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地过年风俗

第1篇:海南各地过年风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在过年时都会有自己特殊的风俗习惯,而在海南不同的市县过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年味。那么,海南各地过大年各有什么样的不同?与过去相比是否有了一些变化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吧。

海口

红绳挂桔子在门上寓意吉利

大年初一吃斋菜

“在大年三十这天,我们这些在城里打工的人都会拎着大包小包携妻带儿女回老家过年。”胡来雄今年48岁,他是海口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的老家在海口市美兰区三*镇。

谈起海口的过年习俗,胡来雄说在他的记忆中海口市农村的春节风俗很热闹,烧纸钱、上蜡烛、上祭品,向祖宗行礼,接着开始燃放鞭*,很快“噼哩*啦”的鞭*声便在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地响成一片,极有年味。

胡来雄说,以前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当家的男人都赶在这一天去集市买年货,不过现在大家工作都忙,都会提前备好京果、各种干货等丰盛年货。当天回到家,老老少少便忙着贴春联、门神、利是,杀鸡,洗菜。每家每户的门上还要挂上一串用红绳子绑着的桔子,桔子要挂偶数,寓意出门“大吉大利”。

年三十晚上,大人们便开始在每间屋子里点上灯,一连数天直到初四天亮才吹灭,意思是“发灯”。胡来雄说,在记忆里,小孩子过年最高兴的事要数穿新衣服和领压岁钱,大人们则要“守岁”,彻夜不眠,直到初一清晨。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意思是“迎春接福”。

每逢大年初一,吃“斋”也是流传于海口民间的传统习俗。斋菜煲是海口民间的传统菜,初一吃斋意思是来年不杀生。如今,这种习俗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了下来,在不少人看来,初一吃斋,调整了过年的饮食结构,有利于身体健康。

文昌

文昌鸡仍是春节主菜

拜年时客人自带鞭*

白糖拌饭曾是很多文昌人新年的第一顿饭,意味着甜甜蜜蜜,但“90后”的小敏的记忆里已经没有这样的习俗。她对过年吃的最直接的记忆就是文昌鸡,“初一一定要吃鸡,这是主菜”。

小王是东北人,也是文昌女婿,他的妻子是文昌会文镇的。作为一个外地人,最初的时候,小王很奇怪当地的一个习俗,那就是去拜年的时候客人要自带鞭*去,“自己买鞭*去,然后给主人家放”,因此,每次从海口的家去文昌拜年的时候,小王都会在镇上买上鞭*。据了解,这不只是文昌的一个习俗,在儋州木棠镇等地方,也有这种习俗,当地人认为,客人带着鞭*去拜年,哪家的鞭*放得多,哪家人气旺,是吉祥的意义。

小敏也知道这种习俗,但她表示,现在文昌人其实已经不太在意这些细节,只要客人过去做客,都会很欢迎。

东方

曾经出嫁女按区域回家拜年

如今回家过年渐渐被接受

怀着二胎的小吴准备回娘家过年了。小吴是海南东方八所镇人,丈夫老家远在河南,回娘家过年,对小吴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今年又有了宝宝,全家人一定要我回家过年,说要给我补补身体”。多年以前,东方和海南的其他地方一样,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年的,只能在初二之后才回家拜年。因为当地彼此之间婚娶较多,为了不在初二时“撞车”,还形成了按照初二一个区域的女儿回家拜年,初三另一个地方的外嫁女回家的习俗。这种习俗渐渐在改变。“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女儿,因此对于女儿回家过年,大家都已经能接受了”。

按照八所的习俗,年前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年货,作为晚辈,也要给长辈一些过年的礼金之类。这些,小吴都准备好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小吴娘家也不再像以前早早准备年货。“青菜、肉等食材也没有之前准备得多了,以前会准备到初五的食材,现在市场初二就开市了”。

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回家聚会是最期待的事情。大年三十的年夜饭的丰盛不用说。到了初一,新年第一天,秉承着不动手的原则,八所人那一天不扫地,吃的也大多数是火锅。八所初一还有“不破财”的说法,因此虽然年后有长辈给晚辈红包的传统(晚辈只能在年前给礼金),但都不会在初一这一天。

