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论文
孟子“性善论”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子“性善论”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性善论思想体系。“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孟子仁政学说道德归宿和理论依据。性善论强调了后天人的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它的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们关注孟子性善学说,研究其意义,是因为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家之言,仅仅探究性善和性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孟子性善论在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平等性、主动性和社会性。他为了促进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化方法,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这些探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应该指出,孟子性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的确有借鉴之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今天我们追求的“善”的精神层次要远高于孟子的“善”。
今天,我们对孟子性善思想的探究,其意义就在于对现代人的实践生活提供某种深刻、有益的启发,进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即孟子认为的“浩然之气”这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孟子高度评价了这种“浩然之气”,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并推崇那种可以做到真正“不动心”的人。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以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去努力打造真善美的统一。人只要顺着善的要求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义之邦”、“文明古国”,孟子的“性善论”起过重大的作用。今天我们提倡“精神文明”,从孟子的“性善论”中仍可得到有益的启示。
我们今天所讲的“善”指的是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贡献,这样的人便是“善”的人。而现实中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构成却严重失调,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以孟子“善”的境界出发,我们应该把对个人享乐的价值追求转化为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把那种获取自利的个人主义,转向为全社会成员谋求共同利益的集体主义道德观;拥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才能够重塑自我,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这又对我们今天的腐朽现象的治理以及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拜金主义作风、享乐主义作风有着积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追求自身利益自尊自爱的同时,也能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爱护他人,是社会和谐和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想以同类意识导向善,必须有一种约束机制,就是人的精神自律,其基础就是人同同类产生的道德责任感,它要求人际间的和谐,由我及人的道德实践。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得先要满足他人的需要,达到共同创造社会产品,彼此配合、联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孟子整个性善论都是从人心本善为理论出发点,将重心放在主体这种自觉的道德完善的实践中,突出这种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积德行善、诚实信用、抑恶扬善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要求和准则。只要坚守善的天性,并且持续不断地努力,完善自我就一定能达到君子的高尚道德境界。反之,丧失了善的天性,就会走上歧途甚至绝路,沦为品行卑下的小人。
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因此一个人能否保持善的天性,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决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情,而必然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于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者来说,情况尤其如此。这对我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有诸多积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