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

  “三农问题”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就必须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和三农问题相互影响制约,城镇化既能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但同时也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将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有效结合,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将三农问题解决,通过城镇化使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1.关于城镇化以及城镇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战略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具体的发展中概念。“城镇化”这一概念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严谨定义。在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化两个词的概念基本相同,城市化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将城市文明不断传播给农村也是城市化的一个标志。换而言之,城市化的实质就是将城乡差别消灭,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城市化也自然可以称为城镇化。从城市化本质来说,城市化可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主要做法就是在原有城市基础上不断扩展社会发展空间,将郊区土地蚕食;还有一种则是直接将农村进行城市化改革。对农村进行城市化改革也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留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将城市社区增加,通过兴办农村乡镇企业,让农民不再外出打工,实现从单一务农过渡到务农和打工的双重经济模式;另外一种则是将农村社区直接变为城市社区,直接将农村居民发展为城市居民,这也是目前我国增加城市数量的主要途径,我国近年来城市数量的增加主要就是通过将农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区来实现的。因此,要实现城镇化,自然就要将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城市城镇化需要涌入大量农村人口,因此自然要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以及蚕食郊区土地,农村城镇化因此和三农问题紧密相联。

  2.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中城镇化具有的作用

  要很好将农业问题解决自然要先加快城镇化脚步。我国幅员辽阔,在农业生产上已经发展千年,称得上是农业大国,但与世界先进农业强国来说,还是存在农业规模化以及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要很好将农业问题解决,就需要将农业生产率提高,因此要实际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很好将城镇化积极推进。将城镇化进程加快可以使农业规模化经营扩大,从而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农村存在人多地少的现象,在实施包产到户以后,通过将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农业自然就不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只有通过将城镇化推进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过渡,才能给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和保障。再者,将城镇化脚步加快才能有效将农业发展空间拓展,让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农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归其原因就是在经营模式上我国还没走出粗放型,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自然就要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以及对旧的经营体制进行革新。要实现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营模式,就要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对于产品不仅要注重数量同时还要注重效率和质量,让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效益保持协调关系。通过走城镇化道路,将土地合理流转并实现集中经营,使农村经济得到改善。

  3.关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其问题对三农问题造成的影响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若是过度开垦,很容易造成城市化过度的现象,另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在建设发展上过于追求豪华视觉效果,如此一来则很容易造成工资低、消费高的现象出现,特别是高价商品房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居无定所。有的城市将非常严格的城市标准制度设立,使得现行户籍制度将层次较低的人口阻挡在城市之外,使得素质较低的人口很难融入城市现实社会。并且过度城镇化以后就会对解决三农问题造成冲击,不能很好让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按照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当大量素质较低的农民工不能很好融入城市之前,就只能成为城市的“边缘人”,造成许多类似贫民窟的片区出现,这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造成阻碍。虽然我国现目前针对户籍制正在进行改革,但因为改革面积大、应对人口较多,所以效果还不太明显。

  4.关于在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基础上解决城镇化问题是决策

  首先要对大城市规模进行控制,将建设重点落在小城市,让农民进城的成本得到合理降低。我国一线城市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以及大量人才资源,而中小城市则相对缺乏,若不及时遏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势必就会造成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经济、人才、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次,对城乡现目前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革,解放户籍限制,使农民能够真正融入到城市。目前我国在土地城镇化上远超于人口城镇化,所以要解决这种现象自然就要从制度上着手。然后降低工业在城市经济的比重,扩大服务行业,让农民能从职业和经济融入城市。

  5.结束语

  我国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城乡差距大以及经济不发达,虽然也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目前效果还是不明显,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进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消化,让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自然是国家发展中放在首要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让农村和城市共同努力,让所有中国民众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2

  1.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1.1发展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

  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因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就业,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就可以使农民真正转化为市民。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不但可以带动就业,还可以增加内需,拉动消费。这样一来,就将会对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形成巨大的冲击,打破城乡长期分割的二元结构,从根本上可以形成有利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资本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

  1.2加快发展城镇化将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可能达到城乡统一,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1.3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

  能够刺激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和新的投资。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现实选择,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组合的客观要求。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实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让广大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拉动经济的增长。

  1.4加快发展城镇化有利于建立城乡统_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如果能够建立全社会统一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入城的农民也能够充分享受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充分享受城镇的公共资源,将毫无疑问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

  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

  近年来,虽然城镇化水平呈现提升趋势,但仍存在较大差距。

  2.2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资金、土地等要素的严重制约

  城镇尤其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政府投资为主,而目前的财税政策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由于城镇建设所需资金量大,虽然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又采取了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但从总体上看,筹资渠道还不宽、办法还不活,资金不足问题己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供应不足。

  2.3城镇市政配套功能不完善

  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仍然存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管网老化等“城市病”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统计数据显示,吉林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面积、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全省均处于中游位置。

  3.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发展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实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保证城市新增人口尽可能就业等方面调整有关政策。通过积极的城镇化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因此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对待城镇化的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推进城镇化发展,以城镇化繁荣带动农村发展。

  3.1发展城镇化要积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

  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城镇化主要解决的不是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的问题,而首先是农业就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减缓片面城镇化进程、更强调要协调发展。因此发展城镇化必须处理好城市的发展和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的关系,使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而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化文明这个城镇化宇旨。

  3.2发展城镇化要加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

  结合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国家层面发展战略的难得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城镇化,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我们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发展自己。

  3.3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带动作用

  乡镇城是市域城镇体系中连接城乡的关键环节。要强化县城的区域中心职能,要本着兴县强镇的基本原则,要促进城镇适度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互动发展。城镇化要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和关键。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3

  浔龙河由“自然村落”向“特色小镇”转变的核心动力是工商资本下乡。为深入研究资本下乡,专家们在湖南全省范围选取了7个市州,了解1—2个资本下乡项目基本情况。上报的12个项目中,现代农业型、生态农业型、观光旅游型项目10个,占83%,工业带动型、电子商务服务型项目各一个。

  将这些项目与浔龙河进行比较,共同点是在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客观上培育了农村发展新动能。不同点是浔龙河资本下乡过程中,在制度建设、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更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更高收益,是工商资本下乡必然选择。从实践看,资本下乡基本是某公司对产业的直接投入,是单一、直线型的。比如衡南县大三湘茶油、湘潭县的花木、广林的玫瑰等发展生态农业和莲山庄园等生态农庄等。

  浔龙河资本下乡则有其创新性路径,比如规划引领。浔龙河特色小镇严格贯彻多规合一,即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小镇建设规划为推手、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引导下吸引企业进入,避免盲目开发带来的隐患。

  平台运作方面,浔龙河特色小镇以小镇建设为平台,由政府、村集体及公司三大运营主体负责,以企业作为主体、政府负责引导、市场化运作。从小镇人口结构构成分析为切入点,重点围绕小镇消费结构和消费人群,开发相应的产业,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及教育产业,并以项目的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形成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现代综合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

  融资创新是放大浔龍河价值的重要手段,浔龙河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运用PPP融资、上市融资、众筹、参股合营等多种融资手段和方式。如利用PPP融资解决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佳金融方案、借助上市公司广州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市增发融资确保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以众筹和私人订制的模式助推乡村康养产业开发。

