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1

  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概言之,其因有三:首先,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第三,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逻辑起点。

  以军旅、征战等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边塞诗,肇始于《诗经》。至开疆拓土的汉代,战争频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无论在质上或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降及唐代,边塞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普遍题材。特别是自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大历五年(770)这一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更是以其充沛的感情,刚健的笔触,描写了寥廓壮丽的边塞风光,豪迈慷慨的军戍生活以及幽怨悲凉的征夫之恨、思妇之悲,题材多样,意境雄浑,为历代边塞诗之冠。诚如南宋严羽所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为什么边塞诗不兴盛于汉代,不成就于元代、清代,而在唐代结出硕果呢?笔者以为,这既有唐代社会经济政治进步的原因,又有诗歌内在发展的必然。概言之,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与古典诗歌高度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一、“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唐承隋起,重建大一统封建王朝,并且在开元、天宝时期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唐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对外空前开放,思想高度活跃,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流动、变易的趋势,给人以蓬勃而富有生机的感受。这样的时代氛围,必然有助于打开人的眼界,充实人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活动的波澜,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丰富的源泉。盛唐边塞诗正是在唐帝国所开创的空前强盛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肥沃土壤里迅速成长繁荣的。

  处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经济是十分繁荣的。由于唐初均田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由于隋末农民起义对豪强地主势力的打击,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身依附,唐代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解放。至贞观年间,唐朝的经济不仅得到全面恢复,还有了很大发展,其时“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备。又颇致丰稔,米斗三四钱”。到玄宗时代,唐朝的经济更是达到了最高峰,已是“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元结也说:“开元天宝之中,耕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量”。

  唐帝国更是一个气度恢宏的大国,言路开通,思想活跃,政治文化氛围较为宽松自由。像元稹的《连昌宫词》、白居易的《采诗官》等,虽然批评了皇帝,也并没有犯忌讳。正因为这样,所以朝野上下,有一股比较自由的空气,诗人可以“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立风前”,可以“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宋洪迈对唐代君王的气度颇为感慨,认为“ 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对触及宫廷禁忌之事的诗歌作者,“而上之人亦不为罪”。

  唐代的变革带来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兴盛局面,形成了屹立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欣羡赞美的“盛唐气象”:“于斯时也,烽燧不惊,华戎同轨……象郡、炎州之玩,鸡林、鳀海之珍,莫不结辙于象胥,骈罗于典属。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以强大帝国蒸蒸日上的国势及其所展示的“盛唐气象”为其现实依凭的。

  二、“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

  唐代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进取的时代,“万马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麒麟”;唐代又是一个人们普遍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士大夫们多具有为国出力、青史留名的抱负,希望有所作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是广阔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由士风而及民风,这一昂扬向上的精神成为盛唐的时代气象和普遍的社会风气,这就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

  首先,盛唐之时,“天下雌韩而雄魏,壮武而柔文”,整个社会弥漫着英雄主义的气氛,与前代相比,唐人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特别是边塞诗人,更是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如王勃常“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陈子昂虽“体弱多疾”,却“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人乡学,慨然立志”,“其立言措意,在王霸大略而已”,“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其苟容”。其所作《饯陈少府从军序》一文,更是直抒心臆,其言道:“少府叔风彩龙章,才高位下。班超远慕,每言关塞之勋;梁竦长怀,耻为州县之职。”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候”,“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高适 “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王维的《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称:“高子读书五车,运筹百胜。慷慨谋议,折天口之是非;指画山川,知地形之要害。……公卿籍甚,遍交欢于五侯;孙吴暗合,将建功于万里。”

