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的故事(优秀篇)

第1篇:孙膑的故事(优秀篇)

导语: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著名*事家,晚年著有《孙膑兵法》留世,书中主要记载了他的生平参与的战役及对*事战争的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孙膑的故事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足智多谋的孙膑

章立

战国时期,魏王第一次见到孙膑,就想了一个办法,要试试他的才能。魏王在宝座上坐下来后,对大臣们说:“我坐在殿上,看看大家谁有办法让我从殿上走下来。”

魏王话音刚落,一个武将惊慌失措地跑过来,大声喊道:“蛇!大王您的背后有毒蛇,快跑!”魏王听了,面不改*地说:“你这个小诡计,怎么能骗到我呢?”这个武将只好无趣地退了下去。

这时,一个文官跑过来,装模作样地说:“大王,您的御花园里有一棵枯树开花了,而且是满树的金花,请您快去看看吧!”魏王冷冷一笑,动也没动。这个文官只好退了下去。

大臣们一个接一个,什么花招都试了,魏王还是稳稳地坐在宝座上。

这时,庞涓奏道:“臣有一个办法,定能让大王走下宝座。”

魏王道:“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庞涓说:“我去殿后放一把火,大王必定会走下宝座。”

“你想用火攻?不愧是一个好办法!”魏王笑着说,“你太放肆了!”

庞涓听了,吓得赶紧跑开了。

魏王看了一眼一直不动声*的孙膑,说道:“听说你是鬼谷子先生的高徒,想来一定有妙计。”

孙膑说:“大王,您已经打定主意不下来了,就是神仙也无计可施啊!”魏王听出孙膑话里含有恭维的意思,心中一喜。孙膑接着又说:“不过,要是换个位置的话,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要是您站在殿下,我倒有办法让大王自己走上殿去。”

魏王摆摆手说:“那还不是一样。,不过,你既然说了,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自己走上殿去。”说完,魏王离开宝座,走到殿下站定。

魏王笑着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走上殿去呢?”

孙膑说道:“大王,我已经让您自己走下殿了。”

魏王这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连夸孙膑足智多谋。

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魏王自己从殿上走下来呢?孙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从正面去思考问题,而是从反面着手考虑问题。没想到,孙膑竟然达到了目的。

同学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也要像孙膑那样,运用巧妙的方法来解决。

孙膑是战国时代哪国人

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著名*事家,他的生卒年日已不可考*,但是他的出生地点可以考*,现在他的墓受到如今孙氏后代的保护,就安在他的故乡,他出生于今山东临沂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位于齐国境内,所以从出生地域划分,孙膑应该算是齐国人。

不过古代的国籍观念没有我们现在这般强烈,因为毕竟统属于大周诸侯国,尽管已四分五裂,但是根出一脉,都是炎黄子孙,那时生为本国人,却在他国谋事的人有很多。而像孙膑这样,生于齐国,却最先开始想报效的国家是魏国,而魏国当时还是齐国的威胁者,除了故士国籍观念不强,那时的人们更崇尚择明君报效,哪里更能施展自己的报负,在秦朝做将*的公孙衍其实是魏国人,当时被秦朝新君开明的施政方针,求贤若渴的诚意所感动,拜入秦庭效力,虽然时间长了,受到秦国内秦人的排挤,回到魏国反过来又带兵攻打秦国,这样的历史人物在那个时代还有很多,群雄逐鹿的大争乱世,更能激发有识之士,有才之士,想要大展拳脚的雄心,他们把个人的机遇和价值看得比国土更重要,因为完全有可能,他们可以自己去另外开创一个国家,所以,国土的界线并没有那么清晰恒定,并不能拘束有识之士想要报效他国的想法。

孙膑后来还是回到了齐国,仍然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可见,那时的*环境对于人才的流向也是没有限制的,大家都是公平竞争。

第2篇:孙膑膑膝的故事

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膑膑膝的故事,欢迎阅读。

孙膑,齐国阿地(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他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

孙膑少年时便下定决心学习兵法,准备做出一番大事业。成年后,他出外游学,到深山里拜精通兵法和纵横捭阖之术的隐士鬼谷子先生为师,勤奋地学习兵法阵式。孙膑很快就掌握了《孙子兵法》的精髓,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鬼谷子非常高兴。

