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论文范文(通用6篇)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通用6篇)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大专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大专毕业论文 篇1

  论文题目:

  增值税的具体筹划思考

  引言:

  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按照《增 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和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 额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基本税率一律为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一律为3%。

  一、 增值税筹划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都希望减轻自己的赋税负担,问题是要怎样才能做到合法合理,而不是靠偷税,漏税,骗税,抗税这些违法行为来实现。对于这些违法行为 国家是绝不姑息,应大力惩治的。税收筹划要在符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而且是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就增值税筹划而言,其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 增值税的具体筹划

  (一)、选择不同的纳税人身份

  由 于增值税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差别待遇,通过对企业的分立合并,加强企业会计核算手段,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筹划提供了可能。纳税人进 行筹划的目的在于减少税负支出来降低现金流出量,但是并不是所有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的转变,都会带来税负的降低。因为转换必然要增加企业成本,如果 转换的收益,不足抵扣这些成本的增加,则应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那么如何把握好纳税人身份转换的平衡点呢?

  举例说明:设我国某增值税纳 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业务成本为100单位人民币,该业务的成本利润率为X,设从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身份的转变所需要 增加的成本为Y,则当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时候其现金流量F1为应纳增值税额与增加的成本Y之和。即:F1=(100+100X)×17%- 100×17%+Y=17X+Y。另外,如果企业仍然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那么其现金流量F2为应纳增值税额减去可以抵扣的企业所得税额,即:F2= (100+100X)×6%-(100+100X)×6%×33%=4.02+4.02X。当F1>F2时,说明成本大于效益,应努力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相反,则应转变为一般纳税人。

  (二)、利用国家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

  1.利用国家对废旧物资的收购政策进行筹划

  依 据《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自2001年5月1日起,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生产企业增值税 的一般纳税人可按照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所以生产企业自行收购和从废旧回收企业购进回收物资, 税负有明显的差异。具体方法是分设独立的法人收购企业,变不能抵扣的税款为可抵扣税款。

  2.利用起征点的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起征点优惠政策《增值税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的起征点幅度为: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000元。

  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8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

  上述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包括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具体的筹划方法:纳税人销售额为达到财政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利用该政策,纳税人应在纳税期满以前,认真估算销售额。

  3.利用出口退税免税政策进行筹划

  对 于企业出口物资适用于既免征又退税的政策时,会涉及到如何退税的问题。我国《出口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方法:一种是“免抵退”的办法,另一 种是先征后退的办法。对于生产性企业来说,到底选择“先征后退”还是“免抵退”的办法要看具体情况。从长期来看,没有太大区别。但从资金的占用时间价值来 看,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若出口货物进项税额较大,同时内销的数量却很小,出口企业应采用“先征后退”的办法。虽然每月应向税务机关交纳增值税,但是当月 即可得到退回。而此时采用免抵退的办法,则按季度进行核算,即使是退税也不是完全的,这样就占用了大量资金的使用价值。如果进项税额比较小或内销的数量较 大应采用免抵退的办法。企业可以用出口免税后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来抵消内销部分的销项税额,从而使应纳税额减少,保证企业长期资金不被占用。

  (三)、兼营和混合经营的增值税筹划

  1.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界定

  2.混合销售的增值税筹划

  3.兼营行为的增值税筹划

  (四)、折扣销售的增值税筹划

  许 多企业采用销售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是根据经销代理商的年销售量来确定折扣率的。但是销售量在年底才能统计出来,折扣额也只能在第二年年 初统计出来,单独开具红字发票。税法规定,单独的折扣应当交纳增值税。但是许多的企业又不甘心,往往把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去,结果呢,只会招致处罚。我们 可以完全采用预扣折扣率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生产企业可以采用按最低折扣率或根据上年经销商的实际销售量确定折扣率。在每次销售时,根据预扣折扣率来计 算折扣额,并将扣除折扣额后的收入开发票作为商品销售收入。到年底或第二年年初,根据销售数量对折扣额稍微调整一下即可,虽然调整额不能抵扣销售收入,但 大部分的折扣额已作了冲销。如果担心经销商会因此享受多余的折扣额,企业可以采取收取押金的方式销售。

