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林钰峰

在《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第一次出现。他嫉恶如仇,在知道了金翠莲被逼婚后决定去好好教育一下镇关西。于是鲁智深找到了镇关西,朝他脸上打了三拳。鲁智深根本没想打死他,打算叫他知道知道苦头就算了,谁知道这镇关西这么不耐打,竟被鲁智深给打死了!这下可难办,各个官府都要求来捉拿鲁智深。

虽然身为读者的我们在看完镇关西被打死后心里不甚爽快,可是放到那时,甚至是现在鲁智深都已经是犯了故意杀人的重罪,更何况他还是个当提辖的。要鲁智深说他也没有杀戮之心,就是这镇关西扛不住打,三拳头就死了。

可话也不能这么说,难道鲁智深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吗?不过人一旦被惹怒了,头脑也会不清醒。你看看多少杀人案不都是当事人一冲动而酿成的悲剧吗?所以遇到事情,我们要心平气和、冷静的面对他们,然后找到一个可以顺利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想一想你有没有过这样一个场景:你在情绪非常激动,或者非常生气的时候做出来某个决定,包括对别人说的话,或者期间做的事,然后等你情绪稳定下来后,仔细想想你做的决定,是不是很后悔?”

别说我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仅仅是因为当时自己一个小小的冲动。但幸运的是,我们只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已,而有的人会做出一些更为严重的选择。我想,鲁智深当时的心思也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情绪波动特别大的时候,如果你做得是个小决定,那可能只是你去反思自己做得不对,但是如果你做得是个大决定,到时候你可能不光是后悔,还很有可能是终身的遗憾。

每当有一个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时,罪犯总会懊恼地说:“当时太冲动了,要是能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所以说,冲动是魔鬼。如果把情绪比作海上的浪花,把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比作海上航行的帆船,那么人一旦冲动,海上就会涌起汹涌的波涛、滔天的巨浪,那么我们在海上的帆船,还能够顺顺利利地向远方航行吗?

因此做任何事,讲任何话都一定要心平气和,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再行动。有个方法特别管用,就是在说话前首先要心里默数5秒。你也可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认真思考一下,其实有时你会觉得当时自己做的那个决定是多么傻、多么愚蠢。最后一点,我们可以多听听音乐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每天都能够拥有一个好心情,一个好心情可以帮助我们在遇事时能够冷静的思考,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最后,请记住,冷静的处理事情,不仅是对自己,而且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篇二:假忠假义为水浒——读《水浒传》有感

王雯茜

一说水浒传,我们都可以想到108位好汉,在忠义堂汇聚一堂,喝酒吃肉,讨论战术的场景。

水浒,说的是忠义,所以建有忠义堂,忠义堂原名聚义厅,托塔天王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身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所谓忠和义,就是要有忠心,还要有义气,可是他们真的忠义吗?

我们来想一下,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人是谁?宋江。但是,我认为最不忠义者就是他。忠是指忠心、忠诚、忠实。而他对朋友可以下毒手,当初他瞒着秦明杀了一城的百姓,使秦明的家人都被砍头,这就是对朋友忠?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所谓忠君爱国,他忠过吗?

招安时,他通过各种手段笼络来的钱财进行收买人心。而他所收买的那些人,正好都是一些社会的不安分子,甚至还有晁盖这样的造反派。如果真的是一个忠于朝廷的人,会这样做,知法犯法吗?无论是在招安前,还是在招安后,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做官。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私欲的。

当官时因为怀才不遇,不甘心一辈子做个小官就收买江湖人士。当了黑社会老大之后,就利用手下这帮憨头憨脑的黑社会分子来与朝廷讨价还价,这难道也能称为忠吗?

他说义,在逃跑的路上怕被别人发现踪迹杀了赏月道士的一家。庙里和尚好心收留了他,他又把人家杀了。为了能够将来招安有筹码,他派李逵连四岁小孩都杀,四岁小孩他懂个什么,但是宋江却要杀了他,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么接下来的事还能说不算什么吗?他把这件事嫁祸给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朱仝,间接地害死了救命恩人全家。好好的一个董事长老板卢俊义,被他害得家破身亡。这能称为义吗?