儋州

年底做腊肠腊肉迎客

初一不出门

小罗一家住在儋州南丰镇,祖辈是从广东迁移到儋州的客家人。春节期间,腊肠腊肉是客家人待客的必备菜。经济条件好了,但为了保持这种年味,儋州的客家人还是在年底的时候就做好腊肠腊肉。过年时,家里还会准备年糕,但不是每年都做。

除夕那天,上午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贴对联,中午12点以后开始杀鸡,下午两三点就是全家拜神拜祖宗的时候。到了晚上,吃完年夜饭后,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边看春晚,边打麻将了。

正月初一吃素是部分家庭的选择,小罗一家在这一天也吃素。新年第一天,小罗一家还和部分客家人一样,保留着不出门的习惯,“初二开年后才能出门”。

儋州是一个有很多民俗活动的地方,从除夕到元宵,洋浦、白马井一带会不定期地舞龙,一些地方还会有调声等,“很热闹,大家聚集在一起,还会有*察到场”,小罗虽然听不懂调声,但对于活动的热闹情景还是记忆深刻。

保亭

黎家人好客

喝山兰酒唱山歌待客人

蓝妹是一名来自保亭的地地道道的黎族妹子,在大学毕业后她就留在了海口工作。临近春节,她也盼着快点放假。“新春佳节时客人来我们家里做客,在我们看来是预示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客人将会受到最尊贵热情的礼遇。”蓝妹今年就提前邀请了自己的好友过年期间来家里玩。

蓝妹说,在她的家乡,黎族民间过春节称为过旧年,从除夕至初四止。农历十二月中旬,村里家家户户的女主人即举行封米缸仪式,至正月十五那天举行揭缸仪式,并用缸内的大米煮饭,供全家食用。春节前黎家砍好柴火,备好年货,春节将劳作的事情搁置在一边,喝山兰酒、唱山歌、跳竹竿舞,彻底享受前一年丰收的成果,到初五才开始干活。黎家除夕杀鸡,象征来年吉祥如意。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将自家缸内的水倒掉,然后从井里挑来水倒满缸里,叫“换新水”。再用这些水烧热供全家洗脸,叫“新水洗脸”,祈求新年里眼睛明亮,办事顺利。蓝妹说,她觉得最有趣的传统特*年俗是给牛灌酒。大年初一上午,家家户户要将特制的牛酒灌给自家的牛喝,一般每头牛要喝一小桶酒,“牛喝醉了就呼呼大睡了”。以前大户人家拥有牛只几十上百头,每年春节往往要用掉几十缸酒。

“每年的春节我们还会用‘打边炉’来招待客人,鸡鸭肉等一锅煮,再倒上一杯山兰酒,唱起嘹亮的山歌,客人只有不醉不归了。”蓝妹期待着春节时好友们来做客的那一天。

第2篇:河南各地过年的风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河南各地过年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本章小编就为大家说说河南各地过年的风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过年是百姓一年生活中的斗等重要节日,此时家家户户*办年事,富家杀猪宰羊、张灯结*,贫者物质上不赶奢侈,但规矩是要面面俱到的。“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过年谣,是河南民间过年的大事记,除此之外,还有啥风俗呢?

熬年夜(守岁)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糖果、嗑瓜子、唠唠亲朋、拉拉家常,子女依次给长辈叩头辞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全家人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熬年”。守岁到五更时,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点燃香烛,一家人依长幼辈份,依次向祖宗跪拜致祭,恭祝“年福”。

河南大年初一的禁忌大年初一,河南人鸡鸣即起,穿着新衣,竞相燃放鞭*。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硬*扁食河南传统扁食硬*扁食,是河南林县、平顶山、许昌等地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饺子)时,将数枚硬*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河南民间过年传统习俗破五破五吃饺子意为捏住“小人嘴”

河南平顶山、许昌、南阳、宝丰一带一般破五中午放鞭*

破五即大年初五,之所以称“破五”,意为从此可以破除过年期间的禁忌。是日早起吃饺子、放鞭*之习相沿不变。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河南平顶山、许昌、南阳、宝丰一带一般中午放鞭*,不过破五不准吃面条或面稀饭,吃馒头不准剩。