  (五)、利用运费优惠进行筹划

  运 费结构与税负的关系。企业发生的运费对于一般纳税人自营车辆来说,运输工具耗用的油料、配件及正常修理费支出等项目,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索取专用发 票扣税),假设运费价格中的可扣税物耗的比率为R(不含税价,下同),则相应的增值税抵扣率就等于17%×R。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思考运费扣税问题,若企业 不拥有自营车辆,而是外购,在运费扣税时,按现行政策规定可抵扣7%的进项税,同时,这笔运费在收取方还应当按规定缴纳3%的营业税。这样,收支双方一抵 一缴后,从国家税收总量上看,国家只减少了4%(即7%-4%)的税收收入,换句话说,该运费总算起来只有4%的抵扣率。

  现在,令上述两种 情况的抵扣率相等时,就可以求出R之值。即:17%R=4%,则R=4%÷17%=23.53%,R这个数值说明,当运费结构中可抵扣增值税的物耗比率达 23.53%时,实际进项税抵扣率达4%。此时按运费全额7%抵扣与按运费中的物耗部分的17%抵扣,二者所抵扣的税额相等。

  因此,笔者把R=23.53%称为“运费扣税平衡点”购销企业运费中降低税负的途径。

  1. 采购企业自营运费转变成外购运费,可能会降低税负。拥有自营车辆的采购企业,当采购货物自营运费中的R值小于23.53%时,可考虑将自营车辆“独立”出 来。例如,B企业以自营车辆采购货物,根据其以往年度车辆方面抵扣进项税资料分析,其运费价格中R值只有10%,远低于扣税平衡点。

  假设1999年该企业共核算内部运费76万元,则可抵扣运费中物耗部分的进项税=76×10%×17%=1.292万元。如果自营车辆“独立”出来,设立隶属于B企业的二级法人运输子公司后,B企业实际抵扣税又是多少呢?

  “独立”后,B企业一是可以向运输子公司索取运费普通发票计提进项税=76×7%=5.32万元;二是还要承担“独立”汽车应纳的营业 税=76×3%=2.28万元,一抵一缴的结果,B企业实际抵扣税款3.04万元,这比原抵扣的1.292万元多抵了1.748万元。运费的内部核算价未 作任何变动,只是把结算方式由内部核算变为对外支付后,B企业就能多抵扣1.748万元的税款。

  2.售货企业将收取的运费补贴转成代垫运 费,也能降低自己的税负,但要受到售货对象的制约。对于售货方来说,只要能把收取的运费补贴改变成代垫运费,就能为自己降低税负。 例如,C厂销给D企业某产品10000件,不含税销价100元/件,价外运费10元/件,则增值税销项税额 为:10000×100×17%+10000×10÷(1+17%)×17%=184529.91元,若进项税额为108000元(其中自营汽车耗用的油 料及维修费抵扣进项税8000元),则应纳税额=184529.91-108000=76529.91元

  如果将自营车辆“单 列”出来设立二级法人运输子公司,让该子公司开具普通发票收取这笔运费补贴款,使运费补贴收入变成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的代垫运费后,C厂纳税情况则变为: 销项税额170000元(价外费用变成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的代垫运费后,销项税额中不再包括价外费用计提部分),进项税额100000元(因运输子公司为 该厂二级独立法人,其运输收入应征营业税,故运输汽车原可以抵扣的8000元进项税现已不存在了),则应纳增值税额为70000元。

  再加运输子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为:10000×10×3%=3000元。这样C厂总的税收负担(含二级法人应纳营业税)为73000元,比改变前的76529.91元,降低了3529.91元。

  因此,站在售货企业角度看,设立运输子公司是合算的。然而,购销行为总是双方合作的关系,购货方D企业能接受C厂的行为吗?

  改变前,D企业从C厂购货时的进项税是184529.91元,改变后,D企业的进项税分为购货进项税170000元和支付运费计提的进项税7000元两块儿,合计起来177000元,这比改变前少抵扣了7529.91元。

  看来,销货方改变运费补贴性质的做法,购货方未必会同意(当然,如果做工作或附加一些其他条件能使购货方同意,则另当别论)。在实务中,为了消除购货方对售 货方“包装”运费、降低税负的制约,可以选择特定的购货者予以实施,即当购货方通常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但采购货物无需抵扣进项税 额时,可考虑改变运费补贴状况。需要特别补充的是,无论是把自营运费转成外购运费,还是把运费补贴收入转成代垫运费,都必然会增加相应的转换成本。如设立 运输子公司的开办费、管理费及其他公司费用等支出。当节税额大于转换支出时,说明税收筹划是成功的;反之,应维持原状不变为宜。另外,运费在转换过程中可 能还会遇到一些非经济因素障碍,实际运作中也应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 罗勇.关于资金成本率计算公式的再思考[J].财会通讯.2000.(2).