  其次,唐人又有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从而使得文人士大夫能够亲历边塞,接触边塞生活。唐代制度规定,边帅可以自辟幕僚。《通典》卷三二载,唐采访、节度等使之僚佐,“皆使自辟召,然后上闻,其未奏报者称摄”。这种制度使得那些在科举考场上失利、人仕无门的文士,有可能通过人幕而释褐。如《全唐文》卷五00权德舆《王崇术神道碑》所盲:“开元中,举孝廉,仍岁为有司所诎,因罢卷慨息,慕班超、傅介子之为人,遂从河西节度史杜尚书暹,抚剑相合。”而唐代科举考试中,又把“军谋宏远,堪任将率”一科与选拔政治人才制度并列,这极大地刺激士人关心边事军情。王谠《唐语林》评论道:“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迁腾倏忽,坐致郎省。”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对此文人人幕情形描述道:“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幕府,蹑级进身,要视其主之好文何如,然后同调萃,唱和广。”唐代文人人幕往往可迅速升迁,故吸引了大批读书士子,而军幕中如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参谋等,常由士子担任,这对士人踊跃赴幕,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如杨炯高呼“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始入幕府后终为节度史的高适也说:“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由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岑参更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之语。在此风气之下,唐代很多著名诗人都曾亲赴边塞,人幕参战,谋划军机。

  第三,唐代军幕之主中有不少文武兼擅,好文学,喜延揽文学之士,从而为边塞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艺术创作环境。以郭震、张说为例,二人皆出将人相,为文武之全才。郭震年16岁人太学,18岁擢进士第,其年判人高等。张说所撰《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记载,武则天令郭震抄录旧文,震上《古剑歌》,“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赠学士李峤、阎朝隐等”。郭震是文士中的佼佼者,后来却担当重要武职,曾任凉州都督兼陇右诸军大使、骁骑大将军兼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使、金山道大总管。他在安西经营十余年,屡建奇功,四镇安宁。郭震行状是张说所撰,说本人也是文武全才。《旧唐书·张说传》对他有如下记载:“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成风诵之。尤长于碑文墓志,当代无能及者。”张说是一代文宗,又曾出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检校并州大督府长史兼天兵军大使、朔方军节度史。他在担当军职期间,便多有建树。以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之幕主而言,岑参之幕主封长清有文才,《旧唐书》本传说:“外祖犯罪流放安西效力,守胡城南门,颇读书,每坐常清于城门楼上,教其读书,多所历览。”“常清于幕中潜作捷出……(高)仙芝所欲言,无不周悉,仙芝大骇异之。”“常清有才学,果决。”今存文一篇。高适之幕主哥舒翰则“好读《左氏春秋传》及《汉书》”。幕主与文学之士相聚幕中,赋诗谈艺,文学创作环境相当好,故有人认为唐代边地军旅幕府中有一种类似于建安诗人的创作环境。

  第四,唐代君王对边塞诗的特殊爱好对士风民气的导向也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唐太宗李世民堪称这一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唐玄宗李隆基所作边塞诗也很可观,其《平胡》歌颂大唐军威:“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显示了盛唐气势。他的《送张说巡边》,应制唱和之臣有张说、宋璟、张九龄、徐坚、贺知章等21人。此外,另有应制送张说的诗人数十名, 应制诗总共多达70余首,可谓由玄宗一诗而引出近百篇边塞诗。可见,唐代皇帝的创作与提倡对边塞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盛唐之音与边塞之声: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逻辑起点

  唐边塞诗的繁荣,既有其共时性的因素,诸如盛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强盛,同时又有其历时性的“史”的因素,即从文学发展的流变来看,盛唐边塞诗之所以能够成为历代边塞诗之冠,主要是因为它是唐诗全面繁荣和边塞诗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唐诗的整体繁荣带动了边塞诗的创作水平,提高了边塞诗的艺术成就。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代, 诗歌总量现存超过50000首,诗歌作者近2300人,诗歌繁荣盛况空前,唐诗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其题材之广泛,技巧之成熟,流派之众多,体裁之完备,揭露社会矛盾之深刻,描摹人物心态之细致,几达空前绝后之地步!唐代诗歌的这种整体氛围和总体格局,使得作为唐代诗歌重要组成部分的唐代边塞诗的创作水平和规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拓展。

