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的花原文及译文

第1篇:梅园的花原文及译文

原文:

岭南多梅,土人薪视之,非极好事,不知赏玩.余之寓昭平也,所居王氏*,后半山间,一株围数尺,高数丈,广荫四十步.余杜门不出,不见它植何如,问之土人,咸谓少与此比.然此株正在王氏舍东,穿其下作路,附其身作篱,丛篁榛棘,又争长其左右.余久为之动心,顾王氏拘*阳吉凶之说,不敢改作.顷遇花时,但徘徊路侧,徒倚篱边,与之交乐乎天而已.欲延一客饮一杯,竟无班草处.

一日坐*上,闻山间破竹声,恶?观焉.则王氏方且遵路??篱,以趋岁月之利.欣然曰:时哉!时哉!谕使辟路而回之,撤篱而远之,视丛篁榛棘而芟夷之,环数百步,规以为圃,曾不顷刻,而梅已??昂昂,立乎云霄之上,如伊尹释耒而受*,如吕望投竿而登车,如周公别白于流言而衮衣绣裳.西归之日,前瞻龙岳,回瞩仙宫,左顾魏坛,右盼佛子,其气象无终穷,悉在梅精神之中矣.

夫天地,昔之天地也;山川,昔之山川也.而俯仰之间,随梅以异,梅果异耶?果不异耶?梅虽无言,余知之矣.昔之晦,非梅失也,时也;今之显,非梅得也,时也.人以时见梅,而梅则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故虽寿阳之妆,不以为滥;傅说之?,不以为遭,而况区区管窥之异,又奚足一?捎谄淝?姑与客饮酒.

译文:

岭南有很多梅树,当地人把它看做薪柴,不是非常喜欢梅花的人,不懂得欣赏玩味.我旅居在昭平,住的地方是姓王人家的房子,屋后半山腰上,有一株梅树数尺环抱,有几丈高,树冠覆荫范围有四十步之广.我平日闭门不出,没见过其他梅树长得如何,向当地人问起,都说很少有能和这株相比的.然而这株梅树正在王氏房舍东面,(王氏)穿过树荫下铺路,靠着梅树身边做篱笆,还有一丛一丛的竹子榛棘,也争相生长在梅树旁边.我早就为这株梅树动心了,然而看王氏拘束于*阳吉凶的说法,不敢作出改变.不久遇上花开的季节,我只能在路旁徘徊流连,徒然地靠在篱笆边上,和他一起享受天然的快乐罢了.想要请位客人喝上一杯,竟然找不到共坐谈心的地方.

有一天正坐在*上,忽然听到山间传来砍竹的声音,我就拄着拐杖去看看.原来是王氏正要沿着道路增设篱笆,以求以后更多的益处.我欣然道:“正好啊!正好啊!就劝说让他们将道路绕过梅树,把篱笆后撤后远离梅树,看到丛竹杂木就砍伐掉,这样环绕梅树数百步的范围,圈划起来成为一个园圃,没用多久,梅树(看起来)就体貌端庄,器宇轩昂,挺拔卓立,直入云霄了.看上去就像伊尹放下农具而接受礼物,吕望丢下鱼竿而登上车子,就像周公辨清流言而穿上帝王服饰.后来我西行归去的时候,前观无尽山岳蜿蜒如游龙,回望无限景致动人若仙宫;再看这株老树,左看道相随,右看佛相伴,其中气象无穷无尽,都在这株梅树的精神之中了.

那天还是从前的天,山河还是以前的山河,而抬头低头之间,随着梅花的变化而不同.梅果真有什么不同吧?还是没有什么不同呢?梅树虽然没有说什么,我懂得其中的原因了.从前黯然失*,不是梅的过错,是时运啊:如今显赫,也不是梅的功绩,还是时运.人因为时运的不同来看梅树,而梅树的*格自有根本,从古到今本来就存在.所以寿阳公主以梅花装扮自己,梅不以为是滥俗,傅说以梅调?,梅不以为是劫难.更何况我狭窄片面的看法,又怎么能够在梅树的面前发此微不足道的议论呢?还是姑且和客人喝喝酒吧.

第2篇:梅花 / 梅原文及翻译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的赞赏,用雪喻梅的*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创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第3篇:梅花草堂集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翻译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弱项。文言文翻译也是高考语文试题必考的题目,为了提高同学们翻译能力,分享了梅花草堂集原文翻译给大家参考!

梅花草堂集

兰之①味,非可逼②而取③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④,故称瑞⑤耳。体*⑥,而不极于*,令人览之有余,而名⑦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⑧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⑨得而疏者耶?

注释

1.逼:接近,迫近

2.之:的

3.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4.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5..瑞:吉,善。

6.兼*:兼有各种颜*。

7.名:表达

8.肖:模拟……的神韵

9.不可:不能,不够

翻译

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是在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韵取胜,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兰花,兼有各种颜*,但她的**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同。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扩展阅读:文言文翻译技巧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谓语“小”。

4.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亭校阅水*。”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8.意: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梅花草堂集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