庞涓与孙膑同窗学兵法,他对孙膑的才能十分忌妒,但表面上却装作和孙膑很要好,相约以后一旦得志,彼此互不相忘。后来,庞涓先行下山,投奔魏国,得到魏惠王的重用,被提拔为将*。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远不如辅佐齐国的孙膑,感到他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把孙膑“挖”到魏国来。

孙膑到来之后,他先是虚情假意地热烈欢迎,而后委之以客卿的官职,孙膑自然对不忘旧日同窗之情的庞涓感激万分。然而半年之后,庞涓盗用法令,罗织罪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对他施以膑刑,脸上也刺上字,目的在于从精神上消蚀孙膑。当孙膑知道是庞涓陷害自己后,就想法设法摆脱庞涓手下的监视,准备有朝一日逃离虎口。

不久,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暗中探访孙膑,把他藏入车中带回齐国。在一次王公贵族的赛马活动中,大将田忌将足智多谋的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在齐威王面前,孙膑畅谈兵法,尽叙平生所学,受到齐威王的赏识,被任命为齐*师。后来,在齐魏马陵一战中,庞涓被孙膑打得“智穷兵败”,无颜见世人而自刎,孙膑从此名扬天下。

孙膑的确是位杰出的*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深知忍字秘诀的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面对“朋友”的诬陷,他仍能忍隐不发,潜心等待时机的到来。这不但需要惊人的耐力,同时也要有一种卓越的审视力和观察力。罗曼·罗兰说得好:“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所以,当你面对挫折时,不要低头,不要丧气,昂起头,挺起胸,用“希望”与“勇气”去战胜它,铸造一个丰富而充实的人生。

第3篇:孙膑的故事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

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第二年,齐威王命田忌做主帅,孙膑做*师,率*救赵。

田忌打算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不同意,说:我们应当避实击虚,攻其要害,如今我们不如率领大*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一定回师自救。既解除了赵国的危急,又可打击他们,岂不是很好吗?

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果然,庞涓丢下赵国,急速回*。走到桂陵,不料孙膑早已在这里设下埋伏。魏*指手不及,被齐*打得大败而逃。

庞涓在作战中,看到齐*战旗上有个斗大的孙字,不由得大吃一惊,说:原来孙膑还活着,我中了他的计了!庞涓收拾好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了大梁。

过了十三年,魏惠王又派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不断地向齐国求救。这一次,孙膑还是采用桂陵之战的老办法,不去直接救援韩国,却去攻打魏国。

庞涓率领魏*,日夜不停地往回赶,这时,齐*已攻入魏国境内,占领了不少地方。这次,孙膑制定计策,下令齐*退兵。

庞涓见齐*退兵,就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第一天,他追到齐*扎过营的地方,只见营地上到处都是煮饭用的灶。他叫人点了一点灶的数目,不觉吃惊地说:想不到齐*竟有十万人吃饭,人数真不少呀!

第二天,他又追到齐*扎过营的地方,再叫人一点,发现煮饭用的灶减少了一半。他高兴地说:看来已有不少齐*逃跑了。

到了第三天,庞涓发现齐*煮饭用的灶又大大减少了。他更加高兴了,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胆小怕死。他们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已有一大半跑光了。

庞涓命令抛下辎重,只带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击齐*。他哪里料到这正是孙膑用的减灶诱敌之计,引他追击。

孙膑预料他当天晚上可以赶到马陵。于是命令士兵把大树砍倒,堵塞道路,只留路旁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在光光的树身上写了这样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又命*中弓箭手,埋伏两旁,就在那天晚上,庞涓果然赶到马陵。他走到那棵大树底下,见道路被树堵塞,就命人搬树。

他看到树身上好像有字,就命人取火来照。庞涓还没来得及把树上那几个大字看完,齐*已万*齐发,庞涓身中数箭,自知兵败难逃,就拔剑自杀。庞涓临死时,还不服输,愤愤地说:想不到叫孙膑这小子成了名!

从此,孙膑的名气就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