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范文(通用25篇)

民情日记范文(通用25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情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情日记 篇1

  来到芦山村担任指导员已有一个多月了,我一直在想芦山村如何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觉得芦山村要发展,首先要解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问题。芦山村里10个小组已全部通公路,但个别几个小组还是砂石路,路况不是很好,给村民的进出带来不便,很多村民都希望党和政府能帮他们改善路面状况,他们愿意投工、投劳。另外,水也是制约村民生产、生活发展的因素。芦山村是个缺水的村子,特别是山头的几个小组,都是靠天喝水,老天下雨,就有水,不下雨就只能省着用水窖里的水,还好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几乎大部分的村民都有水喝,有水生产。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水的制约,有些地方的良田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芦山村只要解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经济作物发展,全村发展致富的路子一定会加快。

  看望困难群众

  高华村10组村民陈菊芳一家五口人,这个家庭属于组合家庭。男主人吴启成63岁,女主人陈菊芳56岁,前些年各自的配偶相继去世,去年冬天他们组合到一起生活。陈菊芳的小儿子患血小板减少,免疫力下降,因治病导致家庭贫寒,一家五口人挤在两间老木屋里。我们进屋问及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忐忑得不知是坐着还是站着,劝了又劝才落座跟我们拉起家常。临别时,看到法院的同志将肥料、大米等生产生活屋子往他家搬,老人道不尽的感激,不停地念叨:“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

  九组村民杨春菊家也是农村典型的困难户,儿子因手残疾还未成家,母子二人住的也是一间木屋。我上楼看了看卧室,没什么家具,破旧的床上,被子也不怎么厚实。老太太说,我虽然穷,但政府对我还算照顾,政策也好……看到干警往屋里扛肥料、大米,老人热泪盈眶,送了我们很长一条路,甚至要下跪送行。老人是朴实的,却让从小在农村环境出生长大的我心底感慨万千。

  现场办公

  今天的走访,让我深受教育,父老乡亲生活条件那么差,没有忘记共产党的恩情,比起他们,我们的办公办案条件那么优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作为人民法院,我们只有加倍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才对得起养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既是法官,同时还是党员,是党的基层干部,要通过我们的行动,把党的关怀送到老百姓手中。

  走访告一段落后,我随即召集同行的其他党组成员和驻村队员开会,确定了驻村工作队进一步摸底,把排忧解难的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的硬性工作要求,同时结合村里的实际,拟定了道路修缮方案,确定由法院出资,帮助村里修缮高华村至池河村的村组道路,确保老百姓出行方便。

  民情日记 篇2

  按照县委的要求,我们县委办把开展“二对一”帮扶作为开展“作风建设巩固年”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来抓。在我们的扶贫点杏子铺镇泥溪村,办公室每个干部和镇村干部结对帮扶一户人家。

  诚心初访。四月上旬的一天,春光明媚,办公室全体同仁怀着一样赤诚的心情来到泥溪村,分赴各自帮扶的家庭进行初访。我帮扶的家庭户主叫曾买秀,当我和村支书来到他家门前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高兴地迎了上来,热情把我们迎进了家门。通过详细了解,原来曾买秀老人一家是几年前遭受山洪灾害房屋财产全部冲毁后移民到泥溪村的,在政府的帮助下才建起了现在的新家,老人现在已年过八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另立门户家庭并不宽裕,小儿子身体有病早年娶妻生有一女取名肖丽丽。肖丽丽还只有三岁时其母亲便出走了,父亲时常拖病在外务工,全靠奶奶曾买秀将其抚养成人 ,现已在读高三。我一边听着老人含泪诉说着抚养孙女的艰辛,一边心想这个家庭也太特殊了,既有空巢老人,又有留守小孩,更是贫病灾难交加。临走时我不好意思地把事先准备好的小小的红包交到老人手上,并留下联系电话叮嘱她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和我联系。回来的路上我和村支书商量着,这个家庭的希望就在肖丽丽身上了,只有把肖丽丽培养好才能使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真情助学。高考前,我一直掂记着肖丽丽,得知她在七中234班读理科,成绩处于中上水平,想去鼓励鼓励她,又怕冒然打搅她学习,就没去。高考后不久,我便和泥溪村支书再次来到曾买秀家。肖丽丽刚好在家,她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小女孩,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内疚地说高考没发挥好,只上了二本分数线,想复读考重本,却又担心父亲不会支持。我鼓励、安慰她,帮她分析了各种利弊,并说不管她做出哪种选择我都会支持帮助她。临走时留下慰问金,答应帮她联系到树人学校复读。过了十多天,肖丽丽发来短信,说她父亲果然不同意她去复读,要她等录取通知书。我回短信说支持她自己的最后选择,并为她申请了一份关工助学金。同时,为了解决她可能到县城求学的后顾之忧,我还和家人商量,准备让她吃住在家里,安心读书。