  从推动力量看,浔龙河更具系统性。工商资本注重追求规模效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是资本下乡的障碍。资本下乡必须解决土地集中流转,让资本“脚踏实地”。从案例开看,小镇主要存在流转规模小、流转难的问题,如湘潭市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受到土地流转难的困扰,严重制约了其整体效应的发挥和规划的落地,浔龙河资本下乡则追求推进的各项要素内在逻辑性,追求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性,用系统的、运动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眼光来推动浔龙河特色小镇打造。

  浔龙河系统地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关系,建设过程坚持了“农民是土地的主人,企业是开发的主力,政府是服务的主体”的理念,地方政府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延伸,赢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企业通过拓展市场空间,可以获得预期的资本回报。群众通过获得土地集中流转带来的固定收入,通过城镇化带来就地就业机会以及合理的集体资产经营分红等,实现了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这些为小镇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小镇建设效率和质量。

  浔龙河系统地处理好产权、投资和分配的关系,建立了合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红利分享机制,营造良好的多方共赢、红利共享发展模式,有效激励各方主体,确保政府、企业、群众参建的积极性。

  此外,系统地处理好土地、人才、资金的关系。浔龙河特色小镇依靠带头人柳中辉及其团队的带动,不仅使本村获益,也吸引邻村加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双河村土地流转后进行规模种植,保证了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有效提高了土地耕种效率。同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组成合作社,农户作为股东,既可按股分红,又可以通过劳动取得收入。在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上,政府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而企业则依据市场机制投向竞争性经营领域,确保了多方的共赢。

  从规模运作看,浔龙河项目更具整体性。由于“特色小镇”需要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等综合性功能,因此,需要从小镇的规模来考虑其整体布局,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一般以项目建设为引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都是先流转一部分土地,就开发一部分项目,如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的开发就是以先流转的3000亩土地进行产业开发,后续发展过程的整体性必然受到一定的障碍。而浔龙河特色小镇的开发以村为单位,不落下一户农民、不落下一寸山水,让原住民真心拥护特色小镇的开发,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和小镇建设,其规模运作更具整体性。如浔龙河小镇的开发以“寸寸土地长稻谷”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浔龙河特色小镇建设全面考虑将农民手中所掌握的土地资源资产化,从而实现农民的物权价值。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例,无论是水田、山塘还是林地都统一进行流转,分类进行补贴。按照耕地每亩每年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200斤谷的标准,以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租金,实现了“寸寸土地长稻谷”,从整体上将土地流转出来,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促进了小镇建设的有序推进。

  从产业定位看,浔龙河项目更具生态性。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而特色小镇产业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而打造特色产业有赖于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产业,避免千篇一律的面孔出现。从我们的调研看,资本下乡发展产业必须保护自然生态、推进绿色发展,这是基本要求,而调研的项目都基本符合这一要求。浔龙河特色小镇正是利用其林地多的自然生态优势,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但有其不同之处,浔龙河特色小镇围绕带动人流、聚集人气,五大产业之间相互支撑、促进、融合,形成自身的产业生态。

  浔龙河特色小镇坚持把产业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突出自然生态特色。浔龙河特色小镇按照不破坏生态环境、尽量不占用耕地和坚持土地效益最大释放共享的三个原则开展建设。另一方面,浔龙河的农业种植(花卉苗木)、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基础设施等五大产业之间相互支撑、促进、融合,充分实现产业间互动、内外资源互动的多元复合价值,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生态,构建了和谐、高效、活力的产业体系与生态圈,正如柳中辉书记所说的,浔龙河是围绕聚集人气做产业,这些产业也都是服从于聚集人才这一理念,这是其它地方资本下乡所没有的,浔龙河特色小镇通过整一化的产业体系向外推介一种拥抱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有果园菜园花园、充满艺术生活氛围和艺术气质,无处不彰显人、自然、产业、城市和谐共生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

  从农民利益看,浔龙河项目更具可持续性。农民支持是浔龙河资本下乡项目顺利推进的最坚实的基础。而农民支持的坚定性来自于对农民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在这一点上,调研中的其它资本下乡项目差距较大,有的在土地流转后提供季节性就业,有的部分提供就业,有的则一转了之。比如湘阴县洋沙湖国际度假村项目,虽然建设得很漂亮,但在建成区内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村庄、失去了主人地位和权力。浔龙河特色小镇则不同,村民留住了家园、增加了财富,特别是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形式,强化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在确保农民基本生活的可持续性方面,浔龙河特色小镇考虑百姓问题的视角绝不是简单的拆迁、征收、住新房等操作层面,而是从土地改革“三权分置”进行深层次设计,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可持续性。浔龙河特色小镇按照耕地每亩每年600斤谷,林地150斤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200斤谷的标准,以当年国家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租金,保障了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可持续性。

  以永久性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确保资产活力的可持续性方面,浔龙河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村民实行集中居住,新房具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可用作抵押贷款,从而确保了资產的保值增值,维持了资产活力的可持续性。

  以集体土地收益权保障农民增收的长效可持续性方面,浔龙河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商场、民营学校、医院、加油站、文体中心等可经营项目和旅游项目的运营,其获得的股份收益由村民按土地合作社中的股份比例进行分红,实现村民长效增收。

  以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巩固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面,浔龙河一方面通过吸引城市居民在浔龙河购买住房,就地落户成为新社区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完善的功能配套和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转变农民身份,实现就地城镇化,身份直接转变为社区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同时,可以保留其农民身份对土地的权利。这样,就构成了城乡居民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基础。

  从总体上看,浔龙河改革的核心之一是社会资本主导,对乡村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项目是由民营资本发起运作的,公司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优势,主导了项目的顶层设计、资金运作、政策平台搭建、土地规划调整等要素破题,并负责项目区内的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发挥出了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工商企业进农村参与农地改革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最大困难是什么?最大担心是什么?工商企业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改革,能够按照产业发展布局的需求合理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从而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获得产业发展的经营收益。其中,最大的困难也是按照产业的规划进行建设用地的布局和调整,并在规划政策、用地政策上、金融支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最大的担心是政府不支持创新改革,不支持项目区内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或因为政策调整对公司发展造成阻力。

  浔龙河通过多规合一,构筑了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规划的统筹推进,最终形成了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建设规划为推手、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的“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同时,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乡村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浔龙河项目重点破解了土地问题,通过土地确权让农民的土地资源变为资产;通过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宅基地置换使农民的资产产生价值,变为资本;通过土地变性征收,让农民获得土地征收收益的同时,引进了社会资本下乡发展多种产业经营,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产业融合下,浔龙河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在项目区布局了生态产业、文化、教育、乡村旅游和乡村康养产业内容,形成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其中,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做到盈亏基本平衡,与其他配套设施一起,构筑成项目便捷的交通区位、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为乡村全域旅游和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产城互动中,浔龙河打造充满生机的功能平台。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既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又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试验田。通过实施村民集中居住,完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体、商等配套设施,使其具备了新型生态社区和城镇的功能;通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引进社会资本、智力资源下乡聚集,使其又具备了产业发展功能。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4

