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第1篇:《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隆中对

——陈寿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主簿、东观秘书郎、观*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局面。陈寿当时四*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第2篇:《隆中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赏析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史上本无《隆中对》一说,隆中对的标题是后人加的。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城西30里)(史料记载)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著名的“三顾茅庐”)。《草庐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诸葛亮出山后,没有任何的官职,直到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时才拜*师中郎将,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hào)为《梁父(fǔ)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yuè)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shen)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chāngjué),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将*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以向宛、洛,将*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练习题及*

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陇亩lǒng倾颓tuí猖蹶chāngjué存恤xù因屏人bǐng

夷越yí胄zhòu殆dài沔miǎn诣yì度德量力duó

二、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字承祚(音zuò),是晋朝人,史学家,所著本书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比于:和……相比。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防守。器:器重、重视。

谓……曰:对……说。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

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3、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因此。遂: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遂:就。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已:停止,罢休。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4、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已,通“以”。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惟天时:不仅。抑亦人谋:而且。谋:筹划(得当)

挟:挟持,控制。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阀。

不可与争锋:争强,争胜。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援:外援。图:谋取。

利:物资。尽:全部取得。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殆:大概。资:资助,给予。险塞:地势险要。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之以成帝业:凭借。成:成就,创建。

暗弱:昏庸懦弱。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

胄:后代。信义:信用和道义。著:显明。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修:治理。政理:*。身率益州之众:亲自。

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名词作动词。箪,用箪盛。壶,用壶装。

诚如是:确实像这样。日:一天天。

四、词义归类

1、一词多义

谓①谓为信然说

②谓先主曰对-----说,告诉

已①然志犹未已停止

②自董卓已来通“以”

③已历三世已经

信①谓为信然确实

②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然①谓为信然这样

②然志犹未已但是

用①遂用猖蹶因此

②贤能为之用任用

此③用武之国运用

为①好为《梁父吟》?唱

②谓为信然是

③以弱为强者?变为

④贤能为之用?被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结为、作为

之?①先主器之代词,他,指代徐庶

②今*已拥百万之众助词,的

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代词,它,指代益州

④先主解之曰代词,他们,指代关羽、张飞

⑤孤之有孔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无实义。

因①因屏人曰于是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于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和、跟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向

③曹*比于袁绍跟、和

④将*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

2、词*活用

箪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者乎

壶名词作动词用壶装

3、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五、翻译句子:

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自己的才智和谋略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②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已经拥有百万大*,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是不能够同他争胜。

③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宜枉驾顾之。

_这个人只可以到他那里去,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④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将*你呢?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这只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他。_

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办法?_

⑦此殆天所以资将*。将*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的。将*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

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不同意这件事。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理想。

5、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6、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

根据当时形势而提出的。

(1)今*已拥百万之众(*事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优势),此诚不可与争锋。(诚字强调要尊重这个客观事实)

(2)孙权据有*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内部团结紧密,地位巩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荆州是用武之国(兵家必争之地具有战略意义),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

(4)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经济力量雄厚),但刘潭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表、刘璋两个集团内部极不稳定)。

(5)刘备是帝室之胃,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有号召力)

(6)联合少数民族----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联合孙权孤立曹*----使其两面受敌。

诸葛亮的对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完全可行的。他在对当前形势分析是都强调了“人谋”的重要*。例如:谈曹*的“以弱为强”时就指出---“非为天时,抑亦人谋”;谈孙权的地位巩固时则指出---“贤能为之用”;向刘备提出总揽英雄建议时表明---尽管刘备目前处境艰难,但只要“人谋”得当,成霸业、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统观对策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1、分析曹*、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

2、指出荆、益两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

3、归纳策略上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

中考试题及*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因屏人曰屏(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4)愿诸君勿复言愿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曹*比于袁绍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宜枉驾顾之。(3分)

翻译:

(2)将*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者乎?(3分)

翻译: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家和*事家的远见卓识。

*:

4、(共4分)屏:命人退避信:(通"伸")伸张日:一天天愿:希望(一词1分)

5、(3分)a(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

6、(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将*亲自统率益州大*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今新野县)。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已拥有百万大*,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的,将*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队直指中原一带,将*您亲自率领益州的*队向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正面描写,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2)侧面描写,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以及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四部分(6)侧面描写,写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和器重。

