子。高密度的宇宙中充满着炽热的辐*。这一阶段持续了远不到一秒,但已知全部的w,z玻*子,胶子,以及各种夸克和轻子,甚至最近才*实的higgs玻*子还有暗物质粒子,都在这锅[热汤"中大量存在过。但宇宙持续的膨胀冷却着这锅[热汤",重的粒子纷纷退出热平衡及湮灭,在今天不留下一丝痕迹。
在宇宙三分钟的时候,中子通过于质子结合幸免于衰变,产生了一系列最轻的元素,也作为日后合成重元素的全部原料。而较轻的电子,中微子和光子保持着宇宙的高热。
到了三万年的时候,电子终于冷却到可以被原子核束缚了,宇宙也随之变得清澈透明。那时宇宙中的光穿越了时空,到达130亿年之后我们的眼前,这就是今日的微波背景辐*。
此后,宇宙一直在缓慢地膨胀,而在引力的吸引作用下,物质开始从初始密度小的地方流入密度大的地方,网状的大尺度结构开始形成。经历了很长的黑暗期之后,第一批恒星在物质最富集的区域点燃,开始重元素的合成,并照亮了广袤的星际空间。随后,星系大量形成,并汇聚成星系团,乃到超星系团。最终,宇宙演化到今日群星璀璨的模样。
然而,在宇宙演化史上的不久之前,一个幽灵开始浮现--那就是暗能量,宇宙开始了加速膨胀。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暗能量将主宰宇宙的结局。宇宙最终又会进入一个指数膨胀的阶段,而所有的结构将相互飞速远去,永远消失在彼此的视线之中。当然,被引力束缚住的结构会幸免于难--在很久的未来,人们在夜空可能将只能看见我们的银河系联同它的群星,还有邻近的星系,但将没有更远。而群星终有一天也会耗尽燃料而熄灭。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将黑暗*冷并几乎空无一物。
不要为这个结局难过,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有结束的时候。更别忘了,空无一物不代表一无所有。也许在那时宇宙的一片荒芜角落,真空中永不止息的量子涨落又会触发一次暴涨,在这个已经死亡的宇宙中创造新生!
但是,这都将是无限久远以后的故事了。对于宇宙来说,我们所经历的生命只是一瞬,而它过去和未来的故事,更像是一个无比美丽的神话。
第2篇:探索宇宙的故事
亲爱的mary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会收到很多类似的来信,但您的来信对我触动最深,因为它来自一颗慈悲的饱含探求精神的心灵。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你们献身于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帮助身处困境的同胞。
在来信中,你问我在目前地球上还有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花费数十亿美元研发飞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得到这样的*:“哦,我之前不知道还有小孩子快饿死了,好吧,从现在开始,暂停所有的太空项目,直到孩子们都吃上饭再说。”
在详细说明我们的太空项目如何帮助解决地面上的危机之前,我想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有一位伯爵,他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的穷人。这十分令人钦佩,因为中世纪时穷人很多,而且那时经常爆发席卷全国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小实验室,他白天卖力工作,晚上专心进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他的城堡里,作为伯爵的门客,此后他可以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这么一个怪人和他那些“无用”的玩意儿上花费金钱之后,都很生气,他们抱怨道:“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而他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他表示,“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时期其他人的努力)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疾病。
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拿出一点税款来帮助饥饿的儿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也会持相同的态度。然而,事情并不是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计划取消就能轻易实现的。与之相对,我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太空项目,来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地球上的贫穷和饥饿问题。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在于食物,即食物的生产和食物的发放。食物生产涉及农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他大规模生产活动,世界上,一些地区高效高产,有的地区产量严重不足。通过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气预报、产量评估、程序化种植、农田优选、作物的习*与耕作时间选择、农作物调查及收割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
人造地球卫星无疑是改进这两个关键问题最有力的工具。在远离地面的运行轨道上,卫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扫描大片的陆地,可以同时观察计算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项指标,包括土壤、旱情、雨雪天气等,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传输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进一步处理。据估算,配备有土地资源传感器及相应的农业程序的人造卫星系统,即便是最简单的型号,也能给农作物的年产量带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提升。
通过卫星进行监测与分析来提高食品产量,只是通过太空项目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下面我想介绍另外两个重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登月工程需要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科技作保障。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我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这些为登月发明的新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地面上的工程项目。每年,大概有1000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这些技术打造出更好的厨房用具和农场设备,更好的缝纫机和收音机,更好的轮船和飞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风暴预*,更好的通讯设施,更好的医疗设备,也不乏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先设计出宇航员登月舱的维生系统,而不是先为心脏病患者造出远程体征监测设备呢?*很简单,解决工程问题时,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来自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能够燃起的想象力和坚定的行动力,能够整合好所有资源的充满挑战的目标。
太空旅行就是这样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带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原始花费的收益。
若希望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术,我们还需要基础科学不断有新的进展。包括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别是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应对饥饿、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来,我们需要给予那些投身科研事业的有天分的科学家更多的帮助。随时要有富于挑战的研究项目,同时要保*对项目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有了它,科学界源源不断出现令人激动不已的研究课题,人类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为了它,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尽管我们开展的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已经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太阳、星球,直至那遥远的星辰,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越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项目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生命、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随信一块寄出的这张照片,是1968年圣诞节那天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景象。它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之外是荒芜*冷的外太空。无论在此之前人们对地球的了解是多么有限,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的认识是多么不充分,在这张照片公开发表之后,面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如环境污染、饥饿、贫穷、过度城市化、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号召大家正视这些严重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多。人们突然表示出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些初期太空探索项目,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于人类自身家园的全新视角不无关系。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了艾伯特?史怀哲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充满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们致以我最真挚的敬意!
