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官寻母民间故事

第1篇:弃官寻母民间故事

宋朝时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也是个很有名的孝子。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朝廷的工部侍郎,其母刘氏是朱巽之妾。

朱寿昌七岁那年,他的母亲被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设了一个计谋将她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

朱寿昌长成之后,荫袭父亲的功名,出而为官。五十年来,朱寿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他都在四处查找老人家的踪迹。可是人海茫茫,找人谈何容易。

一天,有人对朱寿昌说他的母亲可能在汉中一带。朱寿昌听后便对自己的妻子说要弃官去找自己的母亲。他的妻子听后大吃一惊,随后哭道:“老爷,你如果弃官而去,百姓怎么办?一家老少怎么办?”

朱寿昌说道:“我走了,朝廷自然会派人顶替我的位置,而我的母亲只有一个,现在如果不去寻找,恐怕以后没有机会再相见了。”

朱寿昌告别家人后来到汉中,可是人海茫茫,在偌大的汉中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朱寿昌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逢人便问,可还是一无所获。

这一天,朱寿昌来到了同州,身上的盘缠已用的所剩无几。朱寿昌找了一天后是又累又饿,正当朱寿昌准备去找间破庙休息时,从山路上跳出来一个黑衣人,拦住了朱寿昌的去路。

朱寿昌见黑衣人手持大*,知道自己遇见强盗了。黑衣人走上前来,用*架在朱寿昌的脖子上,抢过他的包袱。

黑衣人把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点碎银,几件衣服、一点干粮和一个护身符。

黑衣人见了,眉头皱起好高说道:“这么穷也出来游玩?浪费老子的时间!”说完便要扔掉朱寿昌的包袱。

朱寿昌见了忙走过去把包袱里的那个护身符抢了过来。黑衣人见了很是奇怪,用*架在朱寿昌的脖子上问道:“那护身符里有什么东西?快说!”

朱寿昌看着护身符,流出了眼泪,良久才说道:“这护身符是我小时候生病的时候我母亲到庙里为我求的。可我却是个不孝子,五十年来,不能为母亲尽一点孝。现在连母亲身在何方都不知道?”

“你是来寻母的?”黑衣人问道。

朱寿昌点了点头。黑衣人又问道:“你母亲叫什么?”

朱寿昌把母亲的名字告诉了黑衣人。黑衣人听后抓起朱寿昌便往村里跑。朱寿昌不知道黑衣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过了不久,黑衣人把朱寿昌带到了一户人家的院里,黑衣人叫朱寿昌呆在院里不要动,拿过朱寿昌手中的护身符便往屋里走去。黑衣人来到厨房后,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在烧火。

老妇人见黑衣人进来后拿起手中的柴火边打黑衣人边骂道:“你这个逆子还回来干什么?”

黑衣人立马跪了下去哭着忏悔道:“娘,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改过从新,好好做人!”

“娘,您别打了,您看这是什么?”黑衣人把那个护身符递给了老妇人。老妇人接过护身符后,脑袋如雷击中般,手中的柴火掉在了地上,老妇人直看着护身符发呆。

第2篇:官坑的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寿张县城西南有个后三里村,是方圆百里的屠宰*村,家家开宰坊。每逢集市猪羊交易日,便能看到此村的手艺人穿梭于羊群之中。他们一边与卖主讨价还价,一边摸摸羊的肥瘦,掂掂羊的重量,掐掐羊的腰,抓抓羊的前胸后腿,就能估计个*不离十。要出多少钱成交,此羊能宰多少肉,皮值多少钱,获利多少,心中的小九九一清二楚。外人看在眼里,都佩服的不得了。

羊买回家中,在屠宰之前,都要虔诚的背诵歌谣:

羊儿羊儿您别怪,

你是阳间一道菜。

人家不卖俺不买,

人家不吃俺不宰。

要怪就怪你的主人把你卖。

这是一种仪式,包涵着村人不忍杀牲的愿望,以此来慰籍自己。

据传,后三里村人开宰坊与村西北的官坑有关。传说中寿张通往西的官道就紧临后三里村的北面,官坑就在官道的南侧。此村村风质朴,人们勤劳善良,遵老爱幼,男耕女织,路不拾遗,童叟无欺,过着田园式的幸福生活。

一日,有个会看风水的*南蛮子,寻宝来到寿张县城。他站在凤凰台前,举目朝城西南观望,看到后三里村官坑位置上白茫茫一片,如银白*的云海;一团团雾气袅袅升腾,直通云端。当他来到坑边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傻了,只见有无数顶宰相乌纱帽有序地浮在水面上。

*南蛮子一看:这还得了,绝好的风水宝地。此村代代出*,辈辈当补相;我们*南人猴年马月轮得上。不行,我要破了这风水宝地。于是使妖术把坑中的乌纱帽系数掠走,然后将几把宰羊*掷入坑中,给偷换了主题。宰相、宰羊,即是谐音,又都有宰字。至此,就有了全村村代代会宰羊的手艺。

斗转星移,多少年过去了,后三里村的屠宰手艺还是远近闻名。官坑的传说也代代留传了下来。

第3篇:寻娘的民间故事

黄梁孟自幼丧父,随嫡母胡氏过日子。胡氏不是亲娘,对他一向粗暴,从不怜惜。幸亏胡氏身边有个哑巴丫环,私下对黄梁孟呵护备至,才使黄梁孟感受人间温情。

小时候,黄梁孟听仆人私下说,父亲曾有个姓何的侍妾,父亲死后,掌了大权的胡氏,私自作主卖了何氏……黄梁孟推测:何氏可能是自己的亲娘!

