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征的手抄报资料大全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长征的手抄报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红军长征过粤北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面对50万国民政党军的第五次“围剿”,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当时10万红军被挤压到赣南闽西只有七个县的狭小区域。就在蒋中正准备发起总攻前夕,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的五个主力军团却神秘地跳出了包围圈,向西走上了长征之路。

  据党史记载,中央红军长征曾于1934年10月26日至11月13日经过广东。粤北的山区乡镇,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时刻。

  秘密和谈,红军“借道”

  当时主政广东的是军阀陈济棠,人称“南天王”。蒋中正发起第五次“围剿”时,任命他为“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知道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想使他与红军两败俱伤,蒋中正再坐收渔利。于是他借“剿共”之名,每月向蒋索要60万银元作战费,在前线却不肯积极进攻。

  1934年9月间,陈济棠看到中央苏区形势危急,担心蒋中正“剿共”得手后大军南下,进入他的地盘,于是秘密派出密使到瑞金与红军谈判。此时,中央红军已准备突围,周恩来决定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力争与粤军达成协议,为即将开始的长征开辟道路。秘密谈判进行了三天三夜,最后达成五项协议:一、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二、解除封锁,互相通商;三、互通情报,用有线电通联;四、必要时红军可在陈部的防区设后方医院;五、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军有行动事先告诉陈,陈部撤离40华里,红军人员进入陈济棠的防区用陈的护照。

  1934年10月10日,8.6万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陈济棠为做样子给蒋中正看,也为防止红军在粤北停留,便频频调兵遣将虚张声势予以防堵。红军过粤北期间,陈济棠给前方部队的任务是“保境安民”;规定的战场纪律是“敌不向我开枪不准射击,敌不向我攻击不准出击”。从10月14日傍晚到18日傍晚,红军向粤北突围转移。陈济棠按照“秘密协议”给红军让出了一条宽40华里的通道,使红军较为顺利地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进入广东南雄。

  南雄新田首战告捷

  红军进入南雄后,蒋中正急令陈济棠派兵堵截,在红军必经的乌迳、新田等地设兵布防,企图阻止红军长征部队向西转移。为了迅速扫除长征路上的这些障碍,争取时间,不让敌人在这些地区站稳脚,中央红军“先锋”红一军团下达一道死命令:坚决把乌迳新田之敌消灭。

  红军的先遣部队由160名精英组成,由外号“小老虎”的刘云彪率领。1934年10月27日拂晓,侦察员报告拦阻的敌人约有200人,正在新田墟附近的山坡上挖战壕、筑工事,敌指挥部设在新田墟的炮楼里。刘云彪听完报告即下达攻击命令,并亲率部队乘敌不备,向敌人发起正面攻击。整个新田枪声大作,双方展开了激战。红军战士凭借地形掩护,冲锋枪、步枪、短枪一齐射向敌阵,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山头的敌人仗着有利地形和工事拼命抵抗,红军在机枪掩护下冲出掩体,猛冲猛打。敌人抵挡不住,最后丢下20多具尸体,仓皇逃命。南雄新田之战是红军突破蒋中正第一道封锁线后打的第一仗,也是第一个胜仗,它保证了红一军团等长征部队顺利通过乌迳,沿着梅岭山麓向西转移。

  冒雨突围大王山

  在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敌第一道封锁线后,蒋中正重新调整部署,命令陈济棠加强第二道封锁线堵截红军。陈令部下到仁化、乐昌、汝城附近设防,11月2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团突袭占领了敌第二道封锁线上重镇城口,突破了敌人的封锁。随后大部队进入城口休整。当时是初冬季节,寒气袭人,红军战士衣服单薄,行军劳顿,但吃了群众的粮菜,烧了群众的柴草,用了群众的物品,都以高于当时的价钱付了银元或苏维埃纸币。有时主人不在,就把款放在主人的菜地上、稻草堆旁或屋里。红军把所住的街道村旁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仁化城口镇红军长征露宿地

  1934年11月3日至5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部在仁化与城口之间的铜鼓岭进行阻击战,击溃了从仁化增援城口的国民政党粤军彭智芳团,保证了红军在城口的安全休整。由于敌人在仁化、乐昌地区的南北部都派重兵围追堵截,致使长征大部队和中央纵队都集中由乐昌的九峰和大王山区通过。

  11月5日,红军冒着绵绵阴雨翻越粤北的大王山。该山海拔1500多米,两侧是悬崖峭壁,山腰荆棘丛生。时值初冬,寒风呼啸,山高路滑,战士只好找根树枝当拐杖,举着火把探路,犹如一条火龙在山间蜿蜒行进。爬上山顶时,红军战士的脚磨出了血泡,头和脸被荆棘划出道道伤痕,衣服被汗水和雨水浸透了,饥寒交迫。

  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蒋中正再次颁布紧急“堵剿”电令,在第三道封锁线上修筑了数百座碉堡,加强防堵。11月8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乐昌九峰茶料与国民政党独立第三师一个团激战。11月10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在乐昌田头渡过武江河,赶到白石渡,占领了白石渡。11月11日,红一、九军团在乐昌白石渡砖头坳与国民政党叶肇师、陈章旅、李汉魂师激战,经数小时恶战,将敌击溃,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11月13日,红军长征主力部队离开广东乐昌境内,向湖南宜章前进。

  1934年10月25日,红军长征另一支部队进入南雄界址,经仁化、乐昌、连县等地,到11月13日离开小梅关,前后经历了18天的时间。今天,在南雄、仁化等地依然可见红军写下的革命标语。仁化县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就是为纪念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城口,阻击敌军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所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