  前言:我国在这几年的发展下,通过金融服务农业,促进农村的发展,持续实现了农民增收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要把金融支持更好地融人到农村来,推进农村的建设增收。本文对我国现阶段三农存在的基本问题、情况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具体说明如下。

  一、金融支持下三农问题制约的因素

  1、支持三农的效率不足,是因为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1.1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体薄弱。(1)因为商业银行等机构的退出,减少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主题。金融体制在1993年以后进行了改革,以盈利为最大化目标,所以引发银行不约而同地在农村的撤退营业网点,导致农业信用贷款的投人逐年下降。(2)政策性银行功能欠缺导致支农效应难以推进显性。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农业发展银行,但是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单一性,功能明显缺位,供不应求,仅仅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3)农业信用难以承担服务三农重任,社先天不足。在商业性金融收缩、政策性金融滞后等问题的困扰下,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支持发展。

  1.2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出现失衡邮政储秀凭借优势利用多面广和汇兑网络抢先占有农村大部分储蓄市场,但是因为没有信贷业务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不仅分流了农村资金还加大了供求矛盾。在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吸收存款但是贷款却非常少,这样严重阻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党和国家所制定的金融支持三农的政策。

  2、影响到支持三农效果的是信贷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信贷管理机制不够灵活:(1)信贷准人限制过于严格,比如规定只有信誉等级够高的人才能申请,VIP用户才能申请。(2)小额农贷的额度偏小。虽然小额贷款比较受欢迎,但是还钱期短可能导致生产周期不适应,而且贷款的资金少,一般都是五千元以下。(3)农户抵押和担保比较困难。农村最贵的是房子,可是农村的房价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导致抵押困难更不要说担保等问题了。

  3、三农信心的弱化是因为农业保证机制不配套导致的。

  3.1农业保障救助体系与三农发展要求不匹配。仅仅用农业保险为案例,作为农牧业大省,自然条件复杂,青海省每年受灾农作物占了三分之一,但是不常有限制,获得的农业保险金额远远不够受灾的份额,农民因此有浓烈的贷款愿望,可是又存在着害怕贷款的心理。3.2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配套。随着农业加快脚步,建设农业更需要政府和银行之间的支持和配合。怎样把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个地方财政投人到无限的农村建设当中成了一个大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的落后造成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之间的不适应。

  二、强化金融,支持三农的政策建议

  1、完善支持三农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1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三农政策建议的关键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要重新树立坚持为农村的工作观念,,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主力军的作用,完善人治落实责任。

  1.2农业银行明确贷款比例和贷款的范围。在国家的政策下,各个银行应有责任在农村进行重点投资,以扶持农业发展,帮助农村现代化建设。适当加长中长期农业贷款的比重来扩宽农业的集资渠道。

  1.3扩充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功能。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其地位就需要改变农业发展的经营定位,走适合农业发展的信贷业务。在政府和科技的有利投人下可以通过农业发行来开辟资金来源,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农业比较优势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满足三农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完善农村信贷管理机制。

  2.1适当提高农业贷款授信额度,满足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为了使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所以因户致宜来调整贷款长度期限是满足农市场需求的要求。

  2.2实行适度城乡差别利率,推进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英航调节机制,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票据市场,调节信贷资金流向,放宽农村机构再现条件,使景荣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

  2.3解决贷款抵押困难,创新担保质押机制。克服政府出面代理可能产生的问题,实行民有民主的以民间资金为主的担保机制。

  3、增强金融真持三农的信心,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和保证机制。

  3.1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撑起的保护伞,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补偿农村农村金融无法收回的损失,消除后顾之忧。

  3.2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信款投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强农业可发展能力。

  屈扬

  (陕西省镇巴县农村信用联社723600)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5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则是农业的核心。近几年,农产品“买难卖难”的情况时常见诸媒体。究其原因,流通环节多,损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这条流通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日益受到各类平台的重视,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京东、当当等均将农产品作为重要业务拓展。 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农业领域,涉农电子商务(指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商务模式)将在未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农产品销售新时代

  据测算,在农产品买卖交易中,蔬菜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一般要经过4—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都将增加。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外调蔬菜还面临气候变化、路途拥堵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造成大量损耗。在此背景下,农产品网上销售成为减少流通环节的一种新探索。

  涉农电子商务同信息化息息相关。20xx年以来,我国的村通工程成功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通信服务水平迈上历史性的新台阶。截至20xx年,全国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的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4%,实现了全国100%乡镇能上网,其中99%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备了宽带接入能力。

  据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以淘宝网(含天猫)为例,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26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为59.57万个;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为26.06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12万个。

  虽然相比于其他门类,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近3年的数据来看,农村电商的开店数量在快速增加,交易额也急剧上升。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村镇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网购总额加网销总额)为209亿元,交易商品数量达到了1862万件。农民收入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人均月收入大部分集中在20xx—5000元之间,而未上网农民的电子商务收入主要集中在无收入和1500—20xx元之间。

  网络销售模式多样化

  电子商务的跨地域特性,能够帮助农村居民打破有形市场的物理局限,有效拓展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三四级城市及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只在一线城市销售的品牌商品。如20xx年甘肃、青海、贵州、内蒙古等省的消费者在淘宝全网的消费金额中超过67%都是跨省购买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超过70%的销售都是销往外省。

  涉农电子商务从20xx年起开始快速增长,销售模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最开始主要的销售模式为零散农户在网上卖土特产,著名的有在B2B平台上批发活牛活羊的孟宏伟,在淘宝平台上零售土特农产的王小帮,以及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赵海伶、杜千里。他们基本上采取“网络(平台)+公司(网商)+农户”的模式,农产品生产主体“农户、农业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变身网商,或依托网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20xx年,浙江省遂昌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整个销售过程起主导作用的,不再仅是农户和网商,而是遂昌县网店协会。在遂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样本中,传统涉农网商的销售流通模式已经升级为“网络+协会+公司+农户”,协会既为网商做好服务,也为网商们争取更大的利益,同时制定标准对接生产方,实现品质监控和集约化营销。遂昌县网店协会在成立后的两年中,该县淘宝网店数量由350家发展到了超过20xx家,其中会员1300家,皇冠店20余家。20xx年,各会员单位在淘宝网上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

  多重因素制约电商扶贫

  尽管涉农电子商务前景看好,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在宽带基础设施、物流配送服务、农民学习机会等方面均较为滞后,导致在现有的农村扶贫的主流模式中,电子商务模式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农民上网不方便,主要原因是没有宽带、没有电脑、上网费用高。同时数据显示,农村网民上网更依赖手机终端,农村新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60.45%。

  除此之外,农民网商认为从事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因素是物流交通,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就无法完成。

  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殊属性,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也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至关重要。资料显示,北美90%的农产品用冷链物流,欧洲这一比例为60%,而中国则只有18%。

  国家政策助推涉农电商发展

  目前,我国有70多万个行政村,农村网民总人数超过1.65亿人,未来或将有越来多的村、镇加入到电商大潮中,产业辐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同时,政府层面也对涉农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xx年12月19日,商务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交易创新,引导鲜活农产品经销商转变交易习惯,鼓励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发挥网上交易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激发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形成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销直供为补充、网上交易为探索的多种产销衔接的流通格局。

