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读后感
未来不足,惧过往不须注,只有时间才最懂人心——题记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散文集,精选了1933-2006年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40篇散文,时间跨度70多年,通过对时间、人物、动物、景色的描写,传递出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
对时间的态度
其实这本书每个部分,都有对时间流逝的些许感悟。唯独第二篇《时间》不仅感慨光阴流逝,而且使用了辩证的方法去思考和比较,
我认为十分的精妙。
时间虚无缥缈,有人拒绝衡量时间,思考时间,有人却掌控着时间。作者说时间如水,水不停的流逝,这是时间的特性之一;时间可以具化为钟摆,‘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中国古人还用“光阴法”来“标记”时间,生与死也是时间范畴,草木的复苏与枯萎,人也一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手表的奴隶’,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低头族”。作者还举出中国古代人们不切实际的想法,鄙视地指出,例如“吃仙药”,“鸡犬升天”是无稽之谈。“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人间的态度,在时间面前,人也要学会“戴着枷锁跳舞”,泰然的心态才能体会到时间给予的乐趣。
对真情的挚爱
第十一篇《赋得永久的悔》是全篇的精华所在,用“白的”、“黄的”、“红的”,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母情与深深的游子意。作者离家很早“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但季老先生却还记得当年如“龙肝凤髓”的月饼,母亲并未尝一口,连其他的“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全文没有一处对母亲形象的刻画,却浮现出一位和蔼和亲的慈母。第九篇《人章自有真情在》,描写了一个丧夫的德国老太太“最爱牵牛花”的故事,在老太太的心中“我的丈夫死了,但是他爱的牵牛花不能死。”由爱丈夫到爱丈夫所爱的牵牛花,由爱牵牛花到爱中国这片土地,由爱这片土地到“浑身洋溢着生命力,在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种你陪伴我一生,我守护你的所有,让人动情,让人羡慕。
对于我来说,时间从来不语,错定而务实,不幻想,不自扰;岁月从来不言,静思而心宽,不暴躁,不激进;如同此书中的二月兰,怡然自得,笑对春风。
篇二:《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读后感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是季羡林老先生创作的散文集,语言朴实,耐人寻味,文中道尽了季老先生对人生的参悟,也体现出季老先生豁达的人生态度。其中,《走运与倒霉》这一章对于走运和倒霉之间微妙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
如果我问你,你喜欢走运还是倒霉?你会毫无疑问地选择走运,谁不向往“春风得意马蹄疾”,谁不厌恶“屋漏偏遭连夜雨”呢!可是季老先生在文中说道:走运与倒霉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两者往往是相通的。可是,在我的记忆中,为什么总是倒霉相伴呢?
我曾经参加过滨江区艺术节篆刻组的决赛,对我来说,这是我人生中一次不得了的比赛。为了这次比赛,我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甚至手都磨出了红肿的水泡,我也很认真的参加学校的模拟比赛。直到比赛那天终于来临了,我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
得益于之前充分的准备,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刚拿到考题,我就着手上稿,令人满意的小篆体出现在石头上,然后进入最关键的刻石环节,我静心凝气,一笔一划地雕刻着,像稀世珍宝一样对待面前的石头。周围异常安静,只有刻刀和石头摩擦发出的声音,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行云流水,眼看我就要完成我的作品了。
