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明确合理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及创造*,达成持续改进之目的,人力资源部于3月中旬组织完成了公司2月份的绩效考核,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11人,不包括副经理级以上人员及请假员工、未转正员工、非在编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绩效成绩

(一)总体成绩:行政部另有清洁工、司机、保安、食堂等42人因考核方式与其

(二)成绩分布

1、行政人员(按abcd等级考核人员):含总经办、管理中心、财务、信息、

品牌中心、技术部、ie人员(3人)

2、研发人员:设计部人员

3、营运人员:含生产、品管、裁床、后道、计控、采购、ie、仓库、外发等

人员

4、销售支持人员:营销中心的培训、商品、企划、物流等人员

绩效考核分:最低85分,最高98分,平均95分(25人),其中96分以上14人,占比56%。

管理评价分:最低77分,最高98分,平均92分(25人),其中96分以上8人,占比32%。

5、销售督导/ad人员:含芭蒂娜和卡拉佛的督导、区长、ad主管、ad,该项

仅对管理评价分进行对比

(三)考核结果分析:

1、从以上各部门考核分分布情况来看,考核结果差异*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

工作之绩效,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2、各部门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未能起到真正合理评价员工绩效的目的。3、从销售支持人员考核结果来看,kpi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

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第一,kpi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91分以上;第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kpi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kpi考核标准进行评分。4、成绩分布及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各中心/部门在评分中,各部门之间的等级评分比例是不合理的,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亟需引入考核纠偏机制,尽可能地避免评分偏差和保*各中心/部门间的评分趋于整体平衡,保障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

三、问题与建议

(一)指标体系

问题:

1、绩效考核中的部分考核指标不够细化或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充分结合生产经营

目标任务,结果*指标过少,过程*指标过多,不能有效的支撑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2、有些岗位的考核指标未能完全反应员工的关键绩效行为,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员

工绩效成绩,致使员工的考核结果跟员工的真实绩效不匹配。3、指标体系中存在过多的定*指标,考核时对定*指标并未能有效区别,对于态

度、责任意识、行为规范、合作精神的评价,满分和高分比比皆是,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也失去了设置相关指标的意义。4、各中心、部门的考核方式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各职位考核指标数目不一,导

致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同一指标,相近职位权重不一、上下级职位相同指标权重不一,最后在客观上导致评分偏差评分标准不一。建议:

1、重新梳理各部门岗位的绩效标准,建立以kpi为导向的绩效体系,各岗位的指

标充分结合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注重结果*考核,减少过程*的考核,同时充分考虑各项指标之间的逻辑顺序和关联度。2、对于指标的订立,真正做到按制度流程去实施,在部门考核kpi指标确认的前

提下,再分解到部门各岗位,各岗位kpi选择、目标值的确定、权重设置、考核标准制定等应与员工充分沟通协商并签字确认,若非特殊情况,考核项目和指标值在考核周期内不做改动。在这里强调员工的参与沟通,其实是一种承诺,有了承诺,员工自然会有较多的投入也较能客观地接受考核的结果,减少考核者的压力,还能转变以往考核指标是强制监督和督促员工的不良观念,同时也保*考核的严谨*。3、加大定量指标的考核力度,减少定*指标,针对生产、营销等岗位可以取消定

*指标的考核,特别是能力、态度方面的。员工能力和态度(长期形成短时间

无法改变)的优劣最终会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只要严格把握kpi指标,就能够间接衡量员工的能力与态度,并且这比单纯对“能力和态度”进行评分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考核过程

问题:

1、认识问题。许多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工作是件“麻烦事”,或认为绩效考核是公

司人力资源部的事情,有的甚至认为绩效考核是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所以对绩效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只是填报成绩,应付公司的考核工作;有的认为只要做好与人力资源部的配合工作就可以了。

2、考核成绩平均化。将考核工作置于形式工作,不能准确界定下属的业绩,让下属的考核成绩非常的接近,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公平”。实际上“平均绩效”会成为绩效较好的员工放弃继续努力工作的直接原因,同时也让绩效不好的员工永远不改变不努力工作的态度,一些部门考核者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了解真实的考核情况草草打分。

3、各部门的考核具有“保护*”。希望下属员工拿到全部或比较高的考核*。

其实这种“保护*”考核,打击了绩效较好的员工的积极*,只是保护了绩效不好的员工的利益。建议:

1、重新修订《绩效管理制度》,明确绩效考核的*作的流程、主要事项及评分要

求,同时加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管理思维方面的培训,转变管理人员观念,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和评分偏差所造成的后果,真正督促各部门在绩效评分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考核标准执行,减少评分过程中的主观行为,合理评价员工绩效。如果有条件,可考虑聘请外部讲师的形式进行绩效培训。