  20xx年8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清理涉及信息消费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等,到20xx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政府层面对涉农电子商务的重视,加之农产品市场广阔、需求量大,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涉农电子商务势必将成为未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视角。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6

  摘要:20xx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20年)》,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既要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落户,能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受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又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农

  1.廊坊市人口基本情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20年)》提出促進三个“1亿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到20xx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20xx年末,廊坊市农业户籍人口为262.6万人,城镇户籍人口为176.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0.2%,高于35.7%的全国水平。

  1.1人口总量稳定增长

  20xx年末,廊坊市常住总人口约为446.8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约229.6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4%,同比增加2.91万人、城镇化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同比出生率提高了0.8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同比增加了0.32个千分点,人口总量和增长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城镇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8个百分点,在河北省内排名连续4年居第3位,仅在石家庄和唐山之后。廊坊市10个县(市、区)间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不同,广阳、三河、香河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市水平,固安、大厂、香河、大城四县增幅较快,20xx年增幅分别为1.85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

  1.2农业人口增中有变

  20xx年到20xx年末,廊坊市户籍人口总量增加近20万人,农业人口增长近13万人。而户籍人口总量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平稳保持在1.4%和2.4%左右。农业人口年增长率波动性较大,仅20xx年廊坊市农业人口增长率就高达3.2%,20xx年廊坊市农业人口增长率则降低至0.8%以下。香河县、固安县、霸州市和安次区农业人口增长不稳定,个别时期农业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三河市、大厂县、广阳区、文安县和大城县农业人口仍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以上,大城县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保持1.5%左右。

  2.廊坊市“三农”存在问题

  2.1农村土地资源紧张

  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土地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而廊坊市人均耕地不到0.095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农业土地集聚高效化发展举步维艰。目前农村土地确权以及由此带来的升值预期,农民对土地产生绝对依赖,加之廊坊独特区位,面临疏解非首都功能外溢和房价上涨的压力,土地资源越来越呈现紧张态势。

  2.2农村人口转移实施难度大

  从户籍人口看,廊坊市440万人中将近260万农业人口。达到20xx年45%的户籍城镇化率和60%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廊坊市还要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约22万农业人。但目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农民工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陛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劳动收入和生活成本存在巨大差异,农民更愿意在城市务工获得较高收益,在农村享受更低廉生活成本。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在城市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将越来越大,这也促成农民更愿在城市打工而不愿落户城市的现象。

  3.廊坊市“三农”对策建议

  3.1突出规划,改善人居环境

  根据村庄性质,对划定保留的村庄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利用规划手段,探索农村发展动力,尽快缩小与城镇户籍居民之间的待遇差距,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全覆盖;对纳入市区、镇区和工业园区的村庄进行整合迁并,合理安排迁并时序,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对要求迁并的村庄,根据农民意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2探索创新,完善户籍制度

  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对工作年限、收入水平、工作稳定程度进行评估划定,对参加社会保险2年以上的人员可吸纳为城市户籍人口;鼓励投资人员落户,在廊坊市投资达到一定数额、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投资产业具有一定前景的投资人员,可吸纳家庭统一迁入;被大中专学校录取的本地农村户籍生源采取鼓励落户措施,购买首套商品房产人员给予相应的落户政策;开放城镇户籍,重点放开县城、建制镇的户籍,将建制镇确定为未来吸纳农民工落户的主要区域,可采取较为合适的卫星城镇和产业新区作为试点,制订切实可行指导意见、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常住人口向户籍人口过度,探索“就业落户”、“投资落户”、“购房落户”、“入学落户”和“养老保险落户”等新模式。三农问题论文

  3.3发挥优势,强化农业园区

  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中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集约农民原料,节约生产成本,改变“各自为战”的生产方式,切实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力支持与超市等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指导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推进园区农副产品商品化进程;利用新颖的营销手段推广农户产品和企业品牌,让“廊坊农业园区产品”立足于京津冀;重点鼓励本地农民劳动力向农业园区转移,发挥市场作用,绑定本地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中,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要求,实现农民生活水平迈向新阶段。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7

  根据佛冈县在农业气象监测、农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评估、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御等“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中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少针对性、多样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探讨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对策,适应新形势,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农村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建设,提升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建立适合农村的气象信息发布传输系统,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等。

  佛冈作为广东省“三农”气象服务试点县之一,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是要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

  1 佛冈县气候资源状况

  佛冈位于粤北山区与珠三角过渡带,光温资源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交通也非常方便,对于发展农业来说,条件十分优越。但是,地处珠三角向粤北南岭山脉的过渡带,形成了降雨丰富、洪涝多发的特点,是广东三个暴雨中心之一。冬季风造成的低温霜冻天气,也常常给越冬作物带来严重损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干旱、暴雨、龙舟水、热带气旋、寒露风、霜降风和寒潮、霜冻等。

  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佛冈属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区,年平均降雨量2186.7毫米,最多年份3519.5毫米,最少年份也有1138.8毫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时长1710.9小时。气候暖和,年平均气温20.9℃;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1.8℃。无霜期长,达341天。充沛的雨量、温暖的气候,对种植经济作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佛冈县分北部高丘陵区、中部中丘陵区和南部平原区3个农业区,盛产荔枝、龙眼、青梅、柿子、蜜桔、芦笋、草菇等名优特产。大力开发粉葛、芦笋等一乡一品作物,汤塘镇的“竹山”粉葛已成了特色名优农产品。主要经济作物沙糖桔因受黄龙病影响,减产明显,但仍为不少农民带来丰厚收入

  1.3 极端天气事件对三农影响严重

  受自然地理影响,佛冈强降雨发生频率高。每年4至9月是防汛的重点时期,暴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每年有90天的雷暴日,雷击容易造成野外劳作农民伤亡。12月到2月多低温霜冻天气,对越冬作物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全县季节性干旱也时有发生。主要降雨集中在4至9月,占了全年的78%,另外半年仅占22%,容易干旱。

  如1999年12月,受强冷空气和夜间辐射降温影响,21至27持续出现低温天气,最低气温零下0.3℃,23日起连续4天出现霜冻或冰冻。持续低温霜冻,造成大量经济作物冻死冻伤,主要损失作物是石硖龙眼、荔枝、白榄、香蕉、荷兰豆、马玲薯和塘鱼等。20xx年1月25日至2月4日,持续受强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1.8℃,伴有阴雨天气。天气造成大量沙糖桔无法采收、外销。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0xx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千多万元。20xx年5月15日出现特大暴雨,水头镇自动站日雨量338.0毫米,超过县气象站1957年以来最大24小时雨量记录(294.9毫米),短时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水头中学半小时内水浸达2.3米,是佛冈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洪水。全县受灾9146人,死亡11人,失踪5人,直接经济损失11.65亿元。

  2 气象服务“三农”的现状

  佛冈县重视为农气象服务工作,20xx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三农”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工作,推进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1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

  全县建设了17个自动气象站、1个GPS/MET水汽观测站和1个闪电定位观测系统。建成了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接收显示、市县视频会商等系统。同时,通过为农服务试点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有力地推进我县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实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为“三农”服务、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气候资源利用的社会化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共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2.2 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把应对自然灾害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20xx年8月,佛冈在全省率先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服务系统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使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时效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2.3 加强预报预警