但是,梁山里不忠不义者并非他一人,像吴用的不义——晁盖之所以败亡,和吴用有很大的关系,最初,吴用是跟着晁盖混的,晁盖和吴用集合了数位好汉,一起“智取”了生辰纲,事发后,匆匆逃往梁山,杀了王伦之后,梁山的权利落在晁盖之手,而晁盖有勇无谋,此时梁山的决策,尽出吴用,但宋江上梁山之后,吴用却倒戈宋江,将晁盖背弃,离开了吴用的晁盖,很快失了梁山的权利。

吴用和晁盖两个人,算是有过命的交情,晁盖对吴用也是极为敬重,但吴用却选择投靠宋江,宋江想要通过招安,彻底洗白自身,彻底的吸引了吴用,由此,吴用帮着宋江架空晁盖,走投无路之际,晁盖做出了最后的抗争,夜打曾头市也成了晁盖人生的最后一战。晁盖对吴用如此,吴用背弃晁盖,这也能算义?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有几忠几义?屈指可数,但是我们不也是这样的人吗?踩着别人往上走,卖友求荣的事儿,生活中又何曾少呢?

篇三:中学生到底该不该读水浒?——读《水浒传》有感

薄鸿恩

有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啊,翻开水浒一看,整本书里都没有一个好人。再仔细读读,没有连续三回不溅血的,简直像极了“黑吃黑”。一邦人,从打到聚在一起,再打到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正是从第一回被放了出来,最后又重回天上相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此演绎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谓是一台大戏!

如此精彩的演绎,却遭到了不少人的批判,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读水浒呢?

蒙曼教授曾说过:“中华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那么何谓优秀呢?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定义。《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当时元政府残酷剥削,各种灾荒连年不断,而且元政府是蒙古族出生,自然没受过高等教育,于是开始大量印刷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当时可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施耐庵亲身经历了这些苦难,便开始痛斥政府的昏庸无道,腐败无能。

但是骂人总不能太直接吧!他便以北宋末年为素材,在书中,因为朝廷的黑暗,使那些有权有钱的大官在天下横行霸道,甚至连落魄子弟高俅随随便便巴结上一个大官,就成了书中头号反派。但即使他们作恶无数,也能因朝中势力而摆平一切,如高俅之儿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被人家打一顿也是活该,其父却极其护短,用奸计给林冲扣上了谋反的帽子,将其刺配到千里之外的沧州道,一路上还安排了两个押送者,准备处处陷害林冲。

本来高衙内调戏人妻已是大罪,却因其父有权,反到成了林冲的问题,最终其被逼上梁山,来行使所谓的“正义”。即使有再多不太好的情节,老百姓也能接受,因为时代的混乱,百姓需要像梁山泊那样的好汉,甚至想落草,反抗朝廷,不管结果如何,总是要反的。

然而到了今天,时代变了,人们在用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名著后,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仔细阅读,除了刚开始的几个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都是行侠仗义,为民除恶的好汉外,后面上来的人是啥呢?抢劫的、地方的黑恶地痞、开黑店的,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更有甚者乱杀无辜,却都上了梁山,而且还能称“好汉”?你当我们大家是傻子啊!其实也不必对他们报太大希望,本来就是一群贼,都没受过高等教育,按照正规造反部队的要求看他们,要求太高!

那么初中生到底该不该读水浒呢?

许多人说青年正值血气方刚之时,读水浒容易上头,学到人物的草菅人命,不利于健康发展,但是我认为,初中生是应该读水浒的。一本书能够流传下来,并且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除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以外,就是其巨大的文学价值,其对每一个可写的地方都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用四个字表述就是“淋漓尽致”,而且施耐庵的作诗功底绝不亚于李杜,基本上每一篇都有诗,就文学价值来说,读一读能帮助积累优美词句,培养文学素养,何乐而不为?

到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和独立思考能力,即使书中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是非观来判断书中的一些情节,思想。这样,不仅不会被其所害,还会让其独立思考,对一些不合道义的情节批判,质疑。

书中即使有很多行侠仗义的英雄,但有很多事件是值得质疑的,比如李逵、武松等,难道遇到困难就应该杀人吗?而且杀了多少无辜的人呢?值得深思。

再说这部书的局限性,“时代造就书”这句话是没错的,即使经过几百年,经过“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的各种折磨,水浒还是以坚强的毅力挺了下来,熬到了今天,足以说明在当时人们即使冒死的风险,也要读这本书,就说今天是和平的时代,为何人们仍然爱看它呢?因为世界上本就存在着许多阴暗、险恶的一面,人们知道却又敢怒不敢言,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大多都是“忍无可忍逼上梁山”的,只得自己替天行道。

今天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度,读一读水浒,可以让中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的阴暗面,认识到世间的险恶而不至于长大后处处受挫,并且学习水浒人物即使生在乱世中,也不同流合污;纵使世人皆顺世俗顺流而下,我也贞洁自守纵然逆流而上———这便是水浒价值观的最大意义,有了这个标杆,实质内容再差,也不会在历史长河中倒下。