2、个别部门设置了自评环节,建议取消。自评的目的是督促员工对自己进行客观

评价,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核者评分的参考之一。但任何一项工作,其成绩与成果不是由工作实施者自己来确认的,员工工作成绩的优劣,应当由其直接主管按照岗位要求和工作标准予以衡量,或者由员工的客户方(内部客户,即下游工作者)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个人自评意义不大,但是是要耗费资源的,并在无形中给上级评价施加了压力,在目前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考核者更愿意在员工自评的基础上“小修小改”。因此,应弱化甚至取消考核中的自评环节。

(三)考核激励

问题:

1、各项指标体系的最高分都是不超过权重的,评分标准都是扣减方式,考核变成

了扣*,不利于对员工形成正面的激励。

2、营销部门“管理评价表”评分的最高系数为1,然后再乘以员工的业绩考核系

第2篇: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明确合理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及创造*,达成持续改进之目的,人力资源部于3月中旬组织完成了公司2月份的绩效考核,本次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为511人,不包括副经理级以上人员及请假员工、未转正员工、非在编员工。

全公司详细考核成绩见附件。

二、绩效成绩

(一)总体成绩:行政部另有清洁工、司机、保安、食堂等42人因考核方式与其

(二)成绩分布

1、行政人员(按abcd等级考核人员):含总经办、管理中心、财务、信息、

品牌中心、技术部、ie人员(3人)

2、研发人员:设计部人员

3、营运人员:含生产、品管、裁床、后道、计控、采购、ie、仓库、外发等

人员

4、销售支持人员:营销中心的培训、商品、企划、物流等人员

绩效考核分:最低85分,最高98分,平均95分(25人),其中96分以上14人,占比56%。

管理评价分:最低77分,最高98分,平均92分(25人),其中96分以上8人,占比32%。

5、销售督导/ad人员:含芭蒂娜和卡拉佛的督导、区长、ad主管、ad,该项

仅对管理评价分进行对比

(三)考核结果分析:

1、从以上各部门考核分分布情况来看,考核结果差异*不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

工作之绩效,也不能把员工的成绩用好坏优劣区分开来,本次考核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2、各部门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未能起到真正合理评价员工绩效的目的。3、从销售支持人员考核结果来看,kpi指标考核得分普遍高于能力态度指标的得

分,这可能说明二个问题:第一,kpi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值缺乏挑战*,大部分员工可以很轻松获得91分以上;第二,各部门考核者对于kpi考核表的评分,没有真正按kpi考核标准进行评分。4、成绩分布及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各中心/部门在评分中,各部门之间的等级评分比例是不合理的,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亟需引入考核纠偏机制,尽可能地避免评分偏差和保*各中心/部门间的评分趋于整体平衡,保障绩效考核的公正、公平*。

三、问题与建议

(一)指标体系

问题:

1、绩效考核中的部分考核指标不够细化或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充分结合生产经营

目标任务,结果*指标过少,过程*指标过多,不能有效的支撑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2、有些岗位的考核指标未能完全反应员工的关键绩效行为,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员

工绩效成绩,致使员工的考核结果跟员工的真实绩效不匹配。3、指标体系中存在过多的定*指标,考核时对定*指标并未能有效区别,对于态

度、责任意识、行为规范、合作精神的评价,满分和高分比比皆是,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也失去了设置相关指标的意义。4、各中心、部门的考核方式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各职位考核指标数目不一,导

致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同一指标,相近职位权重不一、上下级职位相同指标权重不一,最后在客观上导致评分偏差评分标准不一。建议:

1、重新梳理各部门岗位的绩效标准,建立以kpi为导向的绩效体系,各岗位的指

标充分结合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注重结果*考核,减少过程*的考核,同时充分考虑各项指标之间的逻辑顺序和关联度。2、对于指标的订立,真正做到按制度流程去实施,在部门考核kpi指标确认的前

提下,再分解到部门各岗位,各岗位kpi选择、目标值的确定、权重设置、考核标准制定等应与员工充分沟通协商并签字确认,若非特殊情况,考核项目和指标值在考核周期内不做改动。在这里强调员工的参与沟通,其实是一种承诺,有了承诺,员工自然会有较多的投入也较能客观地接受考核的结果,减少考核者的压力,还能转变以往考核指标是强制监督和督促员工的不良观念,同时也保*考核的严谨*。3、加大定量指标的考核力度,减少定*指标,针对生产、营销等岗位可以取消定

*指标的考核,特别是能力、态度方面的。员工能力和态度(长期形成短时间

无法改变)的优劣最终会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只要严格把握kpi指标,就能够间接衡量员工的能力与态度,并且这比单纯对“能力和态度”进行评分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考核过程

