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御史程君墓表》原文及翻译

第1篇:元好问《御史程君墓表》原文及翻译

御史程君墓表

(金)元好问

君讳震,字威卿。先世居洛阳,曾大父获庆,大父总,质直尚气节,乡人有讼,多就决之。父德元,自少日,用.侠闻。尝与群从分财,多所推让,州里称之。君幼日梦人呼为御史,故每以谏辅自期。章宗明昌二年,经童出身,补将仕佐郎。宣宗幸汴梁,入为尚书省令史。时相知其可用,不半岁,特授南京*巡副使。

兴定初,辟举法行,除陈留令。将之官,白府尹言:“县务不治,令自任其责,丞、簿、佐史辈无预焉。幸无扰之,使令得尽力。”尹诺之。既到官,事无大小,率自负荷,次官奉行而已。时秋大旱,冬十月乃雨。归德行枢密院发民牛运粮徐、邳,君为使者言:“吾麦乘雨将入种,牛役兴,则无来岁计矣。使者不能宽十日程耶?民事果集.,虽乏*兴,吾不辞也。”使者怒而去。君力毕农种,粮运亦如期而办。行院仍奏君要誉小民,不以*食为急,朝廷不罪也。御史台察能吏,亦为奏首,且言可充台谏,乃拜监察御史。君莅职,慨然有埋轮之志①,即劾奏:“平章政事荆王以陛下之子,任天下之重,不能上赞.

君父,同济艰难,顾乃专恃权势,灭弃典礼,诸所不法,不可一二数。陛下不能正家,而正天下难矣。”书奏,宣谕:“御史台程某,敢言如此,他御史不当如是耶?”且有旨切责荆王,出内府银,使偿物直,敕司马杖大奴尤不法者数人。于是权贵皆为敛手。东方频岁饥馑,盗贼蜂起,特旨以君摄.治书侍御史,运京师粮八万石赈徐、邳。君经画饷道,十里一置驿,罗弓*以防寇夺,备医*以起病疾。辇运相仍,如出衽席之上。饥民踵来,凡所以为贷、为籴、为赈赡,无一失其当。

荆王积不平,密遣诸奴诱民徐璋造飞语讼君于台。宣宗颇直君,欲勿问,王执奏再三,乃从之。已而璋伏诬告,君当还台。在律:官人与部民对讼,无罪犹解职。竟用是罢官。君泰然自处,都无已仕之愠。聚书深读,盖将终身焉。天不假年,以正大元年三月二十有一日卒,春秋四十有四。

(选自《元好问文编年校注》,有删改)①埋轮之志:语出《后汉书〃张纲传》,后作敢于*劾权贵的典故。

5.下列各组加点的实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用侠闻用善骑*,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b.民事果集天下云集而响应

c.不能上赞君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d.特旨以君摄治书侍御史侯生摄敝衣冠

答:a(a.因为。b.完成;聚集。c.帮助;介绍。d.代理;整理)

6.下面句子中,都能体现程震“有才能”的一项是(3分)

①尝与群从分财,多所推让

②事无大小,率自负荷

③虽乏*兴,吾不辞也

④力毕农种,粮运亦如期而办

⑤御史台察能吏,亦为奏首

⑥经画饷道,十里一置驿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

答:d

7.下面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震的曾祖父、祖父都推崇气节,乡人很信任他们;程震的父亲也颇受乡人的称赞。程震不仅因父辈的荣耀而名声显赫,而且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因而获得上司的赏识。

b.大旱之后,适逢雨期。程震为百姓着想,为了不错失播种机会,不怕得罪上司,勇敢地向使者提出宽限时日的建议,结果惹怒了使者。

c.程震效法汉代的张纲,有澄清天下之志。他抨击荆王,希望宣宗为国家的前途考虑,惩处荆王。宣宗听从程震的意见,痛骂荆王,权贵也因此收敛了许多。

d.荆王嗾使小人诬告程震,事情虽然得到澄清,但程震也因此丢失了官职。程震并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而是收集了很多书,打算读书终老。

