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信息时代,我们要想出去游玩,往往会查一下哪些景点人气高,哪些景点被推荐的多,即使疫情期间我们无法远足,也可以跟随各路主播“云游”大好河山。那么,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又是据什么来选择出游地呢?文人们描山绘水的诗词歌赋无疑就是人们的“旅游指南”了。因此,是文人成就了山水。

常常听去过西湖的人说:西湖真没什么看头,不过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公园而已。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想如果“看头”仅仅是指杨柳依依,碧波闪闪的话,西湖似乎确实“看头”不足,甚至连满都海都不及。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全国人都愿意去杭州西湖打卡,却鲜有人来我们的满都海打卡。究其原因,我想真正吸引大众的是西湖的文化内涵,是文人墨客在西湖的驻足停留、挥毫泼墨使得西湖美景具有了永久的魅力。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悲歌让西湖的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充满了神仙的气息。苏子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西湖富有了娇美妩媚的人间烟火气息。张岱一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千一白”就把人带入了一片苍茫天地,不由生出天地浩大而万物渺小之感,空旷辽远之间把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眼前……人们游览西湖山水,其实是在探寻隐藏在它背后的文化密码,是在探寻文人墨客寄存在这里的丰富的精神的世界。是历代文人共同成就了西湖,也成就了中国山水。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份成就,人们在高楼林立的今天依然愿意登上只有三层的岳阳楼去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人们就算历经陡峭的十八盘也依然愿意登顶泰山去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

文人对山水的成就,不仅是为山水增加了一张文化名片而己,还让这些山水突破了它自已成为它们这个群体。当我们仰望高山时,我们自然的会想到“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而不去管我们是不是身在三峡。当我们面对激流时我们脱口而来的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而不去管我们是不是身在富春江。当我们俯察游鱼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似与游者相乐”而不去管我们是不是在小石潭……文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成就的不只是一山一水,更是众山众水,他们让所有的山所有的水都有了灵性,也有了温度。于是,苏轼在远离古战场赤壁的黄州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岳飞即使对金作战也写下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阕”。于是,我们驻足托县神泉亦可吟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必跑到凉州城;我们在大青山顶极目亦可感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而不必前往飞来峰。哈素海可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小井沟亦可“曲经通幽”。

文人成就了山水,是他们让山山水水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地理名词,而是成为了我们可以依托,可以倾诉,可以吟咏的伙伴,一首首的山水诗,一幅幅山水画,隐藏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构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文人成就了山水!

篇二: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文人

翻开古典文籍,翻开唐诗宋词,无数山水诗和山水文章映入眼帘。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三峡,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的富春江。欣赏山水的同时,也有许多以山水来寄托情感的诗人。有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来寄托彷徨苦闷之情的王绩,也有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来抒发思乡之情的崔颢。由此可见,文人寄情于山水,山水是文人情感的载体。若没有了这些山水,文人便很难寄托感情,抒发感慨了,所以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的秀美是一直存在的,文人的诗篇只是为这些山水锦上添花了而已。现在的三峡也依旧壮丽雄奇,即使没有了当年郦道元的《三峡》,难道三峡的美就不会被人们发现吗?相反,如果没有了三峡风景,那郦道远又何来《三峡》,何以能流传千古呢?是三峡的美景成就了郦道元,所以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是文人情感的载体。曾经,李白一挥衣袖,发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叹,这是水承载的仕途失意。辛弃疾对着千里楚江感叹,“无人会,登临意。”这是山水承载的壮志难酬与失落。曾经杜甫愉快的诵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他对军队收复山河之喜。“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李白的临家之喜。若是没有这些山水,那这些文人又如何来寄托情怀呢?他们又怎能将感情表达的如此生动形象,以至于他们名垂青史呢?所以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贬谪他乡,寄情山水,却成就了许多文人的胸襟和抱负。范仲淹观赏了岳阳楼之大观,所以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欧阳修在滁州做太守,却发出“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政治理想。贬谪之后,寄情于山水,才有了“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的顿悟明澈,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有了“一衰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疏旷。正是因为有了山水,诗人们才有了寄托情感的地方才能如此迅速的重拾信心,奋发向上,创造出许多丰功伟绩。所以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是自然赐予人们的壮丽景观,也是文人们寄托自己情感的归宿。“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成就了太多的文人墨客,同时也为太多的人提供了心灵归宿。让我们一起珍惜自然山水,爱护自然山水,品味自然山水吧!