  20xx年县政府批准成立了县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气象部门按照预警信息“报得早、审得快、发得出、传得畅、收得到、用得好”的要求抓好中心建设,并于20xx年初投入试运行。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同时设置应急指挥中心,整合应急、三防等其他各相关单位信息,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发布信息,提高全县应急救援能力。

  2.4 做好粮食安全保障

  重点是好低温阴雨、倒春寒的监测预报,以防造成死秧烂秧,影响早造生产。第二是做好“龙舟水”预报,防御强降雨对水稻灌桨影响。秋旱和寒露风天气是造成晚造减产的主要天气,也是气象预报服务关注的重点。

  2.5 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在产前、产中和产后,都对气象服务有十分重大的需求。如沙糖桔种植过程中,施肥、打药与天气情况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在采收期,低温霜冻天气会造成桔子冻伤、冻坏,持续的阴雨天气是影响销售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决定农民的收入情况。因此,在产前、产中对短期降雨、干旱比较重视;在产后,对低温霜冻、持续性阴雨十分重视,需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报相结合,滚动订正预报。

  3 气象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佛冈县通过大力开展“三农”气象服务试点工作,在气象灾害防御、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农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偏弱,网格化气象预警机制尚未形成;农村雷灾隐患较多,防雷技术服务普及率不高;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较为薄弱,农民科学防灾意识和能力不强等等。

  3.1 缺少针对性

  面向农村服务的气象信息产品基本上是城市气象信息产品的翻版,产品形式单一,对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针对性不强,为农业服务的气象信息产品不分品种,也没有针对种植、养殖业不同要求分门别类,这种宽泛的信息产品使使用者无所适从。

  3.2 缺少多样性

  农业气象要素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水体温度、雨雪、光照、风、湿度、蒸发、冰(霜)冻等等,这些要素从不同的侧面、非线性地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水产养殖来说,土壤温度、冠层内气温和水体温度要比大气候条件下的空气温度更重要。当前公开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只包含晴雨、空气温度和风等3个要素,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极不相适应,更不能反映种植业类气象信息产品和养殖业类气象信息产品的不同特点。

  3.3 缺乏准确性

  随着数值预报模式的不断改进,1至于10天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较高,但月、季、年的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仍然而不高,而这正是农业种植计划安排、农产品销售计划制定最需要的。定量定点定时天气预报还难有效开展。

  4 进一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对策

  进一步做好“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应当建立健全佛冈县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农用天气预报、现场技术指导和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制订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和规范,不断推进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渠道,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全面提升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新农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实现气象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防灾减灾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努力实现农村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

  围绕佛冈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任务,气象为“三农”服务应配合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重点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二是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气象信息保障;三是在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重点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建设;四是在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塑造文明新风尚方面,重点实现气象科技进村入户。为了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着力开展“两个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我县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气候资源利用能力。

  4.1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4.1.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三农”气象综合观测网,配备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立农业试验田,安装气象监测系统。选择当地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气象观测。

  4.1.2编制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在农情、灾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积累的气象资料,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区划,编制气候区划图和气象灾害区划图,对未来本地发展其他特色农业提供参考。开展低温阴雨、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普查,编制风险区划。

  4.1.3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根据水稻、沙糖桔等作物生长特点,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形成农作物气象服务的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提出相应的农业气象管理对策。

  4.1.4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农业、气象部门之间的预警联动机制,加强会商,开展水稻、沙糖桔、粉葛等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气象条件动态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及时发布预警和对策。在灾害发生后,要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灾情,及时报告上级和相关部门,并指导农民采取科学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对严重影响沙糖桔采收的持续性低温阴雨和霜冻天气,要做好中、短期天气预报相结合的预警服务。

  4.1.5制订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和规范

  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标准、规范和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明确服务产品用语、格式和内容,服务产品发送方式和渠道、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流程等,开展标准化服务。

  4.2 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4.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将行政村气象预警大喇叭扩展到自然村。制作发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学校开展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设施检测和整改,创建成防雷示范学校。

  4.2.2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健全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完善信息员队伍,按照“六有”标准完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开展农村气象信息员的轮训。推进落实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鼓励各单位积极参与申报认证。组织开展对乡镇干部的气象防灾减灾培训,不断完善《佛冈县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4.2.3完善佛冈县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及防御规划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隐患信息库,组织开展乡村气象灾害隐患信息的收集和更新。组织落实《佛冈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实际执行情况,积累修订意见。

  4.2.4建设多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手段

  在广播、电视、12121电话、手机短信、显示屏、互联网等传统气象信息传播方法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可开通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利用政府办公OA系统信息传递快捷、方便接收的特点,通过政府办公OA系统发布气象信息。以多种气象信息传播手段,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无缝隙发布。

  4.2.5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依托乡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通过影视、挂图、网站、图书、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利用宣传,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宣传,逐步实现气象科普宣传的经常化、社会化。

  4.2.6开展防灾救灾应急演练

  根据各地主要气象灾害,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气象灾害发生时,农民往往是第一时间在第一现场,科学有效的应对,能够极大的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3 具体工作任务

  4.3.1“三农”服务基础观测网络建设

  在各镇、示范村、示范点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站;建立主要农作物水稻和沙糖桔的局地小气候观测网络;依托省农业气象站的指导,加强农业气象试验。

  4.3.2“三农”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制订佛冈县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标准和规范;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制度、建立两卡发放制度;编写农业气象服务手册。

  4.3.3信息传播系统建设

  落实广东应急气象频道在本地开通,推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各镇备好气象协管员,每个行政村配备有1名气象信息员。所有乡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建立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如广播、电视、12121电话、手机短信、显示屏、互联网等。依托乡镇农村气象工作站,通过影视、挂图、网站、图书、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宣传。

  4.3.4抓好特色气象服务

  向有影响力的大型特色农产品基地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提供重大天气过程预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以及专业指导;围绕特色农业的生产、采收、存储和销售等环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4.3.5农村防灾减灾服务

  开展以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县级农业气候资源、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农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在双季水稻生产关键发育期,如播种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等提供气象灾害监测服务信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5 小结

  气象服务好“三农”问题,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推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增产增收,更好地服务“三农”,是当前基层气象工作的立脚点和出发点。要做好这项民生工作,应当做到政府主导,气象部门实施,社会各界配合,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避免人员伤亡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具体就是“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属“五个统筹”之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近年来,尖扎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纬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03年,尖扎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青海省各县农区第9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5:1,明显高于青海省的平均差距水平,如何扭转城乡收入扩大趋势,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和结构,就需要我们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格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本文结合尖扎实际,提出如何用统筹城乡发展的观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供商榷。

  1、尖扎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逐步完善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总面积1714平方公里。县城驻地马克唐镇距省会西宁126公里。尖扎县县辖三镇六乡,79个行政村,总人口5.04万人,境内最高海拔4640米,最低海拔1960米,相对高差2600米。气候垂直地带型分布十分明显,形成了黄河谷地、浅山、脑山不同地貌及气候类型。2003年,尖扎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4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3147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352元。工业初步形成了以水电开发为龙头,铝业、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以坎布拉为龙头的旅游开发潜力大,县内基本形成以省道为主干,县乡公路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县通讯事业和青海省内先进地区同步发展,开通了国内国际直拔电话,光纤传输、移动通讯基本覆盖全县。县内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齐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