答:a(“程震不仅因父辈的荣耀而名声显赫”一句没有依据)

8.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饥民踵来,凡所以为贷、为籴、为赈赡,无一失其当。(4分)

答:饥民接连到来(1分),凡是用来借粮、买粮、赈济的(2分),没有丝毫差错(1分)。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3分)

答:自己炫耀功劳(1分),施展自己的聪明而不师法古人(或“不以古人为师”)(2分)。

(3)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高祖本纪》)(3分)

答:用好处引诱他(1分),趁机袭击攻打武关(1分),大败他们(1分)。

参考译文

程君名叫震,字威卿。他的祖先居住在洛阳,曾祖父程获庆,祖父程总,朴实正直,推崇气节,乡人有了争论,大多让他们来裁决。程震的父亲程德元,在年少时,就因为有侠义出名。曾经与亲戚分财产,时常推让,州里的百姓都称赞他。程君小时候,白天梦见别人喊他御史,所以常常以劝谏左辅之臣来自许。章宗明昌二年,考取经童科,补任将仕佐郎。宣宗到汴梁,程震入朝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的宰相知道他是个可用之才,不满半年,特别授予他南京*巡副使的官职。

兴定初年,征召推举的法律实施后,程震担任陈留县令。将要上任,程震对府尹说:“县里的政务治理得不好,县令自身来承受职责,不要牵连丞、簿、佐史等人。希望不要打扰他们,使得他们能够尽力办事。”府尹答应了他。上任之后,事情无论大小,程震都自己来承担,下面的官员只是奉行罢了。当时秋天遭遇大旱,到了冬季十月份才下雨。归德府行枢密院派发百姓的耕牛到徐州、邳州去搬运粮食,程震对使者说“我们的麦子趁着下雨将要播种,如今动用耕牛去服役,那么没有下一年开销了。使者难道不能宽限十天吗?百姓的农事果真能完成的话,即使有耽误*用物质征集的罪过,我也不会推辞。”使者愤然离去。程震尽心竭力完成农事,运粮的任务也如期完成。行枢密院于是上奏程震向百姓猎取荣誉,不把运送*粮作为首要的事情,朝廷并没有惩处程君。御史台考察有才能的官吏,把程震排在首位,并且进言说程震可以担任台谏,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的官职。程震到任,情绪激昂,有张纲埋论的志向,即刻上奏说:“平章政事荆王凭借陛下之子的身份,担任天下的重任,不能帮助君王,共同度过艰难的时光,反而独揽大权,抛弃典礼法则,诸多不法行为,数不胜数。陛下不能匡正家庭,却想匡正天下,这是很困难的。”奏章送上去后,宣宗晓谕说:“御史台的程震,如此敢说话,其他御史难道不应当这样吗?”并且下诏痛责荆王,要他拿出内府的银两,偿还百姓商品的价值,下令司马杖责特别不守法的几个奴仆头目。于是其他权贵都为此不敢胡作非为了。

东方连年发生灾荒,盗贼蜂拥而起,皇帝特别下令让程震代理治书侍御史一职,把京城里的八万石粮食运送到徐州、邳州去赈灾。程震筹划运送的路途,每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准备了武器来防备贼寇抢夺粮食,又准备了医*来治疗疾病。运输毫不间断,如同太平时代一样。饥民接连到来,凡是用来借粮、买粮、赈济的,没有丝毫差错。

荆王心中忿忿不平,秘密派遣奴仆引诱邪的小民徐璋编造流言到府台告程震的状。宣宗很认为程震是个正直的人,想不过问这件事,但荆王执意再三上奏,于是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徐璋因为诬告而被判罪,程震应当还到府台。根据当时的法律:官员与百姓对簿公堂,即使没有罪名仍然要离职。程震最终因为这件事情而被罢免了官职。程震泰然处之,一点也没有被罢官的怒意。他收集了许多书籍深入阅读,大概要终老其间了。老天没有给予他长寿,在正大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第2篇:《御史程君墓表》阅读*