河南民间过年习俗“走亲戚”

河南民间的走亲戚拜年活动“走亲戚”是河南各地过年的主要内容之一,规矩甚多,历时很长,贯穿了整个年节。初一之前称拜早年,十六以后称拜晚年,初一至十五为高峰期,二月初二送年后即告结束。拜年要先长辈、后平辈,先紧邻、后远亲。不同辈分和亲属之间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的习俗至今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到长辈家拜年要携带酒肉、糖果之类礼品。长辈们根据自家的亲戚情况,早早的安排好了酒菜,在约定俗成的时间里,在家等候拜年客的到来。拜年客到后,有的行磕头之礼,有的以寒暄代之,互相祝福后即食午饭。初四以后,次要亲戚、朋友之间相互拜年。

元宵节叫十六(lu)儿元宵节河南民间各地一般会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活动

河南人把正月十五、十六视为过年的结束,非常重视,俗称“六(lu)儿”又称元宵节、上元节、灯节,民间有“十五大似年”之说。河南民间这一天的饮食颇多讲究,除了要吃饺子或汤圆,即所谓的“十五扁(饺子)、十六圆(汤圆)”外,因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也有差异。如豫西蒸制糖包馍、枣花馍,信阳地区要作年糕。有的地方还要炸油饼、面角等,早餐要抢早,象征早种早收。

偷灯头儿

元宵灯会也是河南过年传统重要活动之一

正月十五豫南一带,有“偷个灯头儿,生个孙猴儿”的风俗,点灯盏时,邻家子女可悄悄将灯油燃尽的“面灯”拿走,俗称“偷灯盏”。有的地方自家所点灯盏,当晚不收,让其尽油而燃,次日再加油点燃,称“续灯”。一般至正月十七方“收灯”,“面灯”或“灯馍”要收起打发“要饭的”,称“舍神果”。

送灯河南传统灯笼作坊

这个习俗可谓久远,如今坚持的人已经不多了。三十傍晚,豫北一带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三门峡灵宝,东、西常村骂社火表演现场

及至元宵,耍社火在各地进入高潮。然而,在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和西常村世代相传的却是“骂”社火。东西常骂社火源于始于黄帝铸鼎功成时,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2007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正月初二开始,两个村子的人开始敲锣打鼓,交替前往对方村子里指名道姓地挑骂,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只要反穿皮袄,就可以站在大鼓上骂对方村的村主任、社火头子,可以摆供烧香骂大姓的祖宗*代。批评指责讽刺,贯穿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辱之愈甚敬之愈甚,为外地社火所不具备。

第3篇:海南省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调查范文

一、选题目的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供在厨房。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为了让人们了解海南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我们确定了具体的活动目标:①通过从一些农村的老人嘴里了解海南过年习俗的状况,向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②为了保护和继承海南民间好的民俗风俗,加强同学们保护非物质遗产的意识,同时呼吁全社会都参加到保护继承和发扬海南民间的风俗行列中来

二、活动计划

(1)前期准备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地点、时间和经费,准备好调查所需要的用品。

(2)第一次调查(1月~~1月中旬)

我们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文昌、海口乡村、陵水、三亚的过年习俗,并做好有关资料的登记。

(3)第二次调查(1月下旬至二月)

我们实地去调查了一下各地的民俗风情,收集了有关过年风俗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俗。

(4)总结调查

整理收集的资料,对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进行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三、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1月~~1月10号)到图书馆、翻阅报纸或者通过网络了解各地过年风俗.