  1.1城镇化优势。城镇化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拉结加尖扎县县长切入点,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尖扎县现有马克唐、坎布拉、康杨三个建制镇,直岗拉卡电站、康杨电站建成后将形成一定规模的小集镇,全县5万余人口中3.3万人分布在这一地区。近年来,尖扎县确立了沿黄“三点一线”小城镇发展战略,先后完成马克唐镇人民街、黄河路、申宝路等主要街道路面改造工程和县城道路与给排水、文化广场、体育场等工程以及一批干部职工集资住宅工程,特别是投资2000万元打造的商业街,共开发商住楼28栋,成功转移农牧户近200户。坎布拉镇完成道路与排水工程,康杨镇实施商街改造,全县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变化,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扩展了小城镇发展空间,增强了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为县域经济统筹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县通讯方便快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树立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以城带乡的能力。

  1.2水电资源优势。黄河横贯三镇一乡形成的李家峡电站、直岗拉卡电站和康杨电站为发展工业经济,尤其是高耗能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据测算分析,已建成发电的李家峡电站、富源电站、昊天电站和正在建的康杨电站、直岗拉卡电站、泽唐电站、三道班电站建成发电后,年均可发电185亿千瓦/时。以黄南铝业做为参照,在七座电站年均总发电64.5亿千瓦/时的条件下,可以为26个年生产能力13000吨(黄南铝业生产能加、年均耗电2.4亿千瓦/时(黄南铝业年耗电数)、年利润317万元(黄南铝业预计年利润)的工业企业提供所需能源,电力资源富甲全州乃至全省,这为加快电解铝产业的整合和扩张,通过提高引资发展铝型材等后续产业,延长铝业加工链条,提高附加值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1.3区位优势。通过几年的建设,尖扎县境内乡村公路畅通并已基本形成网络,随着平阿高速公路和阿同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尖扎将跻身于环西宁百公里经济循环圈,这为发挥尖扎的比较优势,实现经济互补合作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以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沿黄水面旅游资源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的日渐升温所形成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使其较快接受外界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惯性冲击,从而促进该地区调整优化产亚结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优势产业,最终拉动城乡经济发展。

  1.4农业优势。沿黄地区背靠广大农牧区,面向西宁、海东等大中型市场,加之气候温暖,水土条件优越,具有优良的农牧业发展条件,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等农作物资源在省内具有一定优势,牛羊育肥发展迅速,是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

  1.5劳动力优势。全县有农业总人口41680人,其中劳力20890人,占全县总劳力的50%。境内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建设和坎布拉旅游资源开发,有效加快了尖扎与外界的交流,古老的农耕文化受现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意识的影响,给当地群众植入了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加之近年来“阳光工程”等劳务培训力度加大,使这一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得到提高,能比较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相对熟练的劳动力资源。

  1.6政策优势。尖扎县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每年国家都有大量的项目资金支持,为统筹城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和资金机遇。

  2、制约尖扎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因素

  尖扎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乡差别明显,“三农”问题突出,除历史和体制因素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2.1所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尖扎县境内高山沟壑密布,黄土地形支离破碎,海拔高差达2840米,以干旱、冰雹为主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同时由于山高路陡,浅脑山区教育、卫生、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这样的自然环境致使尖扎79个行政村中有58个贫困村,5万人中2/3为贫困人口。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解决尖扎县“三农”问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带来了很多困难。

  2.2山区农牧民思想观念保守,劳动技能低。尖扎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浅脑山和牧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3以上,这些偏远山区由于地理、文化、语言等因素影响,社会发育程度低,绝大部分农牧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差,加之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惯性影响,造成群众对外界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先进文化,包括农牧业实用技术难以接受,给跨地区输出劳务和调整农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三农”问题增加了难度。

  2.3自我造血能力先天不足。尖扎县目前工业发展滞后,工业产品主要以水电、电解铝和建筑建材产品为主,工业短腿,乡镇企业数量少、层次低,几乎没有反哺农业的能力。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尚在起步阶段。产业间关联度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弱,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差,仅靠本县经济的发展很难实现充分就业。

  2.4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制约,浅脑山和牧区地处边远,山大沟深、人口稀疏,要彻底改变这些地区的农牧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部分资金只能依靠国家投资,单靠本县力量无法实现。

  3、用统筹城乡发展思路解决尖扎“三农”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城乡二元差别明显。农村经济和社会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农牧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远远低于城市。客观上拉大了工农差别,这是导致“三农”问题的关键原因。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和侧重点。

  3.1统筹农业与工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工业要逐步反哺农业,为农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尖扎县工业主要为水电等资源开发型产业。水电作为当地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很少,在收益分配中要积极争取向地方倾斜,并投入到农业,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要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获取成本电价,并以适当方式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二是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要引导和鼓励土地、民间资金等转变成土地资本、民间资本,有偿转让土地、草场、果园承包经营权,努力向规模化、市场化经营转变,改变传统、单一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在康杨、马克唐镇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现有的农产品集散地逐步改造提升,使其发展成为农副产品的加工区,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运用城镇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

  3.2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是吸纳农村人口、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加快城镇化来扩大城镇群体消费农产品的规模,吸纳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2002年,尖扎县建成的商业街,共开发商业街面2万平米,共转移农村人口602人。这些进入城镇的农牧民原户籍所在地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经营权不变,成为山上有产出,城里有收入的“两栖”居民,解除了农牧民进城创业的后顾之忧,不失为一种城乡经济双向互动发展,增加群众非农收入的有效途径。今后以沿黄三镇一乡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并围绕直岗拉卡、康杨电站建设,发展服务于重点工程的小型集镇。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繁荣小城镇经济,使一部分农民从一产中转移出来,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从运作房地产入手,积极推动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土地等资产运营,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尽快发展。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尽快形成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制度。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因地制宜,以市场和实现就业为导向,加大“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有目的的做好农牧民培训工作,想方设法向县境外输出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让更多的农牧民走出县门、务工经商,创办实体,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3.3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统筹问题思考:请众家探讨农牧业深层问题洲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民间“协会”的作用,引导劳动力、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引导群众在果产品加工、牛羊育肥、饲料加工上档次、上规模,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3.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水、电、路、讯、教育、卫生等群众生产、生活极为密切的基础设施方面。今后,在项目争取、扶贫资金的发放上,重点要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把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逐步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大体均等的国民公共产品服务。

  3.5从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是尖扎县一项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随着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旅游公路的建成和公园内景点设施的完善,加之公伯峡、李家峡、康杨电站、直岗拉卡电站库区四面的形成贯通,打造环西宁百公里旅游线路,培育高原水城、丹霞地貌、民俗风情“区域”性旅游品牌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加快县内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康杨清真大寺、古雷寺、智合寺、昂拉千户宅院、德欠寺等人文景观的开发,挖掘整理旅游景点的文化资源,提高旅游品位,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创办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渡假村”、“民俗村”,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户发展农家旅游服务项目,引导农牧民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旅游产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9

