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的传说民间故事

第1篇:夹竹桃的传说民间故事

从前,禹州西南山区有个农民叫贾大山,这贾大山爱花如命,被称为花王。

有年春天,花王路过一座山上,偶然在山崖上发现了一棵花树,他爬上去用锄头把这棵珍奇的花树挖了下来,这棵小树浑身上下一片碧绿,枝头开着鲜红的花朵,花王把它栽到自己的家里。

过了几年,花王的女儿贾竹桃出嫁,当花轿走到离村十几里路的山崖下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在黑云中出现了妖怪,这妖怪身高三丈,头大如牛,眼似铜铃,样子十分可怕,贾竹桃当场被吓死。花王自从女儿死后,心里像*割一样难过,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终日跑到女儿坟上啼哭,有几次他想上吊自尽,幸好被乡邻们发现,才没有死去,但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这样,他还是坚持着给这棵花树浇水,施肥,直到卧床不起才撒手。他的精神感动了这棵花树,这棵花树本是花仙,被妖王强行霸占,花王救了它,可花王的女儿却遭到不幸,这天,它变成贾竹桃姑娘的样子来到花王的住室里,花王看见女儿到来,不顾一切爬起来上前紧紧抱住她,花仙说:“老伯伯,我是你院里的花树,亲眼看见年轻姑娘被妖怪害死,今日特变成你女儿模样和你商量除妖大事,老人家,这妖我能制服它,可我只有一次生命,制服妖怪后我就会死去,为了大家的安宁,我愿用生命去除掉妖怪,明天你们用花轿把我抬到那儿去。”花王听到这里,感动地说:“你就是我的女儿,你不能去,你就做我的女儿吧!”花仙说:“老伯伯,不要这样,我一条*命能换来万家安宁,我宁愿死掉,也得把妖精制服。”

第二天,人们用花轿把花仙抬到贾竹桃死的地方,这时又是狂风大作,妖怪出现,花仙头上长出了一朵朵小花,嫩红嫩红的花蕊中放*出一道白光,妖怪一见转身就跑,这时花蕊中又放*出一道红光,照在妖精头上,不一会儿妖精变成了一堆白骨,可花仙再也不能恢复人形了。

妖怪除掉了,村民安居乐业,人们为纪念这棵仙花,又把它种在花王的院中,经过精心管理,又开花了。这年春天,人们把这棵树移植,由一棵变为两棵,后来移呀,移呀,终于很多人家都种上了这种花,大概它曾变成过花王的女儿贾竹桃,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夹竹桃。

现在禹州民间有这样的风俗:谁家女儿出嫁,手里就握着一束夹竹桃,据说是为了辟邪。

第2篇:民间故事:仙桃的传说

关于仙桃的传说有很多种,但我钟爱老母亲亲口所讲的那一个:

说的是沔阳周边曾有一个集镇十分热闹,十里八村的人都喜欢去那赶集,有一天,一位打扮得十分简朴的村姑也起大早赶到了集上。

那天,正好观音菩萨下凡,想检验一下当地的民风是否纯淳,于是就假扮成一名卖桃的婆婆,在集市上吆喝着卖桃子。

那位村姑正巧走到了观音的摊前,看到观音摊位上鲜鲜的桃子,自言自语地说道:还剩几吊铜角子,带几个桃回家给婆婆吃。这观音想呀,一般村姑来买桃的,都说是带几个回去给孩子尝尝鲜。这卖了半天,还算头一位说是带回去给婆婆吃的,就想试探一下这村姑的真心实意。

于是,观音跟着那村妇向西行走,便使起了仙法,一会儿功夫,时而风雨交加,时而太阳毒辣,折腾的那位村姑实在走不动了,又加之迷了路,还口干舌渴,饥肠辘辘,这时,村姑就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饿死在这路上,家里的婆婆谁来照顾,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桃就咬了一口,谁知,桃还没吃上,嘴上就被桃核打了个血泡,那村姑心想是否婆婆在骂我不孝呢?还是菩萨在考验我的诚心,于是就将那桃又放回了口袋。

可是天黑了,村姑还要继续赶路,最后因饥饿难忍晕到在路上,也没有再咬那桃一口,那桃也碰巧从口袋里掉出来,滚到了形如尖*嘴的地方。须臾,十里桃林,桃花灼灼,鲜桃累累,香飘四方。

村姑醒来时,已是风和日丽,如同她离开集市时的时间,人也精神很多,满地都是桃子,她面前还摆了满满一蓝新鲜的的鲜桃,忙对天跪拜,嘴里还念念是道:多谢菩萨保佑。

那棵桃树所在地,后来就取名鲜桃镇。那旁边的河就取名香河。因仙桃地处汉*和锦瑞河之间,地势正如一只被人咬一口的鲜桃。

斗转星移,经文人们一翻折腾后,鲜桃也就演变成了仙桃,香河也演变成襄河或汉*。

众多美好的传说,还有好几笆篓。我所在的村为汉宜高铁的建设成了仙桃西站的第一村--雷场,虽曾为穷乡僻壤,但这里的民风甚好,有这样鲜桃般的传说,自然遵守着子孝弟悌的儒家文化,一直以来能够做到“日不上门,夜不避户”。老百姓相互也没什么大的恩恩怨怨,就这么一天天地相安无事地如同看着从村东头出,从村西头落的太阳,虽因时间变化,天气的变化,而有强度的些许差异,但总的规律不会有丁点儿的改变。

我一直深爱着这孕育美好传说的老家--雷场,因为这个传说出自老母亲之口,自是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子孙。

我是否真如这个传说所寓意的那样呢?!