  其次,从边塞诗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看,在唐以前,边塞诗歌已有悠久的历史,《诗经》始为滥觞。两汉时期,武功卓著,对匈奴的长期战争和经营西域的成就,不仅对当时社会,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尽管由于诗歌创作的不发达,没有为我们留下成熟的边塞诗,然而汉乐府中的《上之回》、《战城南》,以及许多已亡佚的作品,如《陇头水》、《出塞》、《入塞》、《关山月》等等,却成了唐人边塞诗中最常见的题目,《乌孙公主歌》、《李陵歌》、《匈奴歌》成为典故常为唐人所歌咏。建安魏晋南北朝诗歌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它们之间有着更加直接的渊源关系。这一诗歌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建安至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从曹氏三祖、建安七子、蔡琰起,直至梁陈,用乐府旧题歌咏从军边疆、描写塞上苦寒、抒发征夫思妇离情的.作品愈来愈多,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一个写边塞战争生活的诗歌传统正在形成。这一传统的形成,无疑是一种历史意识的产物,是两汉经营西北边疆和对外战争胜利造就大一统局面的光荣与建安至南北朝400年大分裂大动乱痛苦现实两相撞击造成的一种心理积淀,人们向往着恢复两汉的“秩序”。到隋唐统一的时代,国力极盛,边功卓著,这种历史意识、社会心理终于得到真正的大发扬,边塞诗也在南北朝诗人努力创作的基础上繁荣、成熟起来,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体会之真切生动,均非前代所可比拟。仅从数量说, 《乐府诗集》和《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所收隋以前涉及边塞生活内容的诗篇,粗略统计共有180多首;而唐一个朝代的边塞诗,从对《全唐诗》及其《外编》的不完全统计,则近2000首。由此可见唐代边塞诗的成就,是对前人学习继承、发展创新的结果。

  第二,诗歌主题的继承。这一时期边塞题材诗歌的多种主题,诸如描写“胡”地生活情景,大漠草原风光,塞外酷热奇寒的景象,从军报国的壮志,军中苦乐的体验, 征人思妇的离愁等等,无不在唐代边塞诗中等到更加充分的表现。譬如{乐府诗集》所收《陇头水》一题,六朝人所作9人12篇,其基本主题有二:一是从军去乡之思,如梁元帝、陈后主、徐陵、张正见等所作;二是报君恩赴国难的气节,如刘孝威、顾野王等所作。唐人之作7人8篇,思想艺术均有一定发展,但基本主题与六朝人相同,可见其承继关系。

  第三,诗歌形式与表现手法的继承。唐代边塞诗大量袭用前代乐府旧题,其中多数就是魏晋南北朝人的作品。唐人又有发展创造,如变出入塞为前后出塞、《苦寒行》为前后苦寒行,变《苦热行》为《热海行》,由《行路难》而创出《从军中行路难》、《变行路难》,借前代“从军有苦乐”诗句而创《从军有苦乐行》,就前代史事而创出《来从窦车骑行》,以及继承乐府“缘事而发”精神而创出表现边塞内容的许多新题,像《塞上》、《塞下》、《将军行》、《老将行》、《平戎辞》、《征妇怨》,以及诸多“即事名篇”的边塞诗作。唐代边塞诗中汲取魏晋南北朝诗的词语、诗歌意象的例子,更是俯拾皆是,如陇水呜咽,天山飞雪,大漠黄沙,枯蓬白草,紫塞长城,玉关辽海,连旗大旌,鼙鼓鸣笳,朔风冀马,胡霜塞鸿……这是表现手法的继承。魏晋南北朝诗多数歌咏汉事,唐代边塞诗中也多“以汉喻唐”,借史言今,大量取用汉代边疆战争故事、典故,如勒石燕然,请缨南越,系马大宛,计斩楼兰,持节北海,修好乌孙……体现了一种创作的传统。当唐人把这种诗歌传统加以充分吸收消化,发扬光大,把表现边疆军旅生活的诗歌,从思想艺术上推向极致后,宋以降历代虽有附骥者,但从总体上未能开辟超越唐人的新境界,所以,唐代边塞诗的光辉成就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与不可重复性的体现。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2

  一、 唐帝国强盛的国力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物质方面)

  唐承隋制,是在隋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并且在开元、天宝时期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唐代是一个变革的大时代,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对外文化交流频繁,思想高度活跃,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给人以一种蓬勃而富有生机的感受。这样的时代背景,必然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充实人们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的波澜,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出崭新的局面。盛唐边塞诗正是在唐帝国所开创的空前强盛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肥沃土壤里迅速成长繁荣起来的。