  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对于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水平低,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一、引言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政府决策部门决定打造中原旅游区。但是,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尤其是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农民数量基数大,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此,解决好河南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关联性、带动性和渗透性,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共识,并成为研究热点。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省省情的情况下,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在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使得区域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解决共赢。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截止2013年底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名单,河南省共有嵩县、河南省鄢陵县、新县栾川县、郑州市惠济区、河南省确山县六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包括永城市芒砀山休闲旅游景区、信阳黄淮大丰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驻马店友利实业有限公司休闲农业观光园、济源市思礼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中国银杏嘉年华、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陵县刘花桥村、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巩义市汇鑫芳香世界、固始县九华山茶叶生态农业观光园、濮阳县绿园果品种植农场等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由于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河南还有一大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河南的“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成为全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楷模和标杆,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三、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理念落后

  发展视野不够开阔,将乡村旅游仅仅作为一项旅游产品来发展。对于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保护和传承中原文化、扩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乡风文明、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二)发展路径单一

  对乡村旅游关联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认识不足,需要加深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与农林、水利、渔业、建设、文化、环保等部门协调发展,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省建设同步发展。

  (三)产业层次较低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服务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行业性标准或规范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缺乏停车场、消防、医疗等基础设施,食宿、卫生条件简陋,外部可进入性差。

  四、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将乡村旅游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和互动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结合新型城镇化,优先加快乡村旅游点道路、通信、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落实全国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进城入户”工程,为乡村旅游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强化国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加强对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凸显旅游服务功能。

  2.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把乡村旅游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经济结合起来,把创意全方位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绿色、健康概念引领产品开发,开拓健康田园空间,吸引城市白领归园田居过绿领生活,发展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各类休闲农庄、主题休闲农庄、民俗文化风情园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休闲活动。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特色纪念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成果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

  3.与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挖掘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特色,提高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能力,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和商标价值,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实现农副产品向高附加值旅游商品转化。引导工业企业进入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体系,改变分散盲目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项目,向当地产业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4.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强化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突出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

  5.与生态省建设有机结合

  与河南省林业厅等部门合作,借力河南生态省建设,将乡村旅游“一圈、三带、四板块”总体布局与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圈、三带、四板块”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网;把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县与国家和省级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创建工作相结合,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6.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促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优先扶持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贫困乡村,推动贫困乡、村的饮水、交通、电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当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以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脱贫、农村脱困,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0

  改革攻坚,力争进一步突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有些改革进展缓慢;改革缺乏突破力;有些改革尚处浅层;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平衡,整个社会缺乏改革的协调机制。

  “十一五”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改革既连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另外,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民生类制度的创新。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加入WTO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出口大幅增加,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成为稳定国际经济和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外资在出口中所占比例过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利用外资过程中在产业素质、资源、环境、劳工权益等方面也暴露出较多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要引导各地由追求引资数量与速度转到更加注重引资质量与效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关键在落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建立和谐社会,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调节分配以及文化体制、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

  当前,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社会矛盾和冲突是基于利益基础上的冲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常修泽则强调,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社会。在创造活力过程当中要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包括搞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秩序的新建,以及加强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等。

  尽管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三农问题”这个提法,但并不理解这个三农问题背后隐含着很多深层次问题,恐怕不能用“强调农村市场化,强调农业增加更多的投入”等现行政策解决。农村存在的复杂问题,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

  城镇化问题。且不说现在大城市吸纳农民的能力已经下降,从长期分析来看,即使我们加快城市化到20xx年可能实现50%城市化率,到那时我们是16-17亿人口,按16.8亿计算仍然还有8.4亿人生活在农村;而在城市化加速阶段,按正常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每年被征占的土地至少在1200万亩以上。也就是说30年后,无论按新口径19.5亿亩算,还是按老口径14.5亿亩耕地算,都要减少3亿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也实际上会减少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这三个基本要素的配置关系能调节得了吗?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产品出口大国,靠的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尽管有人强调出口产品有消费刚性,不可能减少多少,但确实可能减少而难以再增加。在劳动力供给绝对过剩的条件下,劳动力价格不可能提升,农民的收入还是增长不快。因此,靠出口拉动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因为东部地区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打工节省了很多成本,主要节省的是农民进入东部地区打工的全部转移成本。出口绝对值增加虽然带动就业和打工,但并不意味着收入水平增加。

  流动打工人口的社会保障仍然由他们承包的土地承担。我们绝对没有条件、不可能由国家来提供占70%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农村改革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客观上表现了一种交易的结果。国家在允许社区占有所有权、允许农民以大包干名义占有土地使用权的时候,向农民让步的是什么呢?让步的是农民承包的那块土地必须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资料的土地又怎么能进入市场?在国家不可能提供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如果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农民的社会保障迟早会成为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1

  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历程,人们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撇开其他任何两个问题而孤立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十分困难和不现实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单纯以农业论农业不行,必须同时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者的紧密联系被称为‘‘三农”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妥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其基本路径是协同推进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简称“新三农”)建设。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建设新农业、新农村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没有新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农民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民素质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没有新型农民的塑造就根本谈不上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不少农村地区一些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进城务工,或者在农村从事非农经营活动,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妇女、儿童、老人,这支劳动力队伍显然难以承担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因而新农民培育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当然,最终能够将高素质农民稳定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经营条件,完善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有关农业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水平,提高新一代农民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配套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样需要塑造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了解市场经济知识及规律和拥有一定经营管理技能的新型农民。

  综上所述,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三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也只有同时开展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协同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步入现代化社会。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2

  虽然农村人口多。市场潜力大,农村市场却未被启动,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发达国家人均CDP达到3000美元才出现买方市场。我国人均GDP只有900美元就出现了农产品过剩。而且,近些年农民消费与市民消费相比呈下降趋势,农民收入不提高,扩大消费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就有了更大的消费力。农村市场的扩大会带动城市的发展。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从而实现持续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理论基础存在缺陷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理论体现了农业“工具论”与“贡献论”,使农业地位与实际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走的是以工业为中心的倾斜道路。农业资金不断流向工业,我国的工业化启动资金就是靠农业积累实现的。另外,农业劳动力被强制滞留农村。中国是少数几个用户籍管理人口的国家之一。这种城乡分割的人口管理制度最初是为了让农业人口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同时又不让他们享受工业化的经济利益,从而保持城市工业的高利润,用高积累来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所以,农民天生就戴着农民的帽子,城市居民却天生享有市民特权。这种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实际上,农民的选择常常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生产力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劳动者是生产系统中的主导因素。由于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导,他们了解生产的需求。所以农民的需求就是生产的需求,所以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就是尊重生产力。当然,农民在自主选择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问题。我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将会面临着子大矛盾: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穷就业机会少,三是农业基础薄弱,投入少,发展动力不足。当北方农民面对成堆的粮食发愁,而南方农民任凭柑橘挂满枝头也不去采摘时,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农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农业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农业结构如何调整,如何解决产品买卖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仅靠农民自已是无法解决的,此阶段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共同现象。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紧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战略问题。因为数亿剰余劳动力如果不能成功转移,农业必定会成为一个低效率甚至没有效率的产业,而一个没有效率的产业必定是没有发展的。因此。只有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成功转职,农业效率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农业才能有所发展。然而,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将会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尤为艰巨。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表明,农村向城市转移,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走向城市化道路,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城镇化缓慢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捆绑在有限的土地上,直接影响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不开启,国内消费市场疲软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制约的作用。