所以,我认为初中生读水浒所收获的比其他各类书都要大,读水浒是应该纳入课本的。

篇四:试问苍天饶过谁?——《水浒传》读后感

杜雅暄

整部《水浒传》的核心人物是宋江。山东及时雨宋江,虽被逼上梁山,但是押司出身的他一直想有朝一日获得朝廷招安,为国效力,可以名标青史。即便他知道宋朝当时已经腐败到根基,但仍然对朝廷抱有希望,对宋徽宗抱有希望本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思想。

想那梁山泊“冰轮碾出三千里,玉兔平吞四百州”也是个不错的地方而且水浒梁山泊共有108位好汉威震江湖,那是何等的威风凌凌。当时声势浩大,足以和朝廷里的文武百官相抗衡。他完全可以在梁山泊上做一世英雄,落得个逍遥自在、快活似神仙。但他偏不。

宋江一心想归顺去做官。终于让他日盼夜盼,盼来朝廷一道圣旨招安了。可等待水浒好汉的是被征大辽,南讨方腊,历尽千辛万苦、得胜归来,却最终被奸臣妒忌陷害,一个一个惨死。

玉麒麟卢俊义被人在御酒里加入水银,渗透到肾脏,跌入水中淹死,致使宋江失了左膀右臂。而后,奸臣又在御酒里加入慢药,骗得宋江喝下。宋江在得知御酒里被人下了毒,恐李逵性子冲动又上梁山造反,连累了自己名声。于是本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愚忠思想,毒死了李逵。

宋江用兄弟们的鲜血染红的顶戴黄翎也没有戴了几天,不禁令人唏嘘。

刘邦曾经不择手段击败项羽赢得天下,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错!刘邦非但没有高枕无忧,反而面临更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他的枕边人吕雉。吕后在刘邦晚年控制了实质大权,她将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变成了人彘(汉高祖宠幸戚夫人,高祖死,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名曰“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而且鸠死了刘邦与戚夫人最心爱的儿子刘如意,其他的宠妾的结局可想而知。

项羽在兵败垓下前,有十万军兵誓死相随;在乌江自刎前,尚有虞姬为他挥剑自刎。而刘邦到头来连个心爱的人也保不住。虽然项羽输了天下,但刘邦的天下又存在多久呢?从西汉到东汉,不过也就407年。

冥冥之中好像有一双眼,“世人不知有因果,试问何曾饶过谁?”

篇五:水浒英雄的善与恶——读《水浒传》有感

戴沛辰

在人们的心目中“梁山好汉”是一群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草莽英雄,但在我读过《水浒传》后,我才发现这样的好汉有是有,但却是极少数的,大多数却是以好汉之名行劫匪这事,不应冠以好汉之名,应当称其草寇。

一般来说,好汉们根据上山原因可以分为这几类,官逼民反型、自愿上山型、被“赚”上梁山型。

首先说官逼民反型,这一类十分的少见,是真的因高阶层的迫害而上的梁山,代表人物是林冲,好端端的一个东八十万禁军教头,却因妻子被高衙内看中,屡遭迫害一再忍让,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奋起反抗上梁山。

其次说自愿上山型,这一类人有许多,这一类人多是由于犯罪在先,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一类大多罪大恶极、心狠手辣,也就是草寇。如孙二娘王英、张青、晁盖、吴用、宋江等。

其中最使我作呕的是孙二娘与张青,为一对夫妇,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店卖人肉包子,专干杀人夺货的勾当,此店被称为“人皮客栈”,之后被武松降服,之后上了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迎来送往,竟然也成了“好汉”,分别是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与地刑星张青,连这种罪大恶极之辈都能接受,那梁山中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要说的是被“赚”上山型的,此种更体现出梁山“好汉”的无耻。小说中的秦明、禹让、金大坚、李应、朱仝、徐宁、关胜、安道全、卢俊义等人就是被赚上梁山型的,他们都是梁山上“好汉们”为了自己的需要想方设法赚到梁山的,而“赚”的手段之阴险毒辣,超乎常人之想象。

首当其冲的是宋将秦明,宋江深知秦明乃是万人之敌,有万夫不当之勇,便设计陷害他,使政府视他为叛徒,全家被斩,在宋江的软困下,只能向无可避免的命运低头。

为了赚取秦明,不惜让秦明一家都死于刀斧之下,更不惜对无辜的老百姓展开无端的烧和掳掠。小说中有一段写到:“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成做白地,一片瓦烁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无辜的百姓,他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白白的做了梁山伟业的祭品。