  感慨颇多。“二对一”帮扶活动是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基层实情,体会百姓疾苦,提升思想境界的良好机会。对于肖丽丽这样的家庭,给予多少帮扶都不为过,我目前所做的还很少,我真心想长期帮扶下去,但又担心自己力量有限。肖丽丽今后读书、就业、挑起家庭重担的路还很长。不管如何我决心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多为这个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祝福这个家庭幸福平安。

  民情日记 篇3

  走访完元林组其它五户贫困户,夜幕已开始降临,我来到了元林组最后一家潘秀德家。潘秀德家只剩母子俩了,母亲杨治英已经86岁高龄了,他本人也已经64岁,属于无劳动力的人家。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旧州镇XX村元林组潘秀德家了。说实话,来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潘秀德的家距离寨子主干道20米,靠这条宽度不足1米,坡度有40度左右的路与寨里的主干道相连。这短短20米的路,几乎可说是一条天路,基本上隔绝了潘秀德母子俩与外界的往来。这条道,虽然距离不长,可又陡又滑,逢到雨天简直无法通行。特别是这段时间,秋雨绵绵,小道上长满青苔,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人几乎都是手脚并用才爬上了他的家,我实在难以想像他们母子俩如何从这条道上进出。与其说这是一条路,倒不如说是一条夺命通道,稍有不慎跌倒的话,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眼前这座屋檐低矮、光线阴暗、四壁透风,60平方米的木房就是他的家,门前没有院坝,墙壁用普通的木工板、几颗大铁钉简单订上去。虽然村里去年安排了危房改造项目,有几千块钱,但是他也没有推倒重修的能力,只能购买木工板简单修缮一下应急。潘秀德没有邀请我进屋坐坐。明白我的来意后,他像前两次一样,拿了两根板凳和我坐在了大门口。我用余光瞟了一眼屋内,由于光线太弱,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堂屋里好像有一张木桌和几根小板凳。他的双手在胸前来回搓动,喃喃地说,不好意思哈,家头太黑,看不倒,只能让你坐在外面了。我按照工作要求详细询问一年来他家的收入支出情况。虽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面对我的询问,他竟有些腼腆和羞涩。通过了解才知道,他和母亲均已经高龄,身体健康状况差,没有劳动力,平日里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做点简单的农活,母子俩相依为命,主要依靠国家养老保险和低保勉强度日,真的让人心酸!交谈中,不知什么时候,潘秀德的母亲也来到我们身边,靠在大门口认真地听我们交谈。这位皱纹爬满脸庞、已是耄耋高龄的苗族老妈妈显然也想和我们搭搭话,但她年纪实在太大了,只看见她嘴角开合,却无法听清她在说什么。看着她眯缝的双眼流露出的孤独和渴望,我想,也许是因为门前这条天路,使她与世相隔了太长的时间;也许她上一次走出这个家门,还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吧;也许,她除了每天跟儿子交流外,就再无他人了吧!

  从他家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开着车,我思绪万千,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我完全未曾想到竟然还有这么贫困、生存条件这么恶劣的人家。欣慰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正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明天,我该好好地把他家情况向村里、镇里反映反映,像这样的贫困户真的需要国家长期实施兜底政策,需要国家终身帮助!

  民情日记 篇4

  四川集中开展 “走基层 惠民生”活动: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走基层,其实质是密切与群众联系,深入到第一线了解民情,是在践行群众路线。

  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柱,是执政机关服务的对象,走到基层去就是要了解基层人民的想法、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困难,就是要密切与他们的鱼水深情。走基层不应该是政治任务,不应该是形式工程,更不应该当做是“业绩”加分条例。在笔者看来,走基层应该是要扎得下自己的根,应该是要与群众谈得拢心,更应该要与群众结得上亲。

  一、走基层要扎得下根:有的人把走基层当做是完成任务,那么自己就用走基层这个名目随便挑选上一个地儿,开上车到乡里去看看群众的生活,吃吃饭喝喝茶,一天工作时间到又开着车回到单位上就算是走了一天基层。试问这样的走法意义何在?下了一趟基层,脚没用上几下,耳朵没有听到乡音,嘴巴没有干过几下,最终群众只会牢骚的说“几爷子些就晓得来蹭吃蹭喝”。走基层,应该要放下官家身份,弯下腰,脚踩实地,闻闻乡土气息,身上沾染点天然泥色洗释都市的污染。走基层,应该要静下来,要多看、多听、多问、多交谈、多用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走基层,应该要用耐心、用关心、用诚心、用智慧,向大树一样把自己的思想和理想扎根在淳朴的基层。