篇三: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品读一首首诗词,思绪飘散,遐想连连,一幅山水画卷由此缓缓展开,中国的名山文川不计其数,而中国文人在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文人成就了山水,没有文人也,就没有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山水。

文人为山水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吴均笔下的富春江山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感。“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他笔下的山仿佛有了生命,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山之奇之峻,在他的笔下展现地淋漓尽致。李白笔下的荆门夜景,也别有一番风味。“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似镜般恬静,云霞多变似海市蜃楼,夜空寂静,风景优美,实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中国文人的笔似是有了魔力,把原本平平无奇的山水刻画得有颜有色,令人遐想无穷。

文人为山水带来了名气,单论如今作为杭州的标志——西湖,就有无数文人描绘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此诗一出,便引无数游人前往西湖。一睹山色空蒙湖光淡淡的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又有多少游人因这句话前往西湖,梦想着那人烟稀少,幽静寒冷的雪景。山水本无奇,只因为有了被文人渲染后的诗篇,才成就了山水之奇,才令无数人心驰神往。

文人的山水情怀使山水得到了山水存在的意义。山水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供人观赏的。如果没有文人,山水只是山水,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樵夫去停下砍柴,望山观水。而文人便不是这样,他们有更多空闲的时间流连于山水,用自己的才学描绘山水,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已经把山水当作了一种享受,如果没有这样的文人山水可以说像是被埋于沙土中的珍珠,有再美的景色也无人观赏,无济于事。

文人成就了山水,他们为山水赋予了生命,带来名气,甚至成就了山水存在的意义,没有文人,山水便无人观赏,再美的山水也只淹没于世俗之中,所以是文人成就了山水。

篇四: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文人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喜欢投身于自然山水之中,享受大自然所带给他们心情上的愉悦,可以让他们暂时忘记仕途的不顺,又或是贬谪悲苦。历经了宦途沉浮颠沛流离后,倒不如只身一人轻泛小舟,独钓寒江雪。和山水有了共鸣,文人便会不由得拿出纸笔,记录下这一个让他寄情于其中的地方。纵情山水间,使创伤得到愈合,使灵魂得到抚慰。所以说山水成就了文人。

诗人诗化后的山水,是动人的乐章。正是有了田园生活平淡而闲静的氛围,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慨;夜间山间幽静而又开阔才有了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江边观春日初生,才让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水,同样可以做为文人情感的载体。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引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内心孤寂凌凉无法言说。途中看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景象,感到悲伤寒气透骨。在欣赏山水的过程中,无意中成就了许多文人的胸襟和思想,于是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伟岸,有了“一点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疏旷。在那一片山水之中,许多文人渐渐地将屈辱与郁闷在心中尘封,学会了忘怀。他们在失意中奋起,在痛苦中振作。凭着一腔热血去造福一方了苏轼被贬杭州则修筑苏堤,在黄州兴修水利,在惠州整治诉讼,造福百姓。连带着苏轼的文风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博大,变得萧洒。欧阳修被贬滁州,却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积极实施自己的治理理念,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那片山水让他们变得博大,变得深刻,变得潇洒。这又怎么不能说是山水成就了文人呢?

山水给予了他们博大胸襟,潇洒情怀,他们的心中始终惦记着黎明百姓,所以他们被人民爱戴。被历史铭记。

篇五: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我一直认为文人成就山水。

纵看历史长河,古人为我们留下多少诗篇创作。如陈年美酒,似旷谷佳酿。以动人的笔触,带你穿越,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纵马江湖,快意恩仇;小桥流水,大漠孤烟;还是孤舟蓑笠,斜风细雨……这些美景无一不体现出作者的内心。将情写于山水之中,使山水更灵性,更有活力和柔情。李白笔下的明月就是如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的牵照是思念的象征。皎洁的月光,他人的团聚,引起了作者的哀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将情于景,给山水景象赋予灵魂。

大自然为我们创造出了无数山川美景。但你能亲自去一个个饱览完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文人的价值。更多的大好河山,我们都是通过书本介绍,还有那些文人墨客的描述,带我们畅游在山水之间。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一般。“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配上文人的诗歌,更是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些诗歌甚至像是山水的宣传画。让更多人都了解它,知道它。相反,如果没有文人来描写山水,赞美山水,那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的风景都会被错过,无人知晓。所以这时候就体现了文人的重要性。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郦道元所写的《三峡》,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三峡四季的美景。无论是夏水的水势浩大,水流湍急,还是春冬之景的清荣峻茂,秋天的凄凉。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前往,但跟着作者的脚步,细致的解读,仿佛眼前就是三峡的美景。所以正所谓文人宣传赞誉山水,让山水更为人知晓。

文人用笔墨记录下山川大河,并将其赋予灵性情感,传唱千年依旧动魄人心,让人回味无穷。

篇六: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山水成就文人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展现了壮阔的岳阳楼大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美丽闲适的世外桃源之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让人亲临小石潭凄凉幽深之境界……想到这里,便有人感慨曰:“是文人成就了山水啊!”

