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创业故事

浙江义乌创业故事

  一个精美陶制小挂件0.9元,一个小巧别致的镜子1.5元,……义乌小商品城卖的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商品,但是它们却依托着巨大的产业群,在这个城市,很多商品价格已经在影响着全球小商品价格的走势。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因为它用42万种小商品、年成交额近400亿元的力度打造了一个“世界超市”,成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从“买全球货,卖全球货”到“小商品,义乌造”,义乌以积极、外向、进取的心态,从原先一个贫困的浙中小城向国际性商贸城市迈进。

  深入探究义乌“点石成金”之谜,就会发现,义乌现象是浙江现象的一个生动缩影,义乌的成功实践正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成功典范。

  义乌商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敢想敢创,讲求诚信,甘于吃苦,所以,有人说:“每一个义乌商人都是一本市场经济的教科书。”

  十眼看义乌

  我们到义乌采访的三个人,两个戴眼镜,加起来一共10只眼睛。在义乌的几天,10只眼睛忙得要命,一会儿远观,一会儿近看,一会儿惊奇,一会儿不解,几天下来,不敢说看遍了义乌,但是看到的那点点滴滴,已足以让我们一次次感叹。

  薛建国:

  这些用小商品创出大市场的故事,如果让义乌人听听,都不稀奇,几乎每个义乌商人都在做这种事。清洁球,就是家里洗锅涮碗的那个亮亮的金属球,超市里卖几毛钱一只,利润不过几分钱,义乌人黄利军就做这个,做了12年,做成“清洁球大亨”,每天一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地把清洁球卖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人家还打出口号:立志清洁全球!牛吧!

  熊晓燕:

  做吸管也能做成大款,真是让人想不到。一根吸管赚8毫钱,居然一个月能净赚40万,相当于我们好几年的收入啊,早知道我也去做吸管了。

  小小吸管给相关产业的震动,可能不仅是楼仲平把它做到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它如此微不足道,却创造了如此大的'价值。义乌人,厉害啊!不得不服!

  走出校门,他们就是创业者

  “学弟学妹们,我提供的奖学金虽然不多,但我希望这能够激励你们,我能行,你们也一定行!”日前,回到母校设立“源野奖学金”的邬奇非对校友说。

  邬奇非,今年25岁,大学毕业前就读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在他的身份是“义乌市源野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而这,距他离开大学校园还不到一年。

  在学校,邬奇非就是一个爱“折腾”的学生。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上街推销牙刷、给人当家教;大二时,到货运代理公司当业务员,在外资公司驻义乌代表处当雇员。大三下学期,他又在学校附近开办“源野”户外运动俱乐部,并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除了求学,我把所有业余时间都充分利用了起来。”邬奇非说,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上商海实战积累的经验,成了他自主创业的最大资本。

  据跟踪调查,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中,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了11%,其中有8%的学生自己当起了老板。他们被人称为“义乌制造”大学生。

  “是学校实战性的教育,练就了同学们创业的胆量。”邬奇非说。

  身为校领导,常务副院长贾建华见多了热衷创业的学生。但当还是大二学生的应剑俊拿着名片走进院长室,要求承揽学校所有的花卉业务时,他还是吃了一惊。

  应剑俊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开花店是他大二时作出的决定。之前,应剑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市场调研,对义乌市民的消费倾向、鲜花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走向进行了论证,并形成了《义乌鲜花行业可行性发展报告》。

  拿着这份报告,应剑俊向父母借了6.5万元,然后又向朋友筹款,租来房子,并对店面进行简单装潢,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