而逼迫卢俊义上山更是惨烈,卢俊义原是大户人家,武艺高强,棍棒功夫天下无双。吴用与宋江为了提高山寨的威望,便打起了卢俊义的主意。吴用先扮成算命大师,骗其到梁山控制的区域,题反诗嫁祸于卢俊义,致其于死罪,将卢俊义的管家擒了又放,让他散播谣言……最终,卢俊义饱受刑法,身心备受摧残,家庭四分五裂,更严重的是,为搭救卢俊义,大名府中的百姓再一次蒙受“屠城”大难。

这哪里是官逼民反,这分明是“民”逼“官”反!林冲受了高俅的逼迫,但最终也没有危及到百姓;卢俊义为宋江所逼,自家糟了百般折磨,家破人亡,连带还毁了半个北京城。难道我们能因为宋江代表起义派,用的是替天行道的名义,就能证明宋江是正义的吗?就能用高俅的恶来衬出宋江是善的吗?

善与恶,真的需要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吗?换句话说,要判断善与恶,是不需要理由的,只需要从行为就可以看出来。

李逵是《水浒传》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李逵长相粗野、言语粗鄙,见谁都叫“鸟人”,连女人都叫“鸟女人”,庙为“鸟庙”,还有“打什么鸟紧”,“干你鸟事”,几乎句句不离“鸟”字,粗鄙倒也罢了,他还完全不讲理,比如要赌博下注,便向店家去借,不借就打,找渔夫讨鱼,不给也打……在他眼里拳头才是硬道理。

这样的李逵怎能称为“好汉”,只能称其为粗鲁、粗鄙、野蛮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华文明的温良恭俭让,在李逵这儿一扫而光,像是回到了饮毛茹血的野兽阶段。

如果说这些行为是因为李逵出身卑微、缺乏教养的话,那么李逵的无知、野蛮和残忍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且只说他那些奉命行事而犯的罪恶,如江州横砍看客,三打祝家庄时虐杀扈三娘一家,为逼迫朱仝山上山杀死“小衙内”,就令人发指。

这怎地能被称为好汉,这只能称为人间恶鬼,他杀人是为了杀而杀,对他来说杀人就与吃饭喝水一样。

这些都是在说梁山好汉的恶,那么,谁是真的梁山好汉呢?

那就是鲁智深,此人一身正义,经常帮助不公平的事情,义气化身,对陌生的金父女,伸出援手帮助,杀死了镇关西,这个恶霸真是死有余辜。最后,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论人身安全,忠诚,不杀无辜,鲁智深被称为英雄,那是无可争议的。

因此,梁山上的“好汉”到底有几个是真英雄,又有多少是顶着“好汉”名头而兴风作浪的恶鬼呢?

篇六:哪有什么忠,又有什么义?——读《水浒传》有感

张雨涵

宋江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坐上第一把交椅后,打退朝廷多次围剿后归顺朝廷。不久,宋江率众人接受朝廷招安,相比黄巢、方腊、李自成、张献忠等这些靠疯狂起义独自改朝换代的江湖人物来说,宋江是一个“反面典型”。他没有改朝换代的妄想,也没有无限挑衅帝国尊严的执着,他只想心怀大宋,为国尽忠,但他却不守道义。

宋江放了晁盖,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拿得起刀,沾得了血腥的人一定心狠手辣,保不定还会累及他人。尽管宋江表面上看来循规蹈矩、文质彬彬,实则腹黑且软弱无能。

在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中,他不是最有本事的,却坐上了第一把交椅。这就在于他演戏演得天衣无缝,明明心里想的要归顺朝廷,却在梁山当了那么多年的草寇。宋江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他的人生道路总是坎坷不平。他醉酒题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足以体现出他的狼子野心。他口口声声“反贪官”,抓住高俅之后,纳头便拜,满脸无耻。还放走了高俅,全然不顾梁山兄弟们的感受。这点足以看出宋江不义。

而且,宋江为了博取好名声,收买人心,不顾道义。就那他的心腹李逵来说,李逵是他花钱买来的,头脑简单,容易控制,而且鲁莽得很,会为他卖命。可到头来宋江对李逵又是怎样的呢?自己快要离世了,为了成全个人的忠义之名,将李逵也毒死,归死时拉自己的心腹垫背,十分狠心。

他亲近李逵,是因为李逵听话;他疏远卢俊义、林冲等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看得很透彻。当年晁盖中箭,还不忘交代下:“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让他做梁山泊主”。实质上是对腐儒小吏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否定。