  二、走基层要谈得拢心:走基层,不要一副高姿态,不要抱着自己是来视察民情,你们应该高兴甚至是要敬畏我。而应该要放开自己的心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用心与他们交谈,把他们的心谈拢,真正体验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困难。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官腔,多使用地方方言和群众的话,增强群众对机关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让他们放心的把心里话都拿出来唠唠嗑,达到执政部门与民众能够坦诚互待的和谐局面。

  三、走基层要结得上亲: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主角,是根基。没有人民何来国家,何谈社会,何具行政部门?官民本是一家亲,民间有句话说“亲戚亲戚,要走才亲。”我们所谓的官并不是人民的驾驭者,只是社会的管理者,是人民的服务者,本就是一家亲戚血浓于水。所以机关干部要多走下基层,多与群众交流才能长久结的上亲,不能只是一个电话嘘寒问暖,或是只让下边的人来反映情况。不能够让三人成虎的情况发生,要下到基层结上亲,多看、多问、多听、多思考、多反省才能够领会走基层的含义,才能得到民声民意,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出科学决策,才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民情日记 篇5

  走访座谈中,群众反映了许多实际问题,有希望进行产业调整的;有养殖大户想争取政策奖励的;有咨询退耕还林政策补偿的等等。老百姓反映的这些事儿,我一一记在笔记本上,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沟通、交流。

  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让我得知群众对干部在"四风"方面的整体评价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偏僻的农村角落,我们干部的身影少了,干部的脚印少了,群众见干部的机会少了,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变淡了。一番谈话,让我们从群众身上,真切的体会到了群众对我们基层干部的感情和期盼,是那么真,那么纯,他们是多么希望我们的干部能常到他们家门口来,哪怕只是坐坐儿,聊聊啊!

  走访座谈结束后,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折身来到八道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召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把相关的访谈情况及时反馈给村干部,并对他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对今天老百姓反映的修路问题。我支持由镇、村两级共同出资,立即启动近3公里的断头路修建工程,切实解决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抓好。二是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要把村支两委建设成为一支稳定、团结、自信、亲民、有战斗力的团队;要注重制度建设,真正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让每个干部都有位、有责、有为;做到论功行赏,奖罚分明,公开公平公正。三是要狠抓工作落实。对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要以高效、高质的要求完成好,不推诿、不拖拉、不懈怠;对老百姓反映的实际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要久拖不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并千方百计想法子解决,不能一味推、等、靠。

  下午,我们一行又来到得胜最边远的文峪河村,这个村是由原5个村合并而成。原三里村是这里最远的村落。在三里陈帮林家中,我和附近群众亲切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征求他们对干部的意见建议。当得知五保陈圆银住房积水时,当场安排村干部立即修缮解决,确保五保老人有温暖的居住环境。

  一天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而今天感觉自己从没有如此充实过、踏实过。也许是缘于今天在群众中倾听到了一些发自他们内心的声音、征求到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建议、给老百姓解决了一些本应该提早解决的实际困难;亦也许是因为我的脚步方向的正确,它今天走在了群众当中,它丈量出了群众与干部间的距离,更丈量出了群众对干部的期盼和要求。我想,我的脚步远没有结束,它将沿着党的群众路线继续坚实、深入的走下去,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走近工矿企业,走入群众的心中!

  民情日记 篇6

  还差几天,我来到xx社区就满3个月了。大学专业即社会工作,本着学以致用的想法,踌躇满志的进了社区,成为了一个年轻的社工。

  来到社区的最初日子,我的工作是城管,全新的体验,无论是与居民还是与物业的交际似乎都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在前辈的带领下,整改过小区卫生,也调解过居民纠纷。终于不再那么懵懂,似乎知道了社会工作不只是书上说的“助人自助”那么抽象,更是现实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几天社区工作将进行调整,我将接手社区的老龄工作,这是一个更加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下降,意味着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社工作为帮助他们的一个定向工作群体,似乎更有一种责任感,对工作负责,对社区老人负责,对社区居民负责。

  今天是腊八节,趁着节日,我和同事带着腊八粥去看望了社区困难失独残疾老人——钱存林。钱存林由于中风导致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现居住在晚晴园。我无法体会他的心酸,但是希望这碗饱含了我的心意的腊八粥,能让他感到温暖。今后我也将更加关注这样的弱势老人,给他们带去关心和爱。

  来到社区的初期,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感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消退,能支撑我们去工作的就会变成责任,无论是对工作,亦或是对居民。

  民情日记 篇7

  今天下午3点钟,我和蔡荣发指导员,还有榕树生产队周伟队长来到了五组,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榕树五组有两家承包户燕红兵和王泉,因相互指责对方占地而引起了矛盾纠纷;两家积怨很深,如果再不及时调解,任由事件发展,后果将非常严重。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在基层工作了数年的周队长首先发话了。他说:“第一,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争得你死我活;低头不见,抬头还见呢;大家都相互体谅一下,没有过不去的坎。第二,你们当中谁有很大意见的,对对方非常不满的,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说,面对面交流,看看你的想法是什么,我的想法是什么,如果难以表达,书面形式也可以;没有商量不了的事,只看你们愿不愿意协商解决问题。第三,不管你们有什么意见,最起码的一条,决不允许触犯法律;当然,如果你们愿意走司法途径解决那也可以;不过,我相信你们都不愿意把事情闹大吧?所以,大家都很有必要心平气和地想想,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解决,你们愿不愿意解决?”之后,蔡指导见没人说话,也说了自己的观点,刚刚周队把我想说得都说了,我只提一点,你们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他是你,你们会怎么做?