人物形象

诸葛亮:才能非凡,目光长远,洞察时局,远大抱负,不趋炎附势。

刘备:慧眼识才,真诚待人,礼贤下士。

第3篇:《蚊对》原文及翻译

导语:《蚊对》文章以天台生被群蚊叮咬,责骂童子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锐的答话。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蚊对》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学习!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天台生因为天气热而难受。晚上躺在细葛做的蚊帐里面,童子手里拿着大扇子在前面挥动,舒服极了,于是就睡着了。过了很久,童子也睡着了,丢掉大扇子,靠在床边,鼾声像打雷一般。天台生惊醒过来,以为快要刮风下雨了,抱着自己的膝盖坐在那里。不久,耳旁听到飞动鸣叫的声音,像是唱歌、又像是在倾诉,像是充满哀怨、又像是充满思慕;接着就攻击天台生的手臂,刺入到他的肉里面去,扑向他的大腿,咬啮他的脸面,让天台生毛发都竖了起来,肌肉也几乎要颤动。天台生两手用力合拍,掌心湿湿的、好像是汗水,拿来闻闻,竟是鲜血的腥味啊!天台生吓一大跳,不知该怎么办,就用脚踢了踢童子,呼叫他说:“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蜡烛来了,蚊帐全都开了,原来有几千只蚊子聚在蚊帐边。蚊子们看到烛火,四散乱飞,好像一群蚂蚁,好像一堆苍蝇,尖尖的嘴巴、饱饱的肚皮,通体涨大变红。天台生骂童子说:“这不正是啮吮我血的东西吗?都是你不谨慎,把蚊帐拉开而放它们进来!况且这些东西是异类,如果好好预防的话,它们又那能害人呢?”童子拔了些蒿草、捆成一卷,就在草端点起火来,*随着风回旋,童子拿着蒿草左右挥来挥去,绕床好几圈,把蚊子赶到门外去了。童子回报天台生说:“可以好好睡觉了,蚊子都赶走了。”

天台生于是拂拭席子,正要睡觉,忽然呼喊老天而感叹地说:“老天您为什么要生出这种小东西来伤害人呢?”

童子听了,哑然失笑地说:“您为什么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又过分又固执地怨恨老天呢!天地之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变化,赋予它形体、授给它本质,使人和物得到了区分。大的动物是犀牛、大象,怪异的动物是蛟龙,凶暴的动物是老虎、花豹,驯服的动物是糜鹿、金丝猴;长羽毛的是飞禽、是走兽,裸体无毛的是人、是虫;无不都有供养。虽然有大小长短的不同,然而寄托形体在这天地之间,都是一样的。如果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的话,则会认为人类高贵而动物低贱;如果从天地的角度来看的话,则果真有哪个高贵、哪个低贱呢?现在我们人类自抬身价,号称是天地间的主宰者;对待水陆间的物体,有生命的种类,没有不在高处设下鸟网、在低处设下鱼网,山中贡献、海里供应,蛙、黾都没法逃命,鸿雁也都没法隐藏踪迹;人类所吃的动物,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而动物难道就不可以吃人吗?今晚蚊子动一下嘴巴,您就对老天哀号而加以控诉。假如那些被人类所吃的动物,它们也都向老天哀号控告的话,那么老天要处罚人类,又该怎么办呢?

“况且动物被人类吃,人类被动物吃,这是不同的种类,还可以说得过去。而且蚊子还对人谨慎畏惧,大白天不敢暴露他们的形迹,躲在看不见的地方来观察人,乘人疲惫松懈的时候,然后才有所谋求啊!现在同样是人类,吃着米粟、喝着热汤,这是相同的啊!养活妻女、教育小孩,这是相同的啊!穿戴容貌,也没有不相同的啊!可是人类却在大白天里公然乘着同类有间隙的时候来欺负他,吮吸他们的脂膏和脑髓,让他们饿倒在草野间,让他们在道路上流离失所,呼天抢地的声音连接不断,也没有人怜悯他们。现在您一被蚊子咬啮,就立即睡不安稳,知道同类相残却好像没听见过一样,这难道是君子先别人后自己的道理吗?”

天台生于是将枕头扔到地上,拍打心窝、发出长叹,披上衣服、走出门口,一直坐到天亮。

注释

(1)天台生:作者自称。

(2)絺(chī帷)细葛布蚊帐。

(3)翣(shà):扇子。

(4)慕:思念。

(5)噆(cǎn):叮咬。

(6)饫(yù):饱,足。

(7)勃郁:风吹*回旋的样子。

(8)麾:通“挥”,挥舞。

(9)哑(è)尔:笑的样子。

(10)尤:指责,归罪,怨恨。

(11)覆载之间:指天地之间。

(12)二气:指*阳二气。絪缊(yīnyūn):天地间*阳二气交互作用。《易*系天下》:“天地絪缊,万物化淳。”言天地间*阳两气交互作用,万物感之而变化生长。

(13)庸狨(rōng):大牛和金丝猴。

(14)罗:捕鸟的网。

(15)黾(měng):金线蛙。

(16)泰:极。

(17)陵:同“凌”,侵侮,欺压。

(18)盬(gǔ):吸饮。

(19)踣(bó):跌倒,僵仆。

(20)离流:流离,离散。

[《蚊对》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