御史程君墓表

(金)元好问

君讳震,字威卿。先世居洛阳,曾大父获庆,大父总,质直尚气节,乡人有讼,多就决之。父德元,自少日,用.侠闻。尝与群从分财,多所推让,州里称之。君幼日梦人呼为御史,故每以谏辅自期。章宗明昌二年,经童出身,补将仕佐郎。宣宗幸汴梁,入为尚书省令史。时相知其可用,不半岁,特授南京*巡副使。

兴定初,辟举法行,除陈留令。将之官,白府尹言:“县务不治,令自任其责,丞、簿、佐史辈无预焉。幸无扰之,使令得尽力。”尹诺之。既到官,事无大小,率自负荷,次官奉行而已。时秋大旱,冬十月乃雨。归德行枢密院发民牛运粮徐、邳,君为使者言:“吾麦乘雨将入种,牛役兴,则无来岁计矣。使者不能宽十日程耶?民事果集.,虽乏*兴,吾不辞也。”使者怒而去。君力毕农种,粮运亦如期而办。行院仍奏君要誉小民,不以*食为急,朝廷不罪也。御史台察能吏,亦为奏首,且言可充台谏,乃拜监察御史。君莅职,慨然有埋轮之志①,即劾奏:“平章政事荆王以陛下之子,任天下之重,不能上赞.

君父,同济艰难,顾乃专恃权势,灭弃典礼,诸所不法,不可一二数。陛下不能正家,而正天下难矣。”书奏,宣谕:“御史台程某,敢言如此,他御史不当如是耶?”且有旨切责荆王,出内府银,使偿物直,敕司马杖大奴尤不法者数人。于是权贵皆为敛手。东方频岁饥馑,盗贼蜂起,特旨以君摄.治书侍御史,运京师粮八万石赈徐、邳。君经画饷道,十里一置驿,罗弓*以防寇夺,备医*以起病疾。辇运相仍,如出衽席之上。饥民踵来,凡所以为贷、为籴、为赈赡,无一失其当。

荆王积不平,密遣诸奴誘奸民徐璋造飞语讼君于台。宣宗颇直君,欲勿问,王执奏再三,乃从之。已而璋伏诬告,君当还台。在律:官人与部民对讼,无罪犹解职。竟用是罢官。君泰然自处,都无已仕之愠。聚书深读,盖将终身焉。天不假年,以正大元年三月二十有一日卒,春秋四十有四。

(选自《元好问文编年校注》,有删改)①埋轮之志:语出《后汉书〃张纲传》,后作敢于*劾权贵的典故。

5.下列各组加点的实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用侠闻用善骑*,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b.民事果集天下云集而响应

c.不能上赞君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d.特旨以君摄治书侍御史侯生摄敝衣冠

答:a(a.因为。b.完成;聚集。c.帮助;介绍。d.代理;整理)

6.下面句子中,都能体现程震“有才能”的一项是(3分)

①尝与群从分财,多所推让

②事无大小,率自负荷

③虽乏*兴,吾不辞也

④力毕农种,粮运亦如期而办

⑤御史台察能吏,亦为奏首

⑥经画饷道,十里一置驿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

答:d

7.下面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震的曾祖父、祖父都推崇气节,乡人很信任他们;程震的父亲也颇受乡人的称赞。程震不仅因父辈的荣耀而名声显赫,而且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因而获得上司的赏识。

b.大旱之后,适逢雨期。程震为百姓着想,为了不错失播种机会,不怕得罪上司,勇敢地向使者提出宽限时日的建议,结果惹怒了使者。

c.程震效法汉代的张纲,有澄清天下之志。他抨击荆王,希望宣宗为国家的前途考虑,惩处荆王。宣宗听从程震的意见,痛骂荆王,权贵也因此收敛了许多。

d.荆王嗾使小人诬告程震,事情虽然得到澄清,但程震也因此丢失了官职。程震并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而是收集了很多书,打算读书终老。

答:a(“程震不仅因父辈的荣耀而名声显赫”一句没有依据)