  最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再约个时间好好谈谈,放弃武力解决。就这样,一触即发的对抗在第一次调解中缓和了下来。

  要完全处理好这起纠纷,还需要我们去做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一定要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民情日记 篇8

  今天,毛家坡组长毛丽君来反映,毛家坡一组、二组砖厂占用农户的承包地,测绘公司表示这部分土地不确权登记,问农户闹事怎么办?

  经了解,砖厂用地由组出面,统一流转,出租给砖厂,砖厂每年按每亩400元的价格支付农户土地租金,已经流转了多年。测绘公司在抠图中发现,这部分承包地现状已经被改变,不再是农业用地,并且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取得工业用地许可证,同一地块是不可以出现两本使用权证的。所以告知这部分土地不登记确权。

  第一手资料我们按照94年的分地合同,将砖厂承包地登记到各户的承包面积中,并且农户已经签字确认,公示时发现造成不稳定怎么办?我们已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1、砖厂已经建立并运转,只能维持现状;

  2、如果砖厂倒闭,土地复垦达到农业用地标准,再向县农业局申请土地确权,将这部分土地纳入农户的承包地面积。

  3、只确权不颁证,即确认农户的土地权利但不发证。只有这样,才能说服群众,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强烈感觉到,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深入展开,各类矛盾问题越来越多,既需要上级进一步明确政策,出台可操作性的办法,并针对各类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法律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土地确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参与的主体是群众,只有依法行政,紧紧依靠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才是我们顺利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

  民情日记 篇9

  20xx年xx月x日 星期一 天气:小雨

  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们单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先后几次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我们积极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使他们对省委作出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

  通过前几次的座谈了解,我们深感帮扶任务责任重大,两村贫困户数较多,如果没有周密的行动计划,被动的往前推进,就难以达到此项利国利民政策的目标,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前几次的座谈了解后发现两村两委会办公设施简陋,日常办公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各类会议和活动无场地、无设备的状况后,我和其他班子成员初步计划为两村两委会资助办公设施设备。虽然我局自身经费状况也不是很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钱的地方也很多,但相比帮扶村组的情况,我们自身的困难基本属于可以坚持和克服的。经过努力,我们筹备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等办公设备,今天准备送到帮扶村组。一大早,土门镇、永东、新丰两村的人员就来了,我们也组合了人员帮着,抬桌子、装车。天气虽然下着小雨,但看得出,大家情绪都很高、都很高兴。能够为帮扶村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帮扶者,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后续我们将继续努力,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民情日记 篇10

  4月1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来到自己联系户家中,目的是非常明确地,就是要和农户之间商定近期的发展计划。

  来到关卜岭村,先和村支书、村主任聊了一下村上的发展规划,正聊着,我乡乡长来到村上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督查,同时与我们和村班子成员一起聊起了关卜岭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乡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思路,包括村内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劳务技能培训和村内道路硬化等。村支书听说领导提到村内道路硬化时非常激动地说:“道路是困扰村民出行的一大难题,祖祖辈辈都未能得到解决,如今领导提出来,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政府的帮助和关怀。”紧接着村支书又提出帮助村上解决苜蓿子问题、帮助村上发展养殖业。我们答应一定将村上的困难和问题带上去,认真加以研究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解决。

  与村班子结束交谈后,我们又深入农户了解其脱贫致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思路……入户结束,感受颇多,农民朋友勤劳、善良、朴实、憨厚,他们缺技术、少文化、短资金的现状让我感触颇深,但他们对改变生活的美好目标和十足信心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定格了下来。

  走访下来,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要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最根本地是要改变他们的传统思想和观念,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积极自主地找出路、想对策、增收入,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

  民情日记 篇11

  3月6日 星期一 多云转小雨

  今天要到联系村关卜乡关卜岭村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单位主要安排了三项活动内容,面对面与群众座谈交流、民情登记卡和送去慰问品。多云的天气该不会影响今天的活动吧!带着些许的担忧我和三名同事一起来到我们乡联系的关卜乡关卜岭村。