单据这三个例子而言,这个结论下的还是太轻易了。仔细想想,范仲淹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属于作文以记之。”事实上,范仲淹压根没去过岳阳楼,也没有看过洞庭美景,他在文中写出的洞庭阴晴之景,完全是靠一幅草图和通过观察他所在地的鄱阳湖大胆想象写成的。而读过《岳阳楼记》并且不知道这故事的人,大多数都沉醉在文中所谓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所以说范仲淹成就的不是洞庭山水,而是用自己精妙高超的写作与想象的能力,成就了人们对欣赏世间山水美景的渴望。

《桃花源记》人们耳熟能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短短几句满足了人们对田园生活无限遐想,但文末的“不复得路”“寻病终”及桃源人身上的各种疑点都暗示着这篇文章的虚假性。也就是说,桃花源是虚构不存在的,而陶渊明成就的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人们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确实描绘了小石潭的美景,然而,若说它成就了小石潭,而今为何小石潭不知下落,甚至没有第二个人去打卡?地处偏僻是一原因,而更多是因为读者往往会被文章最后的“凄神寒骨,悄伧幽邃”之情所吸引,所以柳河东成就的不是小石潭,而是每个人心中纷杂情感世界中的凄凉愁苦之感。

青山绿水各地都有,它们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任何人去成就,反而渺小的人类需要被它成就。

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观,便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一统江山的远大抱负;孔子看到了流水一去不返便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得出珍惜时间的道理;杜甫登上泰山,看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于是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既那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这些伟人的背后都有山水的支持啊!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略天地恒昌。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人生而言,也应该平衡于山水之间。”所以山水成就了文人,这绝不是一句无依据的空话。

篇七: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有人说中国是诗的国度,是山水的国度,是抒情的国度。确实如此。

山水作为诗歌重要的描写对象,给了中国文人抒怀的载体,中国文人也给予了山水十分丰富的艺术内涵,使山水的美上升一个层次。所以说中国文人成就了中国山水。

老师常说,不去西湖一辈子后悔,去了西湖后悔一辈子。确实西湖的景色说不上十分优美,甚至让人感到“后悔”。就在这个“大水坑”苏轼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写出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所以,与其说人们是慕西湖之名而来,不如说是慕诗之名而来。人们游西湖游的是义历代文人为其构筑的文化底蕴,而不仅是单纯的山水风景。

相同情况的还有泰山。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但实际上海拔并不高只有一千五百多米。一座并不巍峨的山脉却被称为五岳之首这不仅是因为泰山为历代封禅之地,众多文人墨客的诗歌也是泰山在名气上成了真正的“五岳之首”。“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经典给多少人带去了泰山巍峨雄壮的初印象,又激起了多少人对泰山的向往。所以说中国文人成就中国山水。

中国文人成就的,不止是具体的某个景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中国诗人笔下,自然中常见的雪景也成了中国山水的一部分。更有清人根据《江雪》,做了一幅《秋江独钓图》。明只是柳宗元诗中的景象,却可以被具象化为一幅真正的山水画。可见,中国文人丰富了中国山水,中国文人成就中国山水。

当然,如果只一味说文人成就山水,而忽略的山水自身的美,也未免有些不妥。中国文人成就中国山水,更多的是激活了山水。文人用诗篇挖掘山水中的美,又将其广泛的传播出去。这正是中国文人成就中国山水的方式。所以中国文人成中更美的中国山水。

篇八: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诗起源于先秦两汉,直到魏晋时期,其流派的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山水诗的基础就在于山光水色之间的自然意趣,而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万物生生不息;它所表达着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理论,山水诗的产生与壮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古时多少文人墨客对山水自然意趣的崇拜与赞美之上。谢灵运曾提到:“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古人对于山水的喜爱与欣赏山水的情趣则体现得清楚充分。正是这些含清晖灵气的大好河山,促成了“山水诗”的诞生与它的逐步发展;可以说,正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成就了古今多少文艺作品,多少文人、艺术家,它的成就首先便在于它的怡情养性之能。“乐水者智,乐山者寿”。与山水亲近,多感受山水,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无穷的心旷神怡之感,更能修身养性,有无数文人为了修养而归隐山林。既有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安宁与清静,也有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杜阔之景。这种种,都体现着世上多少名山大川的养性怡人之能与物华天宝的震撼壮美之奇景。文人作出名句好词来,皆得益于这江山如画。

