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见文公》原文注释及鉴赏

第1篇:《寺人披见文公》原文注释及鉴赏

寺人披见文公(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文】吕、?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①。寺人披请见②。公使让之,且辞焉,曰③:“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④。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犹在,女其行乎⑤!”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⑥。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⑦?”

公见之,以难告⑧。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⑨。

【注释】

①吕、?(xì):即吕甥、邵芮,二人都是晋惠公夷吾的旧臣。畏逼:怕受到晋文公的*。

②寺人:阉人,宫廷内近侍。披:寺人名,曾奉晋献公命到蒲城追杀晋文公重耳。

③让:斥责。

④田:打猎。中宿:三夜中的第二夜。

⑤祛(qū):袖管。

⑥唯力是视:倒装,意为只有用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⑦刑臣:受过刑的臣,寺人披自称。

⑧以难告:即把吕甥、邵芮*谋焚烧宫室,害死晋侯之事告诉晋侯。

⑨瑕甥:即吕甥。

【鉴赏】

本文的历史背景是:晋献公有九子,因听信宠妾骊姬谗言,欲立骊姬之子奚齐,从而逼死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出奔蒲。晋献公命寺人披追杀至蒲城,重耳逃走时被砍掉了一只衣袖。等到晋献公驾崩,重耳弟夷吾即位,又派寺人披至狄追杀重耳于渭滨。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相助下,回到晋国夺得了君位。值此*未稳之际,晋惠公旧臣吕甥、?芮又密谋杀害他,幸好寺人披告密才逃过了这一劫。

文中重点描写了晋文公与寺人披之间生动的对话。寺人披本为宫内侍卫小臣,曾多次奉命收捕、行刺重耳,及重耳即位为文公,恃机密大事求见,并说出一整套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既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开脱,又好似处处在为君王着想,可谓字字真切、句句在理,使晋文公不由得不信,勾勒出了寺人披能言善辩、八面玲珑的形象。而晋文公从拒绝接见寺人披到与之相见、尽弃前嫌并虚心接受其意见,最终得以逢凶化吉,也完美体现出了一个伟大*家的胆略和气魄。

晋文公可以称得上是《左传》中写得最为详尽的人物之一。本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能以小见大,很好地烘托、渲染了晋文公胸怀宽大、谦恭有礼的*家形象,充分体现了《左传》写人善于揣摩忖度、精于入情入微的特点。

第2篇:《寺人披见文公》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阅读:

吕、?s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已丑晦,公宫火。瑕甥、?s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翻译译文或注释:

吕甥、?s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陪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间的道理。如果还没有懂,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至于他是蒲人,还是狄人,关我什么事?现在君?王即位,就会没有蒲、狄那样的事件吗?齐桓公抛弃*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君王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君王下驱逐的命令?走的人很多,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灾难报告了文公。

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三月的最后一天,文公宫室被烧。瑕甥、?s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而杀了他们。

第3篇:题云际寺上方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题云际寺上方

卢纶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注释:

①下界:人界,相对于天上界而言。

②上方:位于山上之佛寺。后亦以此称住持之人。

③初地:菩萨乘十地之第一地。“十地”又称“十住”。入理般若,即得佛之智慧,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从初发心以至得信而后进于佛地之位,共有十地。[2]

参考译文

青松如盖藤蔓轻,松间石床一展平。

人间常有水来急,山顶寺院灯长明。

既是空门难开启,说是初地无路程。

回转脚步忽山尽,万缘不了从此生。

作者: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属山西永济市)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赏析:

《题云际寺上方》是唐代著名文人卢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主要描写了一位徘徊在禅门前,却不得其门而入以致进退两难的初学者的心境。

前四句为一解,是初学者对佛禅生活及其境界的理解。佛禅生活是高士的生活:“睡松下、卧石床,潇洒、飘逸”;佛禅生活是至人的生活:“看人间潮起潮落,我自有明灯一盏,超脱、永恒。”可是,怎样才能够达到此境。佛禅明其宗门为“空门”,既是空门,没个入处。尽管佛教四乘皆有“十地”之说,似乎指明了如何进于佛地,可仍旧踏不到路程。那么回转身吧,山林忽然不见——以前的境界全都消失了,而万种因缘,也就是万种烦恼却从此又萌生。禅家者言,大疑而后大进。作者在禅门前的疑难,将成为悟入的关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