第3篇:王子献桃的民间传说故事

刘邦得了天下以后,一次宴请自己的老丈人吕太公,叫所有的王子都来相陪。席间,太公去方便,发现墙角花园到处是咬了一口就丢弃的点心馃子,厕所里竟然还有一张擦过屁一股的面饼。太公知道这是王子们做的“好事”,不由连连皱眉。

太公回到席上,就对刘邦说:“今日席上之物,都是天下奇珍,只可惜有一样东西,皇上却吃不到,那就是老家沛县的桃。”

刘邦一想,对呀,从沛县到这里两千里地,中间多山多水,就算三十里一换马,昼夜不停,最快也得四天,可桃熟三日即烂,还不能磕着碰着,要想吃老家的桃,还真难办。想到这里,刘邦连连点头说:“还真是!想不到朕有了天下,反倒连家乡的桃都吃不上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邦的几个王子在一边听了,嘀咕一阵,到宴席结束,太子刘盈站起来说:“儿臣不才,想于半月后还席,请父皇和太公赏脸。”刘邦和太公都答应了。

半月之后,刘邦和太公如期赴宴。太子见人已到齐,一拍手,只听一声号子,八个家人抬着一个直径4米的大盘子进来,盘子上竟然放了一整棵桃树,上面桃子密密匝匝,白一里一透一红,红里透香,树叶儿片片鲜活,连个打卷儿的都没有。

王子们齐声说:“请皇上和太公品尝沛县桃!”

刘邦摘下一个一尝,果真是久违的故乡桃啊,顿时高兴得哈哈大笑。太公也在一旁赞道:“王子们听说皇上想吃家乡桃,不远千里运来,这份孝心真是难得,陛下还不重赏?”

刘邦吩咐每人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这酒直吃到掌灯才散,临走,刘邦对王子们说:“把这桃树栽起来,明年还有桃吃。”

谁知刘邦一走,太公冷不防一抽一出卫士的佩*,只一挥,把桃树拦腰砍断,树头轰然倒地。

王子们大惊失*:这树是皇上特别吩咐要栽上的啊!太公把手一招,说:“你们过来看看就知道了。”王子们一看,只见树心的黑如木炭,轻轻一抠,就抠下一块来。这下王子们都愣住了:“怎么会这样?”

太公说:“不止树干黑了,树根也烂了。”叫人用水把树根上的土冲去,王子们凑过去一看,果然,树根全烂了。太公捻须问道:“你们是从水路运过来的,一路不停浇水,我说的可对?”王子们连连点头。

太公说:“刨树难免伤根,伤根则养分不够。可是你们一路浇水,桃枝无知,还以为养分充足,可着劲儿疯长,结果就是储备用光,元气耗尽,神仙也救不活。”

王子们岂能听不出这是说他们?可他们骄纵惯了,所以狡辩道:“沛县桃树多得是,再运1000棵也不碍事。”

太公把脸一沉:“这一路都是逆水,运这一棵,光给你们拉过纤的民夫可能就不下1000人吧?”王子们一听,这才明白:噢,这种运法儿老头儿早就知道!皇上最恨扰民,要知道一棵桃树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赏的只怕不会是锦缎百匹,而是皮鞭百下了。想到这儿,脸都吓白了,赶紧跪下认错。

太公见他们认了错,就把话锋一转:“你们不远千里把桃给皇上运来,孝心也十分可嘉。可是皇上明年再要桃吃怎么办呢?这桃枝还没坏,不如你们每人折几枝去,接在本地桃树上,要是能活,这关不就过了吗?”

王子们一想,只能这样了,立即花重金请巧匠,趁早接上。在树旁搭了篷,昼夜照看。只有三王子刘恒,拿回树枝往土里一埋,照样喝酒看戏。

接上的枝子当时就死了一部分,剩下的当时看着活了,可是一下雨,接口出了胶,也死了。王子们不敢扰民再运,只好寄希望第二年皇上忘了这回事儿。

谁知刘邦的记一*一好得很,第二年准时要桃。兄弟们正为难,忽然三王子刘恒说:“那棵桃树水土不服,今年只结了两颗。”他把桃献上,刘邦和太公一尝,和沛县桃虽然有些差距,但也还过得去。

王子们松了一口气,出来正擦着冷汗,太公也出来了,问刘恒:“他们的都没接活,你是怎么弄的?”

刘恒说:“他们是拿回去就接,我是第二年春天才接的。”

“你为什么要第二年春天才接呢?”

“我听了太公教诲,知道这些桃枝靠着老树,生活奢侈骄纵,不知世事艰*,猛然被折,接在别的树上,一定很不习惯。所以孙儿就把它们埋在土里,让它们先过一段苦日子,同时等待时机。到了春天,这些埋着的桃枝已习惯了土里熬命,接到别的树上反会觉得幸福无比,加上春天正是万物萌发的好时机,也就活了,当年还结了果。”

太公听了点头,说:“孺子可教,你今后必能成一番大业。”

后来,刘恒把自己当成桃枝,主动要求到偏远的边疆锻炼,体察民情,从而躲过吕氏之乱,即位成为孝文帝,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