山水是大自然钟灵毓秀之造化,饱含着自然之哲理。高山之上,一览众小;这样的景状也给了王之涣“欲穷干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巧思奇想。又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提到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其中所再现的正是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体现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些富合哲理的诗句,也来源于山木的神奇与自然万物的规律。

诗人的感情与理想,总是通过山水表达出来的,山水为诗人们提供了抒解的渠道。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规律有着某种类似性,可以说是山水为文人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所贡献,文人也理解并领悟了山水之情。没有山水,就不会有着如今名垂千古的诗词歌赋的出现了。

因此,让客观存在山川河流在主观的描绘与表达中艺术再现,使得众多艺术家与文人有所成就,有所感悟。正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篇九: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就像陶弘景所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无论是烟雨迷蒙的江南溪畔,还是千里冰封的北国峰下,总是可以看到中华文人的身影,他们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为眼前的山水又添上了壮丽的一笔。曾有人问过:”是文人成就山水,还是山水成就文人?”我认为自然是文人成就山水。

所谓“成就”就是让一个东西变得与众不同。如果没有文人,那么山水它就是没有生命的东西,纵然不失它的美丽,却失去了灵性。有了文人,山水便有了灵性。没有文人的山水就如画家笔下未画眼睛的巨龙,而有文人的山水就是点睛之后的龙,它便有了灵性,变得生龙法虎起来。有了灵性,它们就带了自己独有情感便与众不同起来。如:毛泽东笔下的北国风光,它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而在文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给壮丽的北国风光添上了一种恢宏,豪迈之感。让后人每每登上长城,眺望北国群山总能感叹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心中豪情也被激发出来。而不是只能叹一句:“啊!好美!“所以是文人成就山水,让山水有了灵性。

天人成就山水,因为文人让山水可以行走起来,让它们走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眼前。诗人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可以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也可以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让纵使没有去过洞庭的我们也能感受它的阴晴变化,想象它的奇丽景色。还有一句“四面竹树环合,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更是让我们如同坐在潭边凝望著竹树掩映下的碧绿潭水,也能感到一阵凉风使我们觉得凄凉起来。山水通过文人的笔墨走到了每个人眼前,让古今中外无数人都能手捧诗卷,感受各地的优美山水。

文人成就山水,有了文人山水有了灵性,有了文人山水可以行走。在每个文人笔下山水都有了它们与众不同的色彩,让我们不管远隔万里,或是近在咫尺,都能共叹一声。“壮丽山水,灵狐源笔墨。”

篇十:文人与山水的议论文作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向来表达情感较为含蓄,他们愉悦时不说愉悦,而是说月光下的洞庭湖;他们悲伤时不说悲伤,只说寂静夜色中的江枫渔火;失意时不吐忧愁,只写负势竞上的高山,写东流的大江大河……不难看出,山水是文人情感的寄托,更成就了无数文人。

山水鼓励了无数失意受挫的文人。苏东坡被贬黄州四年,无权无职,“清闲”又悲凉。那时的他偶然看到月光照在庭院像积满清水一般澄澈透明,仿佛有藻、荇交错在其中,大概是竹柏的影子。正如他自己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就是这一派平凡的景象,却给了仕途受挫的苏轼极大的宽慰。他不禁感慨:这样空灵自如的景象,如果不是他这样富有情趣的人欣赏,岂不浪费?失意的他因山水之美重振精神,在那个时期,他写下了留名千古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即使是普通的山水,也何尝没有成就受挫的文人?

山水给予无数文人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落第而归。而后他开始过着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途中,他仰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泰山,层层白云,荡涤心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这样壮观的景象,使他产生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这一由泰山激起的壮志,给予了杜甫向前的力量,也让世人看到一个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杜甫。如此壮丽的山河图景,又何尝没有成就了这样一个志向宏伟的文人?

如果没有山水,文人闲适愉悦时,无法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发开阔心境;文人悲伤时,无法用“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吐心中愁苦。如果没有山水,世人受挫时,不会读到陆游的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世人迷茫时,也不会有杜甫的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指明前进的方向;困于世俗名利时,更不会有那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来帮助我们摆脱杂念与虚名。

如果说每一位文人都是雕刻家,那么他们笔下的山水一定是那美玉无假,是雕刻出一个好作品的必要条件。山水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文人用细腻的情感与笔触将这块美玉更好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块好玉成就了一位雕刻家,是雕刻家的幸运,中国山水成就了中国文人,是文人的幸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