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饼的由来
第1篇:老婆饼的由来
老婆饼是广东潮州地区一种汉族传统名点,是广东潮式月饼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简、且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饼类,那么你知道老婆饼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吗?
关于老婆饼有两种传说:
以前有一对恩爱但家庭贫穷的夫妇,由于老父病重,家中无钱医治,媳妇只好卖身进入地主家,挣钱给家翁治病。失去妻子的丈夫并没有气馁,研制出一道味道奇好的饼,最终以卖饼赚钱赎回了妻子,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这道美食流传开来后,便被人们称作“老婆饼”。
还有一种说法源自于广州的莲香茶楼。去过广州的人都知道莲香茶楼是广州名店,而潮州老婆饼则是它的看家点心。
相传,清朝末年,当时莲香楼请了一位潮州籍的师傅。有一年他探亲回家带了许多莲香楼的点心给家人,谁知他妻子在吃了点心之后大为不满:“你们莲香楼的点心还比不上我娘家炸的冬瓜角呢。”点心师傅听了妻子的话,很不服气:“那就把你娘家的冬瓜角做出来,跟我们莲香楼的点心比一比!”
第二天,妻子准备了一锅冬瓜茸,用白糖、面粉来做馅料,再用面粉皮包成小角,放在油锅里炸至金黄*。点心师傅尝了一口,连声赞好。
回到广州后,他把妻子做的冬瓜角带给茶楼的师傅们品尝。莲香楼的师傅们什么样的点心没见过,可他们吃了冬瓜角后,都赞不绝口。莲香楼的老板知道了,也来尝了一个。老板说:“嗯,味道很好!这是哪里的名点啊,叫什么名字?”潮州师傅一时也回答不出来,其中一个师傅便说:“这是潮州师傅的老婆做的,就叫它‘潮州老婆饼’。”
有意思的是和“老婆饼”相对应的还有一种饼叫做“老公饼”,它们在形状上稍有差异,吃起来味道别具风格。“老婆饼”形状小巧,口感细腻,一粒粒的芝麻吃完后还觉得唇齿留香,真的犹如小女人一般细致周到。“老公饼”形状则稍大,味道和面包有点相似,倒有点像个大大咧咧的大男人。
?
?
原料:
水皮、a料:面粉126g,糖10g,玉米油25g,水62g左右。
油皮、b料:低筋面粉100克,玉米油50g。
内馅:
冬瓜蓉:冬瓜250g,糖50g。
糖90g,*拉油20,椰蓉15g,白芝麻10g,熟糯米粉100g。
内馅的做法:
1、冬瓜切小块用搅拌机打成蓉,加50克白糖,小火煮约15分钟,成冬瓜蓉,晾凉备用;
2、将*拉油和白糖、椰蓉、芝麻、糯米粉、冬瓜蓉放一个大碗中,边加边搅拌,根据干湿情况酌情加水,搅拌均匀即可。
1、a料混合和成光滑的面团,b料也混合成面团,都醒1小时;
2、将醒好的水皮和油皮分成各12个小剂子。
3、水皮擀成片;
4、像包包子一样,包入油皮,压扁,擀成长条;
5、再从一端卷起成卷,再擀开卷起,如此擀卷一次;
6、然后压平两端各向中间叠起,再按扁,擀成片;
7、包入馅,封口朝下,按成饼状。
8、饼表面刷油,再沾些白芝麻,用*子在饼上划两*防止烤的时候鼓起。
9、烤箱预热180度,中层,上下火,烤20分钟即可。
温馨小提示:
内馅中用的油最好用*拉油或调和油,味道不大的油,最好不要用花生油,因为它味道比较浓。
第2篇:月饼的由来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月饼有着怎样的由来吗?下面就跟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的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月饼的来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这便是历史上月饼的来历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
月饼轶事
相传在元代,中原广大*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一齐响应,起义*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3篇:清明饼的由来
??清明饼是浙*,*苏等*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清明节的食俗。清明饼也被称作清明团子、棉菜饼、清明果、青团子等。那么,为什么要吃清明饼呢?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谓之“蒸糍”。绵菜,*青具有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
??清明节到了,用清明饼儿来祭祀的功能早已淡化,去糕饼店里买来包装精美的青团馈赠亲友反倒常见。这差不多就跟松糕与棕子一样,在岁月的交替中,渐渐演变为一种时尚美食,可以三百六十五天尝新。咬一口那时尚的青团,口感尽管不错,只是少了早年那种清淡的青草味道。
清明饼的来历一: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清明饼的来历二:
??据说这种清明寒食的传统糕点,始创于宋代,当时俗称为“粉团”,到明清时期,才正式盛行于*浙地区。但民间制作时,倡导宜素不宜荤,排斥肥肉,以便从精神意念上与清明节挂钩。至于拿什么植物来体现绿*,倒也不大讲究,倘若清明草欠缺的话,弄些蔬菜叶子鼓捣一下也未尝不可,虽说有些弄虚作假的嫌疑,但毕竟还是健康的绿*。而从中医的角度讲,无论棉菜、艾草或雀麦草什么的,几乎都具备*用功能。尤其是艾草,其特殊的香味不仅可以驱蚊,更是古人悬挂于门的避邪之物。其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且被“本草纲目”所肯定。
猜你喜欢:
1.清明出游攻略
2.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3.清明节的习俗
4.清明节适合吃的
5.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6.哪些人清明不宜扫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