谁知后来宋江竟然厚颜无耻的坐上了第一把交椅,还将“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为了拉卢俊义等有地位、有威望的人上山入伙,不顾道义,不择手段,栽赃陷害,使其家破人亡。

自从宋江被逼上梁山,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带领手下一百零八位好汉,做了许多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事。但是,最终却迫于朝廷的打压做了降将,致使许多英雄好汉做了刀下亡魂,自己也落了个引鸠而亡的悲惨下场。

他是一个用软弱外表掩饰凶恶内心的人。

别的不说,宋江后来攻打宋朝城池,杀了多少百姓。连无辜的小衙内一个九岁的小孩子,也被宋江下令杀了,只为了招纳朱仝。

他所处的是一个忠义难以并存的年代,他在二者之间忍耐煎熬,最终选择了为朝廷尽忠,使自己成了一个不义之人。

但在现在这个先进的时代,人们也并非显露出道义的光辉,充斥在我们眼里的只有金钱,名誉,其他所有一切都为之服务着,完全不顾道义士社会风气遭到破坏。那我们追求的物质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篇七:从聚义厅到忠义堂——读《水浒传》有感

高正洋

水泊梁山,是一个草莽英豪聚集的地方,虽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迥异各怀抱负,也曾叱咤一时,可是最终得到却是一个大致相同的结局——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纵观整部《水浒传》,梁山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聚义厅阶段和忠义堂阶段,二者的分水岭应当就是宋江上山。

我们先来谈谈宋江这个人,他做的是官府的抄写小吏,但却十分讲义气,每每仗义疏财;他又曾落草为寇,却又念念不忘朝廷,心系国家社稷。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决不甘心做一个贼人,这也是他与其他“好汉”的不同之处。

宋江上山前,也就是聚义厅时代,不论谁王伦还是晁盖都打算将梁山打造成朝廷的对立面,反抗朝廷的黑暗,惩“恶”扬“善”。最终目的是要么一统天下,自己当家作主,要么与朝廷分而治之,各占一方地域。

在他们的观念中“忠”这个字似乎从来不存在,他们在意的不过是自己生活的富足和兄弟之间的义气。如果按这条路线走下去,他们很大可能会成为人民的敌人和史书上的罪人。

可这时,梁山迎来关键的转折点——宋江上山了。曾经打死不上山的宋江,一出手就展示了不凡的政治手段,开始巧妙夺权。宋江的夺权计划脉络很清晰,大致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夺取兵权,在领兵作战中在各头领中树立自己的威望;第二步,诱使前任寨主仓促用兵,失败犯错;最后一步,借为晁盖报仇聚拢人心。这样的心机实在是够深,甚至是有些阴险。

但宋江这样做又看似理由充分:晁天王贵为山寨之主,理应坐镇后方,运筹帷幄,带兵征讨四方是下面弟兄的事情,我更是愿意为寨主效力。但问题是做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经过几次带队出征,人人都心明眼亮,这叫功高震主!

晁盖坐不住了,急切要求亲自领兵出征,宋江也“苦谏”不得,暗暗担心。但胜利的天平还是倒向了宋江,晁盖急于立功,被毒箭射中,不久离开人世,宋江如愿成了新任寨主。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很快便把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宣扬忠字为先,梁山的风向变了。为了能够得到朝廷的招安,宋江大量招收各种人才,借此扩大实力和影响。

更是设计把几位名震天下的大将“逼上梁山”,这里就包括卢俊义、呼延灼和徐宁等,其手段之不光明,其实也不输于太尉高俅了。但这些人的影响力确实不能小瞧,他们投靠了梁山,朝廷受到了震动。

宋江适时向朝廷发出愿意接受招安的信号,朝廷也经过考虑,向梁山伸出了橄榄枝。又经过几次掰手腕,朝廷终于接受了这伙不安分的人。

之后的事也很明白,朝廷是不会白养闲人的,更是希望通过战争来削弱梁山的实力,就派他们去征讨方腊。于是原本一北一南两支最强的反政府力量这样见面了,两下里确实势均力敌,打的惊天动地,血流成河,最终的结果是方腊一方黯然落败,但梁山一方却是惨胜,山寨弟兄折损大半,再无昔日风光。

可以说,朝廷是真正的赢家。至于宋江呢,虽然最终被朝廷赐死,但他自己也许还是欣慰的,毕竟最终不是一个草寇形象,还为国家社稷做了一些贡献,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了吧。至于其它兄弟的人头,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