黄梁孟十二岁那年,因一件小事,被胡氏毒打一顿,他半夜偷了些银子,拿了两套换洗衣服,从后门逃出。

有个老仆曾酒后失言,说何氏被人贩子转卖到了九*青楼。黄梁孟这就去码头,搭船九*寻母。一路尽是荒凉小道,黄梁孟觉得十分孤弱。天下起了雨,他想找地方避一下,见前面有座破庙,一头钻进去。庙中有堆灰烬,还有些许暖气。黄梁孟凑过去暖身,闻到一股香味。灰堆边有散乱的羊骨头,黄梁孟正饥饿,见骨上有熟肉,没被人吃尽,就啃了起来。吃饱后睡意袭人,黄梁孟身子一歪,倒在灰边打鼾。

黄梁孟醒来时,觉得不舒服,睁眼一看,身在船上,被五花大绑,嘴里塞块破布,耳边有橹摇水响,黄梁孟落到了两个盗贼手中。

这两贼,隐匿破庙栖身,在*边捞财,做害人勾当。昨晚,两人偷了只羊宰杀烤熟,吃饱后到芦苇丛埋伏半夜,却一无所获。黎明时回来,听庙中鼾声阵阵,一个衣着鲜亮的小孩睡在里面,身旁放了个小包裹,内有银两、衣裳。二贼大喜。再看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白净俊朗,卖给对*的人贩子,最少也有十贯钱。

两贼人绑了黄梁孟抬到船上,趁天微亮,撑船到对面,把黄梁孟卖给人贩子白五。第二天,有船到*州,白五带着打手,押黄梁孟跟一群被拐卖的孩子登舟。一路顺风,两日到*州。那边有人来接白五,讨价还价后,孩子们被散卖各处。

黄梁孟被卖到一家妓院当杂工,这才知*州就是九*,心头暗喜。他想在此处站稳脚,寻机会找娘,因此他勤干活、罕说话,吃得少、做得多,深得上下人喜欢。

干了一年,黄梁孟跟大伙儿套熟,从一个老娼口中得知:这个妓院原有个姓何的,本是鄂东黄氏大族侍妾,丈夫死后正妻不容,将她辗转卖到*州。黄梁孟急问:“何氏现在哪里?”

老娼说三年前,一个昌平布客来寻欢,看上何氏,给她赎身,带回北方了。

黄梁孟问清布客姓名、住址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逃离妓院,只身北上,到昌平寻找何氏,却人去楼空。打听才知,何氏跟布客一起,日子倒也安宁。只是她的肚子不争气,婚后两年还鼓不起来。布客急了,找郎中医治,知何氏得了绝育症。见何氏不能为他传宗接代,留着无益,布客将她转手卖给了关外鲁姓壮汉……

黄梁孟想出关寻娘,但因一路顶风冒雨、奔波劳累,得了伤寒,用光盘缠还没痊愈,沦落街头行乞,融入丐帮。头儿见他年幼体弱,让他烧火服侍帮主。

一日,有个乞丐带回一只受伤的白鸽,让黄梁孟弄给帮主打牙祭。黄梁孟要杀鸽,鸽子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流出两滴眼泪,他不忍下手。这鸽子一身羽毛晶莹如美玉,红嘴着实可爱,翅膀被啄伤、血流不止。黄梁孟洗净鸽子伤口,弄些*撒在伤处,包裹好。从此,白鸽跟黄梁孟寸步不离,两个月后伤才好。

正月十五一早,白鸽趁人没注意,展翅高飞得无影无踪。

元宵节,皇上带文武百官与民同乐,出宫观灯闹元宵。丐帮帮主爱玩,带黄梁孟一伙进京城赶热闹。街上人来人往,黄梁孟跟众人走散了,找不着北,见街边一处挂有榜文,一个太监带几个卫士守着,好多人在看榜。有人念说,数月前,宫中走失皇上心爱至宝——西域进贡的白玉鸽。皇上出榜昭告天下:有人找到此鸽,官四品、赏银千两。

大家议论纷纷,哪个鸿运当头的找到白玉鸽,立马升官发财啊——

黄梁孟张大嘴巴,听得呆呆傻傻,一只白鸽从天而降,落在他膀上,扭头一看,正是自己救下的鸽子。太监眼尖,过来问这鸽子是从哪里得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