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十大老街介绍推荐

台州十大老街介绍推荐

  长街漫漫,古韵悠悠,一任岁月荡涤,静卧老城深处。斑驳的青石板、老墙壁上的绿苔、回味悠长的老屋老店…一种无法言说的恬静与亲切,她是一种思念、一份牵挂、一段乡愁记忆。繁华几经沉浮,沧桑人文,古风不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台州十大老街介绍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台州十大老街介绍 篇1

  1、仙居皤滩古街(原滋原味)

  皤滩古街位于仙居城西25公里处的皤滩乡内,早在公元998年前,皤滩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古街形似一条龙,西龙头,东龙尾,中段弯曲成龙身。龙头所对正是五溪汇合点,龙尾所在处是一座国内罕见的砖雕牌坊,高3.5米,跨度8米,所用砖头外表上刻着一组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仙鹿、花卉、人物等图案。古街区还保留着众多的“明清家具”及明清遗风,“古民乐”、“花灯”、“民间大戏”、“明清茶道”、“八大碗”等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

  2、路桥十里长街(涅磐重生)

  十里长街是台州路桥市场的发源地,是路桥商贸历史发展的缩影。早在东汉时,当地人民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网,沿河而建,向南延伸,在邮亭一带设立驿站。宋代,路桥设镇,商风浙盛。十里长街初具规模后,逐渐沿河向南、向北发展,与石曲街和河西街相衔接,在南宋时期得到大规模发展。至明清,路桥商贸繁荣,成为浙东南著名商埠,十里长街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万物涌市,万商云集”的盛况。十里长街傍南官河而建,沿街房屋为明清街屋结构,以斗式吊楼二层为主,吊楼与底楼结合处的廊下三角撑雕有花鸟、人物等各种精致图案,街道以青石板铺设,包含河西街、邮亭街、路北街、路南街、下里街、新路街、石曲街等七个街区,总长达5公里,它傍河而建,颇具江南水乡之神韵,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路桥旅游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他是以明清古街古巷为特征,以传统商贸、人居文化为内涵,集商贸、旅游、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3、海门老街(涅磐重生)

  海门老街原称北大街,又名北新椒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海门港正式立埠通商后,此处街道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荣,是当时海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淀着浓厚的台州历史文化。

  由于年代久远,老街的建筑逐渐被破坏。2001年,椒江区人民政府投资8000万元,对老街进行改造,如今老街南北长225米,占地面积共计31亩。

  这条浓缩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海门老街,保留了不同时期的风格。据说,旧时老海门人赴上海谋生,致富后重归故里,依仿旧上海的模式,建起了一部分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加之街上店铺生意兴隆,由此得名“小上海”。故老街南北风格不同,北面多为欧式建筑,南面先有明清建筑,后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给老街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4、黄岩桥上街(基本消失)

  桥上街位于古代黄岩西城门(液金门)外,东依西江,南临西官河,紧连五洞桥。桥上街古名西桥,以西江和五洞桥得名。南宋时,为赵氏宗室定居地,有19人中进士;又是著名人物如南宋赵师渊、赵师雍,明末吴执御的故里。

  桥上街是商贸之街。陆路是黄(岩)永(嘉)捷径的起点,水道西江是澄江最大支流,源出太湖山,流至桥上街之北注入澄江,全长22公里。西官河连接西江,至桥头王闸。西江与西官河是黄岩西部及邻县竹木柴炭通往县城的主要内河,至五洞桥终点。桥上街地处水陆通衢的始终要地,历史上商贸活动十分繁荣,300多米长的街道,遍布各种商号,经营大小数百种商品交易。每逢集市日,人流如潮成为黄岩城区最热闹的街市之一。

  5、临海紫阳古街(原滋原味)

  紫阳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名,全长1080米,为南北走向,是目前国内最长、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街区,更是临海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州府城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然而,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古街的生态环境、空间形态、大批文物古迹遭到建设性地破坏。从2004年9月开始,市府城保护和开发管理委员会对紫阳古街进行保护性修缮,在保护好古街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挖掘古街相关的历史人物、古井、古牌坊、古桥,重开百年老店,并整合和引入了临海词调、越剧等文化要素丰富内涵。

  保护性修缮后的紫阳古街两侧均为二至三层木结构建筑,整条街保留了明清建筑风格,灰雕灰线精美而吉祥;五堵跨街而建的防火墙别具特色,再现了府城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繁华的商业盛况。

  6、临海西门古街(原滋原味)

  临海西门古街始建于晋代,全长637米,是台州府城历史上西出通往杭、金、衢的必经之路。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街绝大部分房屋破败不堪,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临海市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对西门古街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如今,西门古街再度焕发生机,近30家百年老店重新开放,100余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家入驻,修缮后的西门街与紫阳街形成“7字形”,再现了临海古城浓厚的人文历史和商业繁华的盛况。