  [2] 黄胜发.项目可行性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

  [3] 刘国恒.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4] 王立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 陈桂林.中国饲料原料采购指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6] 朱广祥.饲料生产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7 -

  [7] 霍启光.动物磷营养与磷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 王守庆.饲料级磷酸氢钙生产工艺方法综述[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1).

  [9] 钱春萍.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10] 冯丽霞.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大专毕业论文 篇2

  摘要:

  目前我国的维修服务主要还是换件为主,4S店的主要盈利之一就是配件的销售。但是目前我国汽车配件流通的法律法规太过繁杂,协调性差,无法保证消费者的基本利益,难以提高行业规范程度。许多部门进行管理。在目前还没有第三方行业监管,由于我国管理体制存在不足,使得政府也很难完全发挥作用。

  关键词:

  配件;利润;维修

  《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在14年第三季度由各相关部委联合发布。这为我国汽配行业的转变方式和今后行业售后服务确定了目标,而且对我国的汽配行业体系的完善产生极大促进。下面配件流通企业应该如何加深与维修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汽配与汽修业的战略合作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我国汽车维修配件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汽车配件通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主要存在管理部门过于繁多、相关政策存在欠缺,质量无法得以保证、专卖店价格相对比较高。

  我是上海市xx夜大2009届财税班的学生,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参加了夜大的学习,现已修完全部课程,就要毕业了。3年夜大学习,使我获益良多。学校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校风,为我们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的严格要求和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学习,遵守校规,依时上课,按时完成课外作业;通过了全部课程考试 ,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学分。经过夜大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思想文化素质。

  (1)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现在我国关于汽车配件流通的法律法规对当前的市场可以规范其主体行为,维持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的平稳发展。但是客观来看,我国汽车配件流通的法律法规太过繁杂,协调性差,无法保证消费者的基本利益,难以提高行业规范程度。而且,大多数出台的政策法规配套的相应细则不过详细,所以是一些政策法规可实施性降低,政策法规达不到期待的效果

  (2)整车厂垄断原厂配件流通渠道

  在我国由于4S店的业务包括了整车销售、零部件的供应、售后保养及服务等业务。国内外汽车厂在国内设立的汽车经销商基本把所有的汽车业务都垄断了。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①汽车厂提高售价追求高额利润大幅,汽车厂通过控制配件的批发价格,还有一些汽车厂直接确定配件零售的最终价格,使得经销商和顾客处于被动状态,影响了经销商的对配件的定价,进而使得4S店的价格过高;

  ②汽车厂控制配件的供应链,不允许除经销商和4S店外其他未经授权的企业,进而使得汽修厂等企业得不到原厂配件和维修原理图,于4S店相比处于劣势,使得消费者必须去4S店维修保养花费高昂,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并没有使我满足,我知道自己距优秀学生的距离还远,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以学习为主,所以,为了不影响学习,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向同学、师兄姐妹请教、讨论、学习、集思广益、广开思路,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较前一阶段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没有达到拔尖的水平,但各科都还不错。

  ③一般的汽配商家无法通过正规渠道拿货,就要通过其他的方法拿货,为降低成本通常不开发票和进货凭证,使得配件无法得以证明,无法确定真假。

  ④产品繁多,质量不等、4S店的维修费用高,消费者无法承担高额费用。个体维修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通过降低购买成本价格远远低于原厂品牌的价格。产品各品牌比较多,就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空间。

  (3)缺乏品牌化、规模化的大型汽配流通企业

  如今,在国内汽配流通系统主要是以汽配城为基地集中于大量的中小型经销商,没有形成品牌化的连锁的配件流通企业,由于中小型配件经销商其各方面实力有限,不可能成规模的采购产品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采购的规模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汽配城内存在大量经销商,各个商家之间经常相互拿货,是配件产品得不到质量保证。还有,每个经销商的进货渠道十分混乱,给监管部门带来难度。

  (4)许多部门进行管理。在目前还没有第三方行业监管,由于我国管理体制存在不足,使得政府也很难完全发挥作用。除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外,我国汽车配件流通市场的除了商务部、交通部外,还包括工商、税务、质检、城管、环保等多个管理部门。由于管理部门繁多,资源浪费严重,也使得汽车配件流通市场次序凌乱。现在还没有建立行业协会,缺乏第三方监督。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认清市场经济条件