(2)问卷调查:(1月~~1月15号)制作一些问题,从各地人们手里得到一些关于过年风俗的资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进行实地调查,减少了我们调查的时间。

(3)调查分析:根据从网络、图书上和各地人们问卷调查的情况,确定了我们此次调查的目标,做好有关登记,开始实地调查

(4)实地调查:(1月20号~~2月)

四、结果展示

(1)文昌春节民俗——“送灯”

文昌元宵送灯是当地农村传统项目,大年初三过后,在各个城镇,按照各地不同的吉日,开始“送灯”。这一天,各家各户都杀鸡、杀羊,做好多的当地美食,摆宴席,请各路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

村民们撑着花灯(花灯整个可见72个大小红"喜"字和36个"寿"字。在灯的正面还印有"招财进宝","连生贵子"等吉利的词),由一个"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敲锣打鼓,燃放*竹沿村*,然后到离村不远的公庙去,把灯挂在庙的内外,灯一挂好,人们便蜂拥而上去抢采花灯,据说,抢到了花灯便能发财,人丁兴旺。

在送灯过程中,跳盅盘舞、演木偶红、琼戏等活动。

(2)海口乡村——采屋围炉吃斋菜

海口农村的春节风俗很热闹,说起过年,首先要提到“采屋”(海南话)了。采屋,简单说就是在家里进行大扫除。一般要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把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蜘蛛网等脏物清扫干净,除大清扫屋宅的灰尘脏物外,还包括清洗家具、衣被等。这种习俗在海口乡下很讲究,代代相传。

年夜饭总是过年中不可少的,海口的乡村当然也不例外。传统上,海口人把除夕的年夜饭称为“吃围炉”。全家人围着一个火炉,家人就围在旁边吃饭。鸡肉是必不可少的了。锅汤滚开,用筷子夹着切好的肉和菜往汤里煮,滚熟了就可以吃。

吃斋菜,是流传于海口民间的传统习俗。海口斋菜煲的制作方法非常讲究,先将腐竹、粉丝、黄花菜、冬菇、黑木耳等干菜分别浸发漂洗干净,在开水中过一下,滤干,再分别用热油炒匀,入味煨熟待用;把黑豆芽、甜菜、水芹等分别洗净切好,煸炒入半味;黄豆腐干切成长条状,热油略炸成黄*,再加味料至入半味。接着净锅烧热,油热后将全部菜料放入,下清水,调入适量生抽、味精、麻油,慢火煮透。然后将煮好的斋菜分别按其原料的颜*间隔摆放入砂锅中,用中火煮开即可上席了

(3)陵水——接香搬年货拿槟榔拜年

大年三十晚上,新年钟声敲过,家中最重要的男丁就要恭恭敬敬地点上几柱香。这些香就是用来迎接神仙的。负责点香的男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接香”。从大年三十的12点到大年初五,家里的香火一定要延续不灭,也代表着这户人家子孙兴旺。

“搬年货”。海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都会吃一顿斋菜,陵水也有同样的风俗。在陵水,人们管吃斋菜叫“搬年货”。金针菇、粉丝、茄子、腐竹等各种素食材料主妇们亲自烹制,等全家人起床,团团围坐,一人一碗米饭,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斋菜。大人们总会招呼孩子“多吃一点”,这一年就会财源广进、生活富足。

拿槟榔拜年。陵水人爱吃槟榔,像春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更是少不了槟榔。在过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大年初一,每见到一位长辈,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一边恭恭敬敬的递过去。长辈笑着接过槟榔,就等于接受了晚辈的祝福。

(4)三亚——除夕做年糕姑爷拜年买鞭*

除夕赶制红糖年糕。说到过年,在海南许多市县都有做年糕的风俗,三亚也不例外。三亚红糖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用水调匀,然后掺入些椰子粉末、花生等再调匀,然后将细碎的红糖拌入水中融化,加入盆中,用力搅拌,直到混合物成为均匀的糊状物。之后将其放入锅中蒸几个小时。吃起来口感像软糖一样,味道极好。

在三亚,姑爷大年初二随同妻子回娘家拜年必须购买一挂鞭*。这是多年来的风俗。每年陪妻子回外家拜年都必须准备鞭*,来到岳父母家门口后,将鞭*交给其他亲属,鞭*放完以后才能进门向老人和其他亲属拜年。带鞭*到岳父、岳母家拜年,不仅是一种礼节*的需要,同样也是对长辈和其他亲属的祝福。

五、收获和体会

本次调查活动从2023年1月开始至2023年2月结束,我们对海南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进行了调查。我们进行此次调查活动,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白自己家乡各地的过年习俗,同时也向大家倡导我们“保护继承和发扬民间良好的风俗习惯”的主题,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扬光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