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在《白鹿原》中,新娘会做一手好面条,是给娘家长脸的必须本领。由此可见,美食,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尺微童,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美食上。在冬至,我期待着饺子;在腊八,我渴望喝一碗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在元宵,我又爱上了汤圆的软软糯糯而伴随着香甜的味道。九龄左右,老师告诉我,冬至吃饺子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腊八粥满着温暖,和谐,吉祥之意,是人们汇集全年食材,庆贺丰收的;汤圆具有圆润饱满的形状,看起来喜庆,又谐音团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随着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了解,我慢慢感悟出经典的韵味。《红楼梦》中的“糖蒸酥酪”、“冷香丸”等美食都有详细的记载。在资料中,我知道了唐朝就有了冰激凌,还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酥山”大部分前面带有“番”的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例如“番茄,番薯”,宋朝就开始使用公筷……当然,有不少人倾尽全力把经典作品中的美食变成现实。他们会为了收集材料而奔赴不同的地方,会为了花蕊而一点一点的剥花瓣,会翻遍古籍资料,然后将成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我想,这也许就是“守护传承”。
通过节目,我知道在云南,松茸长出来的季节,村子里的人们天刚蒙蒙亮就急忙起床上山,生怕晚去一步就被别人摘走,渴望通过采摘松茸卖出好价格来充实家用。摘完松茸以后,人们会埋好菌坑,渴望着新的松茸从中长出。新鲜的松茸,只需要用黄油简单地煎一下,便是香气四溢,浓烈袭人的一道美食。而在广西,新鲜的冬笋砍下来进行加工,便是螺蛳粉的重要配角——酸笋。松茸和笋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接受了它的馈赠的人也努力地保护它,期望着新的馈赠。而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时,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了劳动和智慧的人们。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就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对节日美好的祝愿。在一茶一饭中,给人们美好的文化归属感和幸福感。也许那是每个中国人独有的“家的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