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大全和药效

中药名称大全和药效

  中药材的大学问源远流长,中药材的类型也是有许多,而不一样的中药材其作用也不一样。那麼大伙儿对中药材作用掌握吗?中药有哪些呢?中药材在应用的情况下都有哪些作用与功效呢?下边小编收集整理了中药名称大全和药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幸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水牛角:咸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解毒。(血热妄行吐血)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 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清虚热药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退蒸,清泻肺热。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退虚热,清疳热。

  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 芦荟:甘寒,归肝大肠经。泻下清肝,杀虫。

  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导滞。 润下药:

  火麻仁:甘平,归脾、大肠经。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峻下逐水药

  甘逐: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下逐水,祛积杀虫。

  大戟: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祛风湿药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鲠。

  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活络,定惊。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秦艽:苦辛微寒,归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草: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芳香化湿药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

  利水渗湿药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泻热。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

  车前子:甘寒,归肾肝肺经。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海金砂: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

  石韦:苦甘微寒,归肺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苦微寒,归肝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苦微寒,归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活血通经。

  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除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

  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泻热通乳。

  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水,止痒。

  地肤子:苦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水,止痒。

  温里药

  附子:辛甘热,归心肾脾经,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亡阳症,脾肾阳虚,寒湿痹证)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寒侵脾胃或脾胃虚寒、亡阳症,寒饮犯肺)

  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心腹疼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及瘀滞经闭痛经)

  吴茱萸: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寒滞肝脉致寒疝腹痛及头痛。中焦虚寒,呕吐泛酸及脘腹冷痛。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 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 下 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 下 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中草药的历史渊源

  中草药是各种中草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中草药的医学应用

  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

  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植物药以人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动物药以驴胶牛黄、熊胆、蛇毒、鹿茸等最为珍贵。矿物药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为最为常用。

  养生有奇效的10种中草药

  1、当归粉——补血活血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2、何首乌——益精髓,降血糖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3、黄芪——补气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4、穿心莲——清热解毒

  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春天宜于降火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5、三七——防治心血管疾病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几味中草药好处大 宜家庭常备

  中药治病自古流传至今,很多中药的治病疗效是西药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以下13味中药,是家庭必备中药。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金银花

  1、中药功效: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2、防病好处:

  对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等症,用金银花水煎代茶喝,1天后即可见效;宝宝身上出现热痱,可用金银花煎成浓浓的汤汁,用棉球蘸取汁液在患处轻轻地反复擦洗,1天后就会显效。

  二、菊花

  1、中药功效: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2、防病好处:

  因热伤风、肝火盛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可泡1杯菊花茶喝。

  三、枸杞子

  1、中药功效:

  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等功效。

  2、防病好处:

  家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取宁夏枸杞子适量,用清水洗净、烘干、打碎、分装,每天取20克,分2次于空腹时服,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家中老人有夜间口干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净,于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见效;对于男性不育症患者来说,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净,于每晚嚼细咽下,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适当戒房事。

  四、薏米

  1、中药功效: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等功效。

  2、防病好处:

  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

  3、注意:

  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五、艾叶

  1、中药功效:

  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的作用。

  2、防病好处:

  因风寒所致的咳嗽,可采用艾叶熏脚的方法,取艾叶适量,放入沸水中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把药液倒入盆内,先熏后洗双脚;当皮肤出现疖肿症状时,可取艾条1根,点燃一端,距患处3~5厘米进行熏灸,在熏灸过程中,艾条应以疖肿为中心缓慢旋转,灸至疖肿及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红晕,患者感觉微烫为止,每日1次,每次10分钟;经常胃痛的人,可取艾叶适量,洗净、切碎,打入鸡蛋一起搅拌均匀,在锅里放入植物油,待油烧热后将艾叶蛋液放入,炒至半熟,加清水适量煮沸即可,待温度适宜时,渣水共服,每日3次。

  六、陈皮

  1、中药功效:

  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调中、祛湿、化痰等功效。

  2、防病好处:

  对于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陈皮泡水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