突然,石头中间出现裂纹,我慌乱失措,急忙用手捏住石头,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石头从中间分裂开来,这裂痕像一把刀子扎进了我的心脏,我所有的努力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当我反应过来需要再刻一方印的时候,因为我篆刻的速度太慢的缘故已经来不及了。
事后,我又抱怨我是多么的倒霉,可是其他同学却认为如果我的速度正常的话,完全有能力再完成一件作品,我此时才知道我的篆刻在速度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这件事上,石头裂开是倒霉的,而我从中发现了在篆刻上的缺陷又是走运的。倒霉和走运都是相通的,走运的背后潜藏着倒霉,而倒霉的尽头可能又有走运在那里等待,对待倒霉和走运最重要的是心态,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篇三:《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读后感
季老的一生是坎坷的,却也是幸运的。他经历过清朝,经历过辛亥革命,经历过洪宪称帝,经历过军阀混战,经历过国民党统治,经历过日寇入侵,经历过解放战争,经历过新中国的建立,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改革开放,真可谓是尝遍了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经历过峰回路转,也巧遇柳暗花明,也曾春风得意,坠入过地狱,也上过天堂。能读到这样一位世纪老人历尽千帆后的人生库藏,真是一大幸运。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季羡林先生的《永远的悔》,它使我深深体会到季老母亲的伟大,她为了孩子奉献了一切,却没能在弥留之际见到孩子最后一面,正是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却也成了季老永远的悔恨。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更加立体的季老。季老是博学的,对古典诗歌如数家珍,文中各种巧妙的引用比比皆是,成语更是信手拈来,他的一字一句无不体现非凡的涵养和气节;季老也是知感恩的,对深夜友人送药的事情感激不已,至今铭记他的六位恩师;季老也是明智的,会告诫年轻人看待自己要全面,盲目自大绝不可取,他也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背后潜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新疾病增生的种种问题;季老同样也是多愁善感的,心爱的小猫咪咪遭遇不幸后,重返家中却随意撒尿拉屎,很难想像一个老年人匍匐在床下,桌下清理猫屎,猫尿的场景,更难想象一个已经耄耋之年的老人拿着手电筒和咪咪相对而泣的场景。
季老也是念旧的,一个德国制造的装刀片的小盒子,陪伴了他六七十年却依旧留着;季老是真诚不伪的,如实地表达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虚心承认自己感悟的人生库藏不多;季老的拳拳爱国之心同样值得称赞,他始终坚信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同时也一直对祖国的未来抱有希望;他像一位恩师,毫不吝啬地同我们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向我们坦言:人生的不圆满是常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人会拥有圆满的人生。
日子一天天往前走,我们所经历的“现在总有一天会成为封存或忘记的“过去”。时间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将过往的一切覆盖,不如好好地把握当下,珍惜每一点时间,安稳地度过余生。
篇四:《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读后感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真心。不忘初心,人生自在亦欢喜,人生百味,随遇而安无不可。静观天地,一世沧桑赤子心。
——季羡林
这是一篇季羡林的散文集,每篇散文独立成篇且时间跳跃,就像初夏的天气,时而风雨晦瞑,时而虹销雨霁,时而流金铄石,犹如陪坐在一位迟暮的老人身边,听他断断续续地回忆并讲述他的往事。他像拉家常一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坦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真实自我的表述与对人间真情的热爱。
文字的背后,活脱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细腻的,真实的灵魂,文字的背后,是掷地有声的劝诫:在这浮华的世界我们应该保持一份自在与豁达。
我们常常思考,怎样度过这漫长的一生?
