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探讨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结构异染色质分为功能性异染色质和结构性异染色质,功能性异染色质通常无转录活性,属非多态性,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意义,供大家阅读参考。
染色体多态性(chromosomepolymorphism)又称异态性(heteromorphism),是指在正常人群中,染色体存在着各种恒定微小的变异,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形态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染色体多态性按孟德尔方式遗传,几乎涉及所有的染色,通常没有明显的表型效应或病理学意义[1].然而,许多临床医生发现染色体呈多态性的个体存在不孕、不育、自然流产、死胎、生育畸形儿等临床表现[1,2].因此,染色体多态性是否有临床效应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本院检验科近6年来观察到的染色体多态性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生殖中心、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所有遗传咨询者1862例,其中男性1052例、女性81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不孕、不育、自然流产、死胎、异常生育史。
1.2方法患者静脉血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带显色,每例标本常规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在国联在线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上分析5个核型,如有异常再加倍计数和分析,必要时做C带分析,每例标本按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2005)命名。
1.3统计学处理多态性资料检出率采用χ2检验。
2结果
1862例遗传咨询患者男性1052例,女性810例,检出16种染色体多态核型共91例,检出率为4.89%,男性检出74例,占81.32%;女性检出17例,占18.68%,男女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06,P<0.05,表1)。表2显示91例染色体多态核型类型;表3显示91例染色体多态性患者的临床效应。
3讨论
染色体多态性通常发生在1,9,16号染色体近着丝粒端和Y染色体末端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及D/G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结构异染色质分为功能性异染色质和结构性异染色质,功能性异染色质通常无转录活性,属非多态性,而结构异染色质则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组成,具有高度可变异性,不编码蛋白质,人类基因组结构异染色质的功能和表型效应目前尚不确定[3],结构异染色质在1,9,16和Y染色体的变异通常描述为qh+及inv(9),在D/G组的变异通常描述为pstk+,pss+、短臂的丢失(del)等[4].
过去人们将结构异染色质的.多态视为正常变异,不具有临床效应,但有研究报道,染色体多态性与生殖异常有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临床效应[5].本文共检出16种染色体多态核型共91例,检出率为4.89%,高于刘志婷[6]报导的人群发生率约为2.6%,这可能与本组1862例遗传咨询患者都是因不同程度的临床效应前来就诊相关。
3.1 Y染色体多态性从表1可见,男性多态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且以Y染色体多态性最为多见,其余多态性发生率差别不大,本组报告了56例Y染色体多态性,其临床表现为少精症、无精症、流产、不育、不良孕产育史、智力差、尿道下裂,提示染色体多态性不仅可能是导致这些患者生育异常的一个因素,男性Y染色体异态性可能会干扰男性的减数分裂,进而导致男性不育,还可引起智力低下、流产、死胎[6-7]等。
3.2 D/G组变异有研究认为D/G组染色体的着丝粒-动粒复合体(CKC)结构与随体区相邻,两者非常接近,随体变异可能增加染色体着丝粒不分离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胚胎发生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或减数分裂中异常配子的产生,引发流产、死胎、畸形儿等异常生育情况[8].从表3可见,本组检出的10例随体柄增加均有临床效应,这提示对生育异常组人群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次缢痕增加次缢痕增加主要是指1、9、16号染色体长臂次缢痕的延长,次缢痕位于染色体结构的异染色质区,其增长是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增加所致。有学者报道[9]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增加有可能影响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而导致染色体不平衡的配子生成,造成流产、不孕不育等异常生育过程。本研究中均检出了1、9、16号染色体长臂次缢痕的增加,且都具有不同生育异常的临床效应,也提示了D/G组变异与异常生育有关联。
3.4 inv(9)本组检出5例女性和4例男性inv(9)(p11q13),该染色体的倒位片段主要由结构异染色质组成,由于结构异染色质不具有功能基因,所以以往认为属染色体多态性,不具有表型效应,但近年许多文献报道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与反复流产等不良孕产史相关[10].本组4例流产,3例不良孕产育史,2例儿童手指畸形,提示inv(9)有一定临床效应。
综上所述,染色体多态现象与临床表现异常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分析,给予遗传咨询患者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余红,赵矫,赵小平,等.染色体多态性的生育异常临床效应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3,37(10):1998-1999.
[2]范洪.孕产异常者染色体多态性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l,19(8):44.
[3]RooneyDE.Constitutionalanalysis:humancytogenetics[M].3rde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12-15.
[4]邵敏杰,高雪峰,焦丽萍,等.染色体异态性与生殖异常关系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l,19(2):45-47.
[5]杨丽霞,张琪瑶,孙伟,等.31例染色体多态性与生殖异常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4):38-39.
[6]刘志婷,王军,续微,等.染色体多态性引起生殖异常36例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23(5)∶598-299.
[7]梁梅英,陈军丽,宋桂宁.大Y染色体核型与生育异常的关系分析[J].中国妇产科杂志,2005,6(2):86-88.
[8]王小荣,邓剑霞,李津津.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效应及生殖关系的探究[J].遗传,2007,29(11):1362-1366.
[9]李科生,黄明孔,余颜,等.常染色体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9(143):559-560.
[10]陈欣,陈慧,杜涛,等.自然流产夫妇26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3,5(3):871-87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