您诚挚的恩斯特史都林格
第3篇:关于宇宙的诗歌
篇一:宇宙观
死去方晓人生短,归尘焉知万年长?
新生从来不知己,万物天理两茫茫。
篇二:宇宙之心
澄明的心
独自追寻
缥缈的美景
一支横笛
吹响了白的云
敞亮的心
打开天窗
就看见流星
一度倾听
那银河的凄清
一个人的晶莹
泪液回流到心灵
问我的世界
怎如风轻
一个人的轻盈
步子逃脱了重力
别问我太空多安宁
口道不明
秋天的古井
我饮尽一口绝迹的香茗
念想至今
顿觉幽若梦影
反观仲夏的眼睛
如扭曲变形
又缓缓升空的黄金
久酿酴醾如甘霖
任人取饮
却是一杯酒毒人*
不堪看我的心
不堪看这外星
不堪看发炎的红*牙龈
不堪闻伴随着胃*的酒精
不堪闻人类的恐怖嘴脸
将地狱描绘成仙境
不堪听
轻蔑的引擎
不堪听
循循
善诱的美妙陷阱
我只堪远离人群
我只堪背负着纯净
的氧气瓶
我只堪在一个广阔的身外
和一个狭小的身内宇宙旅行
因
为这绝对零度的风情
能*封心悸
乃至神经
这样才能让我
不觉得我有病
篇三:宇宙是真空
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刻苦
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奋斗
但是
因为
你们每一个人都相互怀疑
甚至于有时候也在怀疑我
一句话
从什么地方说起
从哪里开始
从哪里结束
可能
有的人让我写多说多做多
可当我这样了又有人怀疑
可能
有的人让我当瞎子聋子哑吧
可当我这样了又有什么用呢
一句话
拿什么来比较
我们都相信
宇宙是真空
只有这样
人类才有感情
人类才有爱情
人类才相信人与人是有连接的
不管是什么连接方法
只有这样
我们
才能从头开始
才能重新再来
总而言之
言而总之
相信
只要不打不杀不砍
有人就有希望
篇四: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无外乎就是
星星能量
地球能量
人的能量
物的能量
这几种能量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一来
星星能量是靠征服亲人亲戚来的
一个人被家庭搞得无法挑剔
家庭无外乎就是在世的祖孙三代人
什么都有了
就是难以说得出来
用什么来比较来呢
你就会梦见星星掉下来
二来
地球能量是靠征服比你什么都要高一点的
成绩职称长相*等等
可是你就是哪个一般样
什么都会说
什么也都会做
不是很出*
也过得过去
三来
人的能量
当一个人有了妻子有了孩子
就要顾及家人了
有一个方法就是写出来
写大写全写乱
看一看世界人类的变化
可没有变化
四来
物的能量
靠女人
有了第二职业职场
有了人气质量
有了人最多想的什么东西
有了见光死的做人原则
有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人办法
当然
以上各种各样的能量
是人潜意识给的
在每一个生物的潜在意识里
篇五:宇宙的孤儿
从你的鼻孔出发
穿越三十三座大山
我前伸的右手
触着了
你的嘴唇
一棵苹果树
红红的果实红红地写满着
上帝最严厉的戒律
从你的嘴唇出发
我不停地伸手
不断地腾空跳跃
到达你的眼眶
黄昏已近
黄昏鸟儿般
掠过我的头发
我眼前一片漆黑
一只手急忙握住
黄昏之后的一根竹子
心还在跳
却不知是我的
还是你的
从心出发
我周游列国
象一只
被丢弃太空中的
废弃卫星
头脑中
堆满着地球的记忆
靠不上岸
只因为心还是红的
没有人能够接受我
我怎么就成了
宇宙的孤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