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学与精学的议论文作文
博学而笃志
李雨菲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到:“美凝结于集合而非元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处于如今这个提倡融合的新历史阶段,狭而深的专题研究固然重要,如何在不同领域之间搭建桥梁成为更关键的命题。
在学术方面,掌握多元知识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维度剥除当今网络背景下的信息茧房。
许多看似针尖对麦芒的矛盾其实都源自于对信息获取的不全面。比如近年来网络上充斥着有关疫情、疫苗的谣言,有些群众因为缺乏对相关生物知识的基本了解而造成信谣传谣的发生。他们只能从接收到的假信息中去选择相信的内容,因此往往陷入传播恐慌的圈套,这也是为何虚假信息受众大多指向老年人的原因。倘若我们能够从社会层面、科学层面多方面筛选辨别,就不会被信息茧房中的经纬缠住。
在个人发展方面,广泛涉猎有助于增加见识,融会贯通,并从这些领域中确立自己的目标和道路。
著名文学家李劼人先生既是研究成都本土文化的专家,又是翻译外国文学的学者,同时也担任过成都市副市长。由于这些特殊的经历,他的小说作品“大河三部曲”中形成了法国自然文学与成都市井文化的有机结合,将一种属于李劼人的文风展露无遗,令读者心生赞叹。据他的自述,正是早期“吃得杂”,什么方面都想一探究竟,在这样不断的探索中才笃定了自己写作的方向和风格。
现代社会包容度空前,我们鼓励“斜杠青年”,但并不是支持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和探索。“博学”不等于蜻蜓点水,而是要在自己所涉猎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志向所在,然后“笃志”。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说到底,学习的效果在于个人的态度,而非取决于学习的范围。不管是专精研究还是广泛博览,浮躁的学习者永远是失败者,“杂”的并非学习内容,而是学习者的心境。
《刘向新序》中说:“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其知弥精,其取弥精。”作为青年,我们更应牢记这一点,力争成为后者。博学而笃志,静心而精思,仁在其中矣。
篇二:杂学与精学的议论文作文
超越枷锁起舞
彭司琦
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说:“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与枷锁往往是相对的,但同时它们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构建出多彩而丰富的人类社会。而自由也就成为千百年来人类的普遍追求。我们作为弱小如苇草的人类,有着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活动空间,吾以为,涉猎广泛、学有所“杂”,乃突破社会和生命的枷锁限制,在自由之风中轻盈起舞之道。
首先,广泛学习,大面积涉猎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科边缘淡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乃大势所趋。被禁锢在有限的领域中是很可惜的,只有超越学科界限,才能占据更广阔的视野,使自身水平更上一层楼。李泽厚先生就同时涉猎美学、古典哲学、历史学等多重领域,通过“杂”学“杂”用,他的学术研究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可尽管如此,他也认为自己所学有所不及之领域。可见广泛涉猎让个人发展站在更广阔的天空下,这有利于冲出窄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尽情展现个人发展的光辉,在阔野中翩翩起舞。
其次,涉猎广泛又何尝不是为集体与社会贡献之道?我们都知道,人的价值只有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得到实现。个人专业之外辅以涉猎,是丰富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有益途径,是筑牢个人与社会桥梁的有益力量,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有益方式。多少角度学习,能让你站在多角度审视这个世界,使自己的付出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也为了使他人的付出不仅仅局限于单个方面。过去,有鲁迅先生在日本的一声拍案,他意识到民族危亡,可更意识到民众沉睡!“医学救得了一个人的身体,可救不了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心!”当他决定为中华命运的走向而奋斗时,狭而窄地固守本专是他所放弃,大胆涉猎未知领域是他所追求。他的“杂”学与广识使他更贴合社会与民族的需要,使他与社会的联系又多了一缕,也更使他的个人价值得到更为充分的实现。在他未来的事业里,文学事业中体现着医学的严谨与对生命的责任,这使他服务社会的深度愈深,也让的付出和选择彰显出自由光辉。今天,有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罗翔在数字化直播平台上,告诫法学生在学法的同时一定要辅以哲学的学习。“法”作为一个在我们纷繁世界中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元素,只有融合哲学思考,融合系统的世界观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才能用对“法”这把剑,用好“法”这把剑。在他眼里,只有兼有人文主义关怀和法学规则秩序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杂”学与涉广,大大加强人作为一个单独个体的社会服务效能。故,无论是从前或是现在,学科融合从未停止,涉猎广泛的步伐从未减缓。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广泛涉猎,才能让自己更贴合社会需要。不仅起个人人生之舞,更因对集体的劳动起奉献之舞,深化个人发展价值。
