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杂文随笔

第1篇: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杂文随笔

失去回忆,就是对自己的永别吧。

在某个寂静无人的夜里,或春风拂面的晴日,

一首音乐、一米阳光,不经意拨动了心弦,

打开回忆的开关,曾经的真实又浮现在眼前。

倘或,忘记那些幸福的、痛苦的过往,

忘记那些陪伴过的、伤害过的对方,

那时的自己还是自己吗?

01

遗忘回忆,是生命中无法战胜的仇敌。

过年时去姥姥家拜年,在楼下碰见一位老爷爷,

是小时候在院子里玩耍熟识的,

我亲切的说“爷爷新年快乐!”

他有些茫然的看了看我,转头大声问旁边的女儿,

“这是谁家的小孩啊!”

“是4单元闫家的外孙!”

我突然咯噔一下,

一种从心底的战栗击穿了我的灵魂,

我不害怕死亡,我们从出生起就开始迎接死亡,

我知道我们这一生得到多少,也终究会失去多少,

但我害怕,太阳在落山时,大地早已忘记了光辉,

我害怕,在通往终点的旅途上,衰老让我遗忘,

割下回忆,抛却爱人,直至忘记自己。

02

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止遗忘吗?

想到了一部很治愈的电影《恋恋笔记本》。

每天清晨,疗养院的一位老妇人艾莉,

总会有一个不认识的老头,

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一遍又一遍的为她讲述同一个美丽的故事:

富家千金艾莉与穷小子诺亚,普通又波折的爱情。

当夜幕降临,故事也讲完了,

老妇人艾莉认出了老头,

正是他相伴一生的爱人诺亚,

他们泪流满面,相互拥抱,

她轻声的问“我刚刚是怎么了?”

“亲爱的,你只是走神了一会。”

但没过5分钟,艾莉便愤怒的推开了,再次忘记。

在最后的那个午夜,她问他:

“诺亚,你相信我们的爱会创造奇迹吗?”

“我相信,所以我才会把你带回我的身边。”

“我们的爱会带我们一起走吗?”

“我们的爱无远弗届。”

他在她的身边躺下,紧紧握住她的手一起离开。

奥兹海默综合征,一个令亲近的人最痛苦的病症,

我试图代入诺亚,一生挚爱一次次把自己忘记,

那是一种何其痛彻心扉的感情与绝望,

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守候至死不渝。

或许生活中,并没有这么多所谓的爱的奇迹,

衰老和遗忘就像潮来潮去,非人力所抗。

但我想,珍惜与至亲的人在一起的每一秒钟,

坚定地陪伴彼此,创造回忆,守候回忆,

一同面对遗忘、衰老与死亡,

便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03

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

一部《寻梦环游记》让我泪如雨下。

在墨西哥亡灵节的夜里,追逐音乐梦的米格,

偷了歌神的吉他,被诅咒进入了亡灵世界,

他偶遇了想再见女儿最后一面的埃克托,

因为他即将面临人的终极死亡:

“当尘世中再没有人记得你的时候,

你就永远从世界上消失了”

米格在寻找回家之路时,揭开了埃克托身上的谜,

埃克托就是他的曾曾祖父,

当年惨遭陷害,客死他乡,

*实了他并不是为了追逐音乐而抛弃家庭,

米格在接受全家人祝福后,返回了尘世,

为他的曾祖母唱起来了写给她的“rememberme”

唤起了曾祖母的记忆,避免了埃克托的死亡。

《龙族》中说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断气时,生物学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下葬时,人们悼念他,社会上他死了;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时,才是真正的死亡。

也许人生没有永久的陪伴,我们每天都经历离别,

听梦破碎的声音,拼命握住的东西从指间流逝,

生活内外,记住所爱之人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回忆一定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你一生遇见的人、诞生的情、经历的事,

都是生命标尺上的刻度,

只不过有的深,有的浅,

犹如行人走在沙滩上的脚印,或用力、用轻浮,

而时间的海,在一遍遍冲刷着回忆的沙,

当回忆被洗净时,生命也迈向了终点,

我们能做的唯有有珍惜二字。

第2篇:死亡,才是爱自己,爱世界吗杂文随笔

8月29日凌晨,日本媒体ann曝光了福建南平失联了一个多月的女教师危秋洁,在旅馆中留给家人和朋友的告别信。

信文如下:“对不起,这是告别的信。活了27年,现在已经努力不下去了。如果我不在了,请大家不要难过。我会成为星星守护着大家。我从心里爱着大家。”

7月18日,危秋洁到日本自由行,在7月22日最后一次跟家人微信联系后,不知所踪。

7月23日,有目击者称,她曾到达北海道阿寒湖温泉。接着,根据摄像头拍到的影像,她又到了钏路附近,随后,就下落不明了。

8月27日清晨,日本当地*方接到一个北海道渔民的报案,称在钏路市海岸边一个码头上发现一具女*遗体。该遗体身高约160厘米,白*罩衫,红*围巾,米*长裙,白*的帆布鞋。该渔民感觉到“与危秋洁相似”,于是马上报了*。

后来,经*方确认,被发现的遗体损伤严重,且部分已腐化,衬衫也被撕破,估计已死亡1个月左右。

8月28日,日本*方称,经过司法解剖,认定该遗体的死因为:溺水。

那么,发现的遗体是否就是失踪的危秋洁呢?据称,还需要进行dna检测,才有定论。

我现在想,如果真是危秋洁的话,那真是件令人痛惜的事情。一个年仅27岁,正处在花样年华的姑娘,为什么就溺水身亡了呢?还有,如果日媒披露的遗书真是出于危秋洁亲笔的话,她为什么如此地厌倦人生?

