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
摘要: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和艺术角度来分析《桃花源记》所体现的特点。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艺术;特*;归隐;体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紫桑人(今*西九*市)。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熟的诗人,也是*文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父亲都曾经做过官,但到了陶渊明时家境已经没落。在早年的时候,陶渊明就对老庄的学说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就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希望自己将来能“大济苍生”。但是,他生活在晋宋交替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反动们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要职。这使得本是出生于没落的贵州家庭的陶渊明来说,则是遭到无理的压抑,黑暗污浊的现实,使得他们理想难以实现。而自己的一腔热血,“大济苍生”的志向也将不能得以实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对于陶渊明这样的家庭来说,当然的,也就是“壮志难酬”了。而陶渊明的*格耿直,清正廉明,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情感。这个矛盾,使得陶渊明表现出出仕与归隐的反复,也表现出归隐后内心的苦闷与愤憾。
陶渊明的出仕很晚,是到了29岁时自己才出仕。但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的几次做官,都不过是些参*、祭酒等官职,这使得陶渊明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且还必须降志辱身与官场中的人周旋,这本来就是与他自己的*格是格格不入的,而陶渊明又在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隐逸之风盛行的这个时代下,陶渊明向径着“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生活。后来,在从彭渗县令上他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终而辞官归隐。从此,陶渊明就再也没有出仕。
隐逸是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绝望之后采取的一种消极的反抗,表现了他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归隐田园,躬耕劳动的高尚品德。
《桃花源记》是在陶渊明隐逸多年后写出来的,是陶渊明写自己归隐之后的亲身体验,这是可以从《桃花源记》中看出来的。《桃花源记》,其实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序。陶诗前有着一个序,是陶渊明作诗的特点。而《桃花源记》恰好是陶渊明在写《桃
花源诗》前所作的一个序。这篇序,是所有诗前的序里最长的一篇序,有三百余字,这也是写得最好的序,因而也就成为*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其实,在这里可以说,多数人能知道《桃花源记》的内容,但《桃花源诗》的内容都知道得不怎么全面,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桃花源记》的诗序的魅力远超过了本诗的魅力。可见,《桃花源记》是怎样的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序。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给我们创造出了一幅*的生活景象,在魏晋时期,天下大乱,文人士夫们看秀了战乱的乱世之中对“*”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他们都各自隐逸,使得他们在隐逸的过程中获得的独特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对于“*”产生了新的感悟,其中,陶渊明是最大的成功者,在他早年的时候就受老庄学说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主观改造并吸取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结果,并亲自参加生产劳动。”[1]梁启超在谈及陶渊明的身份时提出:“老实说,他不过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4]躬耕生活一方面结束了他“身为形役”的痛苦走向了和平。
“*”是一种关系的范畴[3]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人体系的框架,则是由人引向周围各方面的关系所构成的,而这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趋于平和则就是“*”,陶渊明把这一理念融合在自己的躬耕自资的体验之中筑造了“桃花源”,在这美好之中散发。
在《桃花源记》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出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这虽然是不能实现的“乌托邦”,但也会令人神往,桃花源,是一个人间的乐园,在这样的乐园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梦幻般的桃源美景,“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往来耕作”[7]这片宁静的沃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条件,于是也就有了“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3]的其乐融融的场面,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每个人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自给自足,桃源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自然而又井然有序的家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4]人们在这片天空下安排农事,在这片有限的土地上,桃源人世代都遵守着这片特有的秩序,使得他们得以创造出万世的幸福生活。
《桃花源记》中的人们,是为了“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4],都与世隔绝,没了外界的消息,哪里还知道五百年后仍是乱世,在文中,仅用“皆汉惋”来表现桃源人的反应,而二字寓意深远,他们在叹惜“外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尔虞我诈时,更是叹惜世间之大唯有“桃花源”才是一片真正的“乐土”,在“桃花源”里,有一个时点,那就是“无君”,(宋)王安石在其《桃源行》中说:“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5]在桃源里,人与人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阶级*,只有父子关系,桃花源与世隔绝,那里没有等级观念,人人讲平等,没有*队、*、更没有“君”,他们都不受干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男女老少都“怡然自乐”。这里的习谷人情是美的,他们的衣着和习俗仍至耕作方法,都“悉如外人”,但是,他们善良多情,桃源人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勾心斗争,人们共同劳作,共同照顾家人。“老召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虽说他们长久的避世,但也并没有使他们淡序人情事故,当“渔人”误入他们的世界的时候,人们只是“大惊”,问明来人的身份之后他们“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4]随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在桃花源里,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和美好,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由于存在阶级*和阶级剥削,*者对被*者都冷酷无情,人世上到处是悲剧,但少有人情的温暖,更不用说是有桃源人里的这样的生活现象的出现,在桃源里,才真正的是人的世界。