  7、椒江章安古街(已落没)

  章安古镇与台州城区仅一江之隔,从市区到章安老街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古街全长660米,呈东西走向,清末民初,章安街上遍布着方氏药店、黄裕泰当铺、南北货号、大型酒坊以及竹木柴炭、米业六陈、铜锡铁匠、蔬菜水产、饭铺客店等商店作坊,可谓百行百业,一应俱全。

  如今的老街上,还是延续了当年的一些行业:老匠人的秤店,南北百货店,布店等等。目前,章安古街墙门店尚留有六七家,其中最大的一家是有199年历史的“方万盛”药号,在台州独一无二。横跨在回浦之上的章安桥,始建于汉代,旧称赤栏桥 ,今桥为清乾隆45年(1780)重建。

  8、仙居白塔老街(己落没)

  白塔镇地形呈哑铃状,老街主要集中在古街北、南。东街短,长约百米,西街长约300多米。两街中间横贯着白塔文明街,为主街道。白塔古街北端的白鹤殿还有供人休憩的路廊(驿站),属下街村,由此可见,白塔镇旁依永安溪,既是一个商业重镇,也是交通要道,驿站就是一个见证物。临近街口,有一条里弄,与白井路相通,有一处三合院,台门有些破落,但白墙黑瓦,台门、重檐、马头墙、道地等民国民居建筑风格清晰可见。进入南街,石板路面保存完好,两边的石阶高出地面。街中留有的最大的建筑物是一座供销社大楼,供销社虽然是早期产物,其鼎盛时期应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当地的一个地标。门头留有大大的那个年代的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为人民服务”、“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沿街有长1米2米不等的柜台,下面是半米多高的长石板砌的.,上面是30厘米高的木料,总高到人腰际,在这样的柜台上做生意,肯定要比店内交易要直观……当年的商业繁华依稀可见。街中心有一处30平方米左右的道地,成了街中“舞台“,遥想当年人流如织的长街,这处最开阔的道地成为古人的什么活动场地呢?边上遗留着捣臼等,当街墙角给扣了一只生锈了的铁锅,这让现代人的我颇为好奇,产生文化上“断层”之感。

  9、温岭温峤镇温岭街(2008年一场大火烧毁34间)

  明清古街——温岭街仍保持着原貌,古街建筑是典型的“河街相邻,水陆平行”的江南古街,南北走向,总长约1500米。温岭街分上街、中街、下街,街东临溪,隔溪又一单边街道,故又有前街、后街之分,街道为石板路面。因其地水自南而北,上街地处南段,长约500米,宽约4.5米;中街长约155米,宽约3米;下街地处北段,长约320米,宽约3.5米;后街在中街、下街东边,隔溪相对,平行延伸,系单边街道,北至内河轮埠头,长约530米,宽4米。前街多为二层楼的木建筑双面街,后街多为二层楼的木建筑单面街,街面多铺石板。街道较阔,有些地方有过街楼。街旁皆为明清所建的木结构瓦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视野开阔,通风良好。多为前街后院,数不清的小四合院沿着街道两边,呈孤形状向南北方向延伸。古院格式多样,有长方形的,回字形的。古院大多以姓取名:“谢家里”、“江家里”、“程家里”、“林家里”、“春和里”和“朱家里”等,布局为四合院,由正院、后花园、天井、正厅和两侧厢房组成,两侧厢房对称,均有回廊通向正厅,屋梁、房柱粗大建筑布局严谨,相素大方,繁简得体。柱头上施斗拱,斗上多施鸟形拱、花拱、象鼻拱。斗拱上雕镂着形象各异的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几何图案。花板上更雕刻着花样繁多的花纹图案和文字。温岭街民居之间为小巷小弄,分而不隔,处处连通。前后街之间以多座小石桥相接。其中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石桥较为精致。桥墩由石梁组成,梁道雕刻成龙形。前街有一口造于清代的当街井,名为古井甘泉。从沿街侧墙上斑剥的“新德和茶食店”和“绸布庄”、“永禧堂参药号”等招牌字迹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昔日“三里长街,店铺千家”的繁荣景象。每逢农历一六的集市日,街上车水成龙,南货北和农产品购销两旺。除坐贾和作坊之外,还有走足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不绝于市,赶集的摩肩接踵,热闹纷繁。温岭街因商贸发达而闻名于台州六县。民国三年,太平县改名时,因温岭街的繁荣而改名为温岭县。

  而今的温岭街每逢集市日,依然热闹非凡,店铺林立,有卖铁器、做糕点、制作灯笼的小作坊,传统的手工艺和古老的街道相依相存。

  10、天台三角街

  三角街长50米,宽约2米,为南北走向,现街名改为“三角巷”。旧时的三角街连接着古永清街(现中山西路)与溪头码头,因与永清街呈丁字形的三角,所以人们就一直称这条街为“三角街”,而老年人都简称为“三角”。溪头一直是天台通往临海的水运码头,旧时这儿船只点点,相当热闹,各路行贩汇拢于此,商客云集,旅客行程匆匆,大多在此歇担落脚。当年从永清街经三角街,出广济门,过中巷,就可抵达溪头码头。所以三角街指的就是永清街至古城门洞——广济门这段街道,当时的三角街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人们沿街设铺,人来人往,十分地热闹。街两边均为二层的木房。