  我们需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认识相关行业间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汽车行业中,汽配需求与汽车维修是两个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子行业,好比是学校和书店的.关系。在国内,数以万计的汽车经销商都是为汽车保养与维修服务的,所有的汽车配件都是用在汽车维修与保养上的,所以汽车维修是汽车配件的必要条件。在我国这两个行业是相互独立的,是因为受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的约束和传统理念。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导致了相互争夺利益的关系。现如今,随着信息的发达大众的消费理念和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老百姓的消费越来越科学,对产品的性价比和附加值要求愈加迫切,如果我们还不改变方式,只是想依靠一行业中的一两个企业来满足群众新增的各类问题,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也难以在现在的市场中发展。现在是物联网的时代不再是原来靠个人或个别企业的时代,各个行业、企业间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已是当今企业的主旋律。彼此间相互交流、融合使的利益争夺者变成共同创造者,汽配与汽修业今后的发展之路必然是风雨同步;各企业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合作投资、共同提高企业的各方面竞争力,也是适应新时代的正确选择更。

  三、辨明新形势下的发展要素

  要认识清楚新形势下汽配与汽修行业生存和发展要素 如果要使汽配与汽修业很好的融合在一块,就要辨明当今的发展趋势,把握好其中的要素要领,在遇到机遇时要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因为只有认清了新的形势,才能让汽配与汽修行业更好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让汽车恢复原有的功能与作用。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汽车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的身影已经融入在各行各业中。

  其中,汽车维修和汽配供应是汽车所需各项服务中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在商务车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联度盈利的特性特别突出。因此,不管在零配件的需求过程中还是汽车的保养过程中,都要做到零件的相互依存和互补,面对众多的车型,一定要求及时、准确,一方面保证汽车的性价比,另一方面还要有好的售后服务,让汽车的维修与售后服务很好的结合,因汽车后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实现汽车的一体化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汽配行业是为汽车维修服务的,在汽车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汽修行业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两个行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能更很好地保证后勤的服务功能。所以,当我们想让汽配与汽修合在一起发展时,首先要端正态度,想好思路,摆正位置,结合实际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努力的为发展创造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在实施计划之前,要做好市场的调查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把计划实施,了解市场合作各方的利益需要,市场地位、客户的类型、服务的条件和能力,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消费理念等都要做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只有认清市场,才能将自己摆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认清自身的能力,不要妄自尊大,高估自己,避免双方因为利益过分的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出现争权夺利,互相利用,提防过度,导致双方信任的丢失。只有做到以上这几点,才能实现实现汽配与汽修企业间的融合发展,让汽车行业得到更好的空间和发展。

  四、结论

  目前的汽修行业,大多数都是传统落后的企业,不仅规模小,盈利也较低,容易出现囤货现象,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也达不到要求,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小型的维修企业,不但设备陈旧,技术匮乏,并且经营环境也相对较差,加上原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难将其改变。传统的汽车老板陷入了一种困境,因为缺乏新的生命创造力量,企业一步步的败落,面对自己打下的江山只能叹气。

  所以,这些人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依靠自己的力量那是很不现实的,只有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等,从企业的单打独斗变为共谋发展的局面,才能打破这种尴尬,实现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并且在谋求合作发展的这一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社会的发展,积极地改变称就落伍的形象,才能提高企业的优势,不断的改变自己,从而让汽配与汽修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1]栾航乾.济南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J].科学与管理,2005,25(6):83-90

  [2]金华明.浅析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9(20):158-162

  [3]高宾绪.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12):259-265

  大专毕业论文 篇3

  一、新制度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正式实施,新制度是经由国家财政部审批下发的,再2012年的九月进行修订的。社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秩序需要进行维护,财政和事业单位都需要对会计的工作机制的进行改革,同时可以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纪检会计核算规定进行单独核算和单独建账,我国的消防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与行政会计的核算工作有所牵扯,消防部门的经费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拨款的,账目就会积攒许多为后续的工作带来麻烦,消防部门不得不设立单独的账目进行管理,在基建会计的账目之上进行系统的核算。