可是,广泛涉猎就意味着不求甚解、浅尝即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死固一科不意味着深、精;广泛学习也不意味着浅、淡。在超越枷锁,寻求自由的路上,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要发展研究、探究精神,把学有所获作为追求,避免学习方面广,但理解肤浅表面的现象。
尼采曾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作为拥有蓬勃生命力与光明伟大前程的青年人,我们更应广泛学习,涉猎有“杂”。在复杂的时代与加速的社会中,为自己超越枷锁起舞,为社会发展壮大起舞,起自由之舞、生命之舞。
篇三:杂学与精学的议论文作文
专而不独圈而不群
乔卓颜
在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学科融合愈演愈烈的快时代,是求精还是图广成了无法回避的时代话题。有的人偏安一隅,在狭小的角落中画地为牢;有的人顺流而下,成了盲目效仿的乌合之众。
在我看来,精神与广博是莫比乌斯环的两面。二者的不断转动与交叠才使生命之树永远充满无限可能。我们不做顺流而下的乌合之众,也不做故步自封的自欺囚徒,二者间才方能行稳致远。
专而不独,没有学问是一座孤岛。
人类学家麦克法兰在一封信中说,科学往往是积累的,知识是可以检验的,问题是开放而无固定解答的,由此可信文明的发展便有了动力。探究一个问题的过程,就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为半径做一个圆。问题愈深刻,圆面就摊得越开,所囊括的边缘化知识就更多。而问题是永无止境的,画出的圆也会无限生长。由此可见,专于一门学科不等于只涉猎一门学科,因为问题本身的宏大性在不断迫使我们拓宽认知的边界。“红楼痴儒”周汝昌倾半生心血于红楼梦,“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他也认为研究红楼梦不只是研究一部文学作品。亭台楼阁,飞檐红墙是古建筑学的结晶:珠翠金钗,青裙素履是服饰文化的孕育;山珍海味佳肴好酒是饮食文化的缩影。
约翰·多恩曾说过,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努力生长,都是为了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做学问也是如此。不同的语言总会自然而然地有所交叠。当我们把“专”与“独”相联系或许就已经割裂了“专”与“广”之间的同一性,也否认了二者共存的可能性。但事实并非如此。
可当我们做到了“专”与“广”的统一时却也要留心:“广”不等于“乱”,切莫让“广”吞噬了“专”的闪光点。
要圈而不群,进取不止。不盲目,有自我,站稳人生的圆心。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新鲜的名词即斜杠青年,他们或许是后浪将李泽厚先生口中杂而不乱的处世之道完美践行的最佳例证。杨绛曾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许渊冲曾说:“过去我走自己的路,现在我还要走自己的路,将来也要一直走自己的路。”在学术问题上固然要广览百家之言,可更要得到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广泛涉猎而精加工。在生活中像斜杠青年一样的人生态度或许是一条引导我们去向远方的大路,又或许是一条隐秘的小径,带我们接近内心深处。在“盲目”甚嚣尘上的时代守住心中的“蕙之百亩”。日本98岁的传奇女作家柴田丰尝试了多种多样的职业,最后在耄耋之年成为一名诗人。她生活中既有诗歌的灿烂,又有生活的百态,正是“专”与“广”结合的最佳状态。
专而不独,圈而不群让问题的探究永无止境,也让每个人筑起一线壁垒,建立起一个完整而强大的世界。既能一叶障目,又能一叶知秋。
不因一朝风月而不解万古长空,我张开双臂拥抱时代之潮;不因人云亦云而顺水推舟,我拥抱自己永立时代潮头。
篇四:杂学与精学的议论文作文
做一粒包容而有原则的盐
唐雪滢
一粒盐置于一汪清泉中,很快就能溶化。我们如今的社会,就好像这一汪清泉。泉水汩汩涌流,各种各样的信息与知识在这水里融合。而包容的盐不会给自己设限,就像每一个敢于挣脱束缚的人,能很快融入这融汇交流的世界。
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我们学会融合与杂。时代在快速发展,许多新兴的科学在不断挑战既有的事物,唯有全方位的发展,才能在滚滚洪流中站稳脚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目标,要求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只局限于一隅的人,就好像一块贫瘠的土地,单薄的石层下,隐藏着被侵蚀的危机。因此,要想真正不被时代裹挟,不迷失方向,就需要我们“戴着镣铐跳舞”。在冲破局限的同时,保有最初的理性和纯真。
作为新时代青年,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打开人生之路,是成为一名人才的基础与前提。浙江杭州的李依庭是一名高中生,在别人眼里,她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科生。她酷爱化学,初中时就曾自学完高中内容。但同时她也是一名诗词才女。李依庭热爱文学创作,尤其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对此还颇有研究。她破除了常人眼中固有的“文理”之墙,在大融合的知识海洋中翩翩起舞。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一个人若想成为君子,需首先有不把自己局限于一个角落的勇气,才能在发展的轨道上看见光明。
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专精一术的人,而我们要想在时代中立足,必须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我们否认的是孤立,片面研究问题的人,同时也否认“广撒网而无一精”的人,这样的人不是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的人。我们在时代的舞台上,不仅要跳舞,还要戴着镣铐跳舞,让自己拥有立身之本的同时,打开眼界,做一粒包容而有原则的盐。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要杂,要建立更多的联系。就像约翰·多恩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同时要有自己的坚守与根本,只有坚持二者,才能做好一粒盐,自信地融入这
波涛汹涌的浪潮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