  三角街的西边有古井一口,名“三井”,旧时此处共有三口井,筑城墙时,填塞了其中二口,现只有这么一口了,此井传为晋阐法寺之洗菜井,名灵源井。井形如畚斗,所以人们都称其为“畚斗井”,有石级至井底,井水源远流长,干旱不涸,可惜的是近年此井已湮塞。在三井的东侧有一殿,名“三井殿”,祀黑龙大帝,殿前建有戏台,现殿与戏台已联为一起。三井殿香火自古以来极为旺盛。

  台州十大老街介绍 篇2

  1、路桥十里长街

  位于路桥区闹市区,傍南官河而建,北起河西街,南到石曲街,总长度在3.5公里以上,民间称为“十里长街”。

  青石堆砌的大街小巷,鳞次栉比的店面民宅,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精雕细琢的飞檐灰雕,逶迤连绵的河水,随处可见的河埠桥梁,如同一幅淡墨渲染的江南水乡画卷,意境悠远,让人留恋。

  街边的粉墙黛瓦的旧式老宅错落有致地位列路旁,脚下就是那青石板路,小路穿梭其间。走得累了,在一处桥檐、石凳上顺势坐下来。只需静静地坐着,心也跟着平静下来,好似连时光都不忍打扰这里的安宁。

  十里长街,如同一本泛黄了的线装书,记载着历史厚重的记忆,记载着老街上每一刻幸福的时光,正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

  2、临海紫阳古街

  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

  从临海市区拐几个弯,喧闹渐退,紫阳古街便缓缓在你眼前铺开。

  这是一条南北贯通的老街,全长1080米。街道两旁,是唐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结构颇为讲究,一般为两层木质,是清一色的前店、后坊、中客堂、上住房。

  沿街而走,茶食铺、草药铺、百货铺、五金铺三三两两,传承了祖业的新一代店主会探出头来,朝你莞尔一笑。

  3、椒江海门老街

  老街保留了不同时期的风格,北面多为欧式建筑,南面先有明清建筑,后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新中国后又加入了文革的色彩,使老街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老街老街,就是浓缩了时间,留住了记忆。你看,在这里,什么样的记忆都能找到!

  海门老街的石板路并不长,挂着漂亮的雕花灯笼,两边是一些陈旧、安静的小店铺。

  4、仙居皤滩古街

  皤滩古街以其十分独特的龙形结构引来不少国内学者。这条古街长达2.5公里,新建的街道已将它拦腰截断,分成上街、下街两段,下街模样依稀,上街则保存完整,大量的古迹也集中在上街。

  皤滩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商贸古镇,现存一条东西长三华里,呈“龙”型弯曲有致的古街。

  皤滩,就像岁月的秘密心脏,深藏在古老的历史深处,一直不愿披露自己曾经的辉煌。

  至今古镇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蜿蜒曲折,街两旁的唐、宋、元、明、清等古代风格的建筑保存完整。

  5、椒江章安老街

  历经了二千多年的峥嵘岁月,朝代更替,沧桑巨变,如今章安给我们留下的是喧闹后的宁静,繁华后的安逸和辉煌后的积淀。

  青砖黑瓦,当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古街上,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时光。古街上,房屋鳞次栉比,南朝古刹、叶氏宗祠、古桥梁、方万盛药号等遗迹无不彰显着其悠久的历史。

  6、黄岩潮济老街

  在永宁江的上游,有一条寂寥冷清的老街。走进老街,那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的鹅卵石,临街早已掉漆有些腐朽的斑驳木板,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悠久与沧桑。那木门白墙黑瓦的老屋,雕工精美、寓意深远的斗拱牛腿向人们昭示着它曾经的热闹喧嚣与繁华。这也是现黄岩区保存较好的清末民初建筑群。这条街就是潮济老街。

  潮济在历史上是一座水陆转运码头,是黄岩近代重要的水陆联运枢纽。早在宋朝,潮济已经成为商贸重镇,商贾云集,物流通达。千余年来,是商贸繁荣的集镇要地。潮济老街当时的繁荣正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主街、横街、支街等主要街道。

  老街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至沚江亭,长约260米,街面宽3.5米,街两边开有货行店、药店、饭店、布店等各种店铺。站在街上,一眼望去,老街两侧密排着店面,那一溜儿排开的老房子,富有韵律之美。两边都是两层的木屋,有着宽宽的屋檐,正是江南特色,是为了下雨天方便商家做生意或者给路人避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