  二、消防部队基建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人员的编制问题

  会计委派制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会计集中核算,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不会改变,资金的使有权也不会进行改变,财务仍然有自主权,会计的主体负有法律责任,单位的预算体制不会进行相应的改革,会计的核算中心将会计的核算任务和对会计的监督工作全部包揽,采取集中管理和直接收付帐的形式,对单一账户和分户进行统一的核算处理,单位的财务收支就是采取的会计委派形式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在运作工程当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会计业务的决策应该与执行工作进行分离

  (2)财务审批工作应该与会计的监督工作进行分离

  (3)会计凭证存放管理与所在单位进行分离

  (4)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需要透明化的公开

  现有的消防部队的基建会计部门仍旧设有出纳人员,在月初针对月经费的收支和相关的资金来往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中心旨在发布会计信息和进行核算工作,现今的消防部队会计集中核算的依据是2004年发布的《消防部队财务核算管理暂行办法》文件,陈旧的制度与现今的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不吻合。

  (二)收付制度问题

  更加棘手的问题是会计集中核算没有完善的集中收付制度,收付制度问题问题日渐严重,原有的规定明确指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负责进行自己单位的经济方面的业务记录,对于会计的资料和核算工作有专门的责任人进行监督和负责。现在,会计集中核算包含了核算职能和相关责任的承担,使得原有的会计主体与相关工作的会计人员进行不应该的分离,资金的所有权和会计的核算不再有关系,核算过程中一旦出现相关的问题难以尽快明确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

  三、消防部队基建会计核算的解决措施

  (一)收付制度集中化

  根据国情并鉴市场经济国家经验进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的确立,根据相关的科学理论可以发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有其自身的优点,在改革之后并没有淘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而是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结合。对资金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时应该注意的是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可以相对进行分开处理。为了使资金集中支付制度的操作程序更加科学,可以对集中支付中心下达预算指标及用款计划并且可以向代理银行下达支付指令,收款人和用款单位可以获得从所属预算单位的余额,利用集中的支付中心授权的额度进行单一账户的管理,为保证各个单位的正常需求可以进行盘活存量等相关措施。

  (二)基建会计和行政会计合并

  合并会计科目设置是基建会计和行政会计合并进行的第一步,资产类科目设置中的行政会计账目增加一级科目“基建工程”,负债类目设置中行政会计账目增加一级科目“基建结余”,净资产类科目设置中行政会计账目增加一级科目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还应增设应付账款,支出类科目设置中的行政会计账目增加“基建支出”和“财务费用”两个一级科目。收入类科目设置增加基建拨款一项,使会计部门能够将财务状况完全的呈现给部队。

  参考文献:

  [1]王.基于消防部队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09:96-97.

  大专毕业论文 篇4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理论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技术管理;理论;措施

  0. 前言

  在目前国际国内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正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及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中一个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或工程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财产经济损失。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以系统论观点、科学方法,对施工技术构成要素和活动,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施工技术构成要素,是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及技术责任等。技术活动,是熟悉与会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

  2. 技术管理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通过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2) 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现今的建筑工程施工须具备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由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3) 有利于达到工程建设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的目标。

  建筑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管理,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

  (4) 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技术管理的任务与作用

  3.1 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

  运用管理职能和科学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技术工作指标的规定,科学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技术秩序,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并快速、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3.2 施工企业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作用

  (1) 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 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做到预见性发现和处理问题, 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4.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4.1管理体系的建立

  要使工程质量满足需求,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严密的技术管理体系,使工程从招投标开始至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其次应制订规章制度,使技术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使各级技术人员各司其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以保证项目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4.2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增加成本。因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操作方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包括下几个方面:

  (1)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用来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可以在施工方法、人力、材料、机械、资金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解决施工中技术难点,使施工在一定资源供应条件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事先应熟悉已有的技术资料,了解顾客对工程质量、进度等各方面的要求和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然后针对重点项目编制施工方案,合理部署,统筹规划。

  (2) 图纸审查

  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避免图纸的质量隐患。在接到施工图纸后应经过自审、互审和最后的会审,图纸审查时,我们要注意施工图纸本身的符合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的合理性提出贴切而有突破性的技术建议,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加快工程进度。

  (3) 技术阶段设计图转换

  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采用,建筑工程逐步向大跨度、轻质、高强、环保方向发展,很多构筑物采用了全钢结构。而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大部分停留在技术阶段的设计图阶段,因此需把技术阶段的设计图纸转换为施工图后方可施工。设计图转换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方便施工。

  (4) 工程变更

  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的情况而产生的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常发生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引起停工、返工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因此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4.3 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体,员工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在项目部全体职工中树立质量意识。其次,应确保项目部施工现场人员和投标文件中保持一致。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最后结合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做好质量教育。

  4.4 材料质量控制管理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际工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控制材料质量:

  (1) 材料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按要求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及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2) 材料采购

  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和质量,避免材料 不符影响施工进度。

  (3) 材料的验收分类堆放

  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

  (4) 材料发放、使用追踪、清验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注意对易燃品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4.5 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处于一个最佳使用状态。

  5.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要与其它诸方面相辅相成、协调一致,从而使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林伟强.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J]. 四川建材,2008, (5):186-187.