  处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王朝经济是十分发达的。由于唐初推行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由于隋末农民起义对豪强势力的严重打击,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与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而使唐代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与发展。到贞观年间,唐代的经济不仅得到全面的恢复,还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贞观政要·政体》有当时“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备,又颇致丰稔,米斗三四钱”,就是见证。到玄宗时代,唐朝的经济更是达到颠峰,《杜甫。忆昔》中已是“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同时唐帝国也是一个气度恢宏的大国,言路开通,思想活跃,政治文化氛围较为宽松自由,这为唐边塞诗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像元稹《连昌宫词》、白居易的《采诗宫》等,虽然批评了皇帝,也并没有因此犯忌讳。正因为这样,所以朝野上下,有一种比较自由的空气。《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诗人可以“举觞白望青天,皎如玉树立风前”,可以“长安市上市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唐代的变革更带来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兴盛,形成了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欣羡赞美的“盛唐气象”,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以这种强大帝国蒸蒸日上的国势及其所展示出来的“盛唐气象”为其现实依凭的。

  二、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逻辑起点(文化方面)

  盛唐边塞诗繁荣,既有其共时性的因素,诸如盛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强盛,同时又有其历时性的“史”的因素,即从文学发展的流变来看,盛唐边塞诗之所以能够成为历代边塞诗之冠,主要是因为它是唐诗全面繁荣和边塞诗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唐诗的整体繁荣带动了边塞诗的创作水平,提高了边塞诗的艺术成就。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代,诗歌总量现存超过50000首,诗歌作者近2300人,诗歌繁荣盛况空前,技巧之成熟,流派之众多,体裁之完备,揭露社会矛盾之深刻,描摹人物心态之细致,几乎空前绝后之地步!唐代诗歌的这种整体氛围和总体格局,使得作为唐代诗歌重要组成部分的唐代边塞诗的创作水平和规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拓展。

  其次,从边塞诗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看,在唐以前,边塞诗歌已有悠久的历史,《诗经》始为滥觞。两汉时期,武功卓著,对匈奴的长期战争和经营西域的成就,不仅对当时社会,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尽管由于诗歌创作的'不发达,没有为我们留下成熟的'边塞诗,然而汉乐府中的《上之回》、《战城南》,以及许多已亡佚的作品,如《陇头水》、《出塞》、《入塞》、《关山月》等等,却成了唐人边塞诗中最常见的题目,《乌孙公主歌》、《李陵歌》、《匈奴歌》成为典故常为唐人所歌咏。建安魏晋南北朝诗歌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它们之间有着更加直接的渊源关系。

  三,民族边患战争的长期存在也促进了盛唐边塞诗的发展与繁荣。(战争和融合方面)

  自大唐建国伊始,便面临着严重的边患。事实上,在李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边患一直没有真正解除。于是,在唐代士人中,特别是那些渴望建功立业而扬名沙场的高洁之士便大量涌现出来,这就为从军出使,漫游塞上提供了方便,实际上也就为诗人直接和间接地吸取边塞生活养料创造了可观条件。而与此相关的边塞诗也便应运而生了。当时边事不休,文人崇尚军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成为当时众多士子的共同心态;而国内承平气象又自然使人想到秦汉王朝空前威严雄浑气象(因此之故,唐代文人爱在诗中出现“秦汉”字眼,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种对秦汉王朝的追慕情怀,笔者姑名之为“秦汉情结”),这更激起诗人心中的豪情。 盛唐边塞诗人中作豪壮语者颇多。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以“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极写军情之急,以“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力衬唐军之勇。高适在《燕歌行》中,以将士面对“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的酷烈战争,表现出“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哪顾勋”的无私报国。

  但不可回避的是,盛唐边塞诗人的这种豪情也往往伴随着“边愁”。边地辽远,生活苦寒,“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羌笛“怨”杨柳自在情理之中。在组诗《从军行》中,王昌龄才抒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的豪情,又流露出“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的愁绪。

