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侍坐篇读后感
论语侍坐篇读后感
《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论语》是记述孔子和学生们谈志向的文章,记述富有文 采,虽是语录体散文,却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刻画人物的一个好短篇。论语侍坐篇读后感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论语侍坐篇读后感 篇1
《论语》“侍坐章”应当是指《先进》篇的最后一段吧?这是《论语》中比较长的一个段落,但感悟却只有一句话——现如今,去哪里再找到这样的师生关系!
这里摘录这段话,让大家仔细品味,看看是不是有同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侍坐篇读后感 篇2
《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论语》是记述孔子和学生们谈志向的文章,记述富有文 采,虽是语录体散文,却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刻画人物的一个好短篇。请划分并概括出文章 的段落大意。 参考: 第一段(开头??则何以哉)写孔子向学生问志。 第二段(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写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述志以及孔子的态度。 第三段(三子者出??孰能为之大)写孔子评志。 解析:首先孔子态度谦和,善于耐心启发诱导创设轻松和谐谈话气氛;然后其学生分别讲述自己 的志向;最后他肯定了大家的`志向,但也指出不足之处,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重点理解
(1)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 态度。 解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 态度。
(2)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的“不让”应如何理解? 参考:“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有些不满意,原因是由于子路的“不让”。 解析:“哂”是“笑”或“讥笑”的意思。孔子对子路的发言不满意,是因为“其言不让”。所谓的“不让” 可大致有两个意思。即:说大话、不虚。从《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子路为人耿直、坦率,直言 不讳。他的耿直坦率,有时弄得他所尊敬的老师都下不了台。所以,孔子“哂”子路是没有道理的,可能存有某 些偏见。对子路的评价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价。
(3)孔子对学生志向的评论,表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参考:“为国以礼”是孔子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可体会到儒家的政治“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 解析:对子路的谈志,孔子表示不满。孔子把“礼”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标准,尽管子路在孔门中是位有政治 才能的人物,但在孔子看来,不遵守礼义,即使有理政才能,也是不能治国的。而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则予以 肯定,因为他们均礼让为先。
(4)曾皙述志,展现了一幅他追求的什么样的社会图景? 参考:展现了一幅他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解析:曾皙想做教师对学生进行礼乐教育。在暮春跟学生一起,“澡身而浴德”,接着在舞雩台上吹,思念苍 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青少年优美情操,高洁志趣。这是他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5)孔子对子路的评论,体现了孔子的怎样的思想? 参考:体现了孔子重视道德修养。 解析:孔子肯定子路打算以礼治国,但批评子路说话态度不谦逊。可见其对道德修养、文明礼貌的要求严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