问题:

1、认识问题。许多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工作是件“麻烦事”,或认为绩效考核是公

司人力资源部的事情,有的甚至认为绩效考核是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所以对绩效考核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只是填报成绩,应付公司的考核工作;有的认为只要做好与人力资源部的配合工作就可以了。

2、考核成绩平均化。将考核工作置于形式工作,不能准确界定下属的业绩,让下属的考核成绩非常的接近,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公平”。实际上“平均绩效”会成为绩效较好的员工放弃继续努力工作的直接原因,同时也让绩效不好的员工永远不改变不努力工作的态度,一些部门考核者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了解真实的考核情况草草打分。

3、各部门的考核具有“保护*”。希望下属员工拿到全部或比较高的考核*。

其实这种“保护*”考核,打击了绩效较好的员工的积极*,只是保护了绩效不好的员工的利益。建议:

1、重新修订《绩效管理制度》,明确绩效考核的*作的流程、主要事项及评分要

求,同时加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管理思维方面的培训,转变管理人员观念,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和评分偏差所造成的后果,真正督促各部门在绩效评分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考核标准执行,减少评分过程中的主观行为,合理评价员工绩效。如果有条件,可考虑聘请外部讲师的形式进行绩效培训。

2、个别部门设置了自评环节,建议取消。自评的目的是督促员工对自己进行客观

评价,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核者评分的参考之一。但任何一项工作,其成绩与成果不是由工作实施者自己来确认的,员工工作成绩的优劣,应当由其直接主管按照岗位要求和工作标准予以衡量,或者由员工的客户方(内部客户,即下游工作者)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个人自评意义不大,但是是要耗费资源的,并在无形中给上级评价施加了压力,在目前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考核者更愿意在员工自评的基础上“小修小改”。因此,应弱化甚至取消考核中的自评环节。

(三)考核激励

问题:

1、各项指标体系的最高分都是不超过权重的,评分标准都是扣减方式,考核变成

了扣*,不利于对员工形成正面的激励。

2、营销部门“管理评价表”评分的最高系数为1,然后再乘以员工的业绩考核系

第3篇:绩效考评分析报告

上半年绩效考评分析报告

一、 概述

为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干部职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建立以工作绩效为核心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履职尽责、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责任感和积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xx市局于2023年7月份组织完成了市局上半年绩效考评工作,本次参与绩效考评共计15个科室,81名干部职工。

二、考评成绩

从完成情况看,被考评科室和干部职工均能按照年初制定的任务指标完成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各科室考评成绩令人满意,且个人绩效考评无不合格人员。

三、 考评结果分析

从各科室共*、个*指标得分上来看,各个科室考评结果差异*不大,且得分相对较高,大体上反应出各科室和个人的工作实绩,达到预期效果,但仍有个别方面表现不足,需继续改进和完善。

四、 考评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各科室分工不同造成的考核标准不同。由于各科室职能和分工不同,考核一个科室、一名干部完成工作任务的评判方式不同,容易造成不同科室和干部间的考核标准不同,尺度把握不同。因此,必须对指标进行科学地细化和量化,充分考虑各科室职能,量身制作,体现出干得多、干得快、干得好,得分就高,得出公正的结果,让群众信服。

(二)少数干部对内部考核评分有流于形式之嫌,对于量化指标能够较为公正、客观的考评,但对于非量化的绩效指标尺度就难以掌控,特别是一些职能科室的个*指标,其他部门并不涉及而且难以评判,考评方式只能自考自评,未能起到真正合理的考评科室及干部个人。建议成立*的绩效考核部门,而非由人教科兼职,各县市人教部门对口两三个处室,除人事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外,还承担局内其他事物,人手十分匮乏,成立*绩效考评部门后可专职于绩效工作,严格考评标准,上下尺度一致,公正、客观的对局内各科室及干部职工进行考评。

(三)绩效奖励机制无法兑现。绩效奖励在推广绩效考核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绩效奖金却无法保*,甚至无法兑现,这无疑会对考核本身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队伍整体的动力和活力造成冲击。就目前而言,省局绩效奖金并不明朗,地方*绩效奖金更无法兑现,*对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使得局内对绩效奖金的发放受到了严格限制,甚至不能发放;而且省局、当地*对绩效*的支持额度不同,地方额度较低,影响了部分干部对绩效考核的热情,间接导致了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建议明确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建立合理统一的奖励标准,同时确保绩效奖励制度的正常运转。

五、总结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我局绩效考核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绩效考核的顺利开展,打破了过去[干与不干,干多干

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激发了干部活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局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过程,随着绩效指标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和提高,绩效管理工作将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

xxxxxxx 2xxx年xx月xx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