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第1篇: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同学们有学过田父遗产这篇文言文吗?以下是是它的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昔有一田父,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有家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穷济贫。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尔,唯有两物可为纪念。”遂指木?,命长儿启之。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田父曰:“锄者,翼尔等一生勤劳;布衣者,原若终身俭朴。”言讫而亡。儿孙遂永志其志。

译文:

从前有一个农夫,幼时丧父,生活一直很穷困,直到三十岁才娶了老婆。他每天日出的时候就去耕作,天黑的时候才回来休息,亲自教养子女,并且拿出钱财救济那些生活贫穷潦倒的人。农夫八十岁时(得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在快要死的时候,叫儿子及孙子来到床前,说:“我快要死了,没有金银财宝遗留给你们,只有两件东西可以作为纪念。”于是手指一个木台,叫大儿子去打开它。大家只见到一把锄头,一件很普通的衣服,大家都觉得很惊奇。农夫说:“锄头,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勤劳作;普通的衣服,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勤俭朴素。”说完这些话,农夫就死了。儿孙们于是永远紧记他的心愿。

注释

作:耕作

昔:从前

田父:种田男子

孤:自小失去父亲

寒:贫穷

乃:才

躬:亲自

养:养育

赈:救济

济:帮助、接济

弥留之际:临死之时际:...的时候

行:不久

将:将要

就:靠近

木:棺材

遗(wei):留下

尔:你们

唯:只

为:作为

椟:盒子

启:开

而已:罢了

愕然:吃惊的样子

冀:希望

愿:希望

若:你

讫:止,毕,完,结束

遂:于是

志(前):记住

志(后):志向

启示

留给子孙金钱,不如教给他们如何赚钱的方法。因为遗产越多也会有花光的一天,而致富的方法则可以源远流长,永不枯竭,所以老农的临终遗言,胜过金山银山,让子孙终身受益。

第2篇: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译

大家是否阅读过《田父得玉》这篇文言文呢?知道这篇文言文的解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译,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田父得玉-原文: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⑴,得宝玉径尺⑵,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欲图之⑶,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⑷,弗如复之”⑸。

田父虽疑,犹录以归⑹,置于庑下⑺。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⑻,复以告邻人。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⑼,殃可销⑽。”于是遽而弃于远野⑾。

邻人无何盗之⑿,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⒀。玉工望之,再拜却立⒁,曰:“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⒂,臣未尝见。”

王问其价。玉工曰:“此玉无价以当(22)之。五城之都⒃,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封以上大夫禄⒄。

――节选自尹文⒅《尹文子·大道上》⒆

田父得玉-翻译

魏国有个在野外耕作的农夫,拣到一块直径有一尺的宝玉,但他不识宝,便把此事告诉了(他的)邻居。邻居暗中盘算要把宝玉弄到手,欺骗农夫说:“这是一块鬼怪石头,收藏起来,对家庭不吉利,不如把它再放回原处去。”那农夫虽然心中疑惧,还是把它搬回家中,(农夫把宝玉)放在房廊之下。当夜宝玉通明,(光)照亮了整个房子,农夫全家惊恐万状,又把发生的事告诉邻居。邻居说:“这就是鬼怪的征兆,赶快丢掉,灾祸即可消除。”老农夫感到害怕就把宝玉丢到很远的野外去了。那邻居没等多久就偷偷去把它偷取回来,(邻居将玉石)献给了魏王。魏王召玉工来鉴别,玉工远远一看,朝魏王行了隆重的再拜之礼,然后站起来说:“我冒昧地恭贺大王得到了这块天下名宝,这样的稀世珍宝小臣还从没见过啊。”魏王问那玉石的价值,玉工说:“这是无价之宝。就是拿五座城池来换,也就只可以看一眼而已。”魏王立即赏赐给献玉人千斤金子,还封他为上大夫。

田父得玉-字词注释:

1.魏:魏国,战国时诸侯国之一,都城在现在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田父:年老的农民。

2.径尺:直径一尺。

3.*:暗中。图:图谋,谋取。

4.畜:收藏,保留。

5.复之:把宝玉放回原处。

6.犹:还。录:取。

7.庑(wǔ):廊,厢房。

8.举家:全家。怖:恐惧。

9.遄(chuán):快,迅速。遄弃:赶快丢弃。

10.销:消失。

11.于是遽(jù):于是:因此,就这样。遽:立即

12.无何:没等多久,无几何。

13.相(xiàng):察看,鉴别。

14.再拜:古人行礼的1种方式,跪拜两次。却:退。

15.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

16.五城之都:泛指天下的名都。即以五城为价,才可以看上一眼。

17.长食上大夫:永远享用上大夫的俸禄。

18.田父:农夫。

19:录:取。

20:诈:欺骗。

21:食:享用,享受。

22:当:适合,得当。

上大夫:仅次于卿的官职。

22:尹文(约公元前350-前285):又称尹文子,战国中期齐国思想家。齐宣王时在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讲学。他强调名实一致和法治。

23:《尹文子》由后人收集尹文的文章编撰而成的集子:系战国时墨家后学之作,大都是先秦人物故事、寓言小品,文简理丰,辞约而精,现存《尹文子》二篇,系魏晋人伪托之书,分《大道上》、《大道下》二篇,其大旨本黄老刑名家言,泛论大道无形,检形定名,以仁义礼乐名法刑赏为治世八术。

[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第3篇:渔父文言文翻译

导语: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渔父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渔父

先秦:佚名

屈原既放,游于*潭,行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淠喽?锲洳ǎ恐谌私宰恚?尾火j其糟而?f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⑾而笑,鼓?ざ?ィ?烁柙唬骸安桌酥??遒猓?梢藻?嵊В徊桌酥??琴猓?梢藻?嶙恪!彼烊ィ?桓从胙浴?/p>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边上游荡。他沿着*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里,葬身在*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注释

⑴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⑵颜*:脸*。形容:形体容貌。

⑶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⑷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

⑸???ǔ):搅浑。

⑹?:吃。糟:酒糟。?f(chuò):饮。?(lí):薄酒。成语:哺糟?f?

⑺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⑻沐:洗头。

⑼浴:洗身,洗澡。

⑽察察:皎洁的样子。

⑾汶(mén)汶:污浊。

⑿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⒀莞尔:微笑的样子。

⒁鼓?ぃ阂“谧糯?啊!9模号拇颉?ぃ?ì):船桨。

⒂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⒃濯:洗。

⒄缨:系帽的带子,在颔下打结。

⒅遂去,遂:于是。去:离开。

⒆不复与言,复: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