  由于战争的影响,所以各民族出现了空前的融合,再加上唐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思想,从而扭转了自古以来大汉民族鄙视少数民族的偏见,如《资治通鉴》中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在李世民的带头下诗人们也逐渐摒除了民族偏见,这就从很大形势下促进了民族关系的改变,为各民族边塞诗人的互相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由于各民族诗歌风格的相互融 合,为诗歌的发展补充了异样的血液,从而促进了 边塞诗的繁荣。

  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唐朝边塞诗派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的形成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事实上早在边塞诗派形成之前,不少文人已经创作出数量可观且远胜于前代的边塞诗,像骆宾王,陈之昂等,但唐代边塞诗派的真正形成却是在盛唐时期。从骆宾王到陈之昂,初唐边塞诗大大地发展、丰富了,虽然还未能形成独立的流派,但已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做了多方面的准备,预示着一个更加繁荣的边塞诗创作时代的到来。

  由此观之,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不是单方面造就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构成的,是唐王朝雄厚的国力、开明的文化政策、士人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及下层民族之间长期的战争与融合谱写出来的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3

  什么叫做边塞诗呢?就是以边疆军旅生活为题材,描写边疆的人物事物景色等等,气势磅礴,令人振奋鼓舞,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战、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抒发了或是边疆生活的孤寂,或是远离家乡亲人的思念,亦或是对国家局势的忧患及对功名的渴望。广义上的边塞诗甚至还包括了闺怨诗,因为闺怨诗其实就是对守边疆的丈夫的一种思念,这个在文学上尚有争议暂且不谈。

  边塞诗的全盛时代

  纵观历史,无论是先秦文学还是汉晋风骨,再到唐诗宋词,或是元曲小说,文学一定是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思想的重要参照物,在这其中唐朝的唐诗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并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四千多首诗歌将大唐的繁盛、衰落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在这四千多首唐诗中,边塞诗占了近一半的数量,所以想研究唐诗,边塞诗一定绕不过。

  边塞诗在唐朝进入发展的全盛时代,据《全唐书》记载,在唐朝边塞诗总量达到2000余首,在唐代以前数量都是有限的,有名的边塞诗人也寥寥无几,而唐朝无论从数量质量上都是中国历史上边塞诗最鼎盛的时代,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诗人像是王昌龄,王维,岑参等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经典诗句都是出自这个时期,不仅朗朗上口,其中承载着的文人骚客无穷的的功名意识和忧患意识也令人回味。

  令人疑惑的是印象中军旅生活大多是极为单调的,守边疆的军人有文采的也不多,为什么在唐朝,边塞诗会发展的如此繁荣?

  唐朝幅员辽阔,实际控制的领土达 1076 万平方公里,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和众多的国家接壤,边塞众多,为边塞诗提供了广袤的创作土壤。

  守边塞的卫队人数众多,又不断地对外征伐,且唐朝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扩大了军队数量,这一改变使大唐的文人们掀起了从军热,又因为唐朝历来尚武,投身兵营的人越来越多给边塞诗的繁荣奠定了人员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唐朝的文化氛围整体良好,文化发展达到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巅峰,而且名人众多,这些都是边塞诗能有如此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边塞诗中大概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怀揣报效祖国不畏艰苦的决心,想要为国家建立功名的情怀,这也符合唐朝人尚武的特点,文人以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拳拳爱国之心,武将不像文人那么有文采,文人入伍后就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所以在他们的诗中满满的都是功名意识。这种功名意识也存在于边疆戍边时那种誓死捍卫国家的尊严歌颂战死沙场的情怀,另一种就是还未到边疆满腹豪情急于实现自己个人理想的愿望。

  1.胡骑虽平陵,汉兵不顾身

  在初唐时期边疆不稳,常有外族袭扰,这个时候伟大的边防军就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羽翼未丰的的大唐。

  将士们忍受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那种孤寂,依然有不破楼兰终不悔的大无畏精神,正是有着这种精神的支撑,在艰苦的边塞依然心有理想,并坚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明知边疆生活苦,很有可能战死沙场,但是为了国家兴旺,依然选择牺牲小我,许身国家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每一个戍边士兵,也鼓舞了后世想实现人生价值的那些或普通或高贵的人投笔从戎为国征战。

