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

现代礼仪

《现代礼仪》课程学习感悟

在学习《现代礼仪》课程之前,我在MOOC上也上过一门课——《翻转课堂》,但是最终没有坚持下来,不了了之了。主要原因就是,这门课缺少实际操练,过于堆砌各种理论,而没有教我们具体怎样上一堂翻转课程。我觉得我能抱有极大兴趣来学习《现代礼仪》的原因,既是因为课程内容对我来说没有距离感,与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我的为人处世很有帮助,又是因为老师生动的讲解以及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条理性。

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我时常会感慨,如果每个人都来上上这门课,哪怕只学一点皮毛,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我们的素质也会有一定的提升。在现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呈现加大化的社会里,我们确实需要关于“敬”的认识,需要有“敬”的人生态度和为人的准则。我记得老师在课上说:“尊重上级是一个人的天职,尊重下级是一个人的美德,尊重所有人是一个人的教养”,这句话真的是道出了为人的真谛。很多人在下位时,唯唯诺诺,甚至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真正能做到不卑不亢的,真正发自内心尊重自己上级的人,在现在的职场里已少见了。而又有很多人一旦上位以后,颐指气使,甚至压迫下级,强迫下级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把对下级的一点体谅当做自己对下级的恩赐。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做到尊重所有人。在他们看来,尊重是与金钱、地位、权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记得有一次去图书馆还书时,我问管理员我借的书有没有过期,那个人头也没抬,默不作声。于是我又问了一次,他没好气的瞪了我一眼,那眼神就像是他正创建理想世界,马上就要完成时却被我这个入侵者破坏了一样。于是,我耐着性子又问了一次,他怒气冲冲地对我说,自己去那边查,手一挥,然后又低下头去。后来我很生气地和室友说了这件事,室友说,别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得。他的这种态度,这种修养,也就注定他只能当个图书馆管理员,不能有更好的职位了。是啊,一个连基本的道德修养和礼仪都没有的人,又怎么可能居于上位呢?

很显然,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是体现在小事上的,是体现在细节上的。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有的人为什么能损人利己而丝毫不觉得羞愧。除了本身的贪欲之外,最主要的应该是他们没有礼义廉耻之心吧。住在大学城,每天上学乘公交车的时候,我发现居然也还有满车坐着青年学生,而老人家却站着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心安理得地坐在老弱病残座的四肢健全、精力充沛的人,我实在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怎可能如此的冷漠。先贤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能很多人达不到圣人境界,可是,连传统的尊老爱幼都做不到吗?所谓的国家之栋梁,天之骄子,在站着的老人面

前,什么也不是!公车礼仪,很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养。我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老人让座时,老人激动不已,连连道谢。当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老人这么激动,想必平时坐车很少有人给他让座,这一简单而且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做的事,竟然也值得称赞了。当一件无论从道德方面还是从规定方面我们都应该自觉主动做的事被称赞时,这个社会是悲哀的。还有一个我在公车上亲身经历的事,让我对当前的青年人的素质十分担忧。车上人很多,后来上来一个抱着小孩子的妇女,售票员大声喊着:“麻烦年轻的'给抱小孩子的让个座,麻烦大家了”,一声又一声,坐着的年轻人毫无反应,最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了座,颤颤巍巍站着的老人和坐着玩手机的青年,这奇异的一幕让我心生愤怒,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只能默默祈祷我们的国家这种没有基本道德礼仪的人能少一些,少一些,再少一些。

我觉得只要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行事前多为他人考虑,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把自己孤立起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不要求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但也不能总以一副萎靡、邋遢的模样示人,这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我记得胡适曾说过一句话,“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我们有自己的个性,与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但是我们总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论是自己的言行,还是自己的神态。

世界上不求回报,不计代价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的父母,但是,不孝子女的事件却屡次出现在新闻版面上。其实,父母最大的期望不过是要我们一切都好,他们需要的不过是我们的简单的问候,小小的关心。有一句俗语说,“碗米养恩人,担米养仇人”,很形象地说明了当前一些不懂事的青年,大行叛逆之事,只为看到父母焦头烂额、忧心忡忡的样子。因为生活的时代背景,接受的思想教育不一样,父母和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作为儿女,我认为我们要学会和父母沟通,而不是一出现分歧,就哭闹,就实行冷暴力,就离家出走。这样不仅无济于事,更会恶化亲子关系。当然有些父母是很固执,教育方法也明显有错误,这时候,作为子女,更要和父母沟通,必要时也可以让其他的亲戚长辈和自己的父母交流。总之,不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伤害自己的父母。

在大学里面,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室友了。谚语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不断相处过程中,各自的棱角可能会刺痛或刺伤对方,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和处理了,万不可走极端道路,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及别人的性命。我认为和室友相处,首先自己要以诚待人,真诚地对待室友,真心为室友考虑。对于室友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是与自己的行

为习惯有冲突时,如,有的室友习惯晚睡,可能在晚上打游戏,看电影会弄出声响,有的室友不太注重个人和寝室卫生,有的室友未经同意拿你的东西等等,我们能够忍受的就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不能忍受,就该考虑和室友交流沟通,而不能暗自生闷气,然后“以毒攻毒”或者“以暴制暴”,这种方法除了两败俱伤外,没有其他的结果。室友也算是我们的家人,寝室就是我们的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解决,一起面对,除非是特别心理扭曲,反社会、反人类的人,一般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多数人后,都会自行改正。

在大学生活里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的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我认为,遵守课堂礼仪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了。可惜,有很多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包括我自己。按时到课,不早退,不迟到,认真听讲,在小学中学时代,个别除外,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可到了大学,这倒成了最高行为准则了,只有少数的学霸才能做到这一点。很多学生会迟到那么几分钟,会在听课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摆弄起了手机,或者和周公相会去了。我曾看到 过一则新闻:92岁高龄的院士,颤颤巍巍站着做了35分钟的励志演讲,而台下部分学生却睡梦正酣。我不禁沉思,我们对老师的不尊重竟然达到了这种程度!“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代对老师的尊重上升到如此程度,而现代社会对老师的不尊重又达到了如此程度,我们学生自己该是好好反思了,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也该好好完善一下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礼仪之事又是如此的多见,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不例外。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道德风暴”,政府应该加强礼仪建设,应该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应该在学校加强德育,让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生都能懂礼仪,讲道德,知廉耻,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世界面前展现我们中国人的飒爽风姿!

NealKy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