“桃源”的理想社会是陶渊明自然观的反映,对陶渊明的自然观的研究,曾引起过
积极的讨论,历来认为陶渊明的自然观为一个新的自然观,并没多少的争议,朱光潜先生认为:“至于渊明是否绝对有没有受到佛家的影响呢?寅属先生说他绝对没有,我颇怀疑,渊明听到莲社的议论,明明说过它发人深省,我们不敢说‘深省到底究竟是什么’,‘深省’却大概是事实。”并且认为《形影神》三首也为佛家大乘精义,朱自清先生提出:陶公文集所引《庄子》为最,次为《论语》,实为“儒教道家化”的表现。
陶渊明所赞美的桃源社会,有点“小国寡民”的味道,祭祀活动是有的,但活动方
式沿用“古法”,生活是富裕的,但衣著“无新制”。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由于受到历史的限制,他只知道追求美好的社会,但又不知道历史的发展会使社会变得怎么样,他理想中的社会就是“小国寡民”式的,所以他的社会理想带有复古的**,应该说,这是他思想中受到道家影响的一面,道家主张“绝圣弃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陶渊明把这些道家的思想形象化了,认为“智慧”是徒劳的,看看“草荣木衰”也可以知道四季的变化,不过,陶渊明说“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只是在赞美桃源社会的和平欢乐,倒不一定是否定智慧的作用,在道家看来,尘世上的争名夺利和尔虞我诈是由于有圣人和智慧的缘故,只有绝圣弃知才能做到“民而无争”,陶渊明看够了尘世的污浊和人心的狡诈,在疾恶的时候便与道家的“绝圣弃智”发生了共鸣,“于何劳智慧”,是对统治而发的,反对他们用种种人为的封建法规来统治*,在陶渊明看来,统治者动心机,用智慧,不会给百姓带来幸福,只有不“劳智慧”,才能出现“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的幸福景象。
参考文献:
[1]葛晓音《八代诗史》[m],陕西*出版社,*年2月版。
[2]《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m],上海*出版社,1986年。
[3]路日亮《价值哲学视野中的*社会》[g],《光明日报》,2005年12月30日。
[4]陶渊明《桃花赏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源诗并记》,韩兆琦选评《汉魏六朝诗》[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5]李斯斌《论的激化叙事与新自然观》[g],《四川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二期。
第2篇: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2)悉:尽,全。
(13)黄发:指老人。
(14)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5)要:通“邀”。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
(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扶:沿着、顺着。
(24)向:原先。
(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29)刘子骥:名?(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30)规:计划,打算。
(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
(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36)旷:空阔,宽阔。
(37)俨然:整齐的样子。
(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39)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叫的声音。
(40)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41)延:邀请。
(42)为:对,向。
(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45)具:同“俱”,完全,详尽。
(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47)既:已经,以后
(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补充: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林尽水原: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相闻:可以互相听到。要:同“邀”邀请
第3篇: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高一作文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题记
家,是*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你浪迹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兴奋异常,“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悠闲的。他悠然自得,自娱自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不是还观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风而知还”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自由的。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所写的都为真*情。试问,有谁能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我所羡慕的。他有胆识,也有勇气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即使他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这份坚持,让我感动。
陶渊明的一声,平淡无奇,**缤纷。他虽在*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陶渊明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读着亲切,回味无穷。
陶渊明,一个敢于追求自我的人。喜欢他,不仅喜欢他的诗,他的词,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令我着迷,也令我向往。
陶渊明所做的一切虽已成历史,依旧受人们喜爱。这就是自然的影响力。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大自然,没有人不热爱朴素的生活。
这些,只有陶渊明做到了。他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