  2.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正因为有前人战死沙场誓卫祖国的这种精神的激励,尚未从军的人就会对功名有着急切地渴望,这其中也包括虽然身在战场,但是未能实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那一批人。唐代人才众多,在科举制度,征兵制度尚未完善的时候,很多仁人义士苦于报国无门。

  李贺曾说“请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像李贺这种将强烈的报国意愿表达在诗中体现向往边关的想法大有人在。还有一种就是虽然身在边关但将无大才,天子昏聩使得有些爱国志士满腹理想和才华无处施展,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希望朝廷能有一个像飞将李广那样的优秀将领带领自己驱除外辱。

  国破山河在

  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安史之乱后,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在外交、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不尽人意,和之前繁盛的大唐大不相同。

  战事频繁,环境的艰苦、自身的安危、国家的存亡、家人的温饱都成为边塞士兵心中的忧患和牵挂,这就引发众多的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怀,那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在诗中集中体现。这就是边塞诗的第二种情怀,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看着破败的'山河,充满了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的忧患,构成了边塞诗中的忧患意识。

  1.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的环境要么是茫茫戈壁,要么是白雪皑皑、荒无人烟,除了对环境艰苦的描写,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心中孤寂烦闷之情溢于言表,思念家乡亲人以及远方心仪的姑娘的情感在诗中也占据极大的篇幅。在这荒漠之上没有人比边塞将士更加厌恶战争,渴望早早结束战争,期许天下太平,能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

  除了边疆士兵,身在家中的女子们也同样思念远方的丈夫,征妇思人还,闺房之中,边塞士兵的妻子希望丈夫早日平安归来,这也是有些学者将闺怨诗列入边塞诗中的主要依据。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环境的艰苦尚能忍受,个人的生命,荣辱,在荒漠之上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尤其是经历过战争之后,士兵每日枕戈待旦,风餐露宿,将性命悬于腰间,不知能不能看到第二日清晨。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见过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有时会庆幸自己没有被战场上最后一个敌人打死,没有被最后一只羽箭射穿,越是心存侥幸的活了下来越加深了对战争的恐惧。

  如果说个人的生命不能保证,那么为国征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是绝对的底线,然而,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尚且水深火热,个人荣辱又怎能保证?多少的边塞将士再也看不到繁盛的大唐,接到的是退让,和亲等等屈辱的命令,大唐往日的荣耀已然不在,沙场建功的夙愿得不到实现,这样苟活还不如在战场战死,这种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在边塞诗中亦有体现。

  3.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正因为战争的残酷,使边疆将士产生了厌战的思想,此时不是从前那样对战争的狂热,而是意识到现在所谓的战争都是为统治者服务,这种有组织的残杀,肆意的践踏黎民百姓的生命,“苟能制侵陵,其在多杀伤”。

  况且,从前的战争或是保卫国家或是开疆拓土,安史之乱后多为内战。频繁的战争对生产力、经济都是一种破坏,为将者享受战争为他们带来的荣华富贵,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欲、权力使身处社会底层的士兵马革裹尸,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多的诗人关注到了民生的疾苦,对战争的不义与不易展开讨论,对肆意发动战争的统治者嗤之以鼻;

  更有许多有先进思想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不光自己的民族不该受到战争的折磨,更不应区分出民族的高低贵贱和种族的优劣,胡儿眼泪双双落,战争同样带给其他民族苦难,厌战的思想在此时的边塞诗中成为了主旋律。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

  边塞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描写了我国在唐朝时期边塞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样描写景色虽美,独缺爱人陪,在荒漠之上的孤寂,将自然风光与人或悲或喜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叙事的基础上将情感思想发挥到极致,囊括了爱国,爱民,厌战,民族团结的种种思想,这种思想在那个年代领先世界上百年,也体现了唐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是繁荣鼎盛的,具有绝对的文化软实力;涵盖了大量的功名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诗歌的历史上也是匠心独运;手法多样,意象优美,文风华丽,堪称文学史上的顶峰,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不朽的瑰宝,值得后人铭记与钻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