  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三农”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刺激,部分社会群体已经心理失衡,这些都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么,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呢?首先,要面对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史所造成的,企图短期内解决是完全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情况依然不乐观。从法律地位上来讲,农民在全体成员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与工、兵、学、商具有同样的权利,并不低人一等。但实际上,农民依然处于社会底层。农民的职业本来是神圣的,没有农民的劳作,就没有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然而,鄙视农民的社会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农民劳作一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却被说成是没有“工作”。除了农业以外的行业,工作人员都要经过挑选,合格者才能上岗,而对农民却不需要任何要求,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事实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减少农民。农民到哪里去。将涉及整个社会的大调整。所以没有宏大的战略眼光,不系统地去解决问题,是无法控制的。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以下三大战略转型:一是产业转型。一家一户单干,自给自足小生产是几千年来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二是农村社会的转型。农村与城市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分离的二元结构。农村的社会意识、社会结构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区别。城市巳经很大程度地走进了现代化,农村却还停留在落后的传统社会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城乡互动,良性转换。三是农民身份的转型。人是万物之灵,人权是社会权能中最基本的权能之一。解决“子农”问题必须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民身份的歧视问题,这样才可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政策存在着“见粮不见人”的情况,更多强调的是“粮食”。当需要向农民索取的时候,却又将农民管得很严;当社会福利分配的时候,又常常将农民排除在外,表现极为吝啬。解放农民,还农民以公平的社会待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结论

  我们要想迈向高等收入国家,避免掉进“中等收入”的陷阱,最大的难题正是“三农”问题。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将成为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主题。因此未来十年,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讲,关键在于是否能解决好“三农”问题,能不能使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3

  随着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环境问题就愈来愈突出。环境问题的恶化对“三农”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三农”发展的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农村环境保护促进“三农”发展的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对农村的实际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0引言

  农村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保障农村的环境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在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下,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愈来愈重要,只有从环境的问题上得到了有效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1 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三农”发展的问题

  1.1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三农”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农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加强就比较重要。农村的环境主要是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人工改造自然因素的整体,其中有诸多的因素,例如大气以及土壤等层面,在这些方面进行加强,就比较有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农村的环境加强保护,能够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要求,在农村的环境方面得到了保护对整个农村的风貌优化就有着积极作用[1]。

  再者,农村的环境保护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和谐发展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需求,只有将两者得到有效的结合,统一化的发展,才能真正保障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农村环境加强保护,是农村村容整洁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这些方面要能得到有效加强。

  1.2农村环境保护和“三农”发展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重对农村环境的优化解决。当前农村的环境字各个方面都正在进一步的恶化,其中的水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对农业的生产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水污染的严重性对农业的生产产量和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农作物自身含有有毒元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威胁[2]。

  再者,农村环境污染中的土壤污染也比较严重,以及草地的污染也比较突出。其中的土壤污染是对农作物有着直接作用的,由于农作物是依靠着土壤生长的,如果土壤的破坏比较严重,或者是土壤当中存在着有毒物质,就会直接作用于农作物上。还有是草地方面的破坏也比价严重,这样就会对畜牧业的发展带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农村的环境问题还体现在土地的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这就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这些层面的环境问题,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就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并且对农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对这些方面要能得到充分重视,要能充分重视,并要找到针对性应对的策略加以解决。

  2 农村环境保护促进“三农”发展的优化策略探究

  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加强促进“三农”的优化发展,在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充分考虑,要在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上进行加强。各地的领导干部要能充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并要能够将带头作用得以体现,主动的对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深入到基层进行宣传。在宣传的方式上也要能够多方面的加以体现,可以通过广播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农民能够在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技术的学习上有更深的认识[3]。

  再者,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化实施,还要能够充分证实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的完善。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让每个农民都能够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上做出自己的努力。还要能实现新农村和新环境的发展目标,构建环境保护的完善体系,将环境保护卫生以及综合管理等系统得到有机的整合发展。

  另外,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有效优化发展,这就需要能够对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开发和环境容量两者得到有机的结合,将生态平衡这一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再有就是要能够对农村的生态配置得到优化体现,要能将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如此才能真正的保障农村环境的良好发展[4]。要能对农民生态权益方面进行改善,加强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深化认识,政府的职能作用发挥要充分,并要能在环境保护的资金以及技术的投入上要能得到充分。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农村环境的良好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的措施实施,要能从多方面得到有效加强,只有从环境上得到了有效保障,才能有利于农村的“三农”问题有效解决。此次主要从农村的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重要性等层面进行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了问题的应对策略,希望对实际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篇14

  “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xx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等,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向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重。长远目标应该是有重点地发展条件较好、有前途的集镇和城镇,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城市。但是,要注意一个地区不能平均地发展集镇和城镇。可以将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对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不应一律加以限制,而要有选择地发展。一是近期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并要长期使其中的一些发展为中、大城市。对于大中城市、特大城市要着重进行优化,同时有选择的进行发展。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户籍政策,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允许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定居,从观念上认识到违背城市化规律的做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改变不合理的居住政策,允许农民租房、买房、集资购房,以及到城里居住等。此外,要形成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农村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允许农民进城兴办企业,从事工、商、服务业等;允许企业从农村招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避免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还要在就业、择业、迁移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为顺利地迁移,与工业化同步实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自身也可以产生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土地出让金、建筑业的税收,还可以使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土地聚集,从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成长型的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应注意和撤乡并镇的工作相结合,还应和制定灵活的土地、户籍改革及金融投资政策相结合。

  三、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财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由于小城镇财政存在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小城镇在省、市之间的收入分配没有解决,表现在财政的预决算权由上级政府做出,同时返还给小城镇本身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小城镇财政资金的困难。另外,小城镇的公共支出范围还是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的,即财政支出用于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支出比较小。而且“统支”色彩较浓,公共支出范围较宽泛,没有统一的规则,产生了“摊薄”效应。小城镇在公共支出上存在的“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小城镇财政应尽快明确公共支出的范围,把那些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市场该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放手交给市场去做,而一些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尽快承担起来,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所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城镇发展的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财政环境。结合我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1.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弊端,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集中资金、精力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政府正常运转和公共活动的需要,消除职能越位、错位的矛盾,转为向小城镇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另外,政府还要努力实现政企分开,从“运动员”的角色尽快转变为“裁判员”的角色,不再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经济层面的活动,而是要转为着力引导、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2.加强小城镇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供给

  首先,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等。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地位,而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带动整个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能够对其他周边的小城镇产生示范作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迅速地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小城镇平均沥青路面不足13千米,全国3%的建制镇、60%以上的集镇缺少供水设备,因此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企业筹一些”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再次,加强信息提供和高新技术开发。运用新信息、新技术不但能提高农业的质量,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乡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造成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完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使小城镇真正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财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划分县、镇财税的分配比例,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使小城镇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拥有自己的预算权和决算权。最后,各小城镇还应筹建和完善一级国库,同时还要依据地方特色安排公共支出,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以及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财政体制加以改革,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