  文超.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理论与运用[J]. 科技信息,2009, (23):321.

  [3] 任玉杰. 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2009, (23):55-56.

  [4] 刘 辉.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建材与装饰,2008, 4:302-303.

  大专毕业论文 篇5

  摘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与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份温馨。

  关键字:心理健康;幼儿教师;职业压力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5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进行的(SCL—90)量表测试调查结果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心理症状。2002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今年九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余姚市2023名教师(包括幼儿园)进行的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也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性、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孽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常见。

  由于调查标准、内容以及调查对象的地域性差异等问题,各地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如不及时调整与疏导,势必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

  1、心理健康的含义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2、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幼儿教师作为大众群体的一员,其心理健康标准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当然,在考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时,除了要符合大众心理健康标准外,还应考虑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应进一步澄清。

  一是幼儿教师心理状况能否区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种状态。目前,多数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报告了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人数比例,如上文的48%、51.23%、52.1%等,这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幼儿教师群体按心理健康与否可以区分为两部分,即健康者和不健康者。然而,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水平。可能某些人在某些方面处于优势状态,而在其他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为薄弱。心理状态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维度,我们很难用健康或者不健康来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个人的状况都位于从不健康到健康这个连续体的某个位置,可能距离健康状态更近一些,也可能距某中心理疾病状态更近一些。处于完全不健康的病态的人只是少数。对于幼儿教师这个群体来说,检测出心理问题的教师,只是心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出了问题,他们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健康,所以对其不能全盘否定;同时,应该意识到没有检测出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师也并不是完全健康的。两名幼儿教师的量表得分仅相差一分,我们不能把一名幼儿教师划在健康教师的范围内,而把另一名幼儿教师划在心理不健康的范围内。显然,这种划分不尽科学、合理。所以,在看待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时,应避免把教师断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个群体。关键是及时发现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和调节。

  二是幼儿教师所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不适应现象能否都可称之为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幼儿教师作为社会的人,在与环境互动中会表现出适应与不适应。有些不适应可能是情境性的,有些不适应可能是特制性的。例如,在绩效评估时,或是在优质课评比的一段时间内,幼儿教师会表现出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会随时间和情境变化而减弱或消失,这称之为情境性的;若焦虑不因时间和情景改变而边,则称之为特质性的。目前有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所采用的自评量表,大多为状态量表,即要求教师根据最近一周内的个人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评定,如“最近一周我时常感到焦虑。”可见,量表题目反映的主要是受测者接受测验前某一段区分问题的性质是情境性的还是特质的。因此,在判断幼儿教师心理是否健康时,对哪些现象是幼儿教师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异常问题进行区分是必要的。对状态性的问题应及时干预,以免转化为特质性问题。对具有人格特质问题的幼儿教师应做好有效的监控,而不是简单将其归入心理异常的群体。

  三是幼儿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是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应当具备的道德观念,是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道德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广泛认同的也是处于教师职位的社会成员必须达到的标准,是对幼儿教师行为的规范。2007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显然,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是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行为的要求和规范。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适应与发展的涉及教师认知、情绪、自我等方面。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幼教工作,热爱幼儿教育;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幼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也有研究者认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是自量、自尊、自立,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认同、接纳自己的幼儿教师身份;爱教、敬业、勤奋,能较好地适应幼教工作的职业环境;热情、关心、随和,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幼关系;积极、乐观、自制、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理智、连贯、公正、行为合理。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有水平高低之分而无“好”与“坏”、“是”与“非”之分。