  由于气温剧降,今天天气格外的冷,但是村里的群众还是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我们举办的座谈会。座谈会在我的联系户陈艾乃斯家举行,会上,我们详细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困难、说想法、话发展,你说搞养殖,他说栽果树,我说跑运输…,当得知群众对于养殖业不太了解时,我们就从牛羊育肥、科学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深入细致的讲解,并现场解答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养殖技术。座谈会结束后,我们一行四人和乡村干部为关卜岭村自己的联系户每户发放了单位统一购置一袋碘盐。

  我们几个经过和村委会商议,梳理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发展养殖业、啤特果种植、搞劳务输出等。这些想法都符合村民的意愿,我们真心希望村上借助各种优惠补助政策,发展养殖业,指导扶持养殖产业发展,动员群众积极参与。

  一天的调研结束了,我们带着群众的希望和寄托回到了返程的路上,眼前渐渐远去的村庄,牵挂着我们每一个人心,我们仿佛离开的不仅仅是村庄,而是像自己的家。

  民情日记 篇12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将过去了,根据镇党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访的重点是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为年底的慰问活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根据村里上报的困难人员名单,今天走访的是村民陈留备家。据了解,陈留备在1974年至1980年曾经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人比较公道,曾经有机会到镇里企业站工作,但是他觉得文化程度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走进老陈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摆设很简单,没有一张比较好的桌椅,更别说像样的电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虽然有四个儿女,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陈一个人住,显得有些孤苦。老陈平时靠锄山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龄。但是近六年来,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每年要花费上万元的医药费,又无法报销,导致生活愈加困难和老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满了血丝,也因天冷风吹的缘故,眼泪一直流。不过老陈的心态很乐观,平时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帮助做群众工作。

  听着老陈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难过。由于老陈担任村主干的时限不够,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资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为今年年底的慰问人员范围,希望能在冬天里给他送去一点温暖。

  民情日记 篇13

  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布谷鸟的叫声伴随着满天繁星欢快的跳跃着,整个山村的夜显的更加寂静而安详。今晚的夜与平时不同,虽然晚上11点了,但是郝赵村委大院的灯还亮着,原来村两委的干部还在忙碌着,特别热闹,原来大家正在为明天市领导的检查做准备。

  今年两委换届以来,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各项工作干的有声有色,硬化街道、建水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但是还没有腾出时间整修村委会,村委会毕竟是村里的脸面,工作再做得好,也会影响郝赵村整体的形象,于是两委干部决定加班加点修整、打扫村委会。在支书、主任的带领下,有条不紊而的忙碌着,有的在清理垃圾,有的打扫墙面,有的在抬,有的在堆,干得热火朝天,热情高涨,尽管全都汗流浃背,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大家都以大局为重,希望能通过检查、提高郝赵村的整体形象,以便以后能更好的争取资金、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我们工作组同志也参加到劳动中,我试着用油漆粉刷墙面,刚干了半个多小时就感觉伸的胳膊疼、脖子困,干活真的和他们不能比,但是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干活的样子,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凌晨2点,我们终于干完了。望着打扫干净的村委大院,焕然一新的村委大楼,整理整洁的两委办公室,我们拭擦额头的汗水,满意的笑了。人们劳动了一晚,都回去睡觉了,小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却陷入了沉思,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要以这里为家,真心、真情、真意的投入到郝赵村建设中去,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办事!

  民情日记 篇14

  秋收结束,秋种也基本完工,大棚的建设、万头猪场的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我们主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与村民协调,与供电部门对接,协调电力开户,请国电xx市分公司与xx市公司协调,免除开户费用及材料费,先行架设两相照明用电,再架设三相电,三四万的开户及材料费,只能请供电部门免掉了。

  xx年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征收开始,关键是做好宣传,人均350元的标准,国家投入280元,农民个人负担70元,进一步提高了医保的报销标准,老百姓应该信任。但工作量大,每一位村民都参加医保,要核对身份信息。

  村庄环境的整治也要进行,农忙后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村庄道路、河道清理、绿化养护等等。

  农村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处理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各项日常工作一点也不得马虎,最近村里又有三位村民去世,殡葬改革工作一定得跟上。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也要完成,村里的干部必须定员定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否则就会陷入无序的状态。上星期一个邻里纠纷的处理,我就要求农户逐级反应,干部逐级解决,必须建立有序的解决纠纷的机制,对村民来讲,可迅速处理,对干部来讲,是一个锻炼和考验,我们要有一支群众信得过、有战斗力的农村干部队伍,从村民小组的中心户长到分工村干再到村主要领导,建立阶梯形处理问题的队伍是处理农村矛盾的有效形式,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完善。

  下一阶段,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和一些中心工作外,主要精力要放到外交上,到相关单位和部门,走出去,请进来,争取外援,以解资金上的燃眉之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才能办事,有项目才能去争取资金,要建立生猪、蔬菜、农机合作社,整合资源,为下年度上争资金作准备。

