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初中九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

  首先,对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的感谢!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压力大,又新添了化学学科,学生面临毕业升学。可以说初三的一年将基本决定每一个学生的前途命运。

  一、学校为初三毕业班所做的重点工作

  中考牵动着千家万户。初三年级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各位家长所关注的。学校为了做好初三年级的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调配优秀教师担任初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初三年级的教师整体呈现出了敬业、爱生、奉献的良好精神面貌,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力量,也是我们学校信赖的一支队伍。初三的每一位教师也都深知责任重大,都在千方百计把教育学生的工作干好,各科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也有了很大突破。

  2.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备课组内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上课有效率、学生有收益、教学有质量。

  3.开学第一周,学校先后召开了初三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三年级家长会,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家校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二、初三学生特点及管理措施

  初三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初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

  通过开学一周以来的观察以及与老师们交流,发现整体上学生比较稳定。可能毕业班的角色使学生重新给自己定位,使他们多多少少都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出路,所以普遍沉稳了一些,学习的心态都有一定积极的变化,但也有差异。

  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存在三种类型

  ①信心型

  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各科均衡发展,历次考试成绩稳定,对考试充满信心

  ②情绪型

  这部分学生渴望上高中,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成绩经常波动,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有时思想消极,自感考高中的难,对升学感到迷茫,情绪上摇摆不定。

  ③放弃型

  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行为习惯太差,考学无望,以致有时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一部分学生即所谓的“问题生”,最容易给教学带来麻烦。

  三、如何应对初三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

  1.仔细观察

  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初三学生的情绪变化,像春天的天,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细雨绵绵。因初三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之中,情绪变化很大。孩子比以前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表。

  家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去了解孩子,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绝不是捕风捉影,家长的这种敏感是可以在实际锻炼中提高的。不妨从捕捉孩子的变化线索入手:

  语言 孩子说话声音忽然变轻,或声调不如平时自然,或故意把某些词说得让你听不清楚,或讲话语无伦次,说明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因为撒谎而心虚。

  表情 主要是眼睛,说话时不敢看你,或避开你的眼睛,表情一反常态,或紧张或焦虑不安。

  行为 行为古怪,躲躲藏藏,做事心神不宁,一看到家长就想停止他正在做的事。

  梦 孩子告诉你他的梦的内容,比如做的噩梦,也许是他有什么很压抑紧张的事所致。

  绘画 孩子在草稿纸上的信手涂鸦有时也能反映一些信息。

  要细心观察孩子,学会与孩子对话。家长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不可能对孩子的言行熟视无睹。孩子的内心隐秘总会通过种种迹象显示出来。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儿童那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而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但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做父母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机,才能与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种种矛盾,顺利地走过第二次断乳期,顺利地走过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

  2.平等尊重加强交流

  假如你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到最后形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初三的家长经常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分”,很少有家长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你们班级发生些什么事啊?”孩子兴高采烈地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冷漠的不当一回事,要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回到他已经累了一天的学习上,孩子会怎么想呢?例:不能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让他感觉到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助威。

  交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主动找你谈话,若他能对你建立相当的信赖感,孩子会把他遇到的困难和你述说。另一种是你主动找孩子谈话。此时,你只能先以试探性地的随便谈谈,问他学习上的情况、同学之间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在谈话中发现学生的“触痛点”。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偏差:

  场合不当 比如在饭桌上训斥,或在人多的时候揭孩子的短处,数落孩子的不是。

  愿望错误 希望孩子全盘接受你的观点,或按照你的要求发展,其实孩子和你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不一致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无条件认同你,显然会加剧亲子矛盾。

  态度错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