生活或许百般无赖,甚至荆棘丛生,忙碌焦虑颓丧、绝望,轮番上演,但李羡林老先生总能用一份纯真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皆能自得其乐,人生百态悲欢离合,无不宠辱不惊。
他告诉我们,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得自在,知孤独,记初心,懂豁达。他乐观,洒脱,大智若愚,让生活脆弱而坚强,简单又深刻,淳朴亦繁琐,平淡也轰轰烈烈。
他说:“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
正因为不完美,才让我们有了一往无前的与勇气。
我认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岁月从容地走着,却也不曾停歇。眸里的风景,日日不同,还不曾细细描摹那些咤紫嫣红的美丽,落笔已是残春时节的残花败柳。
所以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不过是浪花一朵,还没来得及汹涌就已查无黄鹤,但即使是这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也值得我用全部的生命去演绎,雕章缋句,就像是寥寥几页诗稿,即使无人驻足浏览,我也会用一生去反复修改,誉抄。
因为世上许多事物都只能淹于长河之中,生如蝼蚁渺小的我,也终将被流水冲走,但我不应心甘情愿被奔流裹挟,而是要奋力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哪怕仅是一点儿波澜。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却有不屈之心。
篇五:《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读后感
时间的证明是什么?是吃饭桌上本来喧闹的孩童,忽然间不再喧闹,还是手上的童话书籍变成了名著,又或者是很多焦头烂额的事情,不再为难我们,变成了往后的一个话题。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真心。这是人民日报对他的评价,以前在没读过这本书的双不懂为什么人民日报要推荐他,读完后好像忽然就明白了。
季老师曾经在文中说过“我一向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拼搏。人的降生,都是被动的,并非出于个人愿望,既然来到人间,就必须活下去,然而,活下去却并不容易,包括旧时代的皇帝在内线,馅饼从来不会从天上自动掉到你的嘴里你必须去拼搏,这是一个人生存的首要任务。”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人出生就是被动的,但要活下去,活下去又是困难的,在这本书中没有文言文,也没有不认识的生僻字,好像明明都能看懂所有的字,却又不明白其中的真理,读季老师的文字我总是会有很多的触动,”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每当读到季老师这段文字时,我总是在想,人生好像总是有很多的遗憾,小到考试时的一道选择题,选A还是B,大到人生的选择,总是会后悔。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收录了对人生感悟的40篇文章,这本书是季老师走过人生百态,对从古至今的一个总结。日记是当时的真实记录,不是我今天的回想:是代表我当时的感情,不是今天的感情。季老师从第一章开始就说“当时只道是寻常”对于这句话我一直不理解,后来读了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古人判断时间靠的是太阳,黑夜,白昼,而现在只是钟,表,手机,电脑。时间没有说过,但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世间万物好象都会说话,花草树木会在刮风时发出沙沙的声音,水会发出哗哗的声音,但时间没有声音,但从我们刚出生,时间就在不停的回答我们所有问题从刚开始的“我多久才可以长大”到后来的“什么时候才毕业”从小到大总是会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会随着时间慢慢沉淀,有些问题就是真的没有答案。
时间却从来不说话,但只要时间经过总是会有痕迹的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
篇六:《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读后感
夕阳西下,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燃尽了夏日的燥热,微风拂过运河,带来了丝丝凉意。我站在拱宸桥头,看着斑驳的桥面,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思绪不经意走进了《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时间不语,运河悠悠的诉说着那时间的故事。
浪花拍打岸边,时间侧耳倾听,运河悠悠的讲述故事的起源。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地理志所谓渠水也,至此运河始。翌年,夫差挥师沿河北伐,吴军驾船如飞,势如破竹,陷陈国,败齐师,退楚兵,终凯旋。
柳条拂过水面,时间微微点头,运河悠悠的叙述艰难的成长。隋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隋炀帝大兴水利,经过上百万民工的辛勤劳动,造就了完整的运河系统。唐代诗人皮日休评价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194年,黄河决口,洪水南下,夺泗入淮,夺淮入海,造成巨大灾难。1293年,中国大运河实现第二次大沟通,但至清朝,运道浅阻,日甚一日,多处淤塞不通。民国时期更是十年九灾,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白鹭掠过水面,时间扬起嘴角,运河悠悠的感叹崭新的蜕变。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实现了北起北京,南迄杭州的大运河全线通航,古老的大运河焕然一新,在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6项世界遗产。
宸宸跃入眼帘,时间露出了欢颜,运河悠悠的畅想起明天。就如同习近平爷爷说的那样:“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看!今天的拱宸桥上游人如织,桥下灯火璀璨,不时有宸宸的身影穿梭在电子屏幕间,提醒人们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办,世界人民将一起见证大运河延续数千年的奇迹。
时间不语,运河悠悠,历经沧桑,再现辉煌。所有的一切,当时只道是寻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