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劳动节期间,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里面的内容让我懂了很多很多有关文物的知识。
在片中,我了解了一个个文物的修复过程和它背后所承载着的历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是当年外国的传教士送给乾隆皇帝的。但随着战争的开始,成千上万件文物被抛弃在这深宫之中,逐渐磨损、毁坏。但幸运的是修复的手艺没有失传,我们还有机会去保护它们,珍惜它们。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灰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而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让这些被封尘的器物重见天日,照破山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这座钟表的修复者:王津老师。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里被修复的钟表,细细回忆着自己当年修复它们时的一点一滴。真是温柔极了。整个故宫的钟表还有上千件,仅靠一个人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师徒传递来完成,这就是传承。在片中,这些修复者们反复强调:修文物第一就是要坐得住。浮躁喧嚣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好这份工作的。这些人身上,有着现代社会上的人很难见到的坚持、执着。有一句话形容他们最贴切,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
这部记录片在愉悦、温暖的氛围中让我们走进这些文物和匠人背后的故事。在故宫的一砖一瓦中感受着古与今的交汇与融合。在一次次的讲述中体会着这些文物所包涵着的精神与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