据说,她的遗书是在她入住的阿寒湖附近旅馆的行李箱里被发现的,里面有常用的化妆品、衣物,还有村上春树的小说,小说里夹着她的入境卡。

危秋洁的朋友们说,在生活中,她是一位“文青”,特别喜欢村上春树、渡边淳一的作品,是他们的粉丝。我们知道,渡边淳一的作品不仅有《失乐园》,还有著名的《魂断阿寒》。

在《魂断阿寒》这篇小说中,*岁的天才少女画家纯子,在离奇失踪后的四个月后,被发现自杀在寒冷的阿寒湖边,纯洁的*雪永久地保存了她姣好的容颜……危秋洁,你是否真的跟纯子一样,选择在阿寒湖演绎人生的最后绝唱呢?

只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她的人生才走过了27年,究竟有什么翻过的山,越不过的岭?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她“努力不下去了”?是因为病痛?贫穷?家庭?工作?还是,爱情?

记得渡边淳一说过:爱就是欲望,欲望是死亡,也就是死神。就像因为有死亡,艺术才会存在一样;正因为有死,人才会去爱。爱由死亡来完成、升华,乃至无限。

真的只有死亡,才能升华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爱吗?我以为,这样的观点不仅消极,而且荒谬。

人生之路,本来就是荆棘密布,暗流涌动,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痛楚与纠结。只是,当我们陷入低谷时,唯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的行动才是驱走黑暗,迎来光明的灯光。

世界上,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事情,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熟的人,睿智的人,他们会面带微笑地坦然面对现实,而不放弃对未来的热切憧憬;他们会在困顿中保持笃定,在风雨中依然从容,并不断挖掘出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但行努力,莫问前程。事实上,那些成功的人,那些实现了理想的人,都是凭着一股不抱怨,不逃避,不放弃的乐观心态,埋头努力,执着前行的。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迅速成功,但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一种累积。

向来,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只有坚持到一定的时间,努力到一定程度才能从量变到达质变,所以,让我们踏实地,耐心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那么,想要的一切,终将是水到渠成。

在此,愿年青的朋友们,吸取危秋洁的教训,丢掉任*与偏执,通过积极地,耐心地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梦想的成功!

危秋洁,也祝福你,如愿成为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

第3篇:利己才是永恒杂文随笔

这篇文章的灵感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全球简史》获得。

众所周知,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八字传阅甚广。即使很少有人真正去翻阅这本书的来源——《物种起源》。

而在《全球简史》中讲述动物演变时,有一个故事很是有趣。

我翻述如下:在南极附近有一种动物有白毛和杂毛两种颜*,当大雪覆盖在大地上时,白毛的因为隐蔽*较高,所以存活率大大上升,后代繁衍率也会提高。

反之当大雪融化后,杂毛的因为其隐蔽*高存活率开始上升,而白毛却因为其隐蔽*降低存活率开始下降。

这样下去会有一个什么后果呢。

即是:不管白毛和杂毛一开始的数量谁多谁少,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生存数目上的变化,如果终有一天南极雪一直存在,那么杂毛动物可能会灭绝,反之亦然。

这件事情很有趣,虽然讲的是动物届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拿到人类社会,却同样适用。

每当看到有些人老年孤苦伶仃,虽然儿女双全却无依无靠,惨死街头的案例,我在为社会养老制度不完善而愤懑的同时,也会思考,为什么这个人会落到如此下场。

是他在年轻时过于虐待子女还是溺爱子女过度,才让儿女双全的他最后收尸人都没有。

这是个社会人伦的问题,当不再思考制度以及人伦时,我们放到动物的层次,去思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却又有别的收获。

曾经有个教育大人的小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个男人见自己老父亲年迈不再具有价值,便受媳妇挑拨,背着老父亲去山上让其自生自灭,当他六岁的儿子有模有样学着自己爸爸的样子制作木碗时,他问儿子在做什么,儿子说:我在向你学习,等你老了,我也把你背到山上,把木碗给你用。男人听到后羞愧难当,便把老父亲从山上接下来,好生伺候,直至其升天。”

这说明什么?子女的习惯受父母影响,当他什么都不懂时,父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父母孝顺,子女孝顺,父母恶毒,子女同样恶毒。

我们只说大范围,个例就是子女有了思想后,明白父母的不对,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在动物界叫“进化”。

那么按照大概率事情来讲,当受到父母影响的子女长大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做的不对时,会按照其行为继续对待自己的子女。

如果正处当世的人得到父母为人恶毒,不孝敬父母的行为教育时,他也会同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并且把行为传达给自己的孩子。

久而久之,这样的人会断户,也就是灭绝。因为他们不被赡养,而子女得到他们的恶习之后也无法被社会接纳,没有人愿意取一个恶毒的人做伴侣。

他们无法繁衍后代,只能走向衰亡。

而过于舍己为人的人,事事把自己放在最后,总是尽可能满足别人的人,也终将因为生活过于落魄无法生存。

早在五千年前,就被提出的“中庸之道”,拿到现在,也可以说是“利己之道”。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只有为己的人,才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后代带来的影响,才会以身作则,不让自己落得困顿破败。

他会在帮助别人之前考虑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或者自己会损失什么,有没有大碍。

他会保*让自己先存活才帮助别人存活,自己先富裕再带动别人富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多一些舍己为人的人,对自己有利,其实这样想的时候,你就是在为“利己”考虑。

这世界上没那么多不公平,也没那么多惨绝人寰的案例让你感同身受。

你只要不过于落井下石,也不过于舍己为人,尝试着“中庸利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度过余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