  民情日记 篇15

  春节期间,道前社区值班工作人员在巡视街巷时,发现位于瓣莲巷与剪金桥巷交接口的一处消防栓壁上一直在往外渗水,地上已经潮湿一片。社区工作人员以为是消防栓出现了破损,于是立即向沧浪街道综治办反映情况。当天值班的综治办负责人立刻和城管协管员、义务消防员王梅根带上相关工具赶到现场查看情况。

  王梅根用钳子试了一下消防栓的几个接口,发现最上方的接口螺丝帽有松动现象,并且在旋开左边的接口时,消防栓突然涌出大量水。王梅根将松动的螺丝拧紧,阻止了水继续流出。道前社工猜测,可能是有人为了省水费,故意偷用消防栓里面的水。而私自打开城市公共消防栓取水,可能造成消防栓损坏漏水,既浪费水资源,甚至还可能损害其灭火救灾的消防功能。

  在电子民情日记一栏,道前社工们记录下了当天消防栓检查和维修情况,翻看之前的`民情日记,可以看出社区一直注重消防安全建设,定期请消防大队对社区25处消防栓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将辖区一些居民大院中的古井打造成“消防井”。道前居民大院几乎都有古井,社区充分利用资源,在大院古井边竖起“消防井”标牌,红色标志牌时刻警示居民“防火”。井边放置几只水桶用于取水灭火,一旦发生火情,居民们便可以使用井水进行初期灭火。

  为了不放松消防安全这根弦,在春节假期,社区加大巡逻力度,每天1名值班社工都要走街串巷,检查老房大院中的管线排布和辖区消防栓,确定消防栓没有漏水现象,严厉制止除消防部门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私自使用消防栓,保持消防栓的正常使用;并挨户查看大院内消防井及相关设施的使用情况。

  民情日记 篇16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二次到包扶村里报到,担任“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上赋予“第一书记”的使命,抓好党建,促进发展,保障脱贫的责任和重托,带着就业局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对驻村工作的情感和支持来到水泉镇胜泉村。

  上年8点半到村部时,村党总支书记张兴民同志、村委会主任苑明清同志等两委成员已经早早来到村委会,相互介绍后,就从基础情况入手聊起了本村的工作。

  胜泉村位于突泉县政府所在地东31公里处,水泉镇政府所在地东北7公里处;全村辖3自然屯;共512户,1397人;少数民族710人;贫困户73户,贫困人口113人;低保户145人;五保户5人;劳动力478人。全村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333.3亩,其中,水浇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19432.9亩,经济林面积1657.5亩,草牧场面积14328亩,主导产业为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人均收入0.46万元;机电井总数110眼;牲畜总数6007头(只);现有党员47名;两委班子成员5名;村民代表18名。

  通过了解情况,我深刻感受到:胜泉村两委班子是一个非常团结合作和有战斗力的集体,表率作用明显,村干部声望非常高。这也激励着我按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和各项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慎言慎行、以身作则,主动接受乡镇领导和群众监督。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发展观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吃住在村上,工作到农户;驻村不扰民、帮忙不添乱;助力使真劲、脱贫不落人。

  民情日记 篇17

  全县科局帮扶和驻村干部大会召开后,我有幸担任派驻新生村任“第一书记”。会上,领导的讲话让我心潮澎湃,激情满满。打铁要趁热,带着这种想法,我主动联系新生村周永德书记,和镇扶贫干部一起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我们先后走访了贫困家庭袁桂发老人、卢金喜老人、王洪坦老人家。每户院落都给人留下了好印象:因为这几户人家的积雪清除的很快很整洁、农具等物品摆放整齐、说话唠家常非常热情,能真切地感受到对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在闲聊中了解到,他们真心感谢各级领导对他们的重点帮扶,他们不会说太多的感激,只是沏一杯热茶端给你,扫扫炕面让你往里坐,把热炕头位置腾给你,拉条凉板凳留给自己……细微的举动让我感动。

  谈到疾病花销大时,没有无奈和颓废,却有更多的期待。谈到生活时,大谈养殖、种植前景,养好驴,种好葡萄,经管好小鸡,多增收,少给领导添乱等等,朴实的农村话,让我对驻村帮扶有了更深地认识:新鲜感、充实感、成就感、紧迫感油然而生。

  结合自己的公安工作经历,特别询问了当地治安、维稳等情况,有没有偷盗的,有没有打架滋事的,有没有家庭暴力等等,又拉近了我们之间距离,我还特别承诺可以帮他们代办户籍、证件等业务,帮助寻找养殖农村小笨鸡的销路,大叔拉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还让我常到家里坐坐。

  因为时间原因,没再打扰其他农户。通过走访,我感受到,新生村群众基础好,群众对县镇村和帮扶干部从内心表示欢迎,没有疏远的概念。

  贫困户的帮扶举措落实到位,成效明显。村干部声望非常高。下步工作中,我一定要多接触交流,建立感情基础。做好每一件小事,建立信任基础。做实事,同村干部共同树立好威信。