  当然,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联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基础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健康是形成幼儿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而良好职业道德也是幼儿教师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其影响因素涉及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因此,幼儿教师个体要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一方面,个体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与组织要能够为个体发展创设健康和谐的环境。基于此,我认为,就幼儿教师这个群体而言,影响起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重要因素: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教师已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共同开发者,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需要相应的专业素养,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展开各种课题研究,为自己的学历提升,参加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培训,“学无止境”对幼儿教师来讲,恐怕体会尤为深刻。从具有中专学历的幼师生向大专、本科学历迈进,这其中所>>付出的精力,只有幼儿教师自己才能体会到。更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教材五花八门、课程摇摆不定等问题,使得幼儿教师无所适丛,,处于迷茫状态。而“班级人数太多”、“活动场地太小”、“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青年幼儿教师由于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儿童、对家长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然而一旦遇到工作分配不如意,或者与家长摩擦、教师摩擦等就会感到灰心、失意,出现心理问题;而中年幼儿教师面对日渐增长的年龄,感叹:舞姿不再婀娜,嗓音不再甜美,装扮的小兔不再可爱,孩子们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也不如以前,由此产生悲哀感;骨干教师们,面对年轻教师的脱颖而出,为了维护自己曾得到的荣誉而背上了不必要的思想包袱,成为心理压力。而传统的教师角色,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多少都意味着牺牲,颇带悲壮色彩。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在于所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孩子年龄小,有加之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教师们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有些幼儿园,尝试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但又考虑到教育的成本,由一位教师承担20—25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工作,教师从早到晚象抹了油的转盘,始终处于连轴状态,日复一日这些教师身心疲惫,且对工作产生厌倦感。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幼教事业极不重视,运用承包、拍卖等方式把幼儿园推向市场,使幼儿教师感到工作不稳定,且生活得不到保障。一些园长们,不仅要为园保教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人际关系的刺激

  幼儿教师往往都是女性,她们有着共同的弱点:情绪容易波动,从众心理较强;注意领导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会为一点小事唠叨不休等,这些弱点集中于一个群体中,就会造成教师之间较难相处,而“你上我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使教师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同时之间关系变化的这种负面效应,无疑是形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

  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培养机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一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红烛、春蚕的奉献精神固然可贵,更应该看到奉献的同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2、给与机会,达到自我实现

  作为园长,管理者,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教师看承幼儿园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树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管理思想,设法创造每位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获得自信。园长要有博爱精神,心理装着每位教职工,与每位教师坦诚相件见,平等对话。面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一点引导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3、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

  在一个幼儿园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有许多人认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年轻为好,因为年轻教师,充满着活力;孩子亦喜欢年轻、漂亮的教师。其实,老教师的保教经验,尤其是对孩子生活上的细微照顾,这是年轻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园长在考虑班级教师组合时,要注意学历、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合理、良性组合,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班上配有经验的保育员,这样可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挖掘最大的能量。

  4、创造环境,给教师一份温馨

  幼儿园要注重情感管理,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党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在每位教师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帮助解决由生育、子女入学、住房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安心工作。园长要真诚面对教师,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让教师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主人翁精神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中。

  大专毕业论文 篇6

  一、罗马法的取得时效制度

  《法学阶梯》共分为四卷,每卷又下设若干题,其中“取得时效和长期占有”是第二卷第6题。这一题开篇就以优士丁尼的口吻介绍了市民法中关于取得时效的规定即基于正当原因诚信地收受物的人以动产一年、意大利的土地两年为期限取得物权,以及这样规定的原因即“以免伍的所有权处于不确定的状态”。然而,这位东罗马帝国伟大的皇帝考虑的比古人更加周全,为防止“所有人过快地被骗取其物”以及避免这种先进的制度“被限于特定的地方”,他规定“动产经3年,确实以时效取得;但不动产通过长期占有,换言之,在邻近的人之间经过10年,在不邻近的人经过20年,以时效取得,以这种方式,不仅在意大利,而且在朕的谕令权统治的全部土地上,都根据事前发生的正当的占有原因取得物的所有权。”罗马法时代实行绝对主义的所有权制度,然而取得时效的存在表明了罗马所有权绝对主义的观念并未导致其对交易安全的完全漠视。法史学家梅因也曾指出,由于罗马复杂的交易制度,近乎极端地遵循所有权不可侵犯的罗马人不得不采用了取得时效制度。结合第6题的其他条文陈述并根据罗马法学家的研究,我将罗马法有关取得时效制度的构造要件概括如下:

  (一)物的适格

  被时效取得的标的物应当是合格的物。在这一题当中,法律排除了自由人、圣物、安魂物、逃亡奴隶、被盗物、以暴力占有的物、善意之人基于正当原因收受的被盗物及以暴力占有的物、国库里的物作为时效取得的标的资格,并且只有本身无权限的物才能被时效取得。当然,对这些不适格的物还有例外存在,当物的出卖人或转让人没有盗窃的缺陷及盗窃的意图时,占有人得以时效取得该物。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盗窃的意图,便没有实施盗窃”的规定,罗马法如此强调意图的重要性,一方面的确避免了诚信的转让人在交易中的损失、保护了善意的第三人,但另一方面正如现代刑法中的目的犯不好认定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执法一方的举证责任,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人利用此而逃脱法网。但无论如何罗马法中重视主观上的认识而不完全以客观表现为判断依据还是相对比较先进的。

  (二)占有的正当原因

  占有必须是根据正当原因实现的,这是客观性的状态。该构成条件主要是要求占有人确证在占有时未侵害他人而且足以使所有权取得合法的那种同前者占有者的关系。因此正当原因通常以物发生转移效力前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为准。例如基于正当的买卖、赠与、清偿而占有物。而借用、信托则不适用。

  (三)占有人的善意

  占有人取得占有物必须基于善意即占有人接受占有物时并不知晓转让人的权利存在着交易的瑕疵。即取得人确信是从有权处分的人那里取得了物,这是主观性的状态。但是此处的善意并不要求占有人从始至终都具有善意,这种善意是一种起始善意,只要占有人在接受占有物时具有善意即可。

  (四)占有持续经过一定的法定期间

  占有人对物的占有必须持续的经过法定的占有期间,其包涵了两方面含义:一是占有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优帝之时对动产而言,取得时效期间为3年,对不动产规定同省10年异省20年;二是持续未中断,它要求占有状态未出现中断情形。

  二、善意取得制度———以德国物权法为例

  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以立法方式首创善意取得制度。德国物权法中善意取得的前提要件被描述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的前提,除了善意以外,还要有建立在占有基础上的权利外观”。关于善意取得的概念,各法学家对其定义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这样表述应更为贴切和全面,即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或其他物权设定为目的,将其实际占有且又无权处分的财产处分给善意第三人,该善意第三人则依法取得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具体分析,其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

  (一)正当的占有状态

  这种作为权利外观载体的特定占有状态必须使取得人有充分理由在出让人身上发现所有权人的特征。同时,仅仅在出让人处的正当占有状况并不是足够的,取得人还必须通过某种特定形式的占有,单单有间接占有的取得也是不够的。总归一句话,取得人必须获得占有,而且是一种排除出让人拥有任何一种形式占有的占有。

  (二)取得人的善意

  如果取得人明知或出于重大过失而不知出让人是无处分权利人时就不能取得该所有权。这里的善意从时间上只需要交易时善意,交易后是否善意则在所不问。

  (三)通过法律行为有偿取得

  受让人需要通过交易性质的法律行为有偿取得财产,只有当事人之间存在交易行为时,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基于事实行为如继承、盗窃等以及无偿赠与则不适用善意取得。

  三、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与近现代法善意取得制度的关联性比较

  为了缓解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促进“有余与不足”间的平衡,罗马法创设了时效取得制度。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善意第三人在交易活动中的利益无法受到保护,这种弊端随着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不断被暴露出来。为了调和这种利益冲突,近代法出现了善意取得制度,其理论基础为法律的特别规定。罗马法虽然并没有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但其时效取得制度与近代法善意取得制度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关联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取得时效与善意取得在弥补权利缺陷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

  取得时效的逻辑功能在于补救“后手不能取得大于前手的权利”规则造成的受让人所有权权原方面的瑕疵,这种补救是通过时间的经过来完成的,即一定时间的经过弥补了物的善意受让人在取得物的权原方面的缺陷。善意取得的逻辑功能亦在于弥补“无论何人不能将大于自己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规则造成的所有权权原方面的瑕疵,这种弥补是通过公示公信力来实现的,即物权的公示公信弥补了无权处分人的权原瑕疵,成为了“善意取得对抗原权利人原物返还请求权的法理基础”。

  (二)取得时效与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通过上文对二者的构成要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例如对善意的认定、对被盗物和暴力占有物能否适用等,取得时效与善意取得都有要求。但两者间明显的区别在于善意取得中没有取得时效中的“持续”要件即取得时效制度下善意的受让人必须经过对标的物的法定期间的占有才可以取得所有权,而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第三人对物的所有权的取得是在瞬间即完成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