8.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饥民踵来,凡所以为贷、为籴、为赈赡,无一失其当。(4分)

答:饥民接连到来(1分),凡是用来借粮、买粮、赈济的(2分),没有丝毫差错(1分)。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3分)

答:自己炫耀功劳(1分),施展自己的聪明而不师法古人(或“不以古人为师”)(2分)。

(3)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高祖本纪》)(3分)

答:用好处引诱他(1分),趁机袭击攻打武关(1分),大败他们(1分)。

参考译文

程君名叫震,字威卿。他的祖先居住在洛阳,曾祖父程获庆,祖父程总,朴实正直,推崇气节,乡人有了争论,大多让他们来裁决。程震的父亲程德元,在年少时,就因为有侠义出名。曾经与亲戚分财产,时常推让,州里的百姓都称赞他。程君小时候,白天梦见别人喊他御史,所以常常以劝谏左辅之臣来自许。章宗明昌二年,考取经童科,补任将仕佐郎。宣宗到汴梁,程震入朝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的宰相知道他是个可用之才,不满半年,特别授予他南京*巡副使的官职。

兴定初年,征召推举的法律实施后,程震担任陈留县令。将要上任,程震对府尹说:“县里的政务治理得不好,县令自身来承受职责,不要牵连丞、簿、佐史等人。希望不要打扰他们,使得他们能够尽力办事。”府尹答应了他。上任之后,事情无论大小,程震都自己来承担,下面的官员只是奉行罢了。当时秋天遭遇大旱,到了冬季十月份才下雨。归德府行枢密院派发百姓的耕牛到徐州、邳州去搬运粮食,程震对使者说“我们的麦子趁着下雨将要播种,如今动用耕牛去服役,那么没有下一年开销了。使者难道不能宽限十天吗?百姓的农事果真能完成的话,即使有耽误*用物质征集的罪过,我也不会推辞。”使者愤然离去。程震尽心竭力完成农事,运粮的任务也如期完成。行枢密院于是上奏程震向百姓猎取荣誉,不把运送*粮作为首要的事情,朝廷并没有惩处程君。御史台考察有才能的官吏,把程震排在首位,并且进言说程震可以担任台谏,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的官职。程震到任,情绪激昂,有张纲埋论的志向,即刻上奏说:“平章政事荆王凭借陛下之子的身份,担任天下的重任,不能帮助君王,共同度过艰难的时光,反而独揽大权,抛弃典礼法则,诸多不法行为,数不胜数。陛下不能匡正家庭,却想匡正天下,这是很困难的。”奏章送上去后,宣宗晓谕说:“御史台的程震,如此敢说话,其他御史难道不应当这样吗?”并且下诏痛责荆王,要他拿出内府的银两,偿还百姓商品的价值,下令司马杖责特别不守法的几个奴仆头目。于是其他权贵都为此不敢胡作非为了。

东方连年发生灾荒,盗贼蜂拥而起,皇帝特别下令让程震代理治书侍御史一职,把京城里的八万石粮食运送到徐州、邳州去赈灾。程震筹划运送的路途,每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准备了武器来防备贼寇抢夺粮食,又准备了医*来治疗疾病。运输毫不间断,如同太平时代一样。饥民接连到来,凡是用来借粮、买粮、赈济的,没有丝毫差错。

荆王心中忿忿不平,秘密派遣奴仆引誘奸邪的小民徐璋编造流言到府台告程震的状。宣宗很认为程震是个正直的人,想不过问这件事,但荆王执意再三上奏,于是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徐璋因为诬告而被判罪,程震应当还到府台。根据当时的法律:官员与百姓对簿公堂,即使没有罪名仍然要离职。程震最终因为这件事情而被罢免了官职。程震泰然处之,一点也没有被罢官的怒意。他收集了许多书籍深入阅读,大概要终老其间了。老天没有给予他长寿,在正大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第3篇:连处士墓表原文及翻译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本文主要为欧阳修写一位应山处士一生经历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连处士墓表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原文】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一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斗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

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

”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

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就离开了。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

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死后到现在十二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后世的人。

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