  民情日记 篇18

  今天,带着儿子及两位朋友还有他们的孩子一起去参加村里的儿童节活动。一路上下着雨,乡村公路被雨水冲出坑坑洼洼和沟沟坎坎,路中间流淌着浑黄的小水流,我担心在雨季里,这条路会变得越来越难走,那村民们的出行又会增加困难了。

  到座斗小学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一会儿,老师们正忙着准备开展游园活动。活动有蒙眼插花、盲人摸鼻、跳绳、定点投篮、飞镖、套酒瓶等——都是就地取材,有几个项目的道具是用纸箱简易制成。孩子们排着队参加活动,可以赢到兑奖券,然后去兑换糖果、文具等奖品。旧报纸裁成长条,上面盖了学校的章,这就是孩子们手里的兑奖券。校园里、教室里的黑板上,都用粉笔画上了庆祝六一的宣传画。今是孩子们的节日,女生们穿上了艳丽的花裙子,苗家咪彩的衣裙像鲜艳的花朵,孩子们跑来跑去,就像一朵朵流动的美丽的花。搞这些活动,几个老师忙不过来,请了村委会的几个人来帮忙,来到学校的还有学区的代表,在我们的鼓励下,同去的各家的孩子也加入其中,校园里热热闹闹,快快乐乐。今天,学校为四年级的同学摆了几桌饭菜,因为孩子们在这里只能上到四年级,再过一个月,他们即将离开,到乡镇中心校去上五年级六年级——这相当于是毕业晚餐了。

  童心纯洁,天底下的孩子都一样。无论他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接受着怎样的教育,他们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有权利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快乐六一,我们在一起,愿孩子们都能远离伤害,快乐成长!

  民情日记 篇19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民情日记 篇20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民情日记 篇21

  “五一”假期刚过,昨天中午市委办公室进村入户工作队就再次进驻达仁村。根据工作安排和分组要求,今早八点我们小组4人在办公室副主任带领下,一路颠簸,来到达仁村最远的回头山社,任务是走访5到6家贫困群众,对群众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情况做一个细致的了解和摸底。

  在一处路面稍宽的地方,回头山社社长已在等候我们一行,昨天下午在村里开会时我们已经认识,今天让他给我们带路。就在路边,社长给我们介绍了全社的一些基本情况:回头山社现有26户人家,119人;现在还栽种的水稻田只有15亩,群众粮食基本全部靠买;全社有茶地450亩,有茶所一个,治安情况较好,这几年基本没有什么案件发生,没有上访户;社里主要的问题是道路雨天泥泞难走,干冬时人畜饮水不够。

  大家边走边谈,转个弯就见路边有一栋空心砖搭建的简易房屋,屋顶是石棉瓦,两间房30平米左右,靠西那间临路开成一间小卖铺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走访的第一家:户主叫李智华(汉族,31岁,初中文化,健康),长年在广东省东菀的一家灯具厂打工,今年刚过完年就又去了,每月可以寄回家1000元左右。结婚分家出来后在路边盖了这间简易房住着,为了平时生计,开了很小的小卖铺,每天有100元左右的营业额,可以赚到20元左右;家里有田2分,每年可收获300斤左右谷子,茶地有2亩,去年有3000元左右收入,还栽有50棵核桃树,小树刚挂果,都没投产;家里现在有20000元欠款(信用社8000元,私人12000元)。虽然生活很艰辛,可我能从女主人的脸上看到开朗的笑容,在交谈中感到她的坚强和自信,细细

  民情日记 篇22

  今天天气格外睛朗,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小组相约前往敢岩村委会色仁屯落实2014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相关事宜。

  在办理2014年新农合参保手续过程中,我与村民交谈了起来,得知该村参保积极性很高。但也听出了他们的顾虑:一是参保后如果不生病住院,又不能退款,不划算;再有就是费用报销手续不能在本村办理,办理不方便。

  在了解情况后,我向有疑惑的群众作了相关政策解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项具体措施,目的是帮助咱们农民朋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以前看病无论费用多少都要自己承担,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不知有多少农民群众应病返贫,甚至有的农民生病缺钱,不得不放弃医疗。但现在不同了,只要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朋友生病看病都有保障。

  到乡镇卫生院门诊看病,可现场减免门诊费用35%(每年最多可报销200元门诊费);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可报销70%(扣除100元起付线)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抱有防范于未然的态度积极参保,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至于报销手续繁琐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有力措施逐年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咱们农民朋友看病就会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方便了"。听完我的解答,他们深情地向我说:"谢谢你指导员,以前虽然我们交了钱,但心里仍有些不情愿,现在听了你的解答,我们心中的结解开了,心里也舒坦了"。

  今天这事虽小,但我想到作为一名指导员,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积极为群众解疑释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戴和信任,才不辜负"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这一光荣称号。

  民情日记 篇23

  20xx年3月20日 星期日 晴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春耕备种之际,连日来,我们“三送”工作组深入各挂点村组开展“促春耕、保春种、看民需”活动。针对留守家庭、五保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难家庭缺技术、缺劳力的实际,积极组织乡、村成立春耕助农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确保他们耕种不务农时。

  谢件娣,大富村庙脚下村小组村民,今年75岁在她在她嫁到夫家三年时丈夫就生病去逝,族里为不想让她再嫁,为她从本乡高岭村招了一个叫刘厚修的“老单只”做上门郎,相濡以沫的二老人一生未生育过儿女,早年修养过的二个女儿也早已出嫁,她自己全身多种疾病缠身,农事及日常家庭事务就全落在了也已经快上70岁的丈夫刘厚修肩上,生活过的很是艰难和辛苦。这样的家庭怎能不让你即刻想去帮帮他?

  说好了今天的我去帮老人整地锄草的,可等我到老人家里的承包地里时,刘厚修老人早自己干开了,谢件娣老人在一旁帮助拾捣着。老人告诉我,要在这块地上种些花生和芋头,说是要把草先锄去放在一旁堆沤用着种芋头的基肥,等草除完后再翻地。照老人家的指点,我拿起锄头将一行行“地股”的草铲除,谢件娣老人也不闲着,跟在我旁边收拾铲除的草堆在一起,下午4点来钟,这块有4、5分面积的田地显现出它原有的肥沃与清爽。擦着满面的汗水我对二位老人说,等到翻地那天翻地时我再来帮他们。二老人一个劲的说着感谢的话语,并要请我到她们家去吃晚饭。婉言谢过二老人的邀请,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心的欢喜回到驻地。心想一对多么朴实、勤劳和善良的老人,帮助他们并不觉得付出了什么,反而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

  民情日记 篇24

  5月10日上午9时,冒着炎炎烈日,我与大关县供电公司驻青林村工作队员王明伟、悦乐镇挂钩青林村干部石修春一行三人乘车从青林村委会出发,前往青林村冒水孔村民小组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冒水孔距离村委会1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有61户355人,其中选民261人。该小组属青林村的高山,气候温凉,平常多雨多雾,难得今天太阳高挂。中午11点,选举正式开始。看到一个个的选民到来,我们清点选票,发放选票,收回选票,密封选票,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选民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高山村民小组,来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担忧,怕不能选出群众满意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但通过今天的所见所闻、亲身体会,改变了我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下步帮扶的信心,感觉收获很大,也有一定体会。

  一是选好村“两委”班子是关键。在农村,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谈脱贫是空话,谈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好的思路是否脱贫的关键。我们工作队要帮助村干部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谋发展、转思想、上项目、兴产业,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是要及时举办技能培训。农民思想解放程度和观念更新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但是群众思想观念和技术都很落后,也还没有真正的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四是扶贫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是我们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与全国一道同步奔赴小康要做的具体事情,也是驻村干部的任务与使命。

  民情日记 篇25

  李建国今年41岁,是富县审计局的高级审计师。翻看他的工作日志,每天的工作点滴都记录得很详细,除了工作内容,本上还有他自己写的小诗、手绘的社区精准扶贫户分布图、社区移民新村的引水工程草图以及一些工作想法。

  密密麻麻的字迹间,饱含热情。而这样的日记,李建国已写了3大本。

  “这家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您了解吗?”记者在他手绘的精准扶贫分布图上随手指了一户贫困户问道。“张亚琴家啊,去年我走访的时候了解到,她家经历了一场大火和一次交通事故,家里很困难。去年县上出台了产业扶贫政策,优先从贫困户子女中择优招聘,到能化公司上班,我第一个推荐了她儿子报考,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李建国建议我们和他一起到张亚琴家中回访一次。

  5月9日下午,我们和李建国来到了张亚琴家中,刚进门,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他就打开了日志本,和张亚琴攀谈起来。

  “你娃现在工作怎么样了?”“娃现在正在西安培训学习,估计月底就能回来分配上岗了。”“包的十亩果园今年挂果如何,前几天争取到的肥料够用吗?”“够用了,还剩了几袋没用完,送给其他贫困户了。”李建国边询问边在本上认真地记录着。

  张亚琴告诉我们:“李书记特别有热情,对村民的事从不怠慢。精准扶贫开始后,他常说‘只有精准了,才没有怨言,只有公正了,才会有公平’,他做事向来公正,村民们都信他服他,遇事总会请他处理,主持公道。村里现在人心凝聚,对未来发展也很有信心。”

  结束对张亚琴家的走访已是下午5点多,李建国却并没有下班的意思,“社区小泉坡村移民新村的水源刚选好,还得去和村干部